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及狭窄程度与血脂的关系。方法:387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252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心病患者按病变范围、狭窄程度分组,术前行TC、TG、LDL-C、HDL-C检查,对比分析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及狭窄程度与TC、TG、LDL-C、HDL-C的关系。结果:1TC、TG、各病变范围及狭窄程度组与正常组均有差异(P<0.05或P<0.01)。2TC各病变组间逐渐升高;3TG1支病变组与3支病变组有差异;LDL-C3支病变组与1、2支病变组有差异;HDL-C1支病变组与2、3支病变组有差异(P<0.01)。4TG不同狭窄程度组均有差异;LDL-C轻度狭窄与重度及闭塞组有差异,中度狭窄组与闭塞组有差异;HDL-C闭塞组与轻、中度狭窄组间有差异(P<0.05或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TG、TC、LDL-C逐渐升高,HDL-C逐渐减低。血脂异常可使脂质在冠状动脉内膜沉积,促进血栓形成,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导致冠状动脉狭窄。因此,积极控制血脂对防治冠心病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血脂异常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将134例疑似冠心病的患者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非冠心病组)51例,冠心病组83例,其中单支病变组27例,双支病变组34例,三支病变22例,分析血脂各成分及其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脂(T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冠状动脉病变范围的增加,TC、LDL-C、载脂蛋白B(ApoB)、TC/HDL-C、LDL-C升高,HDL-C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TC/HDL-C、LDL-C/HDL-C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最强。结论:血脂代谢紊乱的严重程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一致,异常的血脂代谢可能初步预测冠状动脉病变,其中LDL-C/HDL-C、TC/HDL-C比值优于其他血脂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各种血清血脂脂质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将196例患者按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狭窄≥50%)107例,非冠心病组(狭窄〈50%)89例,对冠心病组按冠状动脉的狭窄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中度狭窄及重度狭窄三组。根据病变累及冠状动脉的支数,分为冠状动脉1支病变组、2支病变组及3支病变组。同时检测各项血脂指标[TC、TG、HDL-C、LDL-C、apoAI、apoB、Lp(a)]。结果冠心病组HDL-C及ApoA1均低于非冠心病组(P〈0.01),而TC、TG、LDL-C、ApoB及Lp(a)两组患者均无明显差异。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患者TC、TG、HDL-C、LDL-C、apoAI、apoB及Lp(a)水平意义无统计学差异。冠状动脉2支病变组HDL-C及ApoA1水平均低于1支病变组,TC、TG、LDL-C、apoB及Lp(a)在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组间意义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冠心病人血脂异常以HDL-C及ApoA1降低为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ig)及血浆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晰蛋白胆固醇(HDL-C)及甘油三酯(TG)含量的变化与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冠状动脉造影和冠脉积分法,将292例患者分为冠脉正常组及冠脉不同程度病变组,分别检测其血中Fig、TC、LDL-C HDL-C及TG水平。结果血浆中Fig、TC、LDL-C及TG与冠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P<0.01),HDL-C与冠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p<0.01)。结论血中Fig、TC、LDH-C及TG水平升高及HDL-C水平降低与冠脉病变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96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分为4组;冠状动脉正常组(n=30)、轻度狭窄组(n=36)、中度狭窄组(n=52)和重度狭窄组(n=78)。检测各组患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酯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酯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进行各组间比较。结果冠状动脉正常组和轻度狭窄组,血浆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均正常,而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均明显降低,与正常组和轻度狭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血TC、LDL-C均升高,HDL-C均降低与正常组和轻度狭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中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冠心病(CHD)患者血脂特点,探讨血脂代谢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1支以上主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的CHD患者206例,并以同期、同年龄范围的主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的疑似CHD患者168例为对照组,对两组血脂代谢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CHD组的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于对照组,而胆固醇(TC)仅轻度高于对照组;(2)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的有价值的判别指标为LDL-C;(3)CHD组高TG者占56.8%,高TG者冠状动脉2支及3支血管病变占54.8%,而TG正常者2支及3支血管病变为32.6%,提示高TG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要比正常TG者高。结论高TG、高LDL-C和低HDL-C是CHD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中LDL-C在致病方面意义更大;高TG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血脂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血脂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 将临床确诊为2型糖尿病且已行冠状动脉造影的80例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脉造影阴性组、轻度狭窄组和中、重度狭窄组,分别检测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空腹血糖(BG)。结果轻度狭窄组及中、重度狭窄组的TG、LDL-C、HDL-C及BG水平与冠脉造影阴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轻度狭窄组与中、重度狭窄组的TG,LDL-C,HDL-C水平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与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关系密切,TG,LDL-C及HDL-C水平可影响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320排动态容积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探讨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脂成分的关系.方法 采用320排动态容积冠状动脉CTA对该院180例胸闷原因患者进行心电门控宽探测器平台下非螺旋心脏全容积增强扫描,按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正常对照组42例、轻度组55例、中度组40例和重度组43例.同时测定患者的血脂各成分,并对各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及多元相关分析.结果 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 A1)、载脂蛋白B100(Apo B100)和脂蛋白a(LP-a)各组之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多元相关分析显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脂成分无显著相关,而年龄、男性与冠心痛的发病明显相关.多元相关分析显示,年龄、男性与冠心病的发病明显相关.结论 320 CCTA对评价冠状动脉病变有一定的临床价值,男性和年龄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血脂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外周血白胞(WBC)计数和血脂水平变化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发生发展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范围的关系.方法 对ACS患者、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和健康对照者WBC计数和血脂水平进行分析比较.其中67例冠心病(CAHD)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按照造影结果 分为单支和多支病变组.比较其WBC数和血脂水平.结果 ACS组WBC计数与血清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脂)、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均P<0.05),而HDL-C水平则显著低于后两组(P<0.05).CAHD患者WBC计数与血清TC、TG、LDL-C水平呈正相关.而与血清HDL-C水平呈负相关.多支病变组WBC计数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 外周血WBC参与了ACS的发生与发展,并且WBC数升高与冠脉病变的程度和范围密切相关,为临床评价动脉粥样斑块的不稳定性提供了一个简单、方便、价廉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0.
血清睾酮水平与男性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血清睾酮(T)水平与男性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568例男性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分为正常对照组(175例)和CHD组(393例);再根据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将CHD组分为单支病变组(112例)、双支病变组(144例)和3支病变组(137例).测定各组血清睾酮(T)、尿酸(U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 CHD组的T水平为(13.21±6.00)n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37±6.32)nmol/L(P<0.05);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3支病变组的T水平分别为(13.65±5.75)、(13.18±7.60)、(12.87±4.42)n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T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负相关(r=-0.528,P=0.018).结论 男性CHD患者T水平降低,且随T水平逐渐下降,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尿酸、血脂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 116例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测定血清胆红素、尿酸及血脂水平,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衡量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分为对照组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组,其中冠心病组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血清胆红素、尿酸及血脂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HD组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BIL)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CHD组血清尿酸(uric acid,UA)水平、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血清甘油三脂(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TBIL、DBIL、IBIL、HDL-C水平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积分的增加而明显降低,与之呈负相关(P〈0.01),血清UA、TC、TG、LDL-C水平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积分的增加而显著升高,与之呈正相关(P〈0.01)。结论血清胆红素浓度降低、尿酸升高、血脂异常与CHD的发生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观察和评定冠状动脉病变发展(病变范围或/和狭窄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血脂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依据320CT结果,回顾性分析我院189例患者血脂水平与血管狭窄程度的关系。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冠脉轻及重度狭窄患者血清TC、TG及LDL—C升高,HDL—C降低,具有明显差异(P〈0.05);TG、HDL—C在不同狭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LDL—C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基础因素,决定血管病变,TG、HDL—C影响冠脉狭窄程度,可能是独立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胆红素与血脂综合指数的变化状况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7例高血压组和72例冠脉正常组血清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指标进行测试,分析组间胆红素、血脂、血脂综合指数和胆红素与血脂综合指数的差别.结果:高血压组血清总胆红素明显低于冠脉正常组(P<0.05);高血压组胆红素与血脂综合指数结合指标明显高于冠脉正常组(P<0.01).结论:胆红素与血脂综合指数是具有临床使用价值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余飞  崔琴  姚金龙 《安徽医学》2012,33(6):728-731
目的了解冠状动脉CT成像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并探讨其结果与血压、血脂、体质量指数(BMI)等指标的关系。方法收集行64排螺旋CTA检查、年龄≥60岁的74例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正常组、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结果男性组冠状动脉病变率(97.67%)显著高于女性组(80.65%)(P0.05);年龄、BMI、脉压(P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G)水平在正常组与重度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提示TC、冠状动脉病变支数、FG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明显相关(P0.05)。结论 64排螺旋CTA检查对评价老年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有一定的临床价值,积极的调脂及控糖治疗有助于防治冠状动脉病变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脂及尿酸(uricacid,UA)变化与脑梗死和冠心病的关系。方法170例心脑血管病患者,分为脑梗死组(60例)、冠心病组(59例)、脑梗死合并冠心病组(51例)。同期在作者医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测定各组的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UA,并进行差别分析。结果脑梗死组、冠心病组、脑梗死合并冠心病组的TC、TG、LDL-C、UA水平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HDL-C水平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合并冠心病组的TC、TG、LDL-C、UA水平含量均高于冠心病组、脑梗死组(P〈0.01),HDL-C水平含量均低于冠心病组、脑梗死组(P〈0.01);而脑梗死组和冠心病组血脂及尿酸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脂及尿酸异常与脑梗死和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为防并发症发生治疗中应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4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其中101例冠心病患者按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分组,分别测定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计算出non-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比较各组血清non-HDL-C水平的差异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并与103例非冠心病对照组比较。结果:冠心病组血清non-HDL-C显著高于非冠心病对照组(P<0.05),①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越多,血清non-HDL-C水平越高,以3支病变组升高最为明显,与单支病变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②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越重,血清non-HDL-C水平也越高,血清non-HDL-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呈正相关关系(r=0.332,P<0.001)。结论:血清non-HDL-C水平与冠状动脉硬化范围及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关系,是一项可用于评估冠心病风险的简便实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冠心病患者与单纯OSAHS患者血脂水平的差异。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1例OSAHS合并冠心病患者(OSAHS合并冠心病组)和39例单纯OSAHS患者(单纯OSAHS组),均经多导睡眠监测仪(PSG)检查,测定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SaO2)及空腹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HDL-C)水平,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n-HDL-C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总胆固醇、三酰甘油、HDL-C、LDL-C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SAHS合并冠心病者较单纯OSAHS患者存在更为明显的脂质代谢异常,n-HDL-C可用于OSAHS患者合并冠心病风险的评估。  相似文献   

18.
邹华玉  李佳蓓  张艺 《西部医学》2009,21(2):203-205
目的探讨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的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198例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图像分析后根据冠脉狭窄程度进行Gensini评分。所有患者入院时检测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纤维蛋白原(FI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在控制其他因素如性别、年龄、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后,显示MPV和冠脉Gensini评分显著相关,偏相关系数为0.306(P〈0.01)。去除了年龄、吸烟、血糖、血压、血脂等因素的影响后,证明MPV大小与冠脉Gensini评分之间存在有意义的回归关系。结论MPV的大小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并对冠心病的防治和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