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冠心病是一种多危险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血脂异常是其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血脂异常不仅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且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中也起重要作用。近年来通过一系列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调脂治疗是防治冠心病的有效措施,在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防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调脂治疗防治冠心病的临床意义 自1994年以来,有5项具有里程碑性的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相继发表,证明降低血浆总胆固醇(TC)水平对冠心病的防治均可产生明显的临床益处。有关冠心病一级预防有  相似文献   

2.
吴炳福 《药物与人》1998,11(3):31-31
一些患者或健康体检者拿到血脂化验单后常常不知所云,哪些属于不正常?不正常又该怎么办?下面就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些血脂异常及调脂治疗方面的知识。一、血脂和脂蛋白血脂是血液中脂质成分的总称,包括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磷脂等。这些成分不溶于水,自然也不能溶于血液中,只能通过与某些特异的蛋白质结合成所谓“脂蛋白”分子,才能在血液中循环运转,这些特异蛋白质称为载脂蛋白。脂蛋白有很多种,主要有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低密度脂蛋白有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是对人体不利的脂蛋白,而高密度脂蛋白具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是“保护因子”,是对人体有  相似文献   

3.
张锦 《药物与人》2008,(5):32-32
血脂异常,糖尿病的“难兄难弟”!统计表明,超七成糖尿病患者伴有血脂异常,二者往往互为因果相伴相随,从而导致患者病情恶性循环。此外,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脂肪肝等都是血脂异常的结果。 血脂异常需积极调脂而非很多人误以为的单纯降脂。在药物治疗过程中需定期进行调脂疗效和不良反应的监测,以便及时调整用药量或更换药物种类,以达到治疗目标;另外,调脂中成药一般是“中西合成药”,依然须防西药用药过量。  相似文献   

4.
血脂异常是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血脂异常与心脑血管病的其他一项或多项危险因素如增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作用下.经过较为漫长的时间,可以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这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如发生在冠状动脉就可能引起冠心病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如果发生在脑血管就可能发生脑卒中,如果发生在外周动脉就可能发生周围动脉病。  相似文献   

5.
高脂血症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脂治疗是心血管病药物防治的重要内容之一。采用合适的药物降低血脂 ,不仅有利于减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 ,而且可起到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作用 ,对于防止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utecoronarysyndrome ,ACS)的发生 ,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调脂治疗还有一定的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逆转的作用。近年来 ,高脂血症治疗发展很快 ,一大批新的调脂药物相继涌现。本文对调脂药物的分类、调脂药物的进展、调脂治疗对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治疗的有利作用等作一介绍。1 调脂药物的分类…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是一种多危险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和血脂紊乱等均是其重要的危险因素,其中血脂异常不仅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且在急性冠脉综合症的发病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冠心病的防治中非常重视纠正血脂紊乱。临床实践证实,调脂治疗是防治冠心病的有效措施之一,在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防治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大量循证研究证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病的元凶,而它每降低1mmol/L,可令主要心血管事件减少20%~25%。对于血脂异常的管理,当前国内外指南强调,尽可能地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时代,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持续升高,冠心病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和健康的疾病。随着对冠心病发病机制更加深入的研究,冠心病的药物治疗提高到了新的层次,本文将针对冠心病的药物治疗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上海预防医学》2007,19(11):543-543
2007年10月16日,法国爱的发制药有限公司在上海举办了关于血脂异常治疗国际新进展研讨会。会议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副主任委员,瑞金医院心内科戚文航教授主持,心血管和内分泌科的多位专家做了专题报告,会议还特邀法国Rothschlid医院的心脏病专家Alain Wajman教授与国内同行共同探讨调脂治疗的新进展和发展趋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的二级预防对冠心病预后改善的作用已日益明确,晚近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强化冠心病二级预防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及药物治疗效果相当,更确立了二级预防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中心地位。在冠心病二级预防中,调血脂治疗是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大量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以他汀类药物为中心的调血脂治疗可以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存率、降低病死率、降低心肌梗死率、降低血运重建术率、稳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确立了调血脂药物在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11.
血脂异常是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本文介绍老年人血脂代谢的特点,并提出依据患者血脂水平、并存其他危险因素数量、靶器官损害情况进行心血管风险水平评估,确定降脂治疗的起始值与目标值。  相似文献   

12.
并发多动症的Tourette综合征临床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近年来有关多动症的Tourette综合征临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刘长海 《长寿》2013,(3):55
实践表明,在调脂治疗过程中,单纯采取饮食控制或者药物治疗,都不能满意地使异常血脂降至正常,而只有两者并举才能达到控制血脂的目的。以下是饮食和药物相结合治疗血脂异常的具体方案:1.饮食控制肉类:高脂血症患者日进肉类食品限制在75克,并以瘦猪肉、牛肉、羊肉及去皮的鸡、鸭肉为宜,尽量不吃肥肉和加工后  相似文献   

14.
<正>近20年来,大量临床研究显示,应用调脂药物可以调整血脂异常—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从而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多项国内外大型临床循证医学试验证实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他汀类药物可以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减少斑块继发性病变,从而降低急性冠状动脉事件,同时近年来研究结果已证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是一个独立的心血管疾病预测因子,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密切相关。我们旨在探讨短期大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徐济民 《社区卫生保健》2006,5(2):148-149,151
一、什么叫血脂异常?长期血脂异常对人体有何危害? 血脂异常是指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LDL—C)水平的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降低而言。长期血脂异常,可使脂质沉积在血管壁上,致管壁增厚、变硬,导致管腔狭窄,容易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  相似文献   

17.
<正>大家知道,冠心病的基本病变为动脉粥样硬化,就是冠状动脉内膜有斑块形成,使管腔狭窄,从而导致心脏缺血,引起冠心病,心绞痛。其形成因素与血液中的血脂增高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此,近些年来,人们普遍关注血脂的变化。李先生患冠心病多年,到医院复诊时,血脂检查正常,但是医生还是给他开了降脂药物。他很纳闷,为何血脂正常还要服调脂药?就此问题做些解答。  相似文献   

18.
景岳 《健康世界》2011,(11):38-39
他汀类药物是代谢紊乱疾病药物治疗史上的一个里程碑,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不可或缺,对于合并血脂异常者更是必备良药。  相似文献   

19.
<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性、短暂性缺血,缺氧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真心痛"等范畴。冠心病作为一种由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复杂疾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死亡和致残的首要原因。因此,研究如何治疗冠心病成为医学界的一大热点。本文通过搜索分析文献发现中医药  相似文献   

20.
陆国平 《大众医学》2012,(12):23-23
血脂治疗现状:“三低一高”,不容忽视目前,国人血脂异常呈现“三低一高”局面:低知晓率、低检测率、低达标率和高发病率。研究结果显示.高危和极高危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率仅为39%和23%,但高危和极高危患者却占了调脂药物人群的84%,其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极大。造成达标率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患者没有采用积极、合理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