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侵犯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当于祖国医学的“蝴蝶斑”、“脏腑痹”、“面游风”等。SLE发病多为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虚;或因情志不遂,气机逆乱,或气血瘀阻,脉络不同;或感受毒邪,热毒蕴结所致^[1]。  相似文献   

2.
风湿性心脏病属于祖国医学的“痹证”范畴,尤其与痹证中之“心痹”颇相近似。痹证的发生,主要由于正气不足和外邪侵袭两方面的因素。其内因为先天禀赋不足,素体亏虚,或后天失养,以致气血不足,腠理不密,外邪乘虚侵袭所致。外因则多与气候变化,生活环境有关。主要为感受风、寒、湿等外邪或外邪化热,以致病邪流阻经脉、骨节、肌腠之间,阻碍气血运行而致。而风、  相似文献   

3.
1 体质不同疾病各异《灵枢》言 :“风雨寒热不得虚 ,邪不能独伤人 ,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 ,盖无虚 ,故邪不能独伤人 ,此必因虚邪之风 ,与其身形 ,两虚相得 ,乃客其形。”体质是在先天因素影响下 ,人体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形成的代谢、机能和结构上相对稳定的特殊状态 ,又称为“素体”。因禀赋不足或久病失血 ,或房室不节 ,或劳倦过度 ,或忧思过虑形成。一般情况下 ,无病理损害 ,也无明显的疾病征象 ,但由于它们具有易亏、易盛、易阻的潜在倾向性 ,当致病因素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向不同类型转化 ,表现不同证候。2 体质与节育器放置反应  …  相似文献   

4.
提出“故邪”是过去感受的雅气,因其没有及时完全排出体外,而深藏于血脉,分肉等隐藏这处,机体尚能遏制邪势,机体的调节代偿又维持了自身阴阳的基本平衡,故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病态。“故邪”是许多慢性疾患缠绵难愈或急性发作的内在因素。“故邪”的发病特点是“故邪”藏于体内,势必造成脏腑气血的虚比或紊乱。  相似文献   

5.
目的:全面总结中医学有关“毒邪”的证治理论.方法:收集相关“毒邪”理论及“毒邪”致病的文献资料,归纳“毒邪”历史源流,探讨“毒邪”致病的证治规律.结果:“毒邪”可归为“邪盛为毒”与“邪蕴为毒”二说,长于“外毒”而短于“内毒”.从“毒邪”辨治来看,对于诸多顽疾的认识与治疗亦有所创新.结论:近代医家对“毒邪”颇有创新,主张“邪盛为毒”,倡导“毒分内外”,其中“内毒”为患,既为病变之所生,亦为病变之始因,但其毒理未详,尤当深究.  相似文献   

6.
系统性红斑疮是一种累及全身多脏器、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中医中属于“发斑”、“痹症”、“水肿”、“心悸”、等范畴。乃先天禀赋不足,气血耗伤、肝肾亏损,毒邪入侵所致。我科常年收治系统性红斑狼疮,依其不同的辨证分型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1辨证  相似文献   

7.
毒邪为中医病因学说之一。近年来 ,由于临床实践的发展和现代病理机制研究的深入 ,使得对传统毒邪的认识得以深化和拓展 ,并逐渐成为现代病因学与治疗学研究中新的视点与热点。现将近年来毒邪研究相关文献概述如下。1 毒邪的概念毒的本意是指毒草 ,《说文解字》释 :“毒 ,厚也 ,害人之草。”在古代医药典籍中 ,毒具有多重含义 ,或言病邪 ,或言病证 ,或言药物 ,或言治疗等。就病因学而言 ,毒是指病邪。传统毒邪是指六淫之甚及六淫之外的一些特殊致病物质 ,如“风气相搏 ,变成热毒”及疫疠之毒、蛇毒等。随着现代医家对毒邪认识的深化 ,毒邪…  相似文献   

8.
肺咳是《素问·咳论》提出的病名。内因是先天禀赋薄弱, 后天肾脾肺虚, 三焦气化不及而饮伏于肺, 形成“伏饮”;外因是气寒、形寒、寒饮伤肺而致“肺寒”。病机是外内合邪, 肺寒与伏饮两寒相感而气逆。治法是益肺化饮, 散寒止咳。方药以“益肺化饮方”为核心, 随证治疗。  相似文献   

9.
口疮,又名“口疳”,包括多发的疱疹性口炎,急性溃疡性口炎和鹅口疮等,疱疹性口炎和溃疡性口炎均以口腔粘膜出现淡黄色或灰白色大小不等溃疡为其特征,鹅口疮又称“雪口”“白口疮”以口腔粘膜、舌上布满向屑为特点。口疮是小儿口腔常见病之一,在临床上分为实证和虚证两种。实证由于患儿心脾素蕴郁热,外感邪毒,内外合邪,熏蒸口舌或因口腔不洁,或被损伤,毒邪乘机侵袭,肌肤腐败而成。《圣济总录》  相似文献   

10.
病毒性心肌炎属中医“心悸”、“怔忡”、“胸痹”、“温病”等范畴,其病机多由于素体亏虚,卫表不固,温邪病毒乘虚由表或口鼻而入,首先犯肺,而后伤及于心。初期病邪多在肺卫,邪正交争,表现为热毒炽盛之实证,如失治或误治,则病邪入里,伤津耗气,侵及心肾而延变为气阴两伤之虚证。  相似文献   

11.
病毒性心肌炎属中医“心悸”、“怔忡”、“胸痹”等范畴,病因是感受外邪,即温热疫毒之邪乘体虚由皮毛或口鼻而入,内侵心脏,邪滞不去,损及气血,导致脏气失司,气阴两伤,或脉络瘀阻,痰饮内停等。邢老师认为由于感邪轻重不同,病程长短不一,邪正虚实、标本缓急的关系也不尽相同,在治疗上主张依据病情以扶正祛邪为主要治疗原则,取得了佳效。笔者跟随老师学习获益匪浅,今将老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年长则求之于府;上下交病治其中;四季脾旺不受邪及以后天养先天等四方面,阐明了防治老年病以补肾或补脾为其基本方法,着重强调后天之本的作用,即调理脾胃,恢复其纳运升降功能是为关键。  相似文献   

13.
李中梓“肾为先天之本”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李中梓“肾为先天之本”论的渊源及“先天”概念的探讨,认为此论的提出主要是基于胎孕时间肾对其它脏腑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结合现代胚胎学的研究,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实质上指“胎盘为先天之本”。  相似文献   

14.
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在肿瘤综合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而放射性损伤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瓶颈。“从化”理论源于《黄帝内经》,高度概括了病机变化的特征规律,是中医病机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放射线快速、高能、杀伤力强的特点,符合中医学毒邪的特性。毒邪具有明显的“从化性”,放疗毒邪侵袭人体后,根据人体体质差异和侵犯部位的阴阳属性,分别从化为阳毒或阴毒以致病,这可能是放射性损伤演进的关键环节。放疗毒邪侵犯阴虚、燥热体质或阳腑、表位,易从阳化为“热毒”“燥毒”“风毒”,若侵犯阳虚、寒湿体质或阴脏、里位,易从阴化为“痰毒”“瘀毒”。因此,在治疗放射性损伤时,应分清体质阴阳偏颇、脏腑表里部位、病程缓急阶段,辨明各类毒邪导致的病理状态,谨守病机,辨证施治。本文基于“从化”理论的内涵,结合放疗毒邪的致病特点,探讨放射性损伤的病机演变和病证变化规律,以期为放射性损伤的临证辨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特应性皮炎的中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范瑞强 《广东医学》2003,24(9):913-914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与遗传过敏体质有关的皮肤湿疹样改变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中医把发生在婴幼儿时期者称之为“胎疮”、“奶癣” ;儿童和成人期发病者归属于“湿疮”、“四弯风”、“血风疮”的范畴。现将近年特应性皮炎中医研究进展论述如下。1 病因病机研究  目前中医大多认为特应性皮炎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耐 ,脾虚不足 ,外加感受风、湿、热诸邪 ,相搏于皮肤而发病[1,2 ] 。一般初起和急性发作者多以风湿热困阻为主 ,病久和缓解期多为脾虚湿恋或阴虚血燥。亦有医家认为特应性皮炎发病除脾虚之外 ,与母体遗热于胎儿和后天饮食失调 ,造成食…  相似文献   

16.
小儿癫痫从正虚邪实论治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小儿癫痫发病过程与正应邪实的关系“休作有时”是小儿癫痛的发作特点。本病的邪正虚实的自身规律是初病为实,但“作”后,与“休”时亦虚;久病多虚,然“休”后“作”时仍实,我们认为邪实正虚是小儿癫痫总的病机规律,并贯穿于本病发生发展的始终。1.1发作期癫痛的发作期表现为正虚邪实,但以邪实为主,这是因为本病的发作,每因气候变化,环境不适,或情绪不稳所诱发,并与脏腑功能的失调,内有停痰、积热等有着密切的关系,邪气过盛,上逆阻闭清窍,可引起突然发病。痴痴发作期虽为邪实,但其正气是内应的。癫痛发作时,突然仆倒,…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中医“毒邪致病”的内涵、高血压的传统病机及现代医学发病机制等,探讨高血压的“毒邪致病”病机。认为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机体阴阳失调、气血失和而产生的肝阳、肝风、肝火、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蕴久稽留不去,可酿生“风毒”“火毒”“痰毒”“浊毒”“瘀毒”等毒邪,这些毒邪可损伤脉络,进而对机体各脏腑器官造成损害,并介导各种临床并发症的发生。基于“毒损脉络”病机,临床防治高血压时可以从“毒邪”着手,紧扣“毒损脉络”之病机,以“未病防毒,已病祛毒,祛毒护脉并重”为治疗原则,采用“解毒或祛毒”“活血与护脉”治法。基于“毒损脉络”病机防治高血压,可为中医药防治高血压及其并发症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试论邪     
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体内部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正所谓“天人合一”人只有适应天地阴阳之变化 ,调节自身阴阳之盈缺 ,才能使五脏充盛 ,气血调和 ,“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而病者 ,正邪之盛虚 ,正盛则邪退 ,邪盛则正虚。邪者 ,何也 ?1 邪之概念《难经》始曰一切病人之气为邪。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言邪 :有大邪、小邪、清邪、浊邪、谷饪之邪诸称。可见 ,邪 ,与人体正气相对而言 ,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及其病理损害。包括存在于外界环境之中和人体内部产生的各种具有致病或损伤正气作用的因素。一切致病因素皆归于邪的范畴 ,诸如六淫、疫气、…  相似文献   

19.
“肾为先天之本”的认识发生学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发生学方法,对“肾为先天之本”理论进行了认识发生学剖析,提出水崇拜为基础的“水生万物”思想是“肾为先天之本”理论的认识根源。“水生万物”观点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而在当时人类思维中以“互渗律”为主导的认知方式实现了从“水生万物”到“水生人”、“肾主水”,到“肾为先天之本”的认识过渡。在此认知方式的基础上,结合人体的生理病理实际,后世“肾为先天之本”的理论观点具有了内涵上的演变。  相似文献   

20.
邪血致热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长期的热病医、教、研实践中,反复归纳、综合、分析中西医有关发热机制的理论,并结合多年来大量病例的临床观察,试提出“邪入血,始发热”的新概念,亦即一旦发热,标志邪已入血。“邪入血”括称“邪血”,“邪血生热”为各种发热共同的基本病机。今就“邪血生热”试作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