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于头颈部的结外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和病理特点,为该病的早期诊断提供经验。方法:对42例原发于头颈部,经病理证实为结外型NHL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照发生部位将病例分为3组,发生于扁桃体的病变与发生于鼻腔的病变之间的确诊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于扁桃体的病变与发生于鼻窦的病变之间的确诊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于鼻腔与鼻窦病变之间的确诊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有无全身症状将病例分为2组,其确诊时间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于头颈部的结外型NHL病理类型恶性程度高,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其中发生于扁桃体的病变更容易被早期发现,是否伴有全身症状与确诊时间不具有相关性,对于发生于耳鼻咽喉部的单侧病变,要严密观察,必要时进行活检。  相似文献   

2.
腭扁桃体的神经分布(摘要)郭少武国外曾有学者对腭扁桃体的神经分布作过报道,但介绍结果各异,且多致力于神经性质、形态方面的研究。为了探索国人腭扁桃体的神经分布情况,进行了组织学观察。一、材料和方法:手术摘除的腭扁桃体(以下简称扁桃体)。要求患儿无急性炎...  相似文献   

3.
儿童腺样体和(或)扁桃体肥大对肺动脉平均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扁桃体和(或)腺样体肥大是儿童的常见病与多发病,肥大的扁桃体和腺样体可堵塞上呼吸道,导致呼吸和吞咽困难,引起肺泡通气不足,长期肺泡通气不足将导致持续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负荷过重,进一步发展将导致右心室肥厚,甚至右心衰,出现不可逆的心血管损害。因此,在尚未出现心室肥厚等严重心血管疾病之前就对扁桃体和(或)腺样体肥大采取治疗有重要意义。手术切除扁桃体和(或)腺样体是目前治疗该疾病最有效的方法,2003年3月-2005年4月,我们采用多普勒超声技术对57例腺样体和(或)扁桃体肥大患儿的肺动脉平均压进行手术治疗前、后测定,  相似文献   

4.
扁桃体可发生鳞癌、淋巴肉瘤、网织细胞肉瘤及血管内皮瘤等恶性肿瘤,其中以鳞癌较多见。癌症多见于40岁以上患者,肉瘤则常发生于青年人,儿童也可见到。鳞癌常发生于扁桃体上极,溃破后向腭弓和软腭浸润扩展,故有咽痛及吞咽困难等症状。淋巴肉瘤发生于扁桃体黏膜下,一侧扁桃体肿大,发展迅速,可能会引起吞咽和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5.
淋巴瘤是免疫系统恶性肿瘤,病理分型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 NHL).NHL是一类起源于淋巴细胞不同分化阶段的异源性恶性肿瘤,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部位的淋巴结和淋巴组织,扁桃体是原发于口咽部淋巴瘤的最常见部位,因早期无特异性表现,临床上易误诊及漏诊.我科2016年10月收治1例以睡眠打鼾、憋气为主要症状的扁桃体NHL,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淋巴瘤分为何杰金氏病(HL)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二类。NHL常为结外型,最常见于胃肠道,头颈部次之。流行病学研究表明NHL似与过度烟酒无关,而在有放射线接触史、接受器官移植后免疫功能抑制、先天性免疫缺陷、艾滋病者中发病率较高。此外,风湿性关节炎、腹腔疾病和Sjogren综合征等的患者NHL发病率也较高。该文对资料完整的9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病变部位以鼻腔、鼻窦最常见(25%)。如将鼻咽、扁桃体、舌根归为一组,则其发病率(36%)高于鼻腔鼻窦;也可发生于腮腺、颌下腺、眼眶、…  相似文献   

7.
扁桃体术后即发和延迟出血的讨论已多,但文献上非手术原因引起的自发性扁桃体出血却很少有报告,且更罕见于小儿。该作者3年间诊断为急性扁桃体炎的254例患儿中,遇到3例(1.2%)扁桃体自发性出血,均无血液凝固障碍,出血持续20分至1小时,呈间断性发生,均经保守治疗痊愈。出血原因是感染引起的扁桃体表面的小、表浅血管的侵蚀。治疗应予抗生素全身及局部治疗,如一般方法不能止血则应行扇桃体切除术。继发于儿童急性扁桃体炎的自发性扁桃体出血  相似文献   

8.
坏死性筋膜炎(NF)首先由Jones(1871)描述,1952年Wilson才正式命名,是一种发展迅猛,以深浅筋膜坏死为特征的侵袭性、致死性感染,最常见发生部位是腹、会明、四肢,较少见于头颈部,英文文献1950~1993年间仅有63例源自锁骨以上的NF,加上作者1例源自耳廓软骨膜炎(文献上首例)共64例记载。大多发病前有手术、外伤史,63例中26例(41%)感染来自牙或拔牙后,12例(22%)有面、头皮外伤史,余如扁桃体感染、皮肤病、喉痛、插管损伤、杨骨放射性坏死、颇咬伤、口腔感染等,仅7例(11%)无明显诱因。感染菌过去曾认为是卜溶血性链…  相似文献   

9.
咽及喉淀粉样变(附23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淀粉样变是咽及喉的少见病,大部分发生在喉部,少见于鼻咽、口咽和扁桃体。声带息肉切除后病理连续切片观察,亦常见有淀粉样物沉积,提示本病的发生率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自1976年以来治疗本病23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男16例,女7例;年龄18~58岁。病变发生于喉部者20例〔869%),其中以声带、假声带发生率最高,尚有累及村会厌皱襞和声门下区;发生于鼻咽2例及扁桃体1例。临床表现依病变的部位、形态及范围而异,主要症状为声嘶和呼吸困难。间接喉镇或纤维喉镜下示:粘膜下弥漫性增厚7例,孤立状肿块4例,息肉样外观12…  相似文献   

10.
扁桃体切除术后继发双侧扁桃体窝恶性肉芽肿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恶性肉芽肿病因,有谓与外伤及手术刺激有关,个案报道曾见于鼻部,我科遇1例扁桃体切除术后1年双侧扁桃体窝继发恶性肉芽肿(stewart型),尚未发现同类报道,报告如下。 患者,女性,20岁。咽痛半年,高热3个月入院。入院前1年半,因多次患“急性扁桃体炎”在当地医院行扁桃体切除术。半年前出现双侧咽痛,当地医院诊为“双侧扁桃体窝溃疡”,给予“六神丸”口服无效。咽癌逐渐加重,并于3个月前出现高热,最高时可达39.6℃,先后给予“青霉素”、“先锋霉素”、“庆大霉素”、“病毒灵”、“氟美松”等药物肌肉注…  相似文献   

11.
大部分头颈恶性肿瘤的原发部位可以通过各种物理检查明确,但临床上仍有大约 2%~3%的病例原发部位难以确定,仅表现为转移至颈部的结节性肿块。寻找原发部位对于恶性肿瘤的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回顾分析了1956年至1996年共829例头颈恶性肿瘤患者的资料,其中原发部位不明者38例(4.6%),经临床和内窥镜检查明确为扁桃体癌者56例(6.7%)。在原发部位不明者38例中,34例随访资料完整,其中6例(18%)施行了肿瘤同侧的扁桃体切除术,术后病理确诊6例均为T1期扁桃体鳞状上皮细胞癌。肿瘤多位于扁桃体陷…  相似文献   

12.
浆细胞性肿瘤是来源于B淋巴细胞的罕见肿瘤,表现为浆细胞的单克隆性增殖。多发性骨髓瘤(MM)为这类肿瘤的弥散型,其血和尿中有特征性的单克隆蛋白,可累及多器官系统,为最常见的浆细胞性肿瘤。肩限型浆细胞性肿瘤分为髓内浆细胞瘤(MP)和髓外浆细胞瘤(EMP)。MP典型见于40~60岁老年男性,最常发生于长骨(如股骨、骨盆和脊柱),头颈部罕见。EMP最常发生于头颈部(约SO%),最常见于鼻窦、鼻咽部,余可见于腮腺、甲状腺、扁桃体、颈淋巴结、喉、皮肤和颌下腺等。在组织学上可与良性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末分化癌、非霍杰金淋…  相似文献   

13.
血管球瘤(Glomus tumor,GT)是由血管球细胞构成的较为少见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手指、足趾甲床下,也可发生在掌、手臂,很少发生于鼻腔。由于发生部位特殊,往往不被重视,临床容易误诊。本文报道1例鼻腔血管球瘤,结合病理检查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睡眠呼吸障碍(sleep disordered breathing,SDB)儿童扁桃体及腺样体组织的细菌学特点。方法 经多导睡眠图监测确诊的163例SDB患儿纳入研究,其中120例同时接受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4例接受单纯扁桃体切除术,39例接受单纯腺样体切除术,124例接受扁桃体切除术的患儿按照有无扁桃体炎反复发作的病史分为两组,扁桃体炎组71例和无扁桃体炎组53例。术中取部分扁桃体和(或)腺样体组织进行细菌学检查。结果 120例患儿中的114例(95.00%)两个部位分离出的细菌种类相同,120例中有17例(14.17%)两个部位均感染了两种细菌,混合感染的细菌种类均相同。在各个季节两个部位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的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扁桃体:χ2=8.538,P =0.201;腺样体:χ2=5.427,P =0.490)。有无慢性扁桃体炎病史的扁桃体组织内的各种细菌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χ2=3.028,P =0.387)。结论 同一个SDB患儿的扁桃体和腺样体组织检出的细菌种类几乎相同,有无慢性扁桃体炎病史的扁桃体组织内的不同细菌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Kaposi肉瘤(KS)首次由MoriczKaposi(1872)报道。1981年,随着AIDS在美国的出现,KS成为AIDS伴发的最常见恶性肿瘤并为AIDS首选诊断标准之一,几乎均发生于同性恋或观性恋者受HIV感染的人群中。常见于头颈部皮肤或粘膜,呈紫兰色多中心性肿瘤,可有广泛转移性和暴发性多器官损害,但通常很少为侵袭性的,仅当形成溃疡、感染或发生在影响正常功能的解剖部位时才出现症联,上呼吸道及喉的病灶因具有显著潜在的气道梗塞而尤为危险。目前针对KS已有多种治疗方式,如放疗(600~3000CGy),全身或局部化疗、激光、冷冻疗法、手术切…  相似文献   

16.
眼倾斜反应(oculartiltreaction,OTR)是一种眼一头姿势反应,表现为头倾斜、双眼同向旋转(conjugat-edeyecyclotroslon)、扭曲偏斜(skewdeviation)的垂直知觉(verticalPercePtion)改变。OTR既见于脑干病变,亦见于单侧周围前庭神经切断和迷路切除的患者。OTR见于非手术性周围前庭功能障碍者报道不多。作者报道1例,并作了深入探讨。49岁女性患者,不明原因晚上突然右耳全聋,伴耳鸣、重度旋转世眩晕、平衡紊乱、恶心和呕吐。同时出现明显的垂直复视。两周前患咽炎,可能为病毒性。查体见步态失调,交叉步行(tandemwalking)…  相似文献   

17.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多平面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治疗方法有许多,除了非手术的持续性正压通气(CPAP)外,手术仍是主要的治疗措施,其原则是通过各种手术技术解除上呼吸道阻塞。目前最常用的手术为1981年Fujita等提出的UPPP,虽然取得了一定疗效,但多数报道其对呼吸暂停的有效率仅在50%左右,由于大部分OSAHS患者上呼吸道存在多个解剖部位的狭窄与塌陷,单纯解除口咽平面的狭窄,难以达到满意疗效。目前多平面手术治疗0SAHS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可。多平面手术的选择需要对OSAHS患者进行术前上气道解剖异常类型和OSAHS严重程度的评价。Fujita等根据阻塞部位将上气道阻塞分为3型:Ⅰ型为腭部异常,舌根正常;Ⅱ型为腭和舌根均异常;Ⅲ型为舌根异常,腭部正常。国内有学者将OSAHS阻塞部位分为4型:Ⅰ型狭窄部位在鼻咽以上(鼻咽、鼻腔);Ⅱ型狭窄部位在口咽部(腭和扁桃体水平);Ⅲ型狭窄部位在下咽部(舌根、会厌水平);Ⅳ型以上部位均有狭窄或有2个以上部位狭窄。我们一般将其分为3个平面:鼻咽以上(鼻咽、鼻腔)、口咽部(腭和扁桃体水平)和下咽部(舌根、会厌水平)。对于某一个患者来说,可能存在1个、2个甚至3个平面的狭窄。阻塞部位的定位和阻塞程度的判断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从预防感染的角度,对扁桃体组织内代型T细胞的分布和功能进行了研究。习惯性(复发性)扁桃体炎17例,男6例,女11例,年龄7~33岁。将摘除的扁桃体切碎,金属网过滤后,离心,行扁桃体淋巴细胞分离,与F叮C标记抗体相互作用,45分钟后,用PBS冲洗2次,再用PBS悬浮,测定YST细胞的含量。另W29例(年龄4~33岁)摘除的扁桃体(习惯性扁桃体炎12例,扁桃体肥大8例,病灶性扁桃体9例),行Y己T细胞抗原受体阳性细胞免疫组织学研究。分19岁以下,20~39岁,40岁以上,3个组,观察各个部位、各种疾病的组织内分布的Y6T细胞数及与T细胞总…  相似文献   

19.
扁桃体腺样体手术是儿童期最常施行的手术之一。反复发作的扁桃体炎及阻塞性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是最常见的手术适应证。尽管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很安全,据报道仍有1/16000的死亡率,并且年幼儿有时会发生严重并发症(出血、疼痛、脱水等)。该文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AMOX/CLAV)治疗慢性扁桃体腺样体肥大(CATH)的近期及远期疗效予以评价。患CATH导致呼吸道阻塞症状,且既往史无反复扁桃体腺样体炎发作的167例2~16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取了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法。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AMO…  相似文献   

20.
儿童扁桃体和下鼻甲肥大的射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儿童扁桃体和(或)下鼻甲肥大和腺样体增生可引起呼吸障碍,表现为睡眠时打鼾、呼吸暂停和低通气。射频组织减容(radiofrequency volumetric tissue reduction,RFVTR)治疗是一种利用射频对深部组织造成液化和凝固性坏死,并进一步使组织体积缩小的外科技术。为了保留扁桃体的免疫功能,将低温等离子RFVTR技术应用于儿童扁桃体肥大、下鼻甲肥大和腺样体切除后残留部分的减容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