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目的比较无陪护病区与普通病区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的差异。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临床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对无陪护病区290名护士及普通病区293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无陪护病区与普通病区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评分3.3±0.5和3.3±0.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人员对同事关系评分最高(4.1±0.5,4.0±0.5),对工作回报的评分最低(2.6±0.9,2.7±0.6)。无陪护病区的护理人员对工作负荷评分低于普通病区护理人员(P<0.01),对工作被认可评分高于普通病区护理人员(P<0.01)。结论无陪护病区与普通病区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均处于中等水平,前者工作负荷过重,但工作被认可度高。护理管理者应针对性干预与保护,以提高无陪护病区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病区护理难度系数,为病区分类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Delphi法筛选出6项评价指标(医疗任务完成情况、收治急诊、患者病情、患者生活自理程度、护理风险、护理工作量)并确定权重值(总分100分)。其中医疗任务完成与收治急诊情况依据某三级甲等医院HIS及实地调查结果客观评分,其他4项定性指标通过随机抽取该院20名护理专家进行2轮主观评分。结果专家调查第1轮和第2轮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和95.0%。61个病区护理难度系数前10位分别为脊柱骨科、儿科、烧伤科、心内1科、神内1科、神外3科、神内2科、新生儿科、创伤骨科及感染科;后10位分别为内分泌科、高干特需4病房、高干特需3病房、皮肤/康复科、高干特需1病房、放疗科、干部内科、整形科、高干特需2病房及高干综合内科。结论病区护理难度系数能够全面反映医院病区的护理难度,奠定了病区分类工作基础,也为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及绩效考核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5.
目的了解山东省三级综合性医院无陪护模式病房不同能级护理人员承担工作项目情况,为实现护理人力资源优化管理提供基础和依据。方法自行设计无陪护模式病房临床护理人员能级对应相关情况调查表,对山东省6所三级医院无陪护模式病房551名护理人员承担部分工作项目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不同能级护理人员承担各护理工作项目有所侧重(均P<0.01),但均承担所有工作项目;基础护理、执行治疗是主要的临床护理工作,分别占23.81%、22.00%;临床教学及科研所占的比重最少,分别占8.17%、2.51%;无陪护模式病房护理工作的主力是大专学历、初级职称及工龄不足3年的护士。结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及利用低效率并存,护理管理者应制定科学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标准,并根据不同岗位的专业技术要求配备相应能力的护士,从而优化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方式,为相关管理部门制定"优质护理服务人力资源配置标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场观察法,由培训后的30名观察员对一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30个优质护理示范病区在班护士工作量进行现场24h观察、记录,连续2周。结果30个病区床护比为1∶0.37;平均每日护理总时数209 176.2min,其中白班占56.09%,小夜班占17.36%,大夜班占26.55%;直接护理总时数占54.84%,间接护理占39.46%;病区平均护理时数前5位为神经外科、神经内科、脊柱外科、心胸外科、产科;示范病区共需增配护士784人,增配后床护比1∶0.66,其中A类病区为1∶0.75,B类病区1∶0.68,C类病区1∶0.57。结论现行床护比严重偏低,应尽快制定适应优质护理人力配置标准,根据工作量合理定编,改善临床护士不足的现状。 相似文献
7.
护理人员对无陪护模式病房护士能级划分态度的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无陪护模式病房护理人员能级划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为护理人员能级体系的构建及实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9名护理专家及12名临床一线护理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将获得的资料用Claizzi法进行分析。结果无陪护模式病房设立护理人员能级体系具有必要性及可行性;临床实际工作能力是能级划分的最重要依据;能级框架基本结构为助理护士、注册护士、专科护士及临床护理专家。结论护理管理者应结合我国护士职称体系,以护理人员临床实际工作能力为主要划分依据,以能级框架四层基本结构为指导,构建科学、可操作性强的护理人员能级体系,从而促进护理人员职业生涯的规划与管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一套简便易行的糖尿病科护理工作量评估方法,优化糖尿病科护理工作流程和人力资源配置。方法设定总护理项目池,对糖尿病科2周各班次的护理内容采用计时法测定,根据调查结果修订护理项目,标化各项护理需要护理时数,形成简易护理工作量评估表,再次调查2周工作量,从每班总的护理工作负荷、所需护理时间、各时间段动态护理工作量等方面优化护理工作流程和人力资源配置。实施3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优化前后日均有效护理工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治疗班、后夜班外,其他各班次日均加班时间显著下降(均P<0.01)。结论糖尿病科护理工作量评估表简便易行,为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应用提供了依据。护理工作量是随患者需求变化的,每年调查1次为宜,以使人力资源配置客观。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患者拒绝无陪护理模式的主原因,为提高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同卷进行调查.结果:患者担心多收费或变相收费;患者认为护士不是亲人,生活护理只是敷衍了事;患者对学历越来越高的年轻护士帮助患者生活护理产生质疑等成为患者拒绝无陪护理模式的主原因.结论:护士应多与患者沟通,改变患者偏激想法,了解患者需求,将有侧重的护理替代僵硬的等级护理工作模式需求.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病房护士输液治疗工作现状及其对护理人力资源和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连续1周对全院22个病区白天A班(8:00~16:00)输液治疗工作现状进行调查统计。结果病房护士每日给每例患者静脉输液治疗的平均工时为39.3min;全院病房护士每日用于患者静脉输液治疗的总工时占白班护士总工时的64.8%,占每日全院护理总作业时间的32.4%。基础护理质量,特、一级护理质量分别与输液治疗工时占护理总工时之比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静脉输液治疗、药物配制花费了大量的护士人力和时间,影响了患者的护理质量。建议将全院的静脉液体集中配制,建立新的医嘱处理系统,建立后勤保障系统,有效利用护理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护理工作负荷的概念及内涵,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护理工作负荷的相关文献,采用经典概念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 归纳出护理工作负荷概念的定义属性包括:完成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工作数量和强度,消耗相应的生理、认知和情绪。结论 护理工作负荷内涵复杂,受到患者、护士和环境的影响。护理管理者应全面梳理护理工作,明确护理工作负荷的内涵;加强护理人才培养,优化护理工作环境,以减少不良因素对护理工作负荷的负性影响;构建科学测量工具,指导人力资源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确立无陪护模式病房护理人员能级框架及各级护理人员准入与能力标准,实现护士能级对应。方法采用Delphi法对28名护理专家进行3轮函询。结果3轮咨询专家权威程度均值分别为0.779、0.801、0.818;第3轮专家意见协调系数为0.187~0.320(均P0.05);确定出无陪护模式病房护理人员为助理护士、注册护士Ⅰ级、注册护士Ⅱ级、专科护士、临床护理专家5个能级框架及各级护理人员准入与能力标准。结论专家积极性较高,权威性、协调性较好,确立的无陪护模式病房护理人员能级框架及其准入与能力标准可试行应用。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通过测算护理工作量,探讨神经外科各专业组间护理人力的合理配置。方法采用自我记录法测定124项护理项目工时;借助医院信息系统获取各项目发生频次;计算神经外科各专业组患者人均日护理时数和床护比。结果神经外科各专业组患者人均日基础护理时数、观察性护理时数、治疗性护理时数、健康教育时数、医护配合时数、间接护理时数及总护理时数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颅脑损伤专业组需要配置护士人数最多,其次为颅底脑干肿瘤专业组,而颅内外沟通性病变和幕下肿瘤专业组需要配置护士人数较低。结论神经外科各专业组间护理工作量不同,所需配置床护比各异,应根据疾病特点优化神经外科护理人力配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明确急诊输液室患者流量和等待时间的变化规律,为改善急诊拥挤状况和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连续入选2021年1-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输液室的患者,收集基本人口学资料、就诊科室、分诊等级以及输液取号时间和叫号时间。结果 共纳入43 413例急诊输液室患者,患者输液等待时间为68.00(2.00,171.00) min。在时间分布规律方面,白天的患者流量和输液等待时间高于夜间;周一、周六、周日患者流量大,输液等待时间长;12、1、2月(冬季)是患者流量和输液等待时间的高峰。结论 急诊输液室患者流量和输液等待时间在日、周和月方面具有规律性,应根据变化规律调整人力资源,以提高护理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7.
Andrew Wai‐Chun Yip 《Surgical Practice》2003,7(2):49-51
Introduction: The College of Surgeons of Hong Kong commissioned the Public Opinion Programme (POP) of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in April 2002 to conduct a survey on the working hours and workloads of all in‐service public sector surgeons in Hong Kong. The research instrument used, as well as the fieldwork operation and data analysis, were all conducted independently by the POP team. Methods: All in‐service public sector surgeons in Hong Kong were invit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survey from 23 to 29 September 2002, which consisted of a daily work diary and seven opinion questions on workload, work morale and quality of life. Results and Conclusions: A total of 264 of the 486 eligible surgeons participated in the survey. The average daily work hour was 10.3 h and the average weekly work hour was 72 h. A total of 45% of the respondents worked for more than 10 h everyday. In the respondents’ opinion, 60.9% claimed they were overworked, 31% were satisfied with their own morale and 51% evaluated their own quality of life as unsatisfactory.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