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医护同组排班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试点病房的实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医护同组排班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试点病房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在神经内科病房实行医护同组排班:将科室21名护士分为总务团队3人和3个责任组各6人,实施组长负责制。每组每日在岗4人(包括护理组长或副组长1人、白班责任护士1人,连班责任护士1人,6~8班责任护士1人),组长仅上白班(7:45~12:00,14:30~17:30),6~8班(17:30~8:00)代替传统中夜班。各责任组护士每日跟随同组医生查房。结果实施医护同组排班后,患者满意度由92%提升至99%,护士满意度由94%提升至98%;护理质量(基础护理、一级护理、文件书写及消毒隔离)评分由85.80~87.11提高至91.01~99.38;医护矛盾、护患矛盾均从2起降至0,表扬信件从12封上升至52封;晨间采血、测量体温时间推迟1.0~1.5h,患者夜间连续休息时间延长4h。结论医护同组排班使护士分管患者人数减少,保证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为患者提供了更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且利于护士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中更为科学的护理排班方法。方法按时间次序,在科内护士工作排班中分别采用传统模式(对照组)和段班结合整体护理模式(改革组)排班,改革组增加段班(7:00~10:00,13:00~18:00),协助实施基础护理,并且固定白班和夜班,每月轮转1次。结果两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和护士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段班结合整体护理模式排班提高了科室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增强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减轻了夜班护士的工作强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实行双中双夜班提高基础护理质量,切实落实优质护理服务。方法中班除原有上班时间17:30~1:00外,增设下半夜6:00~8:00班完成基础护理工作;夜班除原有上班时间1:00~8:30外,增设上半夜17:30~20:30班落实基础护理。比较两组基础护理质量考核合格率和基础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护理意外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实施后的基础护理质量考核合格率和基础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P0.01)。结论实行双中双夜班落实基础护理,提高了基础护理的质量,为患者提供了优质护理服务,确保了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4.
扁平化排班责任包干制在优质护理实践中的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实施扁平化排班模式结合责任护士包干制护理患者的成效.方法 对骨科病区30名护士按扁平化排班模式优化排班、责任包干制护理患者,分别于实施前后对患者、护士、医生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 实施后患者对责任护士满意度、护士对自身工作满意度、医生对护士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P<...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级责任护士负责制护理分层管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示范病房实施高级责任护士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并与绩效工资挂钩,比较活动开展前后各项护理工作质量,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各项护理工作质量明显提高,P<0.01;患者对护士、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1。结论:高级责任护士负责制护理分层管理模式是保证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服务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6.
责任小组包干制在妇科创建护理示范病房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责任小组包干制在创建护理示范病房实践中的积极作用。方法将23名护士中的18名均分为3个责任小组,每人分管4例患者,实行责任包干。改变护理排班模式,增加11:00~18:00、18:00~21:00、6:30~8:30等繁忙时段的班次,保证护理服务的连续性。结果实施后患者对护士满意率达99.26%,满意度的各项目平均得分为(4.01±0.15)分。结论开展责任小组包干制护理,增强了护士责任心,密切了护患关系,调动了护士工作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护理服务的延续性,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从而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采用分层排班与定岗定责管理的效果。方法将肿瘤科全体护士进行分层排班,按职称、能力、学历等资质结构分为3个责任小组,采取护士长管理责任组长,责任组长管理组员的分层管理模式;实行定岗定责,各班按岗位落实患者基础护理。结果实施前后分级护理落实率和基础护理质量达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患者、医生对护士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基层医院实施分层排班与定岗定责,可以更好地落实患者的基础护理与生活护理,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及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ADPN排班模式在骨科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3年1~6月在骨科实施APN排班模式,2013年7~12月实施ADPN排班模式,即在APN排班的基础上增加1个D班(上班时间为8:00~12:00、14:30~17:30),同时相对延长N班时间。比较两种排班模式下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医生及护士满意度。结果实施ADPN排班模式前后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医生、护士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ADPN排班模式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医生及护士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实行社区护士首诊负责制家庭病床管理模式对出院后脑卒中患者遵医行为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出院后回到医院管辖的8个社区的120例脑卒中患者按时间先后设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家庭病床管理模式,患者回到社区后由值班护士按常规登记资料及评估患者情况,访视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的护士不固定,根据组长排班进行。观察组采用社区护士首诊负责制家庭病床管理模式,患者回到社区后首次接诊的责任班护士全程负责该患者的一切护理干预工作。比较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采用首诊负责制家庭病床管理模式可加强护士的责任心,密切护患关系,提高脑卒中患者康复期遵医行为和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提高住院患者对责任护士知晓率,提升患者、护士满意度.方法 设计责任护士转盘(下称转盘),于内科10个护理单元应用3个月后调查患者和护士满意度.结果 转盘应用后患者对责任护士、护士长知晓率及对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升高(均P<0.01).结论 转盘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有利于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深入持续地开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管床评分表在责任制护理实施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活动中实施管床责任制护理,应用自制的管床评分表对责任护士进行评分并纳入绩效考核。结果应用管床评分表后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率、医生满意率、护士对患者十知道掌握情况较应用前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管床评分表具有导向作用,有助于指导责任护士开展责任制护理,同时纳入绩效管理,增强了护士责任心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诊科实施以层级制护理小组为单位排班模式对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和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根据在岗护理人员的的职称、年资、学历、实际工作能力、经验和责任心进行新老、强弱合理搭配,组建层级制护理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排班。连续2年后从患者投诉、护理差错及护患纠纷发生率、患者满意度4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实施层级制小组排班后患者投诉、护理差错及护患纠纷由13例次、2起、2起减少至4例次和0,患者满意度由93.1%升至98.1%。结论以层级制护理小组为单位排班模式有利于护理人员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升综合素质.从而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梁仕兰 《护理学杂志》2011,26(16):70-71
目的 探讨护士长夜查房对胸外科危重患者住院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114例胸外科急救病房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即由护士长每日3次对危重症患者进行查房;观察组8:30及15:00查房时间与对照组相同,但18:00的查房时间改为20:30.结果 观察组查房时与患者沟通284例次,共解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国血液透析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及影响因素,为血液透析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31省/直辖市/自治区1 208所医院共4 712名血液透析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每10例患者配备护士人数<1的医院347所(28.7%),每名护士每班次负责机器台数>5的医院有455所(37.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地区、医院性质、月透析例次、医院等级、每名护士每班次负责机器台数是影响护士配置的主要因素(均P<0.01);每10例患者配备护士人数、月透析例次是影响每班次护士配置的主要因素(均P<0.01)。结论我国血液透析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足且每班次护理患者数量超标。建议补足护理人力及保证每个治疗班次的护理人力,以减轻护士工作压力,确保患者的透析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工作坊模式对护理管理者培训的效果。方法评估管理工作及管理人员现状,制订培训计划和培训流程,按工作坊模式中团体讨论、技巧模拟研习、专题讲解方法等实施培训。结果 91.4%~98.3%(平均94.8%)学员对培训效果满意;89.0%以上护理人员对护士长管理工作满意,尤其在护士长领导才能、护士长对护理人员支持方面,护理人员满意率达96.0%、97.5%。结论工作坊形式的培训为提高护理管理者工作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辟了新的途径,能提高管理人员综合能力,从而提高管理绩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新的绩效考核制度,规范护士行为,提高护士积极性。方法以护理部质量控制内容为依据,根据手外科专科情况制定合适的奖惩激励制度,与护士分级管理联系形成系统的绩效考核制度并在科内实施。结果护理缺陷发生数由上年的15起降至4起,护理差错发生数由2起降至0起;在护士分级管理中,低级护士竞争到中级护士3人,中级护士竞争到高级护士2人,高级护士降为中级护士1人;护士对绩效考核实施的满意度为100%。结论新的绩效考核制度提高了护理质量,完善了示范病房对护士分层管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专业骨干人员参与护理管理,防范病区护理管理疏漏的方法。方法在各病区选拔优秀护理人员担任质控组长,经过统一培训后按制定的岗位职责及工作流程在病区协助护士长开展质量控制。结果设立质控组长前后病区一般护理缺陷、严重护理缺陷、意外事件及患者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设立质控组长是护士长病房管理的有力补充.是防范病区护理管理疏漏,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护士满意度、改善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方法构建护士岗位管理体系,将护士分为N0~N5级,按职级上岗,按劳取酬,设置专业能力、工资待遇、职业发展进阶,实施1年后评价效果。结果实施护士岗位管理后,护士满意度、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P0.01)。结论对全院护理人员实施岗位管理,有助于护理队伍建设,使护士的付出与薪酬、待遇相匹配,更好地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优质护理服务中有限人力资源最大化利用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在有限的人力资源条件下,探索使现有人力资源达到最大化应用的管理方法。方法对内科片15个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试点病房进行排班模式改革及分层使用,优化工作流程,采用部分工时制发挥病休、产休人员人力作用,建立内科片统一调配的用人制度,采用"文化魅力"影响护士心态及激励其工作热情,专业及医德医风培训常规化。实施5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平均为97%,护理事故发生数为零,护理投诉为零,护理差错共发生4起。结论人力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可在有限的人力资源条件下,提高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护士分层管理模式下母婴床旁护理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产科病区在护士分层管理模式下开展母婴床旁护理的方法,评价实施效果.方法 将产科病区护士分3层,即责任组长—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实施责任组长负责的小组包干制整体护理.责任护士针对孕产妇不同住院阶段在床旁实行一对一、有重点的健康教育,对产妇及家属进行新生儿护理技能一对一的讲解和操作演示.结果 实施前后纯母乳喂养率、母乳喂养方法正确率(除抱奶体位外)及孕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在护士分层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实施母婴床旁护理能提高纯母乳喂养率,提高孕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