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由于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特点 ,粘液腺分泌不足 ,较为干燥 ,当患儿呼吸道感染时 ,分泌物多、粘稠 ,不易咳出 ,加之婴幼儿无咳痰能力等 ,导致排痰困难 ,往往造成患儿气管内痰液潴留、通气不畅、缺氧 ,病儿烦躁不安 ,病情加重 ,需要借助吸痰法将其改善。我们在儿科护理中将改良后一次性静脉滴注针头接于吸痰器玻璃接头进行吸痰 ,使小儿气管内吸痰易于成功 ,其效果良好 ,现介绍如下。 选取 7号~ 8号一次性静脉滴注针头 ,去除针头后做为吸痰管 ,乳头处接于吸引器玻璃接头 ,保持无菌。吸痰时患儿头部宜保持中立位 ,禁向左右偏斜 ,将此吸痰管从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经鼻行气管内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和控制肺感染的有效措施。方法: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是用普通吸痰管吸引口腔及鼻咽部的分泌物,不能深入到气管下段,且停留时间短,吸痰效果欠佳,纤维支气管镜下吸痰效果虽好,但目前不能普及使用,而经鼻行气管内吸痰,方法简便。结果:2006年10月~2008年5月,收治的呼吸系统感染或痰液多,黏稠不易咯出,只能借助吸痰才能解决痰液滞留问题的患者62例(男52例,女10例,最小28d,最大84岁),经鼻至吸痰管入下呼吸道吸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结论:经鼻行气管内吸痰可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肺部感染,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4.
目的经鼻气管内吸痰插管困难患者原因分析,总结最佳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大量临床病例,理论结合实践,总结护理方法。结果采用正确的经鼻气管内吸痰插管方法,获得了较高的成功率和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结论通过总结的方法运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有效、安全的吸痰深度。方法将120例肺部感染、气道分泌物量在中量以上、给予密闭式吸痰患者分成A、B、C三组,各40例。A组为浅部吸痰法,即将密闭式吸痰管插入气管插管或气管套管的长度短1cm;B组为深部吸痰法,即将密闭式吸痰管插入气管,当感觉到有阻力时,再上提1cm;C组为标准吸痰法,即密闭式吸痰管插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口后再延长1cm,观察比较三组吸痰前后吸痰有效性指标及安全性指标。结果 B、C组吸痰前后有效性指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组吸痰前后安全性指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吸痰法可有效清除气道分泌物,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引发的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小儿呼吸道的特点和患儿需要吸痰的症状,强调了患儿插管后吸痰的正确时机,重点论述了正确吸痰的方式方法,对插管患儿的排痰和护理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小儿电动吸痰采集气管内痰标本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痰液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病因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 [1 ]。但小儿痰标本的采集往往比较困难 ,特别是气管内痰液的采集。笔者采用低负压电动吸痰法 ,成功采集了小儿气管内痰标本 5 2例 ,为下呼吸道疾病的病因诊断提供了有力的依据。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本组 5 4例为 2 0 0 0年 11~ 12月住院患儿 ,其中男36例 ,女 18例 ;<3岁 2 4例 ,3~ 6岁 15例 ,6~ 9岁 10例 ,9~14岁 5例。 5 4例均为肺炎患儿。1.2 方法1.2 .1 用物准备 电动吸痰器 1台、一次性吸痰管 2根 (内径 1.5 m m)、一次性手套 2副 ,清洁玻片、盖玻片各 2块。1.2…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传统经鼻气管内插管吸痰的方法进行改进,提高经鼻气管内吸痰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方法 将70例需采用经鼻气管内吸痰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吸痰方法,观察组在传统吸痰方法的基础上在以下方面作了改进:患者体位、充分润滑、插管方法、适时吸引等.对两组方法的吸痰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率、吸痰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呼吸道黏膜的损伤显著轻于常规组(P<0.01).结论 新的吸痰方法可提高吸痰效果,减轻呼吸道损伤. 相似文献
9.
<正>我科是老年病房,卧床病人多,临床上为病人留取痰标本特别是气管切开病人,经常采用注射器效果不是很满意。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用,用小儿吸痰器吸痰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3天内经鼻气管内吸痰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4例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吸痰后肺部感染发生情况;术后抗菌素应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等。结果实验组患儿肺部感染明显减少,术后应用抗菌素时间短。结论小儿心脏术后3天内经鼻气管内吸痰可明显减少肺部感染,降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SLIPA喉罩与气管插管在择期乳腺癌根治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随机选取80例乳腺癌患者,分为SLIPA喉罩组和气管插管组,均静脉复合全麻,观察置入成功率、术中漏气率、血流动力学变化、血气变化、术中返流及术后咽痛情况. [结果] 两组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反流.两组咽痛发生率相似.术中漏气率SLIPA喉罩组30%,气管插管组0%,血流动力学方面SLIPA喉罩组在插罩前后、拔罩前后MAP、HR无明显波动,而气管插管组在插管前后、拔管前后MAP有明显波动.血气方面SLIPA喉罩组PaCO2在手术60 min时升高,增加潮气量后回落,而气管插管组在手术30 min时降低,减少潮气量后恢复正常.[结论] SLIPA喉罩血流动力学稳定,置入无需喉镜,成功率较高.但是,SLIPA喉罩术中有漏气现象,气道密闭性略差,有CO2蓄积倾向.短时间内不影响通气,但长时间手术建议血气监测. 相似文献
12.
Endotracheai intubation is a common technique of airway control for surgical procedures requiring general anesthesia. Untortunately, hawng an endotracheal tube (ETT) in place does not guarantee a patent airway and the ETT itself may become a source of airway obstruction. We reported a pediatric case of delayed ETT obstruction due to mucus plug.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口腔持续低负压吸引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0例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伴口腔分泌物过多的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行常规吸痰,观察组采取口腔持续低负压吸引。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护理工时、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伴口腔分泌物过多的患者行口腔持续低负压吸引可有效地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减少口腔黏膜的损伤及护理工作量,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万行荣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9,19(23):3595-3597
目的 观察右星状神经节阻滞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时对循环的影响.方法 106例外科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星状神经节阻滞 (SGB) 组56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气管插管前后SBP、DBP、MBP、HR和RPP的变化.结果 SGB对气管插管循环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插管后SGB组1 min (T3) 、5 min (T4) 、10 min (T5) 时SBP、DBP、MBP、HR、RPP反应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右星状神经节阻滞能明显抑制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时的循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开放式气管内吸引术(Open endotracheal suctioning,Open ETS)与闭合式气管内吸引术(Closed endotracheal suctioning,Closed ETS)对颅内高压动物颅内压(ICP)和脑氧代谢等方面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成OpenETS组(n=10)和ClosedETS组(n=10),分别进行两种气管内吸引术。于吸引前、后动态监测ICP,血气分析观察颈静脉氧饱和度(SjvO2)、脑氧摄取率(CEO2)和脑动静脉氧差(AVDO2)变化。结果两组动物吸引后即时ICP均短暂升高,两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大多于5min内回落,其回复较SjvO2快。吸引后即时OpenETS组SjvO2下降至(75.8±5.5)(%P<0.01),CEO2,AVDO2明显上升(P<0.01),而Closed ETS组SjvO2上升(P<0.05),CEO2、AVDO2下降(P<0.05)。结论颅内高压状态下OpenETS可引起脑缺血、缺氧反应,而Closed ETS不损害脑灌注(CPP)并维持足够脑氧供。建议颅脑外伤后可尝试运用ClosedETS。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维库溴铵预给法在全身麻醉诱导时的气管内插管时间 .[方法 ]给予静脉麻醉药使病人安静入睡之前 ,先静脉注射 0 0 3mg/kg维库溴铵 ,然后给予静脉麻醉药 ,病人入睡后再静脉注射0 1mg/kg维库溴铵 .[结果 ]预给法可缩短肌肉松弛药的起效时间 ,使全身麻醉诱导插管时间提前 6 0~ 80s.[结论 ]维库溴铵的预给法不仅可缩短肌肉松弛药的起效时间 ,而且可缩短气管内插管时间 ,接近于琥珀胆碱快速诱导气管内插管的起效时间 ,因而在麻醉诱导插管时可替代琥珀胆碱使用 .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负压吸引技术在深度创面自体皮移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6月住院的植皮患者共58例,根据知情同意原则分为对照组(植皮皮片应用加压包扎疗法)和观察组(植皮皮片应用封闭式负压吸引装置加压固定),各29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7 d创面皮片存活率、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换药疼痛感、感染发生率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植皮术后7 d创面皮片存活率、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换药疼痛感均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患者植皮术后创面均未发生感染,对照组发生感染3例(10.3%)。随访半年,观察组患者创面皮片较对照组柔软,无明显挛缩。结论:封闭式负压吸引装置应用于自体皮移植皮片固定中,可促进皮片愈合,缩短愈合时间,减轻患者换药疼痛感和减少换药次数,降低感染率,并能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为深度创面自体皮移植皮片固定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父母陪伴舒适麻醉技术对患儿围术期焦虑的影响。方法: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扁桃体摘除或腺样体刮除术的患儿142例,年龄2~12岁,ASA分级Ⅰ~Ⅱ级,发育正常,无精神系统及认知功能障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儿在术前对家长进行父母陪伴舒适麻醉技术指导,手术当天由家长陪伴进行麻醉诱导,术毕家长陪伴患儿苏醒。对照组术前常规访视,手术当天由手术室护士和麻醉医师陪伴麻醉诱导及苏醒。结果:年龄大、有手术经历、家长不焦虑、心理控制源类型为内控型的患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年龄大、有手术经历、家长不焦虑且心理控制源为内控型的患儿实施父母陪伴舒适麻醉可以有效减低其焦虑程度。 相似文献
20.
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微泵输注在小儿全凭静脉麻醉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对比观察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微泵输注和单用氯胺酮用于小儿麻醉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小儿手术麻醉50 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5 例.A组采用异丙酚复合氯胺酮液(100mg异丙酚加50mg氯胺酮)微泵持续输入麻醉,B组采用间断分次静脉注入氯胺酮的方法麻醉.记录两组手术时间、观察术前、切皮时、术中操作、缝合时的心率(HR)、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术中不良反应及苏醒时间.结果 术中心率、血压的变化B组较A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良反应B组多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丙酚氯胺酮复合微量泵输注给药用于小儿麻醉安全有效、苏醒迅速、可控性强、麻醉过程平稳、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