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后内侧或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疗效。方法:对2008年3月至2012年5月16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行Carlson后入路内固定治疗并随访,分析疗效。结果:1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0个月,骨折愈合后以HSS评分标准进行膝关节功能评估。结论:胫骨平台后柱骨折切开复位可取得良好复位内固定效果,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较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主要是SchatzkerⅤ、Ⅵ型骨折的治疗方法和体会.方法对23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进行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手术均采用双侧切口:前外侧、后内侧,根据术后X线片及膝关节功能判定疗效.结果术后6个月到2年6个月(平均1年)的随访,骨折均获骨性愈合,Lysholm评分:优11例;良9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达90%.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关节镜及C形臂监视下治疗胫骨外侧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6月~2012年4月对50例胫骨外侧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关节镜及C形臂监视下撬拨复位骨折,空心拉力螺丝钉或支撑钢板螺丝钉固定.结果术后50例患者随访8~30个月,平均12.5个月,骨折复位固定满意,一期愈合,膝关节屈伸活动恢复良好.结论关节镜及C形臂监视下治疗胫骨外侧平台骨折手术创伤小,复位固定可靠,膝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前外侧入路排钉技术在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 年1 月-2018年12月本院40例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通过前外侧入路排钉技术对其实施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患者采用前外侧入路排钉技术进行治疗后,其Rasmussen评分优良率为92. 5% ,明显高于治疗前的62. 5% ( P<0. 05);术后患者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3. 2 ± 1. 5)周;随访1年后,患者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0;术后患者平均膝关节最大屈曲度为117. 6° ± 3. 5°.结论:前外侧入路排钉技术能够促进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促进骨折早期愈合,并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后内侧结合改良前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三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12月六安市中医院收治的26例胫骨平台三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采取后内侧结合改良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多钢板固定,术后通过Merchant膝关节功能评分、并发症等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 术后26例患者均进行6~18个月随访(平均11.4个月),切口均I/甲愈合,未出现皮肤坏死感染及内置物外露等情况,术后定期行患肢影像学检查,患侧胫骨平台关节面未见再次塌陷.按Merchant评分标准,优16例、良6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84.6%.结论 膝关节后内侧结合改良前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三柱骨折,膝关节功能恢复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胫骨外髁前外侧非负重区截骨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该院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采用胫骨外髁前外侧截骨治疗的24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5例,女9例;年龄26~59岁,平均(42.2±9.2)岁.骨折Schatker分型Ⅱ型16例,Ⅴ型3例,Ⅵ型5例;所有24例采用胫骨外髁前外侧入路进行手术治疗,术中经胫骨外髁非负重区截骨显露复往后外侧骨折并使用外侧排筏钢板固定.末次随访时根据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系统评定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4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3.1个月(12~24)个月随访.术后即刻骨折复位质量Rasmussen评分平均(17.3±0.8)分;其中优19例,良5例,优良率为100%.24例无切口感染,无内固定松动或断裂,X线片示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13.1±1.1)周.未见血管、神经损伤等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2例术后出现后侧切口皮缘表浅的小面积坏死,经换药愈合.末次随访时HSS膝关节评分平均为(93.0±6.4)分,其中优19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为95.8%.结论 对于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患者,胫骨外髁非负重区截骨入路允许足够的空间对骨折进行直接显露及操作,联合外侧排筏锁定钢板固定骨折可靠,手术体位摆放方便,术后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胫骨外侧平台骨折。方法:12例胫骨外侧平台骨折患者,全部单侧钢板固定,行自体髂骨植骨4例,人工骨8例。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结果:按HSS膝关节评估标准评分75~87分,平均81分;优6例,良5例,可1例。结论:胫骨外侧平台骨折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及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程晓东  郑曙翘 《安徽医学》2013,34(4):394-397
目的探讨后外侧切口双钢板治疗胫骨外侧平台伴后外侧髁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9月至2012年6月,采用后外侧切口双钢板治疗9例胫骨外侧平台伴后外侧髁骨折患者,男性6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41.70岁,交通事故伤6例,高处坠落伤2例,重物砸伤1例,均为胫骨外侧平台伴后外侧髁骨折。术后采用Rasmussen膝关节功能和放射学评分法评估疗效,并观察神经损伤、皮肤坏死、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 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4~19个月(平均12.11个月),骨折均愈合。术后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定评分标准:优5例,良3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为88.90%。术后Rasmussen放射学评分标准评价:优7例,良2例,可0例,差0例,优良率为100%。术后无神经损伤、皮肤坏死及切口感染,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无骨折不愈合及骨折再移位,无膝关节内外翻畸形。结论胫骨外侧平台伴后外侧髁劈裂塌陷骨折时,采用后外侧切口双钢板治疗,于直视下进行复位及固定,便于操作,术后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三柱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以CT三维重建为基础,将13例累及胫骨平台内外侧柱及后柱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经内外侧联合手术入路行三柱内固定,术中骨缺损取自体髂骨或同种异体骨进行植骨,术后早期行功能锻炼以尽量取得良好的功能恢复.结果:1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9.8个月.术后即刻X线片示13例全部解剖复位,术后随访全部骨折均临床愈合,无骨不连、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按Rasmuseen评分标准,本组资料显示功能恢复优10例,良2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92.3%.结论:对于累及内侧柱、外侧柱及后柱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采取三柱内固定可取得良好的复位及牢固的固定,利于患者术后早期锻炼及功能恢复,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切口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21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均为闭合性损伤。骨折类型:按照Schatzker分型标准:Ⅴ型13肢。Ⅵ型8肢。受伤至手术时间7~12 d(平均8.9 d),均采用双切口入路,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2个月,平均13.6个月。术后骨折愈合时间4~5个月(平均4.3个月),骨折线模糊骨折愈合,无明显膝内、外翻畸形。术后1年膝关节活动度:屈(130.3±6.5)°,伸(1.7±0.9)°。其中:优15例,良4例,中2例,差0例。结论:膝关节的双切口入路内固定胫骨平台骨折稳定性好,愈合率高,可较早行功能锻炼,从而获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徐强  王小兵  刘显东 《四川医学》2012,33(5):757-758
目的 通过对胫骨平台外后侧手术入路的讨论,验证其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中的指征、作用、局限性.方法 采用外后侧入路治疗患者28例,平均年龄34.7岁;骨折类型:均明显波及外后侧平台,按照Schatzker分型:14例为Ⅱ型,2例为Ⅲ型,8例为Ⅳ 型,4例为Ⅴ型.术后平均随访14.5个月.结果 Neer评分表评价膝关节功能,优21例,良6例,差1例;随访中发现3个月后骨折临床愈合,可弃拐负重行走.出现1例关节伸直轻度粘连,2例腓总神经轻度损伤.结论外后侧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外后侧入路是一个疗效肯定、风险较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探讨经改良后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疗效。 方法 自2011年7月至2014年4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确诊并收治了胫骨平台后侧骨折21例,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39~55岁(平均45.8岁);其中17例为单纯后柱骨折,4例合并内侧或外侧柱骨折,单纯后柱骨折中8例患者为后内侧骨折,5例患者为后外侧骨折,4例患者同时累及后内和后外侧。用改良后侧手术入路术式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本组患者中有4例合并内侧柱或者外侧柱骨折,取“漂浮”体位,采用前内或者前外侧联合入路。采用DeCoster 提出的评价方法对术后即刻复位情况进行评价。采用美国特种医院 (th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标准对术后12个月患膝功能进行分析。 结果 21例患者手术切口愈合良好;术后即刻X线复查,骨折复位良好。本组患者均获得长时间随访,随访时间12~22(平均16.2)个月。患者10~12周开始部分负重锻炼,骨折愈合后可逐渐完全负重锻炼,骨折愈合时间12~15(平均13)周,无骨延迟愈合、不愈合、内固定失效、关节僵硬,无膝关节内、外翻畸形等并发症。术后12个月复查膝关节的屈伸度平均为5°~130°,根据美国特种医院膝关节评分平均87.2分(65~94分),优良率为90.5%。 结论 经改良后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髁骨折操作简单、骨折暴露充分,固定切实可靠,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侧人路锁定钢板并植骨治疗胫骨平台三柱骨折的技巧与疗效。方法采用外侧入路锁定钢板并植骨治疗胫骨平台三柱骨折,其中Schartker V型28例、Schartker Ⅵ型35例,术中透视观察胫骨平台三柱骨折关节面的恢复情况,术后观察其固定的牢固程度、愈合情况及膝关节功能恢复程度。结果所有病例的胫骨平台三柱骨折关节面均明显恢复,随访时间6~18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膝关节屈伸功能锻炼良好。术后1年膝关节HSS评分为76~93分(平均为84分),Rasmussen评分优良率达87.3%。术前术后HSS评分与Rasmussen评分、关节面塌陷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健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侧入路锁定钢板并植骨治疗胫骨平台三柱骨折(Schartker Ⅴ型或Schartker Ⅵ型),创伤小、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疗效满意,是治疗胫骨平台三柱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Scha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中采用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Scha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23例,其中Ⅴ型11例、Ⅵ型12例,前外侧切口采用高尔夫型钢板固定,后内侧切口采用"T"形钢板或重建钢板固定。结果本组切口均一期愈合。23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7月(9~48月),骨折无延迟愈合;膝关节功能采用HSS评分平均89分(80~94分)。结论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Scha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能提供持续、稳定的固定,有效防止骨折再移位,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获得满意关节功能,可减少骨折不愈合、膝关节功能下降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单切口双钢板法治疗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扬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自2002年3月至2009年7月治疗胫骨平台Schatzker Ⅴ-Ⅵ型骨折32例,其中Ⅴ型19例,Ⅵ型13例;均采用单切口入路复位双钢板固定技术治疗,骨缺损者同时予以植骨。结果:32例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11~24个月,平均19.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8个月,平均(4.3±0.6)个月。无骨不连、骨髓炎、皮肤坏死、感染、关节面塌陷、力线丢失等并发症发生;选用Hohl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良率84.4%。结论:单切口双钢板联合内固定为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提供良好的力学稳定性,而且为二期手术留有空间,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膝关节扩大内后侧入路对胫骨平台内侧及内后髁骨折的手术显露复位及胫骨后内侧阻挡钢板结合前内侧“竹筏”固定的临床效果。 方法 23例患者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无神经、血管合并伤。采用膝关节扩大内后侧入路,切开复位后前内侧采用T型3孔排钉固定+后内侧重建板塑形后阻挡固定。通过X线检查评估骨折复位质量及观察骨折愈合时间并进行功能评分。 结果 术后X线检查均提示骨折解剖复位,关节面平整,平台后倾角恢复正常; Rasmussen胫骨平台骨折复位放射学评分为14~18分。切口愈合时间12~14 d。患者随访5~38月,骨折愈合时间3~6月。KSS膝关节临床功能恢复评价优18例、良5例,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 胫骨平台内后髁骨折采用膝关节扩大后内侧手术入路,创伤小,手术显露好,能直视下进行解剖复位,后侧阻挡钢板支撑保护,允许患者早期负重和屈膝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复杂骨折的处置。方法本组对2004年6月~2007年12月收治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32例的处理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32例患者术后获12~24个月(平均17.4个月)随访,骨折均获愈合。术后即刻Rasmussen评分平均为16.8分,术后12个月膝关节HSS评分平均为85.4分(68~95分),优良率为90.9%。术后12个月膝关节活动度平均为1.8°~122.3°。术后2例患者出现切口裂开,无螺钉松动、断裂及内固定失败等其它并发症发生。结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应重视围手术期综合处理。术前对骨折的复杂程度及合并伤正确评估,根据每个骨折的特点及软组织情况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加强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采取综合有效的对策,可使受损的膝关节功能达到最大程度恢复。  相似文献   

18.
陈朝晖 《中外医疗》2013,32(19):13-14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小切口切开暴露骨折,合并胫骨平台骨折时暴露探查膝关节,胫骨关节面平整后,复位骨折,复位满意再由X线透视检查确认骨折复位情况,然后由骨膜外向远端剥离,不做骨膜剥离,放置并固定锁定钢板及螺钉。结果所有病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0个月,所有骨折均二期愈合,无骨折不愈合的发生,术后膝关节功能良好。结论对于胫骨近端骨折,尤其是合并骨质疏松的患者,应用锁定钢板进行内固定,骨折愈合几率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是比较好的适应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CT的四分法分型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对35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20例,女15例;平均年龄43岁(25~61岁)。左23侧,右9侧,3例为双侧胫骨平台骨折,术前均摄正、侧位X线片及三维重建CT。按照胫骨平台骨折三维重建CT的四分法分型设定手术方案。结果:据改良Hohl膝关节功能评价方法 35例患者中仅2例没有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优良率在94.7%,但没有临床诊断及制定手术方案上的失误。结论:三维重建CT扫描的四分法分型对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虽然会增加患者的治疗费用,但应作为术前常规检查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后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髁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8例胫骨平台后髁骨折的患者,采用后内侧或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26个月,平均13个月。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定按Hohl评分标准:优6例,良2例。复查X线片:骨折复位良好,关节面未见明显塌陷。结论后侧入路较前侧入路能更充分地暴露胫骨平台后髁,提供了更广阔的操作空间,有利于骨折的复位内固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