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病毒唑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单纯病毒唑治疗,观察组给予黄芪注射液联合病毒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肌酶谱值改善情况、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心肌酶谱值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4.36%,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病毒唑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心肌酶谱值,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尚阅  张维龙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8):178-178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α-干扰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的病例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黄芪注射液及α-干扰素,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在病程、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肌酶恢复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α-干扰素在病毒性心肌炎治疗上有明显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收治的3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资料,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改善心肌代谢、干扰素等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黄芪注射液,连续治疗4周,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能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症状,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α-干扰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将68例病毒性心肌炎分为两组:治疗组参麦注射液和α-干扰素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2%,对照组总有效率64.7%,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显著,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α干扰素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理想疗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0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30 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2周;曲美他嗪每次20 mg,每日3次,连用8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和心电图ST-T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0.0%,优于对照组的66.7%(P<0.05),治疗组的心电图ST-T改变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黄芪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可作为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一线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30 mL加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滴,1次/d,连用2周;曲美他嗪,每次20 mg,3次/d,连用8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和心电图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0.0%,优于对照组的66.7%(P<0.05);治疗组的心电图ST-T改变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未发现药物的不良反应。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可作为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一线药物。  相似文献   

7.
黄芪联合复方丹参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黄芪联合复方丹参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 将确诊的6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治前后心电图、心肌酶学变化,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在心电图、心肌酶学、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黄芪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肯定,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干扰素联合黄芪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惠儿血清细胞因子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心内科病毒性心肌炎患儿8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抗感染、抗病毒、改善心肌代谢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干扰素和黄芪注射液.检测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并评价其疗效.选取10例正常体检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结果 发作期心肌交患儿血清TNF-α、IL-6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井高(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TNF-α、IL-6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下将更明显(P<0.05),且观察组疗效(97.5%)优于对照组(81.4%,P<0.05).结论 干扰素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能明显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采取炙甘草汤配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8例患者,给予炙甘草汤治疗,观察组28例患者,给予炙甘草汤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采取炙甘草汤联合黄芪注射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药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或0.9%生理盐水中静脉点滴,1次/日,连用14天。结果:症状改善方面,治疗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80%、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54例病毒性心肌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给予常规治疗,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及营养心肌药物、抗病毒及对症处理.治疗组27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参麦注射液治疗,两组均以14天为1个疗程,观察并判断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0.3%.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2.6%,总有效率比较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可明显减轻心肌损伤,改善心功能和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果糖二磷酸钠(FDP)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将58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2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黄芪注射液和FDP。结果两组患者病情均得到明显改善,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2.4%,治疗组有效率93.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FDP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发病过程中的治疗及预后均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α-2b干扰素联合黄芪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I)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病毒性心肌炎患儿8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给予抗感染、抗病毒、改善心肌代谢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α-2b干扰素和黄芪注射液。检测治疗前后血清AST、CK、CK-MB及CTnI水平,并评价其疗效。选取10例正常体检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结果发作期心肌炎患儿血清AST、CK、CK-MB及CTnI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水平AST、CK、CK-MB及CTnI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下将更明显(P<0.05),且观察组疗效(97.5%)优于对照组(80.5%, 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黄芪和参麦注射液联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方法:10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卡托普利、黄芪注射液、参麦注射液。治疗3周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57%;对照组总有效率69.81%,P<0.05。结论:卡托普利合用黄芪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可较西医常规疗法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潘国洲 《右江医学》2004,32(3):229-230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和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联合治疗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符合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的病人 60例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3 0例 ,对照组给予能量合剂、病毒唑 ,治疗组给予黄氏注射液与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静脉滴注 ,每日 1次 ,14天为一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 5 6.7% ,总有效率为 93 .3 % ,对照组显效率为 16.7% ,总有效率为 73 .3 % ,两组间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黄芪注射液和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联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将4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加黄芪注射液,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黄芪注射液和果糖二磷酸钠.结果两组患者病情均得到明显改善,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6.95%, 治疗组治疗有效率96.00%,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黄芪注射液联用果糖二磷酸钠对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发病过程中的治疗及预后均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丁凤昆 《大家健康》2016,(1):110-111
目的:探讨抗病毒药物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并发窦性心动过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病毒性心肌炎并发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共11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抗病毒药物治疗,给予观察组抗病毒药物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痊愈率为73.7%,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2%,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病毒药物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并发窦性心动过缓能够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临床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病情都有明显改善,对照组患者的恢复率为86%,观察组患者的恢复率为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效果明显,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针对病毒性急性心肌炎患者开展曲美他嗪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病毒性急性心肌炎患者108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增加曲美他嗪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样本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样本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74.1%,组间比较观察组具有显著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结束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4%,对照组患者治疗结束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9.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病毒性急性心肌炎患者采用曲美他嗪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心肌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韩新亮 《当代医学》2011,17(6):108-108
目的分析卡托普利联合黄芪注射液在病毒性心肌炎治疗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将病毒性心肌炎患者106例遵照知情同意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休息、营养心肌、抗病毒及对症治疗等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卡托普利联合黄芪注射液在病毒性心肌炎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满意,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