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经静脉声学造影后肝脏实质时间-强度曲线分析诊断肝硬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声学造影后肝实质灰度时间-强度曲线(time-intensity curve,TIC)在诊断实验性肝硬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皮下注射四氯化碳复制大鼠肝硬化模型,经外周静脉声学造影后应用视频分析法形成肝脏实质灰度的时间-强度曲线,测量并分析峰值时间(time to peak,TP)、峰值强度(peakintensity,PI)、峰值减半时间(half time of descent,HT)、曲线下降斜率(descending slope,DS)、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和平均渡越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等参数.结果肝硬化组大鼠的TP、PI、DS和AUC测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HT与MTT测值则明显升高(P<0.01).结论声学造影后肝实质时间-强度曲线可以反映肝硬化时大鼠肝脏微循环与血流动力学改变,有望成为诊断肝硬化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的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的变化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9例患者的甲状腺结节(结节性甲状腺肿41例,恶性结节16例,炎性结节12例)行灰阶超声造影,动态影像经专用软件脱机分析,获得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PEAK)、局部血容量(RBV)、局部血流量(RBF)、造影剂平均通过时间(MTT)、最大灌注强度(Slmax)等参数。将各组数据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各种结节与正常甲状腺组织造影的时间-强度曲线形态均表现为上升支陡直,到达顶峰时先快速下降,随后平缓下降。炎性结节组TTP短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和恶性结节组(均P〈0.05)。恶性结节组的丌P、MTT均晚于正常组织(均P〈0.05);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的Slmax高于正常组织(P〈0.01);两组其余各参数与正常组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间PEAK、RBV、RBF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分析显示甲状腺组织及结节的不同灌注情况,对临床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TIC)及动态血管模式(DVP)曲线在鉴别腹膜后肿块中的价值。方法:对30例腹膜后肿块患者进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比较良、恶性肿块TIC和DVP曲线形态特征,并定量分析TIC各项指标。结果:良恶性肿块的DVP曲线表现形态各有特征;良恶性组峰值强度、上升支斜率、半降支斜率、不同强度内斜率、不同水平跨峰时间等指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利用SonoLiver软件量化分析腹膜后肿块造影的时间-强度曲线,有助于鉴别肿块良恶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头颈部淋巴结超声造影(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时间-强度曲线( time-intensity curve,TIC)参数在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85名头颈部淋巴结病变的患者(85枚淋巴结,良恶性各为36枚和49枚)进行CEUS。设置感兴趣区( region of interest,ROI)于整个淋巴结、皮质最明显增强区、皮质最弱或无增强区、髓质-门区域、周围软组织。对获得的TIC参数(基础强度、峰值强度、上升支斜率、始增时间、达峰时间、上升时间、峰值浓度减半时间、平均渡越时间)进行分析比较。通过对皮质最明显增强区的上升时间接收者操作特征曲线(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计算出诊断良恶性淋巴结的界值( cut off value)。结果恶性淋巴结在皮质最明显增强区的上升时间明显短于良性淋巴结( P=0.041)。结论 ROI设置于皮质最明显增强区域时TIC的上升时间对头颈部淋巴结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分析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对代偿期肝硬化的诊断效能。 方法 收集66例乙型肝炎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造影并取得病理学检查结果。根据Metavir评分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3组:正常或轻微纤维化组(组1,n=35),中、重度纤维化组(组2,n=24),肝硬化组(组3,n=7)。比较各组患者超声造影参数,如肝动脉时间-强度曲线斜率梯度(HASG)、门静脉时间-强度曲线斜率梯度(PVSG)、肝静脉时间-强度曲线斜率梯度(HVSG)、肝静脉到达时间(HVAT)、HV-HA渡越时间(HA-HVTT)及HV-PV渡越时间(PV-HVTT)的差异,分析各超声造影参数对代偿期肝硬化的诊断效能。 结果 PVSG、肝静脉到达时间、HV-HA渡越时间及HV-PV渡越时间的比较,组1大于组2(30.16±2.77 vs 25.00±2.65,30.52±2.74s vs 27.33±1.96s,10.6±0.46s vs 7.65±0.57s,6.68±0.69s vs 3.02±0.27s)、组3(30.16±2.77 vs 20.27±2.01,30.52±2.74s vs 25.42±1.83s,10.6±0.46s vs 5.75±0.36s,6.68±0.69s vs 1.98±0.4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2与组3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SG、HVAT、HA-HVTT及PV-HVTT对肝硬化均有较好的诊断效能,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1、0.777、0.902、0.940,敏感度分别为91.7%、70.8%、87.5%、75.0%,特异性分别为85.7%、85.7%、85.7%、71.4%。 结论 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参数,特别是门静脉时间强度曲线斜率梯度,对代偿期肝硬化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8.
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超声造影剂灌注时间-强度曲线特点.方法 23例前列腺增生和17例前列腺癌患者经静脉团注SonoVue混悬液2.4ml,选择内、外腺灌注强的部位(高灌区)测定时间-强度曲线.结果 前列腺高灌区时间-强度曲线形态显示前列腺增生外腺呈低强度逐渐减弱,内腺呈中等强度快速排出,前列腺癌外腺和内腺均呈中高强度缓慢排出.前列腺癌高灌区造影剂曲线的上升斜率、90s和150s的平均强度及曲线下面积均显著大于前列腺增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0.01).结论 前列腺内腺和外腺高灌区造影定量分析有助于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超声造影检测所得时间-强度曲线(TIC)分析子宫腺肌症患者的图像特点。方法:将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妇科初诊提示子宫腺肌症且经手术病理学检测证实患者分为局灶型组(n=44)和弥漫型组(n=68),同时选择同期于我院门诊体检正常的育龄期妇女52例作为对照组。经腹部或阴道进行超声造影检测,通过时间-强度曲线分析子宫腺肌症患者的图像特点。结果:弥漫型组和局灶型组患者增强方式、增强均匀度及增强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上升时间(RT)均短于对照组、达峰时间(TTP)均快于对照组、峰值强度(IMAX)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腺肌症患者超声造影检测可见向心性、不均匀高增强,RT短于正常人群、TTP快于正常人群、IMAX高于正常人群,上述特征均为子宫腺肌症的重要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0.
肝肿瘤时间强度曲线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单平面动态肝动脉造影CT对肝脏多血性肝细胞癌与转移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 ]对 18例多血性肝细胞癌以及 10例转移性肝癌行单平面动态肝动脉造影CT ,分析其时间 强度曲线 .[结果 ]肝细胞癌到达高峰的时间为 9~ 14s ,峰值在 152 4~ 43 0 2HU之间 ,而转移性肝癌到达高峰的时间为 9~ 16s ,峰值在 14 0 8~ 3 0 9 6HU之间 .计算肝细胞癌组及转移性肝癌组强化速率 ,两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在肝细胞癌扫描结束时 ,肿瘤内部CT值在 63 5~ 198 8HU之间 ,从到达峰值到扫描结束的时间为 16~ 2 1s ,而转移性肝癌扫描结束时 ,肿瘤内部CT值在 89 2~ 2 3 4 8HU之间 ,峰值到扫描结束的时间为 14~ 2 1s ,计算衰减速率 ,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单平面动态肝动脉造影CT对肝脏多血性肝细胞癌与转移性肝癌具有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Assessmentofrightventricularsystolicfunctionisimportantinthemanagementandprognosisofavarietyofcardiacandpulmonarydisorders,butcurrenttechniqueshavelimitationsmainlyduetotheanatomicpositionandstructureoftherightventricle[1].Thoughtheradiographyofrightventr…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在肝癌射频消融治疗效果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76例肝癌患者共118个肿瘤病灶行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消融术后1个月使用声学定量分析软件对残余消融灶行动态分析,并与同期增强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进行比较,以病理为金标准,对肿瘤残余消融病灶良恶性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 肝脏射频消融治疗后超声造影疗效的准确性为82.2%,增强MRI为83.9%;超声造影与增强MRI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检查结果一致性较高;消融术后良性残留消融灶与恶性残留灶血流灌注特点不同,时间强度曲线示峰值强度(IMAX)良性残留消融灶小于恶性残留灶(P<0.01),峰值强度上升时间(RT)及达峰时间(TTP)良性残留消融灶长于恶性残留灶(P<0.01);超声造影与增强MRI判断残余病灶良恶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结合时间强度曲线可以动态、直观、定量地反映灭活灶及良恶性残留灶与周围肝实质血流灌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活体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超声造影在不同肝纤维化进展过程中的微循环表现,探讨超声造影在肝纤维化无创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0只雄性大鼠,对照组8只,实验组52只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超声造影记录造影剂到达肝动脉时间(HAAT)、造影剂到达门静脉时间(PVAT)、造影剂到达肝静脉时间HVAT,计算肝动-静脉渡越时间(HA-HVTT),获取肝实质时间-强度曲线,记录达峰值时间、峰值强度、曲线上升斜率、下降斜率。以病理肝纤维化分期进行分组,分别以S≥1、S=4为判定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的标准,应用ROC分析法评价超声造影诊断肝纤维化的价值。结果:以S≥1为判定肝纤维化标准,HA-HVTT曲线下面积为0.792,且曲线与机会线不相交,对肝纤维化的诊断准确性中等。以S=4为判定早期肝硬化的标准,HVAT、HA-HVTT的ROC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9,对早期肝硬化的诊断有统计学意义,诊断准确性较高;峰值强度、下降斜率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8及0.852,对早期肝硬化的诊断准确性中等。结论:应用超声造影可以观察大鼠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显影过程,HA-HVTT对肝纤维化(S≥1)及早期肝硬化(S=4)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有望成为定量诊断肝硬化的重要影像学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present a self-developed experimental system for basic studies of blood perfusion imaging and time-intensity evaluating based on 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 Methods : The experimental system performed the image reconstruction and time-intensity processing with radio frequency signals. The system was comprised of ultra-high speed hardware data acquisition interface and low computational cost algorithms. The self-made contrast agent ,blood mimic phantom and capillary phantom model were used to validate the experimental system. Results: The images acquired in blood phantoms with linear-array and curve-array transducers were given. The time-intensity curves corresponding to selected region of interestsequence were demonstrated. It was also shown the time-intensity based decay curves and a decay of 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 under different ultrasound powers. Conclusion: Several suited from two in vitro phantom models show that the experimental system can be used to f blood perfusion and further clinical studies of microvasculature perfusion. 相似文献
15.
多层螺旋CT在肝硬化患者肝静脉造影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多层螺旋CT肝静脉造影的合适条件。方法60例-临床确诊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三组:N1、N2和N3,每组20例,20例年龄相匹配的非肝硬化患者作为对照,N1及对照组造影剂剂量1.5mL/kg,N2及N3剂量为2.5mL/kg,注射速度均为3.5m1/S,N1、N2及对照组肝静脉期扫描时间为70S,N3肝静脉期扫描时间为80S。结果 N1组肝静脉CT值、肝实质CT值及两者差值分别为(121.09±16.78)HU、(95.91±14.16)Hu和(25.18±11.60)Hu,对照组分别为:(160.55±14.27)Hu、(109.20±5.79)Hu和(51.35±12.25)Hu,肝硬化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N2组分别为:(130.54±15.31)Hu、(98.55±14.86)Hu和(31.36±12.62)Hu、相对于N1组肝静脉和肝实质的CT值均有一定程度上升,但差别没有显著性(P〉0.05);N3组分别为:(136.92±17.53)Hu、(89.43±15.48)Hu和(43.42±10.71)Hu,相对于N1组肝静脉CT值显著增加,同时肝实质密度轻度降低,两者差值明显提高(P〈0.05)结论联合大剂量持续注射和延迟扫描技术,多层螺旋CT能对肝硬化患者肝静脉作出满意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和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含量与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采用凝固比浊法对40例LC和57例HCC的血浆FG加以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2.90±0.46)mg/L相比,LC组的血浆FG含量明显降低(1.81±0.83)mg/L,(P<0.01),其中肝功能代偿期为(1.89±0.34)mg/L,失代偿期为(1.53±0.26)mg/L,二者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别(P<0.05).相反HCC组的血浆FG含量(3.75±1.41)mg/L则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并且随肿瘤不同分期(Ⅰ、Ⅱ、Ⅲ)呈递增趋势.结论血浆FG含量异常与LC和HCC的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患者病情和结局的重要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6):106-108
目的探讨超声对酒精性肝硬化与肝炎肝硬化的鉴别诊断价值,旨在为其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住院和门诊诊断的肝硬化患者68例,其中酒精性肝硬化(ALC)30例,肝炎肝硬化(LC)38例,采用ALOKAα10超声记录左叶厚径、右叶肋下斜径、门静脉内径、脾脏厚度的数值,并观察形态、回声、体积等。结果酒精性肝硬化为小结节性肝硬化,超声表现肝脏体积较大,形态基本正常,86.7%回声呈弥漫性增强。肝炎肝硬化超声表现为粗大不规则的结节,肝脏形态表现异常,50.0%形态不规则,55.3%为不规则回声增强,主要显示为鳞片状、苔藓状或网格状样高回声,50.0%肝被膜为锯齿状。ALC与LC均存在门静脉高压表现,但在腹水方面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ALC与LC的肝脏右叶肋下斜径、左叶厚径方面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但ALC与LC在门静脉内径、脾脏厚度方面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超声对酒精性肝硬化与肝炎肝硬化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硬化(LC)和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含量与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40例LC和57例HCC的血浆D-dimer。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C组和HCC组的血浆D-dimer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P<0.01),特别是HCC组中同时伴有LC的患者。在LC组中,代偿期患者的D-dimer血浆含量明显低于失代偿期(P<0.01);在HCC组中,血浆D-dimer含量随肿瘤分期(Ⅰ、Ⅱ、Ⅲ)的逐步进展而升高(P<0.05,P<0.01)。结论LC和HCC患者血浆D-dimer含量的异常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提示其可作为评价患者病情和鉴别诊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