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45例ACI患者急性期、恢复期的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的浓度,并与病灶大小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ACI患者发病3天内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和恢复期(P<0.01)。恢复期血管紧张素Ⅱ的浓度仍高于对照组(P<0.01);(2)ACI的PRA及AngⅡ浓度与患者是否伴有高血压无关,而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分别为r=0.71,r=0.63);(3)PRA和AngⅡ浓度在大面积梗死灶组(>3.0cm)与中等面积梗死灶组(1.5-3.0cm)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两组均高于腔隙性脑梗死组(<1.5cm)(P<0.01)。结论ACI早期PRA和AngⅡ浓度应激性升高,提示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参与了ACI形成的病理过程,PRA和AngⅡ浓度的测定可作为ACI患者病情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压对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浆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 (RAAS)活性的影响。方法 :对收缩压 (ps) <10 0mmHg(1mmHg=0 .133kPa)的CHF患者 (LPCHF组 ,n =2 2 ) ,ps≥ 10 0mmHg的CHF患者(HPCHF组 ,n =2 5 )及健康人 (对照组n =18)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肾素活性 (PRA) ,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及醛固酮 (ALD)水平。结果 :LPCHF组及HPCHF组血浆PRA、AngⅡ和AL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LPCHF组血清钠、ps及脉压差 /收缩压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LPCHF组血浆PRA、AngⅡ和ALD水平高于HPCHF组 (P<0 .0 5 ) ,血清钠、Ps及脉压差 /收缩压显著低于HPCHF组 (P <0 .0 5 ) ;CHF患者脉压差 /收缩压与血浆AngⅡ及ALD呈显著负相关 (r=- 0 .5 0 2 ,P <0 .0 1;r=- 0 .439,P <0 .0 1)。结论 :CHF患者体内RAAS活性增高 ,且血压低者活性更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血清尿酸水平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激活和非勺型高血压关系.[方法]入选中青年(18~60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7例,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收缩压昼夜差值百分比将患者分为勺型高血压组(126例,67.4%)和非勺型高血压组(61例,32.6%),并抽血测定尿酸、肝功能、肾功能及血浆卧位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等,分析尿酸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活性、非勺型高血压之间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吸烟史、酗酒史、高血压病家族史、体质量指数(BMI)、血脂谱、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肌酐、尿素氮、总胆红素等无明显差异(P>0.05).非勺型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PRA、Ang Ⅱ高于勺型高血压患者(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血浆尿酸、PRA、Ang Ⅱ水平为非勺型血压危险因素,相关分析提示患者血尿酸水平与PRA(r=0.349,P<0.05)和Ang Ⅱ(r=0.296,P<0.05)呈线性正相关.PRA与AngⅡ水平呈线性正相关(r=0.464,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尿酸(OR=3.136;95%CI,1.897-5.403;P<0.01)、PRA(OR=1.45l;95%CI,1.127-2.389;P<0.05)、Ang Ⅱ(OR=2.343;95%CI,1.804-4.076;P<0.01)升高增加非勺型高血压发生.[结论]血尿酸、PRA与Ang Ⅱ升高增加非勺型血压发生风险,血尿酸水平升高促进非勺型血压的发生可能与其激活RAS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血浆RAAS的相关性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科素亚对高血压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5 8例 ,正常对照组 30例 ,分别测定F ins、F Glu水平 ,及血浆PRA、AngⅡ、Ald活性 ,并计算ISI,探讨高血压IR与血浆RAAS相关性。并用科素亚治疗 8周。观察治疗前后F Glu、F ins及ISI的变化。结果①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SI明显降低 ,F ins明显升高 (P <0 0 5 )。②高血压患者F ins与血浆AngⅡ正相关 (r=0 4 4 ,P <0 0 5 ) ,ISI与血浆AngⅡ水平呈负相关 (r=- 0 2 8,P >0 0 5 )。③科素亚对各级EHF ins均有下降作用 ,降压治疗有效组IR有显著改善 (P <0 0 5 )。结论高血压患者存在IR ,且F ins与血浆AngⅡ水平正相关 ,提示AngⅡ可能与Hins共同参与了高血压的形成。AngⅡ受体拮抗剂科素亚能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胰岛素抵抗 ,且与降压效果有关。  相似文献   

5.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及醛固酮活性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活性的变化。方法 :采用放免法测定收缩压 (pSB) <13.33kPa的CHF患者 (A组 ,2 8例 ) ,pSB>13.33kPa的CHF患者 (B组 ,32例 )及健康人 (对照组 ,2 5例 )血浆肾素活性 (PRA)、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及醛固酮 (ALD)水平。结果 :A组及B组血浆PRA、AngⅡ和AL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或 0 .0 1) ;A组血清钠、pSB及脉压 /pSB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或 0 .0 1) ;A组血浆PAR、AngⅡ和ALD高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或 0 .0 1) ;A组血清钠、pSB及脉压 /pSP显著低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或 0 .0 1) ;CHF患者脉压 /pSB与血浆AngⅡ及ALD呈负相关 (r=- 0 .4 6 2 ,P <0 .0 1;r=- 0 .4 4 3,P <0 .0 1)。结论 :CHF患者体内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活性增高 ,且pSB<13.33kPa者高于pSB>13.33kPa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心力衰竭患者血钠水平与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及脑钠肽之间(BNP)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2例心力衰竭患者,根据血钠水平分为对照组(血清钠离子浓度<135mmol/L,57例)和观察组(血清钠离子浓度≥135mmol/L,65例),对2组患者的肾素(PRA)、血管紧张素(AngⅡ)、醛固酮(ALD)及BNP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并对血钠水平与AngⅡ、ALD及BNP水平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观察组的PRA、AngⅡ、ALD及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可见,患者的血钠水平与PRA、AngⅡ、ALD及BNP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钠水平低时能促进PRA、AngⅡ、ALD及BNP的释放,且血钠水平与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PRA、AngⅡ、ALD及BNP水平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冠心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及其与并发心房颤动(房颤)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2年7月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5例为冠心病组,冠心病合并甲亢患者75例为合并甲亢组,同期健康体检者75例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受试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血浆肾素(PRA)、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血管紧张素Ⅱ(ATⅡ)]、左心房内径(LAD),应用Pearson分析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与促甲状腺激素(TSH)、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LAD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合并甲亢患者并发房颤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PRA、ACE、ATⅡ、LAD水平比较,合并甲亢组>冠心病组>健康对照组(P<0.05);PRA、ACE、ATⅡ、LAD水平比较,冠心病组、合并甲亢组有房颤患者均高于无房颤患者(P<0.05),合并甲亢组有房颤患者均高于冠心病组有房颤患者(P<0.05),合并甲亢组无房颤患者均高于冠心...  相似文献   

8.
本文测定18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患者,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所致8例甲状腺机能减退(甲减)患者及23例对照的血清TT_3、TT_4及TSH和血浆儿茶酚胺(CA)含量,结果为甲减患者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及肾上腺素(E)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甲亢患者二者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CA含量与甲状腺疾病人的血压、心率及TT_4含量均分别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水平与TIMI积分和心肌梗死后早期心室重构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79例发病12h内入院并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PRA、AngⅡ、Ald浓度,入院时予TIMI危险评分,1周后予以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心脏大小和功能.结果:左心室(LV)舒张内径增大组(男性>55 cm,女性>50 cm)与LV舒张内径正常组相比,AngⅡ及Ald水平显著升高,PRA水平无明显差异.相关性分析显示Ald与LV舒张内径正相关(r=0.26,P<0.05),TIMI评分与Ald(r=0.448,P<0.001)及AngⅡ(r=0.278,P<0.001)均成正相关.结论:AngⅡ、Ald两者中后者主要参与心肌梗死后早期的心室重构,两者均与TIMI积分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钠水平与血浆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及脑钠肽(BNP)水平的关系.方法 73例NYHAⅡ、Ⅳ级住院患者按血清钠水平分为正常血钠组(41例)和低血钠组(32例),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浆PRA、AngⅡ、ALD及BNP水平,并分析血清钠水平和上述指标的相关性 ;根据心功能级别分为心功能Ⅱ级组(20例)、Ⅲ级组(22例)和Ⅳ级组(31例),并分别进行组间血钠、PRA、AngⅡ、ALD、BNP水平比较.结果 ①与正常血钠组相比,低血钠组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浆PRA、AngⅡ、ALD、BNP水平均显著升高 ;②相关分析显示,血钠与血浆PRA、AngⅡ、ALD、BNP呈显著负相关 ;③与心功能Ⅱ组比较,心功能Ⅲ、Ⅳ组的血浆PRA、AngⅡ、ALD、BNP水平显著升高,而血钠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钠水平与PRA、AngⅡ、ALD、BNP水平呈负相关,可能促进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PRA、AngⅡ、ALD、BNP分泌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血浆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的内源性配体Ghrelin水平的改变及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对血浆Ghrelin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正常成人和初发甲亢患者治疗前后血浆Ghrelin水平,分析血浆Ghrelin与FT3、FT4、S-TSH、体质量指数、体脂百分比、空腹血糖的关系.结果 甲亢患者血浆Ghrelin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分别为(468±136)、(751±212)ng/L,P<0.01].经他巴唑治疗1个月后血浆Ghrelin水平、体质量及BMI升高(P<0.01),他巴唑治疗2个月后血浆Ghrelin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分别为(670±214)、(751±212)ng/L,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浆Ghrelin水平与FT4、FT3浓度呈明显负相关(r=-0.43,r=-0.37,P<0.01),而与S-TSH和体脂百分比呈明显正相关(r=0.29,P<0.01;r=0.26,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提示FT4是影响血浆Ghrelin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甲亢患者血浆Ghrelin水平的显著降低可能与甲亢患者高水平的甲状腺激素抑制了Ghrelin的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分级和不同年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RAAS[即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醛固酮(ALD)]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按照高血压分级标准和年龄,将10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分为3组,其中1级36例、2级42例、3级24例,≤50岁34例、51~65岁38例、65岁30例,同期选取43名健康人群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各组血浆中PRA、AngⅡ、ALD含量,比较分析高血压组、各级高血压组、各年龄组与正常对照组以及各级高血压组之间、各年龄组之间的统计学差异,以评价RAAS三项检测对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价值。结果高血压组PRA、AngⅡ、ALD血浆含量分别为(16.68±10.10)pg/mL、(130.31±27.97)pg/mL和(152.15±38.59)pg/mL,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7.16±2.32)pg/mL、(91.13±16.94)pg/mL和(116.53±18.1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83、6.035、4.714,P均0.01)。各级高血压组和各年龄组PRA、AngⅡ、ALD水平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各级高血压组血浆样本PRA、AngⅡ、AL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46、18.252、14.338,P均0.01)。3级和2级高血压组血浆样本PRA、AngⅡ、ALD水平与1级高血压组比较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3级高血压组血浆PRA、AngⅡ、ALD水平与2级高血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年龄组之间PRA、AngⅡ、ALD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血清PRA、AngⅡ、ALD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年龄无关,与高血压级别有关,可作为高血压患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本文检测甲亢甲减实验大鼠血浆、心房心钠素(ANP),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含量,并与正常大鼠进行比较。发现(1)甲亢大鼠血浆 ANP 显著升高,心房 ANP 显著低下,甲减大鼠两者呈相反变化:(2)血浆 ANP 和血清 T_4呈正相关,(3)甲亢和甲减大鼠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Ⅱ分别呈明显升高和降低;醛固酮水平则无明显变化。上述结果提示甲亢时心房释放 ANP 增加,甲减时释放减少;异常甲状腺功能状态下,血浆 ANP 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相互作用对维持体液平衡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脂联素在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人群血浆中的平均水平,探讨脂联素与胰岛素抵抗及甲状腺激素的关系。方法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6例甲亢患者、30例甲减患者和44例健康对照的空腹血浆脂联素水平,测量FT3、FT4、TSH、FPO、Fins及血脂,计算BMI及HOMA-IR。结果甲亢组脂联素水平升高,甲减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脂联素与FT4(r=0.36.p〈0.01)、HOMA—IR(r=0.25,P〈0.05)呈正相关,与TSH(r=-0.27,p〈0.05)、FPG(r=0.29,p〈0.01)、BMI(F=-035,p〈0.01)、TQ(r=-0.31,P〈0.05)、LDL—G(r=-0.32,P〈0.05)均呈负相关。结论甲亢患者脂联素水平升高,FT4是影响脂联素的最显著因素,甲状腺激素对甲亢患者的胰岛素抵抗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陕西医学杂志》2016,(12):1684-1686
目的:探讨不同孕期和孕妇年龄对机体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375例无甲状腺疾病史的孕妇,并以80例健康体检的非妊娠女性作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和不同孕期、不同年龄的孕妇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_3)、总甲状腺素(TT_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以及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阳性表达情况。结果:早孕期组、中孕期组和晚孕期组孕妇TT_3、TT_4、FT_3、FT_4、TSH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孕期组、中孕期组和晚孕期组FT_3、FT_4水平依次降低(P<0.05),中孕期组及晚孕期组TSH较早孕期组降低(P<0.05);<28岁组、28~34岁组和≥35岁组孕妇TT_3、TT_4、FT_3及FT_4水平均依次降低,TSH水平依次升高(P<0.05),≥35岁组孕妇FT_3和FT_4水平较<28岁组孕妇降低、TSH水平升高(P<0.05);早孕期组、中孕期组和晚孕期组TPOAb阳性率及TGAb阳性率均依次降低(P<0.05);TPOAb阳性率为10.13%(38/375)。结论:妊娠期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孕周及孕妇年龄密切相关,早孕期监测孕妇甲状腺激素水平对于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检出及母儿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探讨不同血压水平的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体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活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放免法测定血浆肾素活性 (PRA)、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及醛固酮 (ALD)水平 :①A组 (n =2 2 )收缩压 (SP)小于 10 0mmHg的患者 ;②B组 ,(n =2 5 )sp >10 0mmHg的CHF患者。③健康人 (对照组健康人 (n =18) 90mmHg 10 0mmHg者更高。对心衰病人伴不同水平血压应用ACEI和抗ALD制剂的治疗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廖珂华  卢桂南 《医学综述》2013,19(15):2828-2829
目的通过检测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患者血浆尾加压素Ⅱ(urotensinⅡ,UⅡ),探讨其在甲亢性心脏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9月至2012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治疗的甲亢并甲亢性心脏病患者65例为观察组和20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对其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UⅡ指标进行检测对比。结果甲亢性心脏病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各组UⅡ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F=3.52,P<0.05);甲亢性心脏病Ⅲ-Ⅳ级组UⅡ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在甲亢性心脏病组患者中,UⅡ与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分级呈正相关(r=0.684,P<0.05)。结论血浆UⅡ水平在甲亢性心脏病患者中增高,可作为一项生化指标反映患者心功能情况,对甲亢性心脏病的诊断及治疗评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血浆饥饿素(Ghrelin)水平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00例甲亢患者(甲亢组)及40例正常成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测定甲亢组治疗前后和正常组的Ghrelin、甲状腺激素水平,并分析Ghrelin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甲亢组治疗前的Ghreli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Ghrelin水平与FT3、FT4呈负相关,与S-TSH呈正相关(P<0.05)。Ghrelin水平与全身肌肉量、体重呈正相关(P<0.05),与脂肪量无相关性(P>0.05)。结论:甲亢患者伴随着血浆Ghrelin水平的降低,可能与甲状腺激素抑制了血浆Ghrelin的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9.
邱越  袁军  陈颖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6):782-784,787
目的:探讨甲亢不伴有明显心功能不全患者治疗前后血浆B型钠尿肽(BNP)的改变及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66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BNP水平,并分析BNP与血浆FT3、FT4的相关性,同时入选48例甲状腺功能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治疗前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8周后,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血浆BNP、FT3、FT4显著下降,BNP下降水平与FT3、FT4下降水平呈正相关。结论:在不伴有心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中,BNP水平较对照组也明显增高,其机制与甲状腺激素对心肌的刺激作用有关,在抗甲亢治疗后,伴随着甲状腺激素的下降,BNP水平也逐渐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0.
孙玲  袁兆林  张晓雪  沈波  吕时铭 《浙江医学》2011,33(7):1034-1036
目的 评价甲状腺激素对糖化白蛋白(GA)的影响.方法 选择3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初发病患者作为甲亢组,7例甲状腺功能减退初发病患者作为甲减组,1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法检测GA、餐后2h血糖(2hBG),采用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检测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统计分析TSH、FT4、FT3与GA的相互关系.结果 甲亢组GA水平[(10.4±1.82)%]较对照组[(12.0±1.13)%]低,甲减组GA水平[(14.6±3.01)%]较对照组[(12.0±1.13)%]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血清GA水平与TSH水平正相关(r=0.39,P<0.01);与FT3、FT4水平负相关(r =-0.512,P<0.01;r =-0.619,P<0.01).结论 甲状腺激素负调节GA水平;GA检测应考虑甲状腺激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