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从“TXA2-PGI2”平衡失调探讨心病瘀血舌形成的病理机制。方法:随机选择72例心病瘀血舌患者、30例心病非瘀血舌患者、30例非心病瘀血舌患者与20例健康人,采用RIA法检测血浆TXB2、6-Keto-PGF1α。结果:心病瘀血舌组的TXB2、TXB2/6-Keto-PGF1α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心病非瘀血舌组(P〈0.01),6-Keto-PGF1α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心病非瘀血舌组(P〈0.01)。心病瘀血舌患者不同证型组的TXB2、TXB2/6-Keto-PGF1α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P〈0.01),6-Keto-PGF1α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TXA2-PGI2失衡是心病瘀血舌形成的关键病理基础;综合观察TXB2、6-Keto-PGF1α、TXB2/6-Keto-PGF1α的异常程度可作为诊断心病瘀血舌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养心益肝汤对缺血性中风后遗症期患者血清ET、NO含量的影响。方法:292例缺血性中风后遗症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54例(用养心益肝汤和常规康复治疗)和对照组138例(用常规康复疗法).观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治疗前后血清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NO含量较治疗前显著升高,ET含量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血清NO、ET含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养心益肝汤可提高缺血性中风后遗症期患者神经功能,其作用机制与调节NO和ET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3.
消化性溃疡中医证型与内皮素、一氧化氮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ET)、血清一氧化氮(NO)与消化性溃疡(PU)及其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①将15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按中医证型分成5组,气滞证、郁热证、阴虚证、虚寒证、瘀血证各30例;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②检测空腹静脉血ET与NO。结果①消化性溃疡各组与对照组比较,血ET值升高、NO值下降(P〈0.05,P〈0.01)。②实证组血ET、NO水平均高于虚证组(P〈0.01)。结论ET、NO可能参与消化性溃疡的病理生理过程,它们的水平可作为消化性溃疡辨证分型辅助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EH)患者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含量变化及其与血压昼夜节律的关系。方法 EH组40例,对照组30例。测定血浆Ang Ⅱ、NO、ET水平。用无创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动态血压。EH患者按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分为杓型者和非杓型者,比较两者的血压变化规律。结果 EH患者血浆AngⅡ、ET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NO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随病情严重程度相平行。非杓型者比杓型者夜间收缩压均值、夜间舒张压均值增高(P〈0.01)。血浆AngⅡ、ET明显增高(P〈0.01)。NO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 血浆AngII、ET、NO分泌失衡共同参与EH的发生、发展以及血压昼夜节律的调节。  相似文献   

5.
养心通脉片对胰岛素抵抗综合征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养心通脉片对胰岛素抵抗综合征ORS)患者内皮素(ED、一氧化氮(N0)、血管紧张素Ⅱ(AgⅡ)等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67例IRS患者,根据用药不同随机分为养心通脉片组(33例)和二甲双胍片组(34例)。治疗8周。观察比较治疗前后ET、N0、NO/ET、AgⅡ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病人的ET、A异Ⅱ与同批对照组b匕较显著升高,NO和NO/ET则显著降低。治疗后显示,养心通脉片可显著降低IRS患者ET和AgⅡ,升高N0和NO/ET值(p〈0.05或p〈0.01);二甲双胍片组也具有趋势一致的调节作用,但调节力度相对较弱。两组比较,除NO/ET外。其余各项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养心通脉片对IRS患者血管活性物质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慢性肾衰的中医证型与血浆内皮素、血清一氧化氮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慢性肾衰的不同中医证型与血浆内皮素(ET)、血清一氧化氮(NO)的关系。方法:150例慢性肾衰患者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分为脾肾气虚型、气阴两虚型、脾肾阳虚型、阴阳两虚型及肝肾阴虚型组,并以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血浆ET与血清NO含量。结果:各组慢性肾衰患者血浆E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医各证型血浆ET含量依次为对照组〈脾肾气虚组〈气阴两虚组〈肝肾阴虚组〈脾肾阳虚组〈阴阳两虚组。中医各证型血清NO含量依次为脾肾阳虚组〉阴阳两虚组〉肝肾阴虚组〉气阴两虚组〉脾肾气虚组〉对照组。在各病例组中ET和NO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慢性肾衰患者血浆ET、血清NO含量的变化可作为判断肾衰严重程度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7.
许艳宏 《中外医疗》2009,28(13):31-31
目的 探讨血清中NO、PGI2,ET含量与慢性心衰患者的关系。方法 将我院收治慢性心表患者随机选取40例(观察组)和健康人45例(对照组)分别对NO、PGI2和ET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观察组NO和PGI2含量分别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ET含量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同时观察蛆治疗前后三项指标亦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ET增加及NO和PGI2减少可能是慢性心衰的一种代偿机制,又是心血管病变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脂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测定32例冠心病患者(治疗组)降脂治疗(普伐他汀,10mg qN,疗程8周)前后覆30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脂(TG)、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氟(NO)的变化。结果血浆ET在冠心病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而NO显著低于对照组,冠心病组降脂治疗8周后,ET明显下降(P〈0.01),NO明显升高(P〈0.01),血TC、LDL.C、TG明显降低(P〈0.01,P〈0.05),HDL-c亦升高,但未迭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患者普伐他汀调脂治疗的同时可显著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和厄贝沙坦联用对心衰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SD大鼠45只,采用缩窄大鼠腹主动脉造成压力负荷性心力衰竭的大鼠模型。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贝那普利组(10mg/kg·d)、厄贝沙坦组(50mg/kg·d)及联合用药组(Ben5mg/kg·d+Irb25mg/kg·d),连续给药8周。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血浆AngⅡ和ET的含量。结果:模型组NO和SOD显著降低(P〈0.01).MDA、ET和AngⅡ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各组NO和SOD显著升高(P〈0.01),MDA和ET显著降低(P〈0.01),其中联合用药组MDA低于贝那普利组(P〈0.05),SOD高于厄贝沙坦组(P〈0.05);治疗后,贝那普利组AngⅡ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厄贝沙坦组明显升高(P〈0.01),联合用药组明显低于模型组和单用组(P〈0.01)。结论:联合应用贝那普利和厄贝沙坦对改善心衰大鼠血管内皮功能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变化指标血浆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ET)与冠心病(CHD)的内在联系。方法 随机选择38例中老年健康者为对照组,46例中老年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为OSAHS组,OSAHS组内又分为有CHD(16例)和无CHD(30例)两个亚组。测定和比较组间的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及其比值的动态变化及OSAHS组内CHD有无的区别。结果与对照组相比,OSAHS组患者的NO水平明显降低[(32±13)μmol/LVS(58±13)μmol/L,P〈0.01],ET水平明显升高[(50±14)ng/LVS(35±7)ng/L,P〈0.05];NO/ET比值明显下降(0.59±0.34VS1.67±0.62,P〈0.01)。CHD的发生率在OSAHS组达34.8%。与对照组相比,OSAHS组中不伴CHD者降低的NO水平[(40±6)μmol/L]、升高的ET水平[(44±7)ng/L]和下降的NO/ET比值0.91±0.3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伴有CHD者NO水平[(28±11)μmol/L]、ET水平[(63±10)ng/L]和NO/ET比值(0.44±0.2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OSAHS中、老年患者存在明显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尤CHD者为甚,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可能是OSAHS患者并发CHD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病瘀血舌的临床表现特征。方法:随机选择100例心病瘀血舌患者与20例健康人,采用“舌诊专家”软件和临床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舌象的识别分析。结果:心病瘀血舌患者舌质多见暗红舌(28.0%)、青紫舌(27.0%)、淡紫舌(25.0%),舌苔多见白厚苔(37.0%)、黄厚苔(33.0%),并存在严重的舌下络脉异常。结论:观察舌质对于诊断心病瘀血舌及其不同的血瘀病机具有一定的意义;观察舌苔对心病瘀血舌患者不同证型的诊断有重要价值;综合观察舌下络脉的色泽、宽径、主干长度、主干形态、主干充盈度及外带可作为心病瘀血舌患者诊断和辨证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从血液流变学改变探讨心病瘀血舌形成的病理机制。方法:随机选择72例心病瘀血舌患者、30例心病非瘀血舌患者、30例非心病瘀血舌患者与20例健康人,检测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心病瘀血舌患者血液存在"黏"、"浓"、"凝"、"聚"状态,且不同证型有不同的"黏"、"浓"、"凝"、"聚"倾向。血液凝聚性增高是不同血瘀证型的共同病理基础。阳虚血瘀证血液的"黏""聚"状况最为严重,痰瘀痹阻证和气滞血瘀证血液中的RBC聚集性增加明显;阳虚血瘀证和气虚血瘀证血液中的RBC变形能力下降显著;而阴虚血瘀证RBC聚集性增加和RBC变形能力减弱均很明显。痰瘀痹阻证、气滞血瘀证、阴虚血瘀证患者的血液处于"高浓"状态;气虚血瘀证和阳虚血瘀证的血液浓稠性改变并不明显。结论:心病瘀血舌的出现,是血液流变性异常改变至一定程度而导致舌微循环障碍的结果。血液流变学检测可为心病瘀血舌患者的诊断、辨证及疗效观察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的变化及与血压的关系。方法:以放免法测血浆ET,硝酸还原酶法测血清NO,检测30例正常人及67例不同程度及临床分期的EH患者。结果:EH组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N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NO/ET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这种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平行。平均血压与ET呈正相关,与NO呈负相关。结论:EH患者存在内皮细胞功能变化,血ET、NO的失衡参与EH的发生发展,测定血ET、NO水平对了解EH病情及指导治疗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内皮素 (ET)的变化与高血压病左室肥厚 (LVH)的关系。方法 :高血压组 6 7例 (其中伴左室肥厚者 30例 ) ,正常对照组 30例 ,以放免法测定血浆ET、硝酸还原酶法经比色测算血清NO ,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左室结构和功能。结果 :高血压(EH)组血浆ET水平高于对照组 ,血清NO水平低于对照组 (P均 <0 0 1) ,EH伴LVH组ET水平高于NO水平低于不伴LVH组 (P均 <0 0 1) ;左室重量指数 (LVMI)与ET、血压水平呈正相关 (r分别为 :0 4 19、0 4 79,P均 <0 0 1) ,与NO水平呈负相关 (r =- 0 4 93,P <0 0 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ET对LVH作用显著 (r =0 6 6 0 ,P <0 0 1)。EH早期就有左室舒张功能受损 ,出现LVH时 ,舒张功能损害加重。结论 :NO、ET对高血压及左室肥厚形成有一定作用。LVH影响心脏的舒、缩功能  相似文献   

15.
雌二醇对去卵巢大鼠心肌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实验用去卵巢大鼠建立更年期动物模型,给予不同剂量外源性雌二醇(E2),探讨E2对去卵巢大鼠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用RIA测定血清E2浓度和内皮素(ET)浓度;用酶法检测血清中NO浓度。用免疫组织化法检测心血管细胞雌激素受体的ERmRNA表达的观察。结果血清中NO与E2补充量呈正相关,ET与E2补充量呈负相关。ERmRNA在OVX组大鼠心肌细胞的胞浆中呈弱阳性表达,补充大剂量组大鼠心肌细胞的胞浆呈阳性表达。结论去卵巢后补充E2可使心血管中ER表达增加,提示绝经后心血管中ER含量减少可能是导致绝经后女性心血管病发病率迅速上升的重要机制之一。去卵巢后补充E2可使血清中NO含量增加,ET含量减少,说明血中B可以影响或调节心血管内皮细胞分泌NO、和ET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韩志奋  姜领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10):1363-1364,1367
目的: 研究高血压前期患者血浆中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ET)、抵抗素以及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的变化.方法: 将有连续记录血压增高者60例依据血压水平分为高血压组30例、高血压前期组30例,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名作为对照组.分别测量3组人群血浆中NO、CGRP、ET、MCP-1和抵抗素的水平.结果: 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前期组患者血清NO、CGRP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ET、MCP-1和抵抗素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P<0.01).高血压组患者血清NO和CGRP均显著低于高血压前期组(P<0.01),而 ET、MCP-1和抵抗素水平均明显高于高血压前期组(P<0.01).结论: 血压升高可以明显损害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表现为NO、CGRP、ET、抵抗素及MCP-1的代谢失衡,高血压前期人群已出现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7.
肺心病患者血中一氧化氮和内皮素-1检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NO)与内皮素-1(ET-1)在肺心病患者急性期血中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慢性肺心病急性发期患者30例,健康对照组26例,分别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分光比色法测定血中ET-1和NO含量。结果 肺心病组ET-1和NO分别为(64.9±29.2)ng/l和(5.2±2.1)μmol/L,对照组ET-1和NO分别为(49.1±4.1)ng/L(4.5±.1.0)μ,ol/L,肺心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及卡托普利干预的效果。方法:120例ACS患者中急性心肌梗死(AMI)60例(服用和未服用卡托普利各30例),不稳定心绞痛(UA)60例(服用和未服用卡托普利各30例),采用放射免疫法和化学比色法测定了120例ACS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ET、NO水平,并对各组进行了比较。结果:(1)ACS患者血清E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NO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0.001),尤其是AMI患者更为明显;(2)AMI和UA组常规治疗后ET水平明显下降,NO水平明显回升(P<0.01-0.001),且2组的服用卡托普利组较未服用卡托普利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S时ET、NO水平的变化可能在ACS发病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而该作用通过卡托普利干预可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突聋病人血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检测,探讨突聋与血管收缩因子内皮素、血氧自由基和自由基的清除剂超氧化物歧化酶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了30例突聋患者血中NO含量,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MDA含量,放射免疫学方法测定ET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SOD含量;并以30例同期体检正常的健康人为对照组。结果:应用金纳多、三磷酸腺苷辅酶A胰岛素、钙阻滞剂(克林奥即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静脉输入,突聋各组的听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有效率在78.57%以上。治疗后同对照组相比,血清ET、NO、MDA水平明显低于患病之初,而SOD活性明显高于治疗之前P<0.01。结论:检测突聋患者血中ET、SOD、MDA、NO的含量,能帮助研究突发性聋(突聋)的发病机理,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