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17例符合溶栓适应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尿激酶100万U静脉滴注后,溶栓治疗后观察胸痛的程度以及心律、心率和血压的变化;心电图严密监测,在3h内每隔30min记录1次12导联心电图,并根据病情随时记录,以后每天1次,观察卵段抬高和下降的变化以及各类心律失常。结果有11例符合再通指标,再通率为64.7%,病死者2例,均为冠脉未通患者。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疗效可靠,方法简便,易于掌握。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溶栓治疗不同时间一氧化氮 (NO)、一氧化氮合酶 (NOS)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 1999年 1月 1日 - 2 0 0 1年 9月 30日间在本院住院符合AMI诊断标准及溶栓指征的患者。共 2 8例 ,男 2 0例 ,女 8例 ,年龄 (5 9.78± 6 .6 7)岁 ;对照组 10例 ,年龄 (5 7.6 7± 5 .34)岁。取静脉血测定NO、NOS浓度。结果  (1)AMI组在溶栓前NO、NOS浓度较对照组高 ,差异有显著性 ;(2 )与对照组比较 ,溶栓后无论血管再通与否 ,各时间窗NO、NOS均高于正常值 ,差异有显著性 ;(3)再通组较对照组NO、NOS高 ,但仅在 0 .5h、3h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NO、NOS在AMI发生后升高 ,溶栓治疗后仍高于正常 ,持续时间较长 ,可能为机体的一种反馈性保护机制。溶栓可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 (TH)水平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 4 8例 AMI病人和 4 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 TH水平 ,并作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AMI患者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T3)降低 ,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r T3)增高 (P <0 .0 5 ) ,尤其是 AMI伴有急性左心衰或有大范围梗死时 ,这种改变更显著。结论 :FT3和 r T3水平变化与 AMI病情严重程度相关。血清 FT3降低和 r T3增高可能可作为反映 AMI严重程度的敏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前后血清CR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溶栓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探讨其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血清CRP的检测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了33例AMI患者溶栓前后和30名健康正常人血清CRP水平。结果:AMI患者溶栓前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溶栓再通组与未通组相比血清CRP峰值差异显著(P<0.05);溶栓再通组第7天时血清CRP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动态检测AMI患者溶栓前后血清CRP水平变化,有利于溶栓疗效观察、指导治疗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用尿激酶治疗AMI48例,其中大剂量组28例,小剂量组20例,两组均应用阿斯匹林及肝素。结果:大剂量组冠状动脉再通率为64%,小剂量组冠状动脉再通率为30%,两组再通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大小剂量两组的并发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11%和10%,差异无显著性(P>0.05)。所有出血者程度轻,无出血引起死亡者。结论:早期大剂量短时程应用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提高相关血管再通率,并且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6.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4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1996年10月-2004年11月采用国产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40例,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早期静脉溶栓是目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最为有效的方法 ,而溶栓后继续抗凝治疗是保证溶栓成功、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本文以低分子肝素替代普通肝素用于溶栓后的治疗 ,观察对梗死后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 ,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AMI患者 10 5例 ,随机选择 6 8例为低分子肝素组 (A组 ) ,年龄 4 1~ 73岁 ,平均 5 0 1岁。梗死部位 :下壁 2 4例 ,前壁 15例 ,广泛前壁 14例 ,高侧壁 5例 ,下壁 广泛前壁 10例。合并高血压 17例。A组包括 70岁以上 5例 ,梗死部位在下壁 2例、前壁 3例 ,合并高血压 2例。 37…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放免法和比色法同时测定 4 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和血浆一氧化氮的浓度。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而且Killip分级越高其内皮素升高越明显 ;血浆一氧化氮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而且Killip分级越高一氧化氮降低越明显 ,血浆内皮素浓度与血清一氧化氮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血浆内皮素和血清一氧化氮均参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与发展 ,并与病情相关 ,检测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对判断急性心肌梗死病情 ,估计其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大剂量尿激酶(250~270万U)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溶栓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对1996年1月~1999年8月收治的符合静脉溶栓条件、无溶栓禁忌症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首次给予尿没酶150万U在30min内静脉滴入.对2h溶栓未通者中的20例,再次立即给予尿激酶100~120万U,30min内再次静脉滴入,第2次溶栓治疗的时间距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均在12h内。观察第2次溶栓后的再通率及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20例第1次溶栓治疗未通者,在行第2次溶栓治疗后有8例冠脉获得再通、第2次溶栓的再通车为40%(8/20),轻微出血15%(3例),无1例发生严重出血。结论以发病12h内,首次尿激酶150万U溶栓治疗后,冠脉未通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第2次溶栓治疗(尿激酶总量250~270万U)是安全有效的、可增加冠脉的开通率,且不增加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性别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 h内静脉溶栓近期疗效的差异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本院心内科收治的符合静脉溶栓适应证,无禁忌证的AMI患者共98例.根据性别分为男性组76例,女性组22例.两组均于3 h内给予静脉溶栓治疗.结果 (1)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男性年龄较女性提前(P<0.05);(2)两组住院病死率无明显差异(P>0.05);(3)男性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大于女性(P>0.05);(4)AMI易患因素中,高血压因素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女性高血脂及糖尿病高于男性(P<0.05);男性吸烟史显著高于女性(P<0.01);(5)女性组并发心力衰竭及房室传导阻滞明显高于男性(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 h内静脉溶栓近期疗效,女性不如男性.  相似文献   

11.
钟平  路长东  岳磊 《安徽医学》2003,24(1):18-19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血管紧张素、一氧化氮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2 0例健康对照组及 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不同时段的血浆内皮素 (ET1)、血管紧张素Ⅱ (ATⅡ)、一氧化氮 (NO)的含量。结果 与健康组比较 ,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 2 4小时内ET1、ATⅡ 、NO均开始明显升高 ,第 3~ 4天仍维持于高水平 ,一周后开始下降 ,NO一周后下降至正常水平 ,ET1、ATⅡ二周后下降至正常水平。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其血浆ET1、ATⅡ 、NO均发生动态变化 ,并在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冠心病 (CHD)患者周围血中一氧化氮 (NO)及其合酶 (NOS)浓度的变化及在CHD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测定 5 0例CHD患者血中NO、NOS水平 ,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CHD患者血清NO、NOS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NO与病情严重性有关 ,NO与NOS呈正相关关系 (P <0 .0 1)。结论 NO水平在CHD患者中降低。血中NO浓度变化可反映内皮功能 ,有助于CHD的诊治及其病情严重性的监测  相似文献   

13.
肺癌患者血清及癌组织中NO和NOS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肺癌患血清及癌组织中的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了解肺癌患与其体内NO及NOS之间做出评价。方法:对57例肺癌患及40例健康献血,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对46例开胸手术的肺癌患切取肿瘤组织及正常肺组织,采用硝酸原原酶法测定NO,NOS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1,肺癌患血清NO含量较正常对照组为低(P<0.05),NOS较对照组明显偏低(P<0.01),2,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的肿瘤组织中NO,NOS均较对照肺组织为高(P<0.05),3不同分化程度的非小细胞肺癌患中,其高,低分化肿瘤组织中的NO及高,迥,低分化肿瘤组织中的NOS,较其对照肺组织为高(P<0.05),4.不同临床分期的肺癌患,其,I,Ⅲ期肺癌肿瘤组织中NO及Ⅰ,Ⅱ,Ⅲ期肿瘤组织中的NOS,较对照肺组织明显增加(P<0.05),结论:肺癌患血清中NO,NOS含量较正常人为低,而较多存在于肺癌患肿瘤组织中,提示NO,NOS在肺癌的代谢及病理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奥扎格雷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感觉和运动障碍评分、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方法 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钠.结果 治疗2周时,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为(9.52±4.76)分低于对照组(12.85±5.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周时,观察组感觉积分、运动积分为(29.47±7.83)分、(68.43±18.71)分均高于对照组(24.19±6.42)分、(59.14±17.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周时,观察组血清MMP-9水平为(66.57±18.27) ng/mL均低于对照组(79.18±19.0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周时,观察组血清 NO、NOS分别为(38.56±8.95)U/mL、(18.73±4.72)μmol/L均低于对照组 (59.17±10.46)U/mL、(31.54±6.81)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奥扎格雷钠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感觉积分及运动积分.奥扎格雷钠可以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 MMP-9水平,并可能通过降低缺血灶中 NO 含量和 NOS 活性,以发挥神经血管的保护作用,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胃癌患者血清一氧化氮 ( NO)含量变化及其与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改进 Griess法测定 2 8例胃癌患者血清 NO含量 ,并探讨其与胃癌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胃癌患者血清 NO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 P<0 .0 1 ) ;病理分级中 , 、 级组血清 NO含量显著高于 、 级组 ( P<0 .0 1 ) ;淋巴结转移组血清 NO含量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 ( P<0 .0 5)。结论 :胃癌患者血清 NO含量变化与肿瘤的病理分级和转移等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测定血清 NO含量对胃癌的诊断和预后可能具有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一氧化氮 (NO)在结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的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探讨在结肠癌肿瘤免疫方面的作用。方法 采用硝酸还原法测定 31健康人和 4 3例结肠癌患者血清NO水平。结果 结肠癌患者术前血清NO含量 (116± 10 5 ) μmol/L显著高于健康人 (5 1 4 3± 16 2 ) μmol/L ,两者比较为P <0 0 5 ,结肠癌者术后 3天的血清NO含量为 (6 8 1± 5 4 3) μmol/L ,与术前组相比明显降低 (P <0 0 5 ) ,但术后 7天 (10 9 2± 79 8) μmol/L上升到接近术前水平 (P >0 0 5 ) ,有淋巴结转移组 (87 0± 6 5 8) μmol/L ,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 (10 8 9± 6 8) μmol/L(P <0 0 5 )。结论 NO可能在分子水平参与结肠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正常鼻粘膜中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分布特点及活性并分析其在鼻腔中的生理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法对eNOS、iNOS在20例正常鼻粘膜中表达情况进行对比研究,并用分光光度计法检测NOS活性。结果正常鼻粘膜组中eNOS有表达并分布在粘膜上皮、腺体和血管内皮细胞中,iNOS偶见细胞表达,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NOS活性1.526±0.310U/mgPro。结论鼻粘膜中主要表达eNOS,分布在粘膜上皮、腺体和血管内皮细胞中,由其产生的一氧化氮(NO)在鼻腔的正常生理功能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检测子宫内膜癌及子宫肌瘤患者腹水中一氧化氮 (NO)及一氧化氮合酶 (NOS)的活性 ,探讨腹水中NO及NOS含量与子宫内膜癌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 2 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腹水进行NO及NOS测定并与子宫肌瘤组患者腹水进行比较。结果 子宫内膜癌患者腹水中NO浓度及NOS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且随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的增加 ,NO浓度及NOS活性增高 (P <0 .0 0 1) ,并与肿瘤恶性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NO浓度及NOS活性的增加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癌发生及肿瘤发展、生长过程 ,与手术病理分期有关。子宫内膜癌组织及腹水中NOS活性增高是NO合成增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1)目的 探讨肝病患血清一氧化氮(NO)的浓度及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的临床价值。(2)方法 收集急性肝炎(AH),慢性肝炎(CH),肝硬化(LC)患血清,分别检测其NO,NOS及ALT水平,分析肝脏疾病患中的改变机制。(3)结果 患血清NO异常率在AH,CH组为70%左右;在静止期LC异常率为47.8%,在活动期LC为83.3%,NOS活性在肝病组异常率在70%以上;肝病患NO和NOS平均浓度均非常明显高于对照组,但静止期LC患NOS和NO水平均低于AH,CH和活动期LC组患(4)结论 肝病患NOS水平与NO浓度呈高度正相关,其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细菌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一氧化氮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秀东  赵萍  严文康 《河北医学》2004,10(4):327-329
目的 :观察细菌性脑膜炎 (简称细菌脑 )患儿脑脊液一氧化氮 (NO)含量的变化及其与脑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 :应用比色法检测 30例细菌脑患儿脑脊液中NO的含量 ,并设 2 7例无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患儿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前细菌脑全组患儿脑脊液NO含量 [(2 0 .72± 6 .4 5 ) 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 [(7.2 3± 2 .31 ) μmol/L],差异有显著意义 (t=1 0 .2 9,P <0 .0 1 ) ,其中颅高压组含量升高更明显 [(2 4 .2 0± 5 .4 6 ) μmol/L],与非颅高压组 [(1 7.94± 7.0 4 ) μmol/L]比较 ,差异亦有显著意义 (t =2 .76 ,P <0 .0 1 ) ;治疗后细菌脑全组患儿颅高压和非颅高压组患儿脑脊液NO含量均下降至对照组 (正常 )水平。结论 :NO参与细菌脑的病理生理过程 ,其升高的幅度与脑损伤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