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肘前穿支皮瓣解剖、供区的设计和临床应用. 方法通过10侧尸体解剖,应用红、黄、蓝三色乳胶灌注研究皮瓣的血管、神经的起源、走行、分支、外径、分布及其吻合情况,一侧新鲜尸体标本行墨汁注射测量皮瓣面积,根据肘前穿支皮瓣血供来源及其与前臂筋膜皮肤血供的相互关系,设计肘前穿支皮瓣.利用近端蒂肘前穿支皮瓣转位修复肘部各方位的皮肤软组织缺损、远端蒂肘前穿支皮瓣修复前臂中下段掌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共7例. 结果术后皮瓣完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经3~15个月随访,皮瓣质地优良,色泽接近正常,外形美观.结论 肘前穿支皮瓣解剖位置恒定,血液供应良好,手术方法简单、安全,为修复肘部、前臂中下段皮肤软组织的缺损提供一种新的术式,可供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查足内侧血管分布的解剖学特点,以及不同血管蒂皮瓣用于修复足踝部创伤的效果. 方法 成人下肢标本共30侧,经腘动脉或胫后动脉灌注红色乳胶,解剖观测足内侧皮肤的动脉来源、分支、分布及吻合.据此切取内踝前穿支皮瓣及远端蒂足内侧皮瓣对临床16例足踝部创伤患者进行修复. 结果 足内侧皮肤血管来源存在多样性,其主要有内踝前动脉、跗内侧动脉及二者发出的前后支与(拇)趾底动脉浅支和足底内侧动脉浅支吻合而成的动脉弓.依据前二者动脉分布区域的大小,可将足内侧皮肤的血管解剖分为三种类型.临床16例皮瓣全部存活,随访2周~20个月,皮瓣色泽正常,外观良好,有痛温觉. 结论 切取内踝前穿支皮瓣可以很好地修复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而切取远端蒂足内侧皮瓣可以很好地修复中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37岁,右上腹疼痛、皮肤巩膜黄染20余天.患者于20 d前始无任何明显诱因出现寒战高热,右上腹疼痛,继之出现皮肤巩膜黄染.8 d前始右上腹部疼痛加重,先后在当地乡、县医院就医,未见好转,病情逐日加重,而到我院就医收住.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无痛酚液对家兔和豚鼠的安全性.方法 对家兔完整皮肤及破损皮肤短期内给药,进行急性毒性和刺激性实验,观察其全身状态及皮肤红斑和水肿等情况.豚鼠进行皮肤过敏性实验.结果 家兔给药前,后全身状态无明显变化,但给药部位皮肤逐渐变为霜白色,约30 min,皮肤变为淡褐色,第2天结痂,第9天结痂部分脱落,脱落后皮肤光洁,...  相似文献   

5.
马强  马大庆  靳二虎  贺文  陈步东 《放射学实践》2007,22(12):1358-1358
病例资料 患者,女,50岁,胸部皮肤进行性硬化2个月余.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双侧季肋部皮肤硬块,约4 cm×3 cm大小,活动差,无局部皮肤红肿,无明显压痛.现皮肤硬块逐渐向双侧胸壁外侧至双腋下发展,发现双侧乳房发硬,伴压痛,无皮温升高,皮肤颜色改变,伴咳嗽,咳少量白色粘痰,偶有恶心,无发热、关节肿痛,无腹痛、腹胀、腹泻.  相似文献   

6.
林娇卡  刘强  姚海东   《放射学实践》2012,27(8):851-851
病例资料患者,女,34岁,半个月前体检发现左乳肿块,皮肤无红肿、溃疡,乳头无溢血、溢液,肿块无进行性增大.专科查体:双乳皮肤好,未见红肿、桔皮征,左乳未及肿物,右乳未及肿物,双侧腋下未及肿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7.
王莎  陈小强 《西南国防医药》2012,22(10):1071-1073
目的 研究Q开关1064 nm激光治疗黄褐斑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临床入选67例脸部黄褐斑患者,均采用大光斑低能量调Q开关Nd:YAG 1064 nm激光治疗,治疗1次/w,疗程为10 ~ 20 w,治疗后分析该治疗方法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结果 皮损区域治疗后的皮肤点黑色素指数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颈部正常皮肤的皮肤点黑色素指数在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皮损区域治疗后的经皮肤水分丢失量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而颈部正常皮肤的经皮肤水分丢失量在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于最后疗效,医师评价的总有效率为92.54%,患者的总满意度为86.57%.在治疗过程中,有15例(22.39%)患者出现了轻微的皮肤烧灼感、紧缩感及干燥感等不良反应.结论 大光斑低能量调Q开关Nd:YAG 1064 nm激光治疗黄褐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足部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解剖以股前外侧动脉降支为血管蒂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9例足部皮肤缺损,男8例,女1例,年龄24岁~56岁.旋股外侧动脉及其伴行静脉于胫前/胫后动静脉做"T"型吻合,皮瓣切取最大面积20cm×12cm,最小面积10cm×6cm.结果:9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8个月~24个月,移植皮瓣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股前外侧皮瓣具有血供可靠,血管蒂长,切取面积大,部位隐蔽,不损伤主要血管等优点,是修复足部皮肤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病人,女,45岁.于8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右下胸壁肿块,约黄豆大小,肿块较软,无疼痛,局部无红肿,因肿块局部皮肤常瘙痒难忍,致患者常对肿块反复抓挠,肿块进行性增大,1月前肿块增大至半个山核桃大小,且肿块中心部位皮肤溃烂,伴有清亮黄色分泌物溢出.  相似文献   

10.
病儿,女,7个月.1个月前患儿母亲无意中发现患儿左侧腋下一约"花生米"大小的包块,触之患儿无哭闹等疼痛表现,无肢体活动障碍,未予诊治.肿物逐渐长大,但无寒战、发热、咳嗽等.饮食、睡眠及二便无异常.专科检查:左腋下腋前线局部皮肤隆起,皮肤色泽及温度正常.  相似文献   

11.
1 目的报告应用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2 方法应用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切取皮瓣面积10 cm×8 cm~20 cm×12 cm不等,供区中厚或全厚皮片植皮修复.  相似文献   

12.
患者 女,73岁.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畏寒、发热,同时伴有尿色加深和食欲不振,发病1个月体重减轻约5 kg.入院前22年曾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手术.体检:皮肤巩膜黄染,余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3.
1 病例资料 病例1 男,9岁.3年前无诱因出现全身皮肤色素沉着呈青铜色.2月前症状加重.既往无输血、长期应用铁制剂和酗酒史,家族中也无相同病患者.  相似文献   

14.
读片窗     
张满  朱勇  李光朝 《临床放射学杂志》2008,27(11):1448-1448
患者 男,42岁.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酸胀,双下肢乏力,跛行,1个月来逐渐消瘦,不发热.实验室检查:ESR 3 mm/h,WBC 7.39×109/L,Hb 80 g/L,PLT 460×109/L,ALP 89 U/L,CA-125 28.39 U/ml.专科检查:平髂前上棘连线平面以下皮肤触觉减退,肛门周围皮肤感觉减退,左下肢感觉减退为甚.  相似文献   

15.
患者 男 ,4 3岁。 2 0 0 2年 2月右小腿被机器碾压 2h后入院。体检 :右小腿中上 1/ 3水平以下至踝上皮肤广泛损伤 :右小腿前侧、内侧、外侧皮肤逆行撕脱 ,撕脱皮肤呈 6个不规则条状 ,污染严重 ,撕脱皮肤复原后皮肤缺损面积为15 .0cm× 18.0cm。腓浅神经及隐神经缺损 5 .0cm。胫前肌群于右小腿中 1/ 3段缺损 ,肌腱向远端撕脱 ,外露肌腱部分呈马尾状。胫前动、静脉及腓深神经断裂。胫、腓骨游离碎骨外露 ,胫骨缺损长度 8.0cm ,腓骨缺损长度 9.0cm。在足、踝部 ,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搏动未触及 ,足部苍白 ,感觉丧失。X线片 :右胫中段粉碎骨折…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皮肤原位再生医疗技术与传统方法在腋臭微创原位植皮术后的应用,对部分皮肤缺损治疗后的愈合时间、单次费用、总费用等方面进行对比.方法:对腋臭微创原位植皮术后有部分皮肤缺损的病例,采用皮肤原位再生医疗技术,以MEBO油纱贴于皮肤缺损处,外用多层干纱布加压固定,每24小时换药1次,对于路程较远的患者直接采用患处涂药,每6小时自行换药1次,换药前需清除陈旧药膜,每周门诊随访.结果:皮肤原位再生医疗技术与传统方法单次治疗费用相差不大,但平均愈合天数及治疗总费用远低于对照组,同时无需二期缝合,均换药治愈.结论:应用MEBO治疗腋臭微创术后创面,可防止创面感染,改善创面局部微循环,促进创面愈合,该疗法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68岁.2周前无意间发现左乳肿块,约"黄豆"大小,无疼痛、皮肤红肿及破溃,不伴咳嗽、咳痰、夜间盗汗及消瘦等症状.查体:左乳外上 象限触及肿块,大小约为15 mm×8 mm,质硬,活动差,边界不清,无压痛,与胸大肌粘连,无乳头溢液及皮肤破溃.  相似文献   

18.
改良99式军用汉麻鞋袜抑菌效果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验证改良99式军用汉麻鞋袜对军事训练中足部皮肤浅部真菌病的防治作用.方法 受试者16名.试穿99式军用汉麻鞋袜.每人1双鞋和3双袜,左右袜材料不同.采用双盲试验,试验第0、4、8周分别对每名受试者进行足部皮肤临床和真菌学检查.结果 试穿8周足部皮肤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4名受试者认为左足袜比右足袜效果更好.16名受试者中原有8例在试验前真菌检查阳性,8周试验结束时有2例转为阴性,6例仍为阳性,真菌培养结果 :2例为石膏样毛癣菌、4例为红色毛癣菌.结论 改良99式汉麻鞋袜能很好地缓解军事训练中足部皮肤出现的临床症状,可预防浅部真菌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胫前皮肤切口与胫前皮肤感觉障碍的关系。方法:2007年10月~2008年6月,采用不同技术重建前交叉韧带共223例病例,其中50例得到随访,根据不同的切口类型分为小切口组、斜切口组、直切口组与后内切口组4组,测量各组胫前皮肤感觉障碍区域的面积,采用方差分析比较各组间皮肤感觉障碍面积的差异。结果:小切口组切口长度与斜切口组、直切口组、后内切口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于感觉减退区域的面积,小切口组、斜切口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0),直切口组、后内切口组之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316),而小切口组、斜切口组与直切口组、后内切口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切口和斜切口可以减少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胫前皮肤感觉障碍的面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介绍应用带髂胫束的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前臂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并重建前臂的主要伸屈功能.方法 切取带髂胫束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前臂复杂创面8例,髂胫束修复前臂屈肌腱缺损3例,伸肌腱缺损5例,同时用皮瓣轴型血管修复手部血供.结果 本组患者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个月~2.5年,前臂外形满意,皮肤质地柔软,皮瓣恢复保护性感觉,患肢能完成主要的伸屈功能,手腕指关节总活动度(TAM)评价:优良6例,差2例.结论 带髂胫柬的股前外侧皮瓣在修复前臂软组织缺损同时可Ⅰ期重建前臂主要伸或屈功能,是一种简单、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