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 EBUS-TBNA)在单纯纵隔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09年9月至2011年4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接受EBUS-TBNA检查的73例不伴肺内异常的单纯纵隔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于EBUS-TBNA未能明确诊断的患者,进一步行外科手术活检或至少6个月以上的临床及影像学随诊。结果:本组73例患者,经EBUS-TBNA检查后60例获得明确诊断,其中恶性病变23例,良性病变37例,确诊率82.2%(60/73)。EBUS-TBNA在单纯纵隔病变良恶性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5.8%(23/24),100%(49/49)和98.6%(72/73)。所有患者检查耐受良好,无任何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单纯纵隔病变,EBUS-TBN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在单纯纵隔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09年9月至2011年4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接受EBUS-TBNA检查的73例不伴肺内异常的单纯纵隔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于EBUS-TBNA未能明确诊断的患者,进一步行外科手术活检或至少6个月以上的临床及影像学随诊。结果:本组73例患者,经EBUS-TBNA检查后60例获得明确诊断,其中恶性病变23例,良性病变37例,确诊率82.2%(60/73)。EBUS-TBNA在单纯纵隔病变良恶性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5.8%(23/24),100%(49/49)和98.6%(72/73)。所有患者检查耐受良好,无任何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单纯纵隔病变,EBUS-TBN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支气管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 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和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positron-emission tomography and computed tomography,PET/CT)用于不明原因纵隔淋巴结肿大诊断的价值,并探讨EBUS-TBNA和PET/CT联合应用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自2010年12月至2011年8月采用EBUS-TBNA诊断前已采用PET/CT检查的45例不明原因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进行EBUS-TBNA检查前接受普通白光支气管镜检查,均未发现支气管内病变。对于EBUS-TBNA未能明确诊断的患者,可行外科手术切除,并经至少6个月以上的临床和影像学随访。结果EBUS-TBNA诊断恶性纵隔淋巴结的敏感性为81.48%(22/27)、特异性100%(18/18)、阳性预测值100%(22/22)、阴性预测值78.26%(18/23)、准确性88.89%(40/45);PET/CT诊断恶性纵隔淋巴结的敏感性为92.59%(25/27)、特异性55.56%(10/18)、阳性预测值75.76%(25/33)、阴性预测值83.33%(10/12)、准确性77.78%(34/45),EBUS-TBNA在诊断的特异性(P=0.003)和阳性预测值(P=0.016)方面优于PET/CT。结论EBUS-TBNA在不明原因纵隔淋巴结肿大的诊断方面有较高的价值;与PET/CT联合应用,可使EBUS-TBNA诊断恶性纵隔淋巴结出现假阴性结果的状况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EBUS-TBNA)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及肺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90例肺和纵隔占位病变施行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穿刺的151份标本经石蜡包埋,HE染色,细胞病理学诊断,免疫细胞化学Ki67检测,对肺癌进行淋巴结分期,以组织病理学诊断结合临床共同诊断为标准,分析细胞学诊断的符合率及敏感性。  结果  EBUS-TBNA穿刺成功率100% (151/151),诊断率91.1% (82/90),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在EBUS-TBNA术后诊断率显著提高(P < 0.01)。90例中恶性肿瘤占72.22% (65/90),良性病变占18.89% (17/90),8.89%未明确诊断(8/90)。细胞学查见恶性细胞57例,诊断敏感度为 87.69%,80%的肺癌获TNM分期(44/55)。肺结核及肉芽肿性炎Ki67阳性指数0~3%,肺恶性结节ki67阳性指数20%~80%,肺良性病变与恶性肿瘤Ki67表达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 0.01)。  结论  EBUS-TBNA 是一种安全、灵敏、准确的诊断方法,可显著提高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成功率,对肺癌的分类、分期、治疗和预后判断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及临床应用价值,Ki67阳性指数是判断EBUS-TBNA穿刺细胞良恶性质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细针吸活检术(EUS-FNA)和气管超声内镜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联合诊断纵隔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影像学检查提示纵隔病变的患者行EUS-FNA或EBUS-TBNA,穿刺标本均行病理和细胞学检查。结果 16例患者穿刺成功率100%,未发生明显并发症。联合应用EUS-FNA和EBUS-TBNA的诊断率为81.3%(13/16),其中行EUS-FNA2例,诊断率为100%(2/2);行EBUS-TBNA 14例,诊断率为78.6%(11/14)。16例通过穿刺诊断的患者中,有11例得到明确组织分型,细胞学和病理学诊断率分别为81.3%(13/16)和68.8%(11/16)。通过离心后细胞块免疫组化检查,可使组织分型诊断率提高38.5%(5/13)。结论联合应用EUS-FNA和EBUS-TBNA能扩大穿刺技术对纵隔病变的诊断范围,提高诊断水平。离心后的细胞块免疫组化检查可提高EUS-FNA和EBUS-TBNA的诊断率和组织分型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支气管针吸活检(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 在肺癌及纵隔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收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内科2015年1至12月就诊病例,对经胸部CT或PET-CT检查显示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及胸内气管、支气管旁肿块的368例患者行EBUS-TBNA检查,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368例患者经病理学检查确诊恶性肿瘤252例,其中经EBUS-TBNA穿刺活检确诊恶性肿瘤232例,368例患者经EBUS-TBNA共穿刺387组淋巴结,气管、支气管旁肿块56例。EBUS-TBNA诊断肺癌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1%和100%。368例患者经穿刺病理或治疗随访考虑良性病变116例,其诊断符合率为92.9%。结论   对于不明原因的肺门及纵隔肿块、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患者,EBUS-TBNA是一种有效、安全的诊断方法,有较高的诊断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为肺癌手术治疗的准确分期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在胸内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9例影像学检查提示胸内病变的患者[肺部病变者56例,确诊肺癌需进行N分期者7例,单纯纵隔和(或)肺门淋巴结肿大者21例,纵隔占位5例]行EBUS-TBNA,穿刺物行细胞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8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EBUS-TBNA,无一例发生并发症.76例穿刺阳性;5例穿刺阴性;5例因穿刺标本不满意而无法统计.56例肺部病变者中诊断恶性肿瘤45例,良性疾病5例,可疑癌3例;穿刺阴性1例;标本不满意而无法统计2例.7例确诊肺癌需进行N分期者中穿刺结果提示转移5例;穿刺阴性2例.21例单纯纵隔和(或)肺门淋巴结肿大者中诊断恶性肿瘤3例,良性疾病13例;穿刺阴性2例;标本不满意而无法统计3例.5例纵隔占位者均诊断为恶性肿瘤.3例可疑癌患者中1例经CT引导下穿刺、2例经临床随访观察诊断为恶性肿瘤.确诊肺癌而穿刺阴性的2例患者中1例手术后病理证实有淋巴结转移;1例PET-CT检查未见淋巴结转移.另3例穿刺阴性者经临床随访观察均诊断为良性疾病.EBUS-TBNA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100%、100%及20%.结论 EBUS-TBNA是诊断胸内病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回顾分析2008年至2013年我院125例绝经后卵巢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恶性肿瘤36例、良性肿瘤84例,交界性5例.41例交界、恶性病变患者中腹痛11例、腹胀30例、消瘦5例,良性患者分别为18、13和1例(P<0.05);超声检查提示囊实性肿物44例、囊性肿物57例确诊恶性肿瘤分别为22例和5例(P<0.05).恶性病变患者肿瘤直径5 ~ 10 cm、>10 cm者分别为20例(56%)、12例(33%),良性病变者分别为35例(42%)、24例(29%).超声联合CA125(≥35 kU/L为阳性)检测对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特异性为91%,敏感性为93%.术前联合超声检查正确诊断恶性肿瘤31例,二者联合有助于鉴别肿瘤的性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超声内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和经支气管针吸活检(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TBNA)对肺与纵隔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接受EBUS-TBNA或TBNA检查的100例患者(EBUS-TBNA 50例,TBNA 50例)的临床资料,总结穿刺结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00例患者共穿刺121个部位,EBUS-TBNA组和TBNA组获得满意标本的比例分别为90.6%和78.9%。两组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0%和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均为0。结论: EBUS-TBNA与TBNA相比敏感性、特异性、诊断准确率更高,且不增加操作相关并发症,对肺与纵隔病变的诊断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癌钙化的X线表现。方法对107例乳腺钙化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钙化伴肿块患者的恶性病变率为28.17%(20/71),单纯钙化者的恶性病变率为16.67%(6/3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钙化伴肿块者有随着年龄的增大恶性病变增多的趋势(P〈0.01);26例恶性病变者中钙化总数〉20个占80.77%(21/26),单位面积钙化数〉15个/cm^2占88.46%(23/26),钙化的形态以混合型为主,占69.23%(18/26)。结论钙化在乳腺癌诊断中,特别是在早期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应重视与良性钙化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联合超声造影(CEUS)对乳腺导管内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3月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10例乳腺导管内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恶性病变组(60例)和良性病变组(50例)。两组患者均于术前进行ABVS和CEUS检查,分析2种检查方法单独和联合检查对乳腺导管内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 采用单一检查方法鉴别乳腺导管内病变良、恶性,CEUS诊断的灵敏度为80.00%,特异度为90.00%,准确度为84.55%;ABVS诊断的灵敏度为83.33%,特异度为88.00%,准确度为85.45%;两者联合检查的灵敏度和准确度较单一检查提高,分别为95.00%和90.00%。结论 ABVS联合CEUS检查可提高对乳腺导管内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效能,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增强CT 联合超声内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 明确诊断的纵隔结核病例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提高确诊率.方法 对10 例影像学表现以肺门、纵隔病变为主,临床疑诊为结核病的患者,行EBUS-TBNA 检查,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点.结果 10 例经增强CT 联合EBUS-TBNA 以及试验性抗结核治疗,9 例明确纵隔结核诊断,1 例诊断为结节病.患者年龄17-71 岁,平均(39±16.82) 岁.发热、咳嗽为常见症状,咳痰症状少见.纵隔结核好发部位为4R 区、7 区及2R 区淋巴结,增强CT 常表现为不均匀强化、环形强化.结论 纵隔结核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有其特点,增强CT 结合EBUS-TBNA 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3.
王晶瑶  石建军 《中国医刊》2023,(9):1027-1029
目的 分析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动态增强扫描、弥散加权成像以及二者联合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收治的39例乳腺肿瘤患者,均进行MRI动态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MRI动态增强扫描、DWI以及二者联合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结果 手术病理结果显示,39例乳腺肿瘤患者中恶性肿瘤22例,包括浸润性导管癌19例、导管内癌2例、黏液癌1例;良性肿瘤17例,包括纤维瘤14例、乳腺病3例。MRI动态增强扫描诊断乳腺恶性病变20例,良性病变19例;DWI诊断乳腺恶性病变19例,良性病变20例;二者联合诊断乳腺恶性病变22例,良性病变17例。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RI动态增强、DWI以及二者联合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0.773、0.818、0.909,特异度分别为0.824、0.76...  相似文献   

14.
谢飒 《中国医药导报》2013,(32):105-108
目的 探讨不同超声造影参数及模式对胰腺原发性良恶性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以期能为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0年6月~2013年6月赤壁市人民医院常规超声、CT等检查初步拟诊为胰腺原发性占位性病变的患者64例,其中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胰腺恶性病变者48例,良性病变者16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超声造影检查参数在良恶性病灶间的差异性;比较超声造影下胰腺原发性良恶性病灶与正常胰腺组织时间-强度曲线的不同参数指标.结果 ①超声造影低增强模式下进行胰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敏感性为100.00%(48/48)、特异性为50.00% (8/16)、阳性预测值为85.71%(48/56)、阴性预测值为100.00%(8/8);超声造影晚增强模式下进行胰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敏感性为75.00%(36/48)、特异性为12.50%(2/16)、阳性预测值为94.74%(36/38)、阴性预测值为53.84%(14/26).②时间-强度曲线参数比较:恶性病变相对上升时间、相对平均渡越时间、相对最高增强百分数为(-1.27±4.03)s、(6.37±18.37)s、(3.84±23.24)%,良性病变为(0.97±3.12)s、(-7.50±20.18)s、(-32.37±42.1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2.55、4.33,P<0.05);相对达峰时间、相对到达时间恶性病变为(-1.10±4.80)s、(-0.61±5.31)s,良性病变为(1.73±6.86)s、(1.02±6.30)s,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3、1.01,P>0.05).结论 超声造影检查能通过观察时间-强度曲线参数对胰腺原发性占位病灶进行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经超声支气管镜针吸活检(EBUS-TBNA)在老年纵隔及肺门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17年1月至2021年4月52例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或肺部占位病变并行EBUS-TBNA的老年患者(年龄在70岁及70岁及以上)的临床资料,并选取同期的年龄小于70岁的248例患者作为对照,统计分析EBUS-TBNA在老年患者诊断中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结果:52例70岁及以上的患者中,平均年龄为(75.2±4.0)岁,男性占76.9%,高血压、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糖尿病的合并症比例分别为17.3%、13.4%、30.8%和9.6%,其中COPD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70岁以下的患者(16/36 vs 31/248,P<0.01)。EBUS-TBNA在70岁及以上的老年患者诊断的的敏感度为95.3%、特异度为100%;在安全性方面,52例老年患者中,穿刺点出血2例,一过性低血压2例,一过性心律失常4例,一过性低氧血症10例,二氧化碳升高4例,与70岁以下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超声支气管镜针吸活检在老年纵隔及肺部疾病中,具有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MR动态增强成像(DCE-MRI)在良恶性骨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7例骨病患者(良性18例,恶性29例)行DWI检查,其中36例(良性14例,恶性22例)再行DCE-MRI检查。分别于DWI和动态增强图像上测量ADC值、信号增强幅度(SEE)、早期动态增强斜率值(Slope值),判断TIC曲线类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选择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阈值,计算各参数对病变潜在恶性估计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   ① 47例病例中,良恶性两组病变的ADC值分别为(171.15±46.96)×10-5mm2/s、(100.14±26.47)×10-5mm2/s(P<0.05);以113.3×10-5mm2/s为阈值,ADC值对病变潜在恶性评估的准确性为86.4%;② 36例病例中,TIC曲线呈Ⅲ型者24例,恶性22例(91.67%),良性2例(8.33%);呈Ⅱ型者5例,Ⅰ型者7例,均为良性病变。若以Ⅲ型为恶性病变,Ⅰ、Ⅱ型均视为良性病变为诊断标准,则TIC类型对病变潜在恶性评估的准确性为94.3%;③ 良恶性两组间SEE、Slope值分别为227.96±172.08、325.6±125.86(P>0.05);(0.97±0.67)%/s、(2.53±0.91)%/s(P<0.05)。Slope值对病变潜在恶性估计的准确性为91.4%。结论  ①  DCE MRI比DWI更有助于鉴别骨骼系统病变良恶性,以TIC类型准确性最高,最有价值;② 良恶性病变间ADC值有一定交叉,DCE MRI存在重叠,联合应用DCE-MRI与DWI,会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MR动态增强成像技术及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经病理证实乳腺病变50例.采用快速三维动态增强扫序列(LAVA)行动态增强扫描,评价病灶的形态学特征,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结果 50例经病理证实,其中恶性24例,良性26例.病灶形态特征及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在良恶性乳腺病变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9.1,31.3,P<0.05).病灶形态特征诊断的敏感性91.7%(22/24),特异性84.6%(22/26),准确性88.0%(44/50),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诊断的敏感性92.3%(24/ 26),特异性73.1%(19/26),准确性86.0% (43/50);二者相结合的联合诊断标准的敏感性100.0%(24/24),特异性94.4%, (24/26),准确性96.0%(48/50).结论 乳腺动态增强成像能够提供丰富的形态学信息,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能够反映病变的血流动力学信息,两者的结合对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在诊断胸部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6 年3 月—2019 年3 月在石家庄市第一医院行EBUS-TBNA 检查的患者110 例。所有患者行 EBUS-TBNA 检查前接受CT 或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PET-CT)进行初步筛查。在彩色多普 勒超声指导下,经活检针(18 G)对110 例纳入对象行穿刺活检,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EBUSTBNA 在胸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计算其相应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 分析EBUS-TBNA 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明确Kappa 值。结果 经CT 或PET-CT 初步筛查,110 例受检者中, 疑似胸部恶性肿瘤81 例(73.64%),疑似结核病29 例(26.36%)。经手术病理诊断,81 例疑似胸部恶性肿瘤 患者中,75 例(92.59%)确诊为恶性肿瘤;29 例疑似结核病患者中,22 例(75.86%)确诊为结核病。EBUSTBNA 诊断胸部恶性肿瘤与病理诊断一致性检验Kappa 值为0.749(95% CI :0.711,0.904)。EBUS-TBNA 诊断结核病与病理诊断一致性检验Kappa 值为0.731(95% CI :0.703,0.917)。EBUS-TBNA 诊断恶性瘤纵隔 淋巴结转移与病理诊断一致性检验Kappa 值为0.604(95% CI :0.697,0.825)。110 例受检者中,2 例(1.82%) 存在轻微不适,但均对该检查方式耐受。结论 EBUS-TBNA 对胸部恶性肿瘤、结核病及恶性瘤纵隔淋巴结 转移的诊断有较高价值,与手术病理诊断呈高度一致性,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郭佳  谢红军   《四川医学》2018,39(5):590-592
摘要:目的评价氟-18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18F-FDG PET/CT)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38例乳腺包块患者均行18F-FDG PET/CT显像和乳腺钼靶检查,将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组38例患者均行手术和病理检查,病理确诊恶性肿瘤30例(浸润性导管癌25例,浸润性小叶癌4例,导管内原位癌1例),乳腺良性病变8例。18F-FDG PET/CT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27/30)、75%(6/8)、86.8%(33/38)、93.1%(27/29)和66.7%(6/9);乳腺钼靶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0%(21/30)、62.5%(5/8)、68.4%(26/38)、87.5%(21/24)和35.7%(5/14)。18F-FDG PET/CT显像对比钼靶检查,二者在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上述指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8F-FDG PET/CT显像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优于乳腺钼靶检查,尤其是对于致密型乳腺有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143例原发性纵隔肿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在胸腔镜下除纵隔肿瘤1例,肿瘤活检及胸膜固定术1例;单纯肿瘤切除122例;肿瘤切除合并肺楔形切除8例,心包部分切除4列,无名静脉部分切除1例;将右位主动脉弓误诊为纵隔肿瘤而手术1例;肿瘤未能切除7例。结果 术后死亡3例(死于呼吸衰竭2例,心肌梗死1例);出现脓胸2例,均治愈。术后病理诊断胸腺肿瘤62例(43.4%),其中恶性胸腺瘤12例;神经源性肿瘤37例(25.9%),畸胎瘤24例(16.8%),其他肿瘤20例(14.0%)。结论 CT对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应作为本病的常规检查。本病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应注意围术期处理、切口选择,病变的探查要仔细,肿瘤应尽量切除但也不应勉强,术后应彻底止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