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时心电图对应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时心电图对应导联STD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01例初发急性心梗患者分为A组(对应导联STD≥0.1mV)和组B(对应导联ST段无压低或压低<0.1mV),比较其临床资料。结果①A组存在冠脉狭窄(67.4%)及多支冠脉病变(25.6%)的比例高于B组(P<0.05)。②A组患者血CPK及CK-MB峰值与B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A组患者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高于组B(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伴心电图对应导联STD者冠脉狭窄及发生严重并发症的比例高,应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时的心电图对应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跟价值。方法检查分析110例急性心梗患者的心电图,比较ST段压低患者跟无ST段压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①ST段压低组患者存在冠脉狭窄(67.2%)及多支冠脉病变(25.7%)的比例高于无ST段压低组患者(P〈0.05)。②ST段压低组患者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几率高于无ST段压低组患者(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伴有心电图对应导联ST段压低者的冠脉狭窄以及发生严重并发症的比例高,应积极对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电图aVR导联ST段抬高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临床预后的价值。方法根据心电图aVR导联ST段变化,将78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分为抬高组41例和无抬高组37例。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①左主干病变9例,ST段抬高组8例(19.51%)、ST段无抬高组1例(2.7%),两组统计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44例,ST段抬高组28例(68.29%)、ST段无抬高组16例(43.24%),两组统计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2例,ST段抬高组8例(19.51%)、ST段无抬高组4例(10.81%),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aVR导联ST段抬高对预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ST段反映了心室复极早期电位变化。ST段改变可分为ST段抬高和ST段压低两大类。ST段抬高多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损伤性改变(有关ST段抬高的内容,将在心肌梗死及早复极变异中讲述)。心肌缺血常表现为ST段压低,ST段压低以基线(TP段)为准。一、心肌缺血与ST段压低ST段压低可分为水平型压低、下斜型压低及上斜型(J点型)压低三种。1.ST段水平型压低ST段水平型压低是指压低的ST段与R波顶点垂线  相似文献   

5.
临床心电图对心肌梗死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起重要作用。ST段抬高或压低是区分心肌梗死类型的重要依据,且不同部位心肌梗死时心电图ST段压低的表现也不相同,现将不同部位心肌梗死时心电图ST段压低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心电图诊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患者,对其诊断特点和表现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62例,均为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所做的心电图记录结果(发病后10 min~2 h)。结果在62例患者当中,有16例患者出现缺血性J波,占25.8%,其中11例为室性心律失常,5例为无室性心律失常;其余46例患者没有J波状况,占74.2%,其中18例为室性心律失常,28例为无室性心律失常。在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上,有J波患者显著高于无J波患者(P<0.05)。结论心电图诊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超急性期症状的特点比较明显,有利于有效诊断和评估病情,可预防此症状所产生的并发症,有着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李晓燕 《数理医药学杂志》2020,33(10):1433-1435
目的:评价心电图aVR导联ST段改变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作用。方法:选取某院心血管内科在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组患者均进行心电图监测,按ST段改变形式分为3组:抬高组40例,压低组25例,无偏移组35组,比较3组院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及院外1年死亡率。结果:抬高组、压低组三支病变发生率、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1年院外死亡率及GRACE评分均高于无偏移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抬高组与压低组各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心电图aVR导联ST段改变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评估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临床价值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体表心电图各导联ST段抬高总和(SumST)以及aVR导联ST段抬高≥0.5mm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116名急性前壁心梗患者,应用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12个导联SumST以及aVR导联ST抬高≥0.5mm预测住院死亡的价值,校正年龄、性别、疾病史和Killip分级等影响因素。结果患者中51例行急诊血运重建术,65例为溶栓治疗。血运重建组的Killip分级IV级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溶栓组(20.0%vs.4.9%,P=0.022),但死亡率低于溶栓组(7.8%vs.20.0%,P=0.056)。多因素分析发现a,VR导联ST段抬高≥0.5mm与住院死亡无关[OR:0.82(0.20~3.30),P=0.781],按照治疗方式分组分析也无统计学意义;而12个导联SumST与住院死亡之间显著相关[OR:1.08(1.02~1.14),P=0.005],分组分析该联系在两组中仍有统计学意义[急诊血运重建:OR=1.10(1.01~1.20),P=0.026;溶栓治疗:OR=1.07(0.99~1.15),P=0.039]。此外,肌钙蛋白T的升高亦增加住院死亡的风险(OR:3.82[1.10~13.29],P=0.036),但分组分析两组中该联系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体表心电图ST段抬高总和每增加1mm,住院死亡风险增加8%,而单独aVR导联ST段抬高与住院死亡无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ST段抬高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分组对比ST段抬高最大幅度、ST段抬高总导联数、ST段抬高总和对AMI患者30 d病死率、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再梗、梗死后心绞痛的发生率及一年内心血管事件的影响.结果 ST段抬高幅度越大,ST段抬高导联数越多,ST段抬高总和越大,其30 d病死率、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发生率越高(P<0.05);梗死后心绞痛、一年内心血管事件和30d再梗发生率也升高,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患者ST段抬高幅度越大.ST段抬高导联数越多,ST段抬高总和越大,早期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ST段抬高的心电图特征及相关鉴别要点,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30例心电图ST段抬高的特征。结果引起ST段抬高的机制各不相同,它们的心电图改变既有相似之点,又有独特之处。其鉴别要点是ST段抬高的形态、出现导联、有无动态改变及镜像改变。结论各种病症引起的ST段抬高,都有其心电图及临床特征,心电图及临床医师须仔细辨别。  相似文献   

11.
吴志丽  班学勤 《河北医药》2000,22(12):919-919
急性心肌梗死 (AMI)常伴远隔导联ST段压低 ,据文献报道 ,其发生率可达 4 8%~ 10 0 % [1] 。本文观察我院 1995年 1月~ 1999年 1月 176例AMI,对其远隔导联ST段压低的发生及近期预后的影响作一探讨。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按WHO制定的标准确诊的Q波急性心肌梗死 176例 ,男 136例 ,女 4 0例 ,年龄 35~ 76岁 ,平均 59.5岁。梗死部位 :前间壁 4 0例 ,前壁 38例 ,高侧壁 10例 ,广泛前壁 18例 ,下壁 60例 ,下壁 后壁 4例 ,再次梗死 4例 ,右室梗死 2例。 176例中合并休克 12例 ,心衰 60例 ,心律失常 64例 ,合并其它疾病 :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MI)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特征。方法于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随机选取ST段抬高型和非ST段抬高型各60例,对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和实验室检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 STEMI组中吸烟、持续性胸痛及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明显较NSTEMI组多;NSTEMI组患者年龄、女性比例和糖尿病并发率均明显高于STEMI组;STEMI组血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Ⅰ水平均明显高于NSTEMI组;造影显示冠脉单支病变NSTEMI组明显较少,而三支病变则多于STEMI组;冠脉狭窄程度≤90%的患者NSTEMI组较多,而狭窄>90%者STEMI组更多;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TEMI患者年龄偏大,且好发于女性,临床症状较轻,化验检测结果严重程度低,且造影显示冠脉病变程度低,但有基础TIMI血流3级和存在侧支循环的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电图a VR导联ST段抬高结合肌钙蛋白Ⅰ(c Tn I)在预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自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集205例NSTEACS患者,对所有患者均测定c Tn I,测量心电图a VR导联ST段抬高程度并行冠脉造影,并根据结果分别行冠脉介入治疗或药物保守治疗,出院后随访6个月。205例患者分成四组:A组,c Tn I阴性结合a VR-ST不抬高组(100例);B组,c Tn I阴性结合a VR-ST抬高组(31例);C组,c Tn I阳性结合a VR-ST不抬高组(43例);D组,c Tn I阳性结合a VR-ST抬高组(31例)。观察分析四组间左主干病变或三支冠脉病变发生率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死亡、心肌梗死、再梗、血运重建)的发生率,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左主干病变或三支冠脉病变发生率:D组显著高于A组(χ~2=78.9973,P=0.0000)、B组(χ~2=13.8091,P=0.0002)及C组(χ~2=44.7846,P=0.0000);B组显著高于A组(χ~2=19.7072,P=0.000)及C组(χ~2=10.8407,P=0.0009);A组与C组间无统计学差异(χ~2=0.0173,P=0.8952)。(2)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D组显著高于A组(χ~2=89.4940,P=0.0003)、B组(χ~2=11.0878,P=0.0009)及C组(χ~2=38.5719,P=0.0005);B组显著高于A组(χ~2=29.8000,P=0.0005)及C组(χ~2=9.5431,P=0.0020);A组与C组间无统计学差异(χ~2=2.0582,P=0.1514)。结论联合心电图a VR导联ST段抬高和肌钙蛋白I阳性对预测NSTE-ACS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心血管临床给予其更高程度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男性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154例急性STEMI男性患者分为中青年组(≤60岁,76例)和老年组(>60岁,78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包括冠状动脉造影、实验室检查以及心功能指标等相关检查结果。结果与老年组比较,中青年组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比例和体重指数高,住院天数短,单支血管病变和冠状动脉造影阴性比例高,三支血管病变比例低,Gensini评分低,植入支架数量少,心肌肌钙蛋白T和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以及心律失常发生率均较低(P<0.01或P<0.05)。结论随着年龄增长,急性STEMI男性患者呈现不同的临床特征,尽早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改善急性STEMI男性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李科民  吕九华  李新 《淮海医药》2009,27(4):289-29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墓碑型心电图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114例AMI患者入院后根据ST段抬高的类型分为2组:A组:ST段抬高呈墓碑型;共20例,B组:ST段抬高呈非墓碑型,包括弓背向上型、斜直型、新月型或平顶型,共94例,对比分析2组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ST段抬高AMI住院期间Ⅲ~Ⅳ级心功能患者、死亡率均超过B组(P〈0.005)。心源性休克及急性左心衰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B组(P〈0.005)。结论墓碑型ST段抬高AMI患者左心功能受损严重,泵衰竭发生率及死亡率高,临床预后差。ST段抬高呈斜直型、新月型或平顶型AMI临床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6.
尽管有先进的实验室检查供患者使用,但心电图作为既简便、快捷又实用的项目多年来一直深受临床欢迎。本文就近年来我院收治的100例心电图ST段抬高患者作一简要分析,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心电图ST段抬高超过同导联R波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388例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按住院时心电图ST段抬高是否超过同导联R波分成两组,分析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心功能、心梗部位、心率、血压、脉压、各种心律失常及血常规中性粒细胞计数和心肌激酶及同功酶等方面的临床特征.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心梗部位、心率、脉压和心肌激酶及同功酶等方面呈显著性差异(P<0.05);在心功能和心律失常及中性粒细胞计数方面呈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心电图ST段抬高超过同导联R波是急性心梗应急表现.  相似文献   

18.
<正> 目前,心电监测普遍开展,且多选用CM_5或CC_5导联,临床发现其无症状性ST段压低发生率和下降幅度均较常规导联明显增加。为此,我们对比分析了111例可疑冠心病患者静息及平板运动试验时监护导联与常规梦联ST段压低的情况,以期寻找两者间关系,探讨监护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对象和方法一、对象111例临床可疑冠心病,但常规导联心电图无缺血性ST-T异常,尚不能确诊者。其中男76例,女35例;年龄36~64岁。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STE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共163例,根据其是否在院期间死亡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对比两组患者一般情况、血液生化指标和心电图等临床资料。同时对比存活组患者溶栓前后的血清hs-CRP、CK-MB、TNT和BNP水平。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的预测因素。 结果 死亡组的男性、年龄>65岁、前壁心肌梗死(MI)、高血压、高血脂、饮酒、糖尿病、Killip 分级≥II级比率显著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的白细胞、血肌酐、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三硝基甲苯(TN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脑尿钠肽(BNP)均显著高于存活组,而HDL-C显著低于存活组(P<0.01);存活组患者溶栓后血清hs-CRP、CK-MB、TNT和BNP显著低于溶栓前,(P<0.05)。死亡组的溶栓成功率显著低于存活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高龄、血肌酐和hs-CRP水平升高、前壁MI、BNP升高、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溶栓不通、在院期间发生心源性休克和Killip分级≥Ⅱ级因素影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析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2例N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随访6个月的心血管事件,包括主要心血管事件及次要复合心血管事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58.5%(48/82),其中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3.6%(3/82),次要复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54.9%(45/82)。单因素分析显示,预测NSTEMI患者6个月时心血管事件的相关因素包括冠心病史和糖尿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NSTEMI患者6个月时主要心血管事件相关因素为cTnI≥0.8μg/L、白细胞水平及入院静息心率>100/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NSTEMI患者6个月时次要复合心血管事件相关因素为使用抗心律失常药和入院静息心率>100/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NSTEMI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包括冠心病史、糖尿病、cTnI≥0.8μg/L、白细胞水平升高及入院静息心率>100/min,影响次要复合心血管事件的因素包括使用抗心律失常药和入院静息心率>100/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