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干预对断指再植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断指再植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90例断指再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给予一系列心理护理措施,对照组不予干预,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结果观察组术后第8天SAS、SDS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后当天(P〈0.01);术后第8天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术后第8天SAS、SDS评分与术后当天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有效地改善断指再植术后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对断指再植成活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音乐对断指再植术后康复训练患者的负性情绪影响,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断指再植术后康复训练患者共72例,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6例患者。一组为实验组,该组患者采用音乐护理的方式进行临床护理;另一组为对照组,该组患者采用常规性护理法进行临床护理。两组在经过1个月的护理干预之后,运用抑郁自评表(SDS)和焦虑自评表(SAS)评估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状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状况,可以得出:实验组患者的抑郁、焦虑发生率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护理的方式在护理断指再植术后康复训练患者中有肯定的应用价值,其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抑郁、焦虑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护理中推广。  相似文献   

3.
心理干预对自残性断指再植术患者心理支持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自残性断指再植术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其心理干预.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97例自残性断指再植住院患者心理进行测评,对心理障碍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结果:术前测SAS标准分为(54.32±8.36)分、SDS标准分为(47.23±5.68)分,均显著高于常模(P<0.01),心理护理干预1周后测SAS标准分为(43.78±6.90)分、SDS标准分为(41.36±4.65),与首测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自残性断指再植术后经心理护理干预,能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有助于预防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和促进再植指的顺利成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行外科断指再植术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到我院外科室行断指再植术患者8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实验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断指再植患者焦虑缓解程度、血压变化值、患者满意度、术后疼痛情况等,并作出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术后疼痛及焦虑情绪人数所占比例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以上指标差异明显(P〈0.01),可进行统计学分析。结论舒适护理可以有效减轻患者围手术期间的焦虑恐惧心理,提高患者信任度和断指成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本院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138例为观察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9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分析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结果经不同方案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入院与出院时的焦虑抑郁情况,入院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分值和焦虑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分值和焦虑分值,研究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应用护理干预来护理子宫全切术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使患者及早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分析焦虑和抑郁情绪对支气管哮喘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10月于本院就诊的102例哮喘患者进行研究,依据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量表(HAD量表)测试结果将患者分为正常组(n=50)与不良情绪组(n=52),均给予相同规范化治疗4周,观察记录2组哮喘控制情况,并比较不同预后患者HAD量表评分情况.结果 正常组哮喘控制率为84.0%(42/50),而不良情绪组为61.5%(32/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对不同预后患者进行分析发现,哮喘控制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显著优于未控制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影响哮喘控制水平,而哮喘症状控制不佳者其焦虑、抑郁程度较重.临床可通过对患者不良情绪进行干预,进而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改善其抑郁焦虑心理的效果。方法在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常规组患者实施传统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研究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前常规组与研究组焦虑状态评价和抑郁状态评价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利于改善患者不良情绪状态,促使患者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护理干预对自愿戒毒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对50例自愿戒毒患者焦虑、抑郁状态进行护理干预,并对干预前后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变化对比。结果: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变化有很大的差异。结论: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家属指导等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变化,患者的不良情绪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认知护理干预对改善耳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4例耳鸣患者,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认知护理干预,对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耳鸣患者给予认知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末节断指再植术后的相关护理操作方法并观察护理效果。方法本院手外科行末节断指在臂丛麻醉下显微再植修复患者41例,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41例45指术后成活并恢复情况良好44指(97.8%);1指(2.2%)因受严重绞伤,术后并发血管危象发生坏死而截指。结论对行末节断指再植术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指术后的成活情况,促进患指正常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血液透析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血液透析治疗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情况.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干预后(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焦虑抑郁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颅脑肿瘤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的现状及其相关因素,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患者负性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94例颅脑肿瘤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应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分析患者焦虑、抑郁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观察组实施认知行为疗法,比较两组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与患者的年龄、经济状况、疾病知识等有关。观察组干预后负性情绪明显改善。结论颅脑肿瘤术后患者存在着焦虑抑郁,且与患者的年龄、经济状况、疾病知识等密切相关,临床中应积极开展心理干预,以更好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行为护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焦虑和抑郁不良情绪的作用。方法将我院接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52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行为人护理。对两组护理前后的不良情绪进行评分比较。结果两组护理前焦虑、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焦虑、抑郁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实施行为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促进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心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焦虑抑郁情绪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分组规则,分成对照组、观察组,施以对照组40例患者常规护理,在此前提下予以观察组40例患者心理干预,比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绪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显著比对照组低,数据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把心理干预应用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不良情绪,增强患者康复信心,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交流技,j对宫外孕手术治疗后患者不良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将92名宫外孕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48人与干预组44人,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交流技,丁与患者交流,交流之后在术后第3天对2组患者的焦虑情绪进行量化评估。结果干预组患者焦虑情绪有显著改善,P〈0.05,而对照组患者烦躁、低沉情绪没有明显改变,P〉0.05。结论应用交流技巧与宫外孕术后患者交流有助于改善宫外孕术后患者的烦躁、低沉情绪,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6.
方虹  黄祖莲 《中国基层医药》2014,(11):1749-1750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子宫广泛切除术患者不良情绪状态的干预作用.方法 对接受子宫广泛切除术治疗的72例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采用健康教育的方式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干预,对比健康教育前后患者的不良情绪变化情况.结果 72例患者在健康教育前存在抑郁、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但在健康教育后,患者的抑郁、焦虑情况明显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4.20、5.90,均P<0.05);实施健康教育后,患者在精力、疼痛、情感、睡眠、社会活动、身体活动等方面的评分均较健康教育前明显改善(t=2.22、2.16、5.99、4.45、2.00、10.32,均P<0.05).结论 对子宫广泛切除术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改善其不良情绪,有助于术后尽早地恢复其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和合理情绪疗法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引起焦虑和抑郁不良情绪的护理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符合入选条件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干预组进行常规护理基础+个性化护理+RET,对照组仅进行常规进行护理;干预前后分别对两组进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DMA)调查,以及干预后两组的住院期间住院病员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实施干预后,干预组的焦虑、抑郁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干预组患者对住院期间临床护理总满意度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情绪疗法可以同时改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焦虑、抑郁,也能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满意度,该方法进一步研究后可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早期康复训练对断指再植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断指再植术后患者早期康复训练对功能恢复的影响。方 法对406例断指再植术后患者进行早期、专业的康复介入,根据病情的发展,循序渐进的进行康复训练。结果 术后进行功能评价,87%的患者获得良好的效果。减轻了家庭及社会负担,降低了伤残率,使其重返工作岗位。结论 早期专业系统的康复护理是断指再植术后功能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断指再植术后应用功能康复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96例行断指再植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48例,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护理,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组患者针对性的功能康复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再植断指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再植成活率、关节活动度及握力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护理组患者再植断指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护理组患者再植成果、关节活动度及握力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断指再植术功能康复护理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及再植成活率,且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寻求产妇焦虑抑郁的原因,并探究最佳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88例分娩产妇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设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随机分配患者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文化程度、生活环境及经济条件、社会支持系统、身体健康状况是引起产妇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研究组SDS、S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产妇焦虑抑郁的原因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产妇不良情绪,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