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两组,服用血府逐瘀汤每日1次结合西药常规治疗,3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单用西药常规治疗。观察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程度、硝酸甘油含片用量、心电图改变、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含片用量、心电图、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好转,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对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法将8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结果: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的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常规给予西药抗心绞痛治疗,治疗组加用血栓通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绞痛缓解,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善情况,血脂、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98%)明显高于对照组(80%)(P〈0.01),两组治疗后心电图示心肌缺血改善情况、血脂、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通心络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口服,观察组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通心络口服,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硝酸甘油用量减少,心绞痛持续时间缩短(均P〈0.01);观察组患者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整体治疗效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改善(P〈0.01),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心络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8例,均根据病情给予控制高血压、调脂、硝酸酯类、钙拮抗剂及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步长脑心通胶囊,对照组加用丹参注射液,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步长脑心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及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内科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西药治疗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心绞痛缓解情况、心电图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心绞痛总有效率为88.1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改善的更明显(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对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9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50ml/d,对照组48例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d,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参数。结果:对照组治疗后血液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检测指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两组比较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改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具有更好的改善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步长倍通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治疗14天后观察临床疗效及心电图。检测两组在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常规心电图ST改变、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同时观察药物过敏、出血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能显著改善心绞痛患者的症状(P〈0.05),改善心绞痛患者的缺血心电图(P〈0.05)。治疗组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加减血府逐瘀汤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研究。方法选取我院92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通过加减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Fib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减血府逐瘀汤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保证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硝酸盐类、p-受体阻滞剂、调脂、降压、降糖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脑心通胶囊口服治疗。治疗4周后判定疗效。结果2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细胞比容、血沉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或P〈0.01),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89.1%,对照组80.4%,2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结论脑心通胶囊能明显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纠正患者的高凝状态,对冠心病心绞痛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葛根黄酮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心绞痛、心电图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口服葛根黄酮胶囊,对照组100例口服地奥心血康胶囊。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心电图和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冠心病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6.0%和77.0%;对照组分别为78.0%和61.0%,治疗组冠心病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除红细胞压积、血沉和血沉方程K值外,均有明显改善(P<0.05~0.01)。结论葛根黄酮胶囊具有改善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症状、心电图和血液流变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对68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疗程均为2周.观察临床症状及心电图的改善情况,测定血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银杏叶滴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低危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治疗组予银杏叶滴丸口服,对照组口服消心痛(硝酸异山梨酯)、阿司匹林,4周后观察心绞痛临床疗效和心电图、血脂、C-反应蛋白、血液流变学、心功能指标的改变。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疗效较治疗前改善,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血脂、C-反应蛋白、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改善,且优于对照组,有差异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银杏叶滴丸可明显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改善患者血脂、C-反应蛋白、血液流变学和心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静  杨伟利  张毅 《四川医学》2006,27(11):1141-1142
目的 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8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15d,观察临床症状.心电图.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心电图及血液流变指标方面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 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心绞痛起效迅速,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与分析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200例冠心病心绞痛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冠心病心绞痛药物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药物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结果:丹红注射液能够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血脂水平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 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能够显著改善冠心病心绞痛并高脂血症患者症状,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剂量波立维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两组患者接受完全相同的冠心病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每日服用波立维75mg,观察组每日服用150mg。治疗前后对所有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检测,比较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开始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全血粘度、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聚集指数及血浆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波立维150mg/d维持量,能够有效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T)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ACT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灯盏花素注射液)50例和对照组(复方丹参注射液)50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1)临床治疗情况:治疗后两组患者病情均有明显改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血液流变学改变情况: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参数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低切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变形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使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ACT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窦洁 《中原医刊》2011,(24):119-120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脂微球制剂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配对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药物加用前列地尔脂微球制剂(10ug,每日一次)治疗,共治疗2周。观察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心绞痛发作情况评价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血清c-反应蛋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也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疗程结束后血清c反应蛋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心绞痛发作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前列地尔脂微球制剂可以降低c反应蛋白及血液粘滞性水平,从而改善心肌缺血,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9.
血栓通联合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血栓通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仅应用硝酸甘油注射液10mg,每日一次;治疗组患者在应用硝酸甘油的同时加用注射用血栓通500mg,每日一次静点;两组疗程均为3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和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6.00%和8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栓通与硝酸酯类静脉制剂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药苦碟子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苦碟子注射液,40ml/次,1次/日,3周为1疗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4.1%,对照组总有效率73.5%,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苦碟子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及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