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讨论左房黏液瘤所致脑栓塞、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特点。方法:报告1例并发腩栓塞、多发颅内动脉瘤有罕见影像学表现的左房黏液瘤患者,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分析。结果:左房黏液瘤患者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由栓塞所致,反复脑栓塞导致严重神经功能损害,溶栓疗效与栓子的性质有关。肿瘤栓子可导致少见的迟发性颅内多发动脉瘤,动脉瘤慢性反复出血后出现罕见影像学表现,CT表现为脑内多发高密度病灶,MRI TI、T2及弥散加权均表现为极低信号病灶,周边伴镶边样高信号。结论:心房黏液瘤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治疗,杜绝检塞的发生至关重要,对黏液瘤术后进行随访有助于颅内动脉瘤的发现。  相似文献   

2.
心脏粘液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常发生于左心房。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心悸、心律失常及全身多器官栓塞,约半数病例以脑血管栓塞为首发症状。但心房粘液瘤伴发颅内多发动脉瘤的病例国内外报道较少,我院于2005年确诊了1例,现报道如下。1资料患者,女,27岁,因“发作性意识障碍5年,眩晕伴右侧肢体乏力20d”于2005年10月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5年前患者活动中突然昏到在地,呼之不应,无抽搐及大小便失禁,伴体温升高38℃,当地医院头部MR检查,发现双侧小脑半球、丘脑、脑干多发病灶,按“非特异性脑炎”治疗患者5d后清醒,醒后右侧偏瘫,吐词不清。半年后生活…  相似文献   

3.
静脉溶栓成功治疗心房粘液瘤致急性脑栓塞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血性脑卒中约有15%~20%为心源性脑栓塞,尤其在45岁以下的人群中,这个比例更大,约占23%~36%[1]。引起心源性脑栓塞的病因主要包括心房纤颤、心肌梗死、扩张性心肌病及心瓣膜病等。心房粘液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心脏肿瘤,占心脏良性肿瘤的70%以上。心脏粘液瘤可发生在心脏各心腔,但75%以上起源于左心房,多累及青年或中年,约20%~45%的患者首发症状为栓塞,其中50%为脑栓塞。此外还可表现为心脏栓塞、肾脏栓塞、外周血管栓塞、皮肤病及动脉瘤[2,3]等。心房粘液瘤引起脑栓塞国内外均有报道[4~6],但行溶栓治疗病例尚未见报道。1资料患者,男,47…  相似文献   

4.
多发性颅内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探讨多发性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手术时机和显微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03年3月至2007年10月期间40例确诊为多发性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行显微手术夹闭治疗,其中治愈或良好26例,轻残5例,重残2例,死亡3例;1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2例保守治疗;1例放弃治疗。结论CT、MRA、CTA可为多发性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提供重要的信息,DSA仍然是诊断多发性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显微手术夹闭是多发性颅内动脉瘤的一种成熟、可靠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颅内动脉瘤栓塞结果与动脉瘤瘤体和瘤颈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与其瘤颈和瘤体的关系。方法 :测量 12 0例 12 1个用可控性弹簧圈栓塞治疗的颅内动脉瘤瘤体、瘤颈和栓塞百分比 ,并进行分析。结果 :动脉瘤瘤体大小与瘤颈宽度相关。 10 0 %栓塞的和 90 %~ 95 %栓塞的动脉瘤分别与≤80 %栓塞的动脉瘤比较 ,其瘤颈宽窄和瘤体长径有显著性差异 (t检验P值均 <0 0 2 5 )。结论 :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结果与动脉瘤颈宽窄和瘤体长径相关 ,瘤颈越宽、瘤体越大则越难达到完全栓塞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颅内多发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和诊治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20例多发性动脉瘤,共44个动脉瘤中颈内一后交通动脉瘤24个,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动脉瘤8个,前交通动脉瘤6个,基底动脉瘤3个,其他部位3个。一期手术处理2个动脉瘤13例(其中微创手术7例,栓塞手术6例),二期手术者7例。结果优良13例,轻残4例,重残2例,死亡1例。术后随访DSA显示动脉瘤消失。结论微创手术治疗颅内多发性动脉瘤是安全和可行的。手术夹闭与栓塞治疗相辅相成。尽可能一期处理所有动脉瘤,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颅内多发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2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58例颅内多发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显微手术夹闭49例,血管内栓塞治疗7例,手术联合栓塞治疗2例。结果 58例病人中,恢复良好45例,轻残7例,重残3例,死亡3例。结论显微手术夹闭及血管内栓塞均是治疗颅内多发性动脉瘤的可靠且有效的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可以提高颅内动脉瘤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血管内栓塞治疗多发性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血管内栓塞治疗16例多发性颅内动脉瘤(共38个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36个动脉瘤在前循环,2例病人分别有1个动脉瘤在后循环。根据Hunt—Hess评分,Ⅰ级5例,Ⅱ级6例,Ⅲ级3例,Ⅳ级2例。结果15例病人一次性将所有动脉瘤栓塞,1例仅栓塞责任动脉瘤,未能栓塞的动脉瘤二期手术夹闭。无死亡病例,临床随访6个月以上,所有病例无再出血;预后按GOS评分,良好11例,轻残3例,重残1例,植物生存1例。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多发性颅内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诊断明确后应尽早治疗责任动脉瘤;然后再根据未破裂动脉瘤的处理原则,选择性栓塞其它未破裂动脉瘤。  相似文献   

9.
单侧入路夹闭颅内双侧多发性动脉瘤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单侧入路夹闭双侧多发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方法。方法自2005年9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12例颅内双侧多发性动脉瘤,其中8例采取了单侧入路治疗双侧颅内动脉瘤。病人均为Hunt—Hess分级Ⅲ级以下,以双侧后交通动脉瘤最常见。采用单侧翼点入路,夹闭本侧动脉瘤后,继续分离对侧各间隙,直至显露对侧动脉瘤颈及载瘤动脉的近、远心段。结果成功夹闭8例共19个动脉瘤,术后6例DSA复查均示双侧多发性动脉瘤消失,载瘤血管通畅。本组无死亡。结论单侧入路夹闭双侧多发动脉瘤具有损伤小、手术时间短,避免了二次手术的优点。缺点是操作空间较狭小、位置深在,技术要求高,适合有较丰富显微外科经验者选用。  相似文献   

10.
颅内动脉瘤GDC栓塞治疗并发的缺血性脑损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电解式可脱铂金弹簧圈(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并发的缺血性脑损害及其影响因素、临床表现和治疗情况,以有效地防治GDC术中或术后的脑缺血事件。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行GDC栓塞治疗术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共行GDC术43例次,对其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脑缺血并发症的诊断及治疗情况等进行分析,探讨脑缺血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治疗措施及预后。结果 43例次GDC术中,发生术中或术后脑缺血事件的11例次.经相应治疗,9例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宽颈动脉瘤是继发缺血性脑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缺血性脑损害是GDC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常见并发症,及时发现和早期治疗可使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1.
自2006年3月至2007年10月,作者遇见2例颅内多发性动脉瘤,根据目前各种检查和判断破裂动脉瘤的标准,拟判断为破裂的动脉瘤,但经过手术证实判断错误。现复习文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自膨式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椎基底系动脉瘤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探讨和总结应用Neuroform自膨式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颅内椎基底系动脉瘤的技术。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颅内椎基底系动脉瘤,均采用Neuroform自膨式支架结合弹簧圈技术治疗。结果 基底动脉3例,椎动脉远端9例,12例全部应用Neuroform自膨式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1例术后出现眩晕的表现。5例随访3个月,无复发、无狭窄及再出血。结论 在栓塞颅内动脉瘤时应用Neuroform自膨式支架结合弹簧圈技术,可防止弹簧圈突入载瘤动脉,保持载瘤动脉通畅,提高了颅内动脉瘤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心脏粘液瘤致栓塞性脑血管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心脏粘液瘤致栓塞性脑血管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详细分析7例以脑血管栓塞为首发症状的左房粘液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 心脏粘液瘤患者可以脑血管栓塞为首发症状,心脏症状可有或无,容易漏诊。结论 对于栓塞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应将心脏超声做为常规检查,以尽早发现心脏粘液瘤而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单侧入路夹闭双侧多发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方法。方法自2005年9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12例颅内双侧多发性动脉瘤,其中8例采取了单侧入路治疗双侧颅内动脉瘤。病人均为Hunt-Hess分级Ⅲ级以下,以双侧后交通动脉瘤最常见。采用单侧翼点入路,夹闭本侧动脉瘤后,继续分离对侧各间隙,直至显露对侧动脉瘤颈及载瘤动脉的近、远心段。结果成功夹闭8例共19个动脉瘤,术后6例DSA复查均示双侧多发性动脉瘤消失,载瘤血管通畅。本组无死亡。结论单侧入路夹闭双侧多发动脉瘤具有损伤小、手术时间短,避免了二次手术的优点。缺点是操作空间较狭小、位置深在,技术要求高,适合有较丰富显微外科经验者选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报道采用自膨胀专用颅内支架Neuroform和生物活性弹簧圈Matrix栓塞1例宽颈海绵窦动脉瘤的经验.方法对一女性48岁多发性脑动脉瘤病人,在栓塞其破裂的前交通动脉瘤后5个月,采用国际上第1个专用颅内支架Neuroform和第1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弹簧圈Matrix栓塞另一伴发的宽颈海绵窦动脉瘤.结果支架成功置入载瘤动脉的瘤颈处,并经插入支架网眼内的微导管在动脉瘤内填入3个Matrix电解脱弹簧圈,动脉瘤闭塞95%以上,载瘤动脉通畅.病人无神经功能症状,弥散加权MR未见脑缺血灶,MRA和TCD未见脑血管痉挛,术后5 d出院.结论Neuroform颅内支架使用方便、安全,适用于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特别适用于迂曲的脑血管.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电解式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影响因素、病理改变等作一综述。1 疗 效  自1995年通过美国联邦食品与药品委员会(FDA)批准用于临床以来,GDC已在全世界被广泛用于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栓塞治疗,其疗效令人振奋。尤其对于手术夹闭缺乏指征的动脉瘤,GDC栓塞手术大大提高了动脉瘤治疗的可行性和治疗效果。1.1 栓塞程度 GDC主要的作用是通过物理填塞瘤腔,使动脉瘤与载瘤动脉血流完全或基本隔离,孤立动脉瘤,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因此,对动脉瘤瘤体的栓塞程度及栓塞的稳定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G…  相似文献   

17.
低孔率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传统方法是应用弹簧圈进行栓塞.低孔率支架的应用使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理念由瘤体栓塞转变为载瘤血管的重建。目前,体外实验、动物实验及临床初步应用均证明了低孔率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本文即对低孔率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现状与展望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左房粘液瘤及其神经系统合并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房粘液瘤及其神经系统合并症时红,王新生综述孙宝善审校左房粘液瘤为最常见的原发性心脏肿瘤,组织学上虽属良性肿瘤,但其并发症较为严重,存在潜在的致命性.左房粘液瘤可并发多种多样的神经系统症状,有相当大的致死率,有时没有特异性的病史、体征、胸部X线和心电...  相似文献   

19.
可脱性球囊闭塞治疗132例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可行性。方法:用可脱性球囊治疗132例颅内动脉瘤,其中闭塞动脉瘤瘤体6例,行载瘤动脉闭塞治疗不可夹闭的动脉瘤126例。结果:本组病人无一例死亡。栓塞治疗后急性期仅有两例双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出现偏瘫,经用扩血管药物及高压氧治疗基本恢复。其余无明显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对95例载瘤动脉闭塞的病例进行了6个月~11年(平均4.7年)的随访,结果满意。结论:可脱性球囊闭塞载瘤动脉是治疗某些不可夹闭的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方法,该方法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是较低的。  相似文献   

20.
15例颅内动脉瘤切除术孙克华,刘承基,谭启富,邬祖良颅内动脉瘤最理想的治疗方法是在夹闭或结扎瘤颈后切除动脉瘤。其优点是既可以把动脉瘤排除在血液循环之外,又可以解除动脉瘤对局部组织的压迫[1、2]。本文报告我院15例颅内动脉瘤切除术的治疗结果,复习文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