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了解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阳性孕妇在分娩前4小时应用抗生素对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诊治的妊娠晚期顺产孕妇739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GBS筛查阳性439例作为观察组,并根据是否在分娩前4小时应用抗生素,将观察组分为甲、乙两组,观察甲组(应用)312例,观察乙组(未应用)127例。再选取同时期妊娠晚期GBS筛查阴性的孕妇3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甲、乙组和对照组的母儿结局。结果观察甲组、乙组和对照组胎儿窘迫、产后出血、早产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甲组胎膜早破率(8.7%)低于观察乙组(1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与对照组(8.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7)。观察甲组宫腔感染+产褥感染发生率低于乙组、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7);而观察乙组宫腔感染+产褥感染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观察乙组新生儿感染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甲组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对于GBS筛查阳性的妊娠晚期孕妇,不仅需要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还应尽可能在分娩前4小时以上应用,以改善围产结局。  相似文献   

2.
《中国性科学》2017,(12):108-110
目的:探讨孕晚期妇女B族溶血性乳链球菌(GBS)感染情况对妊娠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取在我院产前检查,并最终在我院分娩的孕晚期妇女为研究对象,均接受GBS培养,根据培养结果将GBS培养阳性的孕妇共138例分为观察组。另选择GBS培养阴性的孕妇14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孕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早产、胎膜早破、宫内感染、产后出血、产褥期感染、胎儿窘迫、病理性黄疸和新生儿感染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晚期妇女GBS感染对不良妊娠及新生儿结局密切相关,可增加早产、胎膜早破、宫内感染、产后出血、产褥期感染、胎儿窘迫、病理性黄疸和新生儿感染发生率。应对孕晚期孕妇常规进行GBS感染的筛查并及时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妊娠晚期孕妇依据是否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分组,即感染组(70例)与非感染组(130例),对两组的妊娠结局进行统计观察。结果: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在胎膜早破、宫内感染、早产、剖宫产和产后出血以及羊水污染的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新生儿感染、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窘迫和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分别为30.0%、37.1%、25.7%、24.3%,均高于非感染组的10.8%、11.5%、6.9%、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晚期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对孕妇的妊娠结局影响相对比较大,会增加宫内感染和新生儿感染等情况,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妊娠晚期GBS感染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表达水平,并探讨CRP、PCT、IL-6检测在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GBS)感染患者妊娠结局预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在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行产前检查、住院分娩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50例GBS筛查阳性发生胎膜早破者归入胎膜早破组,50例GBS筛查阳性早产临产者归入早产临产组,50例GBS筛查阳性足月临产者归入GBS对照组,再随机选择50例GBS筛查阴性者归入空白组。采用PCR法确定孕妇及新生儿GBS感染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RP、PCT、IL-6水平,比较CRP、PCT、IL-6对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胎膜早破组、早产临产组妊娠晚期GBS感染患者分娩前、分娩后1d、分娩后3d血清CRP、PCT、IL-6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GBS对照组、空白组(P<0.05),GBS对照组患者分娩前、分娩后1d、分娩后3d血清CRP、PCT、IL-6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4组孕妇分娩后1d血清CRP、PCT、IL-6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分娩前(P<0.05);胎膜早破组、早产临产组及GBS对照组新生儿GBS感染率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分娩前血清CRP、PCT、IL-6水平及三者联合诊断妊娠晚期GBS感染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2、0.793、0.873,三者联合检测妊娠晚期GBS感染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为0.930。结论 CRP、PCT、IL-6在妊娠晚期GBS感染患者妊娠结局预测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可能作为临床监测及预防不良妊娠结局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孕周处理方法处理胎膜早破患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2011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28~35+6孕周的380例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产妇意愿及医师建议将纳入病例分为保胎组和非保胎组,其中保胎组患者220例,非保胎组患者160例。此外按照患者胎膜早破的发生时间又将所有纳入病例分为3个亚组,即28~31+6孕周组(70例)、32~33+6孕周组(160例)、34~35+6孕周组(150例)。采用不同孕周的处理方法对胎膜早破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并详细记录所有患者的妊娠结局,比较28~31+6孕周、32~33+6孕周、34~35+6孕周患者中保胎组和非保胎组的妊娠结局是否存在差异。结果:28~31+6孕周保胎组宫内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非保胎组(P0.05),不过保胎组新生儿死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非保胎组(P0.05);32~33+6孕周保胎组剖宫产率、宫内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非保胎组(P0.05),不过保胎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非保胎组(P0.05);34~35+6孕周保胎组宫内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非保胎组(P0.05)。结论:不同孕周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具有不同的处理策略,28~31+6孕周实施保胎方案的意义值得商榷,32~33+6孕周进行保胎治疗具有一定的意义,不过需要对产妇及胎儿的情况做出密切监测,34~35+6孕周进行保胎意义不大。临床上应重视胎膜早破的预防与处理,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以提高围生理期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孕周开始治疗妊娠梅毒对妊娠结局影响性,以期降低妊娠梅毒并发症。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110例妊娠梅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实现同一种治疗妊娠梅毒方案,但在不同孕周进行治疗,分别是在16周和≤16周,分别称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对新生儿娩出和妊娠结局影响性。结果:观察组阿氏评分、体重分别为(8.99±1.13)分、(3.61±0.56)kg,对照组阿氏评分、体重分别为(6.78±0.95)分、(2.68±0.45)kg,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在呼吸、心率上比较则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妊娠结局共有异常2例,发生率为3.64%,正常足月活婴占96.36%;对照组妊娠结局中共有异常11例,发生率20%,正常足月活婴占80%,观察组在不良妊娠结局上明显低于对照组,正常足月活婴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16周内对妊娠梅毒进行诊治能有效降低妊娠风险,临床价值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筛查阳性孕妇的阴道微生态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7月在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诊治的妊娠晚期GBS筛查阳性10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00例孕妇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时期妊娠晚期GBS筛查阴性的10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两组孕妇均行阴道微生态检查,比较两组孕妇的微生态结果及母儿结局。试验组根据是否合并微生态失调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合并微生态失调共62人,乙组微生态正常共38人。比较两组的新生儿窒息率,宫腔感染+产褥感染的发生率以及新生儿感染率。结果试验组微生态失调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宫腔感染+产褥感染发生率及新生儿感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的宫腔感染+产褥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BS感染与阴道微生态相关,对GBS阳性且合并微生态失调者,改善其阴道微生态环境,可能改善围产结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妊娠期合并梅毒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间收治的120例妊娠合并梅毒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依据全程是否抗梅毒治疗进行分为治疗组(70例)与未治疗组(50例),观察两组母婴结局和新生儿先天梅毒状况。结果:治疗组足月儿、存活儿、流产与死胎儿以及存活儿比例分别为90.2%、2.9%、7.1%、92.9%,未治疗组中足月儿、存活儿、流产与死胎儿以及存活儿比例分别为30.0%、18.0%、52.0%、48.0%,两组的临床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先天梅毒发生率18.5%,明显的低于未治疗组的83.3%,两组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妊娠期合并梅毒孕妇早期实施规范抗梅毒治疗是可行的,能够改善母婴结局,控制新生儿先天梅毒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胎膜早破孕妇阴道B族链球菌、支原体、衣原体感染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将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收治的236例胎膜早破孕妇纳入胎膜早破组,另随机抽取同期收治的270例无胎膜早破正常孕妇纳入对照组.胎膜早破组足月102例、未足月134例.比较各组B族链球菌、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助产士孕期营养指导对妊娠糖尿病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0年9月~2012年9月在我院产科收治的106例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常规护理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而护理干预组患者则加用助产士孕期营养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母婴结局。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剖宫产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羊水过多、孕期感染发生率、巨大胎儿、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发生率、性欲和性高潮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新生儿转NICU治疗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助产士孕期营养指导能够提高自然分娩率,充分享受自然分娩带来的好处,改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11.
廖琪 《中国性科学》2017,(6):127-129
目的:探讨HPV感染孕妇的HPV分型,以及对妊娠结局和新生儿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产检时发现的249例HPV感染孕妇为研究对象,并取同期未感染HPV的孕妇25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本研究妊娠期HPV感染,高危型主要是16、18、52、58型,低危型主要是6、11型。检出率最高的年龄组是25~34岁之间的生育期女性,其中以单型感染为主。HPV感染组与对照组分娩方式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孕妇产科并发症及新生儿不良结局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妊娠期宫颈感染HPV型主要为HPV16、18型;25~34岁之间妊娠女性HPV感染率最高。妊娠期HPV感染对妊娠分娩方式没有影响,对产妇产后并发症及新生儿不良结局也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孕酮(P)、催乳素(PRL)、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对孕6周~12周先兆流产保胎结局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浙江省中医院诊治的260例孕6周~12周先兆流产患者和同期进行产检的220例孕6周~12周健康孕妇为研究对象。将260例孕6周~12周先兆流产患者设为患病组,将220例孕6周~12周健康孕妇设为健康组,比较两组成员血清P、PRL和β-HCG水平。患病组患者实施对症治疗,根据保胎结局将其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P、PRL和β-HCG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血清P、PRL和β-HCG水平与孕6周~12周先兆流产保胎结局的关系。结果患病组孕<8周、孕8周~9周、孕>10周患者血清P、PRL、β-HCG水平均相应低于健康组成员,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病组孕<8周、孕8周~9周、孕>10周患者中,保胎成功组患者血清P、PRL、β-HCG水平均高于相应保胎失败组患者(均P<0.05)。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高龄、血清P降低、血清PRL降低、血清β-HCG降低、每天睡眠时间<8h、用药依从性不佳均是先兆流产孕<8周、孕8周~9周、孕>10周先兆流产患者保胎结局失败的危险因素(OR=4.121、4.840、5.942、5.328、4.406、3.931,均P<0.05;OR=3.274、3.838、5.023、4.697、3.931、3.184,均P<0.05;OR=2.646、3.040、3.951、4.063、3.662、2.852,均P<0.05)。结论孕6周~12周先兆流产患者血清P、PRL和β-HCG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孕妇,且高龄、血清P降低、血清PRL降低、血清β-HCG降低、每天睡眠时间<8h、用药依从性不佳均是其保胎失败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妊娠结局为正常分娩的孕妇在不同孕期和非妊娠健康女性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4项指标的水平,评价这些指标对正常妊娠期女性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在舟山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孕期检查并正常分娩的126例孕妇(孕妇组)和75例非妊娠健康女性(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孕妇组早期、中期和晚期孕妇与对照组健康女性的血液标本,检测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活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并进行比较。采用SPSS 22.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孕妇组不同孕期孕妇与对照组健康女性的血浆D-D水平比较,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血浆D-D水平有随孕期的延长而增加的趋势;孕妇组不同孕期孕妇与对照组健康女性的PT、APTT、TT和FIB水平比较,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总体而言,PT、APTT和TT有随孕期的延长而降低的趋势,FIB有随孕期的延长而增加的趋势。结论对早期、中期和晚期孕妇进行血浆D-D和凝血4项指标实施监测分析,有助于及时了解和掌握正常孕妇的凝血和止血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妊娠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分娩方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87名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方式分为阴道产组和剖宫产组,其中阴道产组53名孕妇,生产54名新生儿;剖宫产组34名孕妇,生产34名新生儿,对比分析两组HIV感染孕产妇的一般资料、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先兆子宫破裂及分娩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两组HIV感染孕产妇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剖宫产组在产程时间、先兆子宫破裂、新生儿感染率方面均优于阴道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孕妇产后并发症(产褥感染、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窒息率不及阴道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分娩方式对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不同,剖宫产可大大降低新生儿感染HIV病毒的几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高龄孕产妇妊娠结局影响的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诊治的160例不同类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IH)患者为观察组,其中PIH 95例,子痫前期45例,子痫期20例;年龄22~38岁,平均(26.8±3.5)岁;初产妇94例,经产妇66例;孕期23~38周,平均(30.4±3.8)周。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分娩的正常产妇102例,其中年龄21~36岁,平均(24.6±4.1)岁;初产妇72例,经产妇30例;孕期24~39周,平均(31.2±4.1)周。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观察组孕产妇在分娩方式、早产儿、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胎盘早剥、围生儿死亡以及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内孕产妇在分娩方式、早产儿、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胎盘早剥、围生儿死亡以及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在PIH、子痫前期、子痫期逐渐增高(P0.05)。结论:正确认识和看待不同类型PIH的进展及并发症的规律,对改善母婴的预后有着重要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抗梅毒治疗和梅毒TRUST滴度对梅毒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72例妊娠期梅毒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选取60例同期健康孕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根据治疗时机分为四组:A组(14例)在孕12周内予以驱梅治疗,B组(18例)在孕28周后予以治疗;C组(24例)整个孕期均进行驱梅治疗;D组(16例)孕期未给予驱梅治疗。比较两组及观察组不同治疗时机、TRUST滴度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早产、流产、死胎发生率及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先天梅毒、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RUST滴度≥1∶8时明显高于TRUST滴度<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81.4%)明显高于A组(50.0%)、B组(55.6%)及C组(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大小依次为:D组>B组>A组>C组;A组新生儿情况明显好于B、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B、D组次之。结论:抗梅毒治疗时机和梅毒TRUST滴度对梅毒孕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预后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