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分析探讨男性不育症患者精子DNA碎片指数(DNA fragmentation index, DFI)与精液多项参数的相关性,以及精子DFI在评估男性生育力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46例不育症患者精液标本进行精液常规分析、精子形态学分析(Diff-Quik法)及DFI检测(精子染色质扩散法)。结果不育症患者精子DFI水平分为三组(A组:DFI≤15%;B组:15%DFI30%;C组:DFI≥30%)。A组与B组比较,年龄、精子存活率和前向运动(progressive,PR)比较有统计学意义(Z为-2.036,P0.05;-2.910、-3.155,P0.01);B组与C组比较,两组精子存活率和P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分别为-4.602、-4.900,P0.01);其余各组及参数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子DFI与精子存活率、PR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558、-0.561,P0.01);与年龄、禁欲天数、精液体积、精子密度、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不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精子DFI水平与精子存活率、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呈显著负相关;精子形态学和精子DNA碎片指数应作为评估精子结构和功能的常用实验室指标,指导临床药物干预和辅助生殖实验室技术开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性科学》2019,(10):80-84
目的观察"化浊育精颗粒"治疗精子DNA损伤男性不育患者的作用。方法选择120例合并有精子DNA完整性异常的男性不育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治疗组患者口服"化浊育精颗粒",对照组患者口服左卡尼汀口服液,治疗周期均为3个月。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与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精液常规参数和精子DNA碎片化指数(DNA fragmentation index,DFI)。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DF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精子DFI改善比较,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精子DFI均值(19.5±2.2)低于对照组患者(24.2±4.3),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精子DFI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精子DNA损伤男性不育,"化浊育精颗粒"和左卡尼汀口服液均可以降低精子DFI,但"化浊育精颗粒"对减轻精子DNA损伤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精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精子形态、DNA碎片指数(DFI)在男性不育患者中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三亚中心医院(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诊治的105例男性不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疾病组。另选取同期116例进行体检的有生育史且身体健康的男性作为对照组。根据精液参数将男性不育患者分为正常型组(n=28)、少弱精子症组(n=33)、少畸精子症组(n=23)、畸弱精子症组(n=21)。根据精子DNA完整性将男性不育患者分为DFI≤15%组(n=20)、15%相似文献   

4.
《中国性科学》2021,(3):6-10
目的考察精子DNA碎片指数(DFI)与精液常规参数的相关性,评价其在男性精子质量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9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和男科门诊治的4 943例男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收集4 943例男性精液标本,采用精子染色质结构分析法(SCSA)进行精子DFI和高DNA着色性(HDS)检测。根据DFI值将样品分为DFI≤15%组、15%DFI30%组和DFI≥30%组;根据HDS值将样品分为HDS≤15%组和HDS15%组,分别分析DFI、HDS与精液参数的关系。根据精液参数的参考值将其分为正常组和精液异常性疾病组。异常组再根据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PR)、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分为少精子症组、弱精子症组、畸形精子症组、少弱精子症组、少畸精子症组、弱畸精子症组和少弱畸精子症组,比较精液异常性疾病组与正常组精子DFI、HDS的差异。结果 DFI≤15%组、15%DFI30%组和DFI≥30%组的年龄、精子浓度、PR、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畸形精子指数(TZI)、HDS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DFI≤15%组的精液体积与15%DFI30%组和DFI≥30%组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HDS≤15%组和HDS15%组的精子浓度、PR、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TZI、DFI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DFI、HDS均与精子浓度、PR和精子正常形态率负相关,且DFI与年龄、精液体积、TZI和HDS呈正相关,HDS只与TZI呈正相关。弱精子症组、畸形精子症组、少弱精子症组、弱畸精子症组和少弱畸精子症组的DFI、HDS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子DFI与精液常规参数有显著相关性且其在不同精液异常性疾病中有显著性差异,精子DFI对临床评估男性精子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调治天癸方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男性病科门诊就诊的80例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调治天癸组和五子衍宗组,每组40例,分别用调治天癸方与五子衍宗软胶囊干预12周,治疗前后观察精液常规、精子DNA碎片指数(DFI)的改善情况及配偶的受孕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精子密度、前向运动精子率(PR)及DFI均无明显差异。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精子密度、PR、DFI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且调治天癸组精子质量及DFI的改善情况优于五子衍宗组(P<0.05)。调治天癸组有7位患者配偶妊娠,总有效率87.50%,五子衍宗组有4位患者配偶妊娠,总有效率67.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治天癸方可提高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患者的精子密度、PR,减少精子DNA碎片化,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部分圆头精子症患者的精子形态、DNA碎片指数和精液常规参数进行分析,研究DNA碎片指数与其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解放军第113医院泌尿外科生殖中心进行不育症检查的155例患者纳入研究。按照是否患有部分型圆头精子症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83例患者,对照组72例患者。检测形态正常精子率、精子总数、精子前向活动率(progressive motility,PR)、非前向活动率(non-progressive motility,NP)、不活动率(Immotile,Im)、精子DNA碎片指数(DNA fragment index,DFI)和核精蛋白色霉素3(Chromomycin A3,CMA3)染色阳性率(%)。结果:两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形态正常精子率、PR和NP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Im、DFI和CMA3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DFI与Im及CMA3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均P0.05);与形态正常精子率、PR、NP均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DFI是反应部分型圆头精子症患者精子功能的重要标志物,与精子染色质异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FSH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对精子DNA碎片化的影响。方法:将93例诊断为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的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7例肌肉注射FSH75IU,qod;对照组46例口服维生素C0.1g,tid。分别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精液参数及其精子DNA碎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精子浓度、精子活动力和精子DNA碎片化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精子活率与对照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FSH能够明显提高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患者的精液参数,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精子DNA碎片化指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麒麟丸联合左卡尼汀对少弱精子症的疗效。方法:将120例男性少弱精子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为联合用药治疗组,B组为左卡尼汀治疗组,C组为麒麟丸治疗组,治疗前、后2个月对病例进行精液参数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A、C组患者治疗后精子密度及活力提高(P0.01),但C组精子活力的改善明显低于A组;B组治疗后精子活力提高,密度无明显变化。结论:左卡尼汀联合麒麟丸可提高患者的精子密度和活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精子DNA完整性与精液参数、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胚胎发育及早期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采用改良精子染色质扩散实验(SCD)检测1160个辅助生殖技术(ART)周期(899对夫妻)中精子DNA的完整性,以精子DNA碎片指数(DFI)为参数,将患者分为高DFI组(DFI≥25%)和低DFI组(DFI <25%),根据采用不同的体外受精方式将两组又分为IVF亚组和ICSI亚组,比较组间精液参数、受精率、卵裂率、可移植胚胎率、优胚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分娩率。结果:精液参数(精液密度、精子活力、正常精子形态率)与DFI显著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低DFI组中的IVF亚组的受精率、分娩率显著高于高DFI组,早期流产率显著低于高DF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其余各亚组间的卵裂率、可移植胚胎率、优胚率、临床妊娠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精子DNA完整性与精液密度、精子活力、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呈负相关,对IVF的受精率、早期流产率和分娩率有显著影响,故建议在DFI≥25%时,优先考虑ICSI授精。同时建议将精子DNA完整性作为辅助生殖的常规精液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症中精子DNA碎片指数(DFI)与常规精液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生殖医学科诊治的132例男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精子DFI及常规精液参数,按DFI分为A组(DFI≤15%,44例)、B组(15%DFI25%,54例)、C组(DFI≥25%,34例)。比较三组精子总活力、前向运动精子率、精子存活率及精子浓度,分析DFI与各精液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A组精子总活力、前向运动精子率和精子存活率分别为(55.55±13.01)%、(46.12±13.38)%和(84.84±7.25)%,B组分别为(45.89±17.67)%、(37.21±16.54)%和(80.13±8.99)%,C组分别为(33.33±20.32)%、(26.49±18.73)%和(73.17±12.04)%,三组间精子总活力、前向运动精子率、精子存活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精子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DFI与精子总活力、前向运动精子率、正常形态精子率及精子存活率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52、-0.50、-0.33、-0.53,均P0.001)。结论 DFI与精液参数存在中等以上相关性,在临床上可协同辅助评估男性精子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育男性年龄与精子核DNA碎片率及精液参数的关系。方法:选取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生殖中心就诊的912名不育男性,按照年龄分组,分为三组:年龄20~29岁(A组)、年龄30~39岁(B组)、年龄≥40岁(C组),采用精子核染色体结构检测(SCSA)方法对三组912名男性精子核DNA碎片率(DFI)检测,同时按照WHO第五版标准进行精液常规分析;对年龄与精子核DNA碎片率、精子畸形率、精子密度和前向运动精子活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精子浓度、精子畸形率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与年龄有显著负相关关系,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随着年龄升高而显著降低,年龄与精子核DNA碎片率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精子核DNA碎片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结论:精子核DNA碎片率及精子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会受到年龄的影响,其生育力亦受到年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男性精子DNA碎片与精液常规参数及精子顶体酶活性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生殖中心门诊553例男性患者精液标本,采用改良精子染色质扩散实验(SCD)检测精子DNA碎片指数(DFI),按精子DFI结果分为DFI〈15%(I组)、15%≤DFI〈25%(II组)、DFI≥25%(III组),同时检测精子密度、总数、(a+b)级精子百分率、畸形率及顶体酶活性,对DFI与精液各项参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精子密度及精子总数与DFI无显著相关性;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随DFI升高逐渐降低,III组与I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精子正常形态率随DFI的增加有下降的趋势,但是差异不显著;精子顶体酶活性随DFI升高而降低,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精子DNA碎片指数与前向精子百分率及精子顶体酶活性呈负相关。因此DFI可作为评估精子功能的一个较好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门诊就诊不育男性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不良生活习惯、特殊工作环境、泌尿系统炎症感染与精子质量参数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来院就诊的男性不育患者510例,测量患者身高体重,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CASA)及试剂盒对精液液化时间、p H值、精液浓度、精子活率活力、精子形态和精子DNA碎片化指数(DNA fragmentation index,DFI)等参数进行分析。结果:按照BMI标准分组后显示低体重组、超重组、肥胖组、重度肥胖组在精子浓度、精子活率、精子正常形态率、精子DFI指数方面与标准体重组比较均有降低或升高的趋势,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期吸烟、酗酒、熬夜)和某些特殊职业(高温、辐射和挥发性化学物质)及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炎症感染等因素对精液质量下降影响较大,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别组在精液液化时间、精液量及精液p H方面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I指数异常、不良生活习惯、特殊职业及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炎症感染等因素可引起精子质量多项参数改变,是影响男性精液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该研究为男性不育症发生机制的探索及诊治方向的判断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育男性感染生殖支原体(MG)与精液质量检测的结果,以探讨感染MG对不育男性精液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与遗传研究所就诊的383例确诊为不育的男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MG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n=54)与未感染组(n=329)。使用核酸扩增试验检测精液中MG RNA;根据《WHO人类精液检查与处理实验室手册(第5版)》操作,检测精液量、精子浓度、精子总数、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PR)、非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NR)、精子总活力及精子形态;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精子DNA碎片指数(DFI)与精子高DNA可染性指数(HDS)。结果感染组PR及精子总活力低于未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精液量、精子浓度、精子总数、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头部缺陷精子百分率、颈部及中段缺陷精子百分率、尾部缺陷精子百分率、畸形精子指数(TZI)及精子畸形指数(S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FI及HD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MG会显著降低不育男性的精子活力,对其他精液参数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男性不育患者精子浓度与精子DNA单双链损伤的关系,探讨少精症的发生机制。方法:研究对象为120例男性不育患者,年龄25~40岁之间,根据世界卫生标准进行精液常规检测分析精子的浓度、活力等,利用双尾彗星试验分析精子DNA单双链损伤指数。结果:120例男性不育患者根据精子浓度分为三个研究组,即组1(精子浓度10×10~6m L~(-1))、组2(精子浓度20×10~6m L~(-1))和组3(精子浓度20×10~6m L~(-1)),每组40例。三组之间年龄、精子活力及精子畸形率没有统计学差异;组1精子DNA损伤指数(DFI)为(59.48±15.21)%,单链损伤指数(SSB-DFI)为(25.86±11.86)%,SSB占所有损伤精子的比率(SSB-DFI/DFI)为(43.31±13.72)%,双链损伤指数(DSB-DFI)为(31.93±10.21)%,DSB占所有损伤精子的比率(DSB-DFI/DFI)为(53.85±10.27)%;组2精子DNA损伤指数(DFI)为(34.02±1.77)%,单链损伤指数(SSB-DFI)为(26.71±3.45)%,SSB占所有损伤精子的比率(SSB-DFI/DFI)为(78.59±9.78)%,双链损伤指数(DSB-DFI)为(8.37±3.04)%,DSB占所有损伤精子的比率(DSB-DFI/DFI)为(21.40±9.79)%;组3精子DNA损伤指数(DFI)为(20.77±2.43)%,单链损伤指数(SSB-DFI)为(20.44±2.39)%,SSB占所有损伤精子的比率(SSB-DFI/DFI)为(98.44±2.87)%,双链损伤指数(DSB-DFI)为(1.32±0.61)%,DSB占所有损伤精子的比率(DSB-DFI/DFI)为(1.55±2.87)%。三组间SSB-DFI无显著差异(P0.05),SSB-DFI/DFI在组1、组2和组3间随精子浓度升高而逐渐升高(P0.05),DSB-DFI随精子浓度升高而逐渐下降(P0.05),DSB-DFI/DFI随精子浓度升高而逐渐下降(P0.05)。精子SSB-DFI及SSB-DFI/DFI与其他精液常规参数均无相关关系(P0.05),精子DSB-DFI及DSB-DFI/DFI与精子浓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精子DSB-DFI和DSB-DFI/DFI水平越高,精子浓度就越低,精子DNA双链损伤可能是精子浓度低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育男性禁欲时间对精子核损伤和精液基本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12月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生殖中心诊治的3 702名男性不育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禁欲时间长短将其分成3组,A组<2天,403例;B组2~7天(WHO推荐组;包含7天),2 953例;C组>7天,346例。采用精子染色质结构分析试验(SCSA)对样本分别计算DNA碎片指数(DNA fragmentation index,DFI)和高DNA可染性(HDS),并进行精液常规参数分析,了解禁欲时间长短与核损伤程度和精液基本参数的相关性。结果三组患者射精量、精子总数、精子浓度、活动精子百分率、不动精子百分率、精子DFI指数比较,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禁欲时间与射精量、精子总数、浓度、不动精子百分率、精子DFI指数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76,0.234,0.111,0.089,0.187),与活动精子百分率、精子HDS值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089,-0.067)。结论随着禁欲时间的延长,可能导致精液射精量、浓度、总数、不动精子百分率、DFI指数上升,HDS下降;禁欲时间长短与精液质量有一定相关性,合理的禁欲时间有助于优化精子质量从而提高受孕机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年龄对不育患者精液常规参数及精子DNA完整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9年7月江西省萍乡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健康科诊治的852例男性不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精液检验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精液质量正常患者纳入正常组(n=339),精液质量异常患者纳入异常组(n=513)。比较所有患者、正常组、异常组中≥40岁与<40岁患者的精液常规参数及精子DNA完整性。结果所有患者、正常组及异常组中,≥40岁患者精液量均显著降低(P<0.05),精子DNA碎片指数(DFI)显著升高(P<0.05),DFI>10%的发生风险均超过<40岁患者的2倍(OR=2.290,95%CI:1.341~3.913;OR=2.448,95%CI:1.134~5.275;OR=2.184,95%CI:1.062~4.532),而其他精液常规参数存在差异性变化。结论高龄对不同患者精液常规参数的影响存在差异,但所有患者均可发生精子DFI升高。因此,检测精子DFI较精液常规分析更有利于评估高龄男性的生育潜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五子衍宗丸联合复方玄驹胶囊治疗少弱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少弱精症患者随机分成联合治疗组30例、五子衍宗组28例和复方玄驹组28例,五子衍宗组和复方玄驹组分别给予五子衍宗丸和复方玄驹胶囊治疗。联合治疗组予以五子衍宗丸联合复方玄驹胶囊口服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三组患者精液常规指标、精子运动轨迹的变化。结果:联合治疗组、复方玄驹组和五子衍宗丸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67.86%和60.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率、a级精子比例、(a+b)级精子比例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各指标水平与其他两组同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子衍宗丸联合复方玄驹胶囊口服治疗能明显改善少弱精症患者的精液治疗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男性不育患者年龄与精子DNA碎片率和精液常规参数的相关性.方法:按照年龄将85例男性不育患者分为三组.20~29岁组(n=31),30~ 35岁组(n=28),36 ~ 50组(n=26),采用染色质扩散(SCD)实验检测精子DNA碎片率,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标准检测精液常规各参数.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分析精子DNA碎片率和精子参数在各组的差异及年龄与精子DNA碎片率和精液参数的相关性.结果:年龄与精子活力存在负相关关系(r=-2.31,P<0.05),但与精子密度,精子形态和精子DNA碎片无相关性.精子密度与精子形态存在正相关关系(r=0.528,P<0.01),与精子活力存在正相关关系,(r=0.31,P<0.01).精子DNA碎片率与精液常规各参数无相关性.结论:随着男性年龄的增长,精子的活力可能降低,并影响男性的生育力,精子DFI与精液常规各参数无相关性.故精子DNA碎片检测可作为精液常规分析的补充,进一步反映男性的生育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