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HIV阴性神经梅毒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梅毒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与预后的关系。方法18例神经梅毒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神经梅毒患者中男16例,女2例;平均发病年龄50.6岁,其中麻痹性痴呆9例,其次为脊髓痨3例,无症状型2例,视神经炎2例,脑膜型1例,脑膜血管型1例。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均为阳性,脑脊液检查:lO例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阳性,18例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均为阳性,10例蛋白定量〉500mg/L;12例白细胞数≥10×10^9/L,CT、磁共振成像、肌电图等均无特异性,首诊误诊率为77.8%。结论神经梅毒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误诊率高,预后较差,应重视脑脊液检查。  相似文献   

2.
HIV阴性神经梅毒患者血清和脑脊液实验室检查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神经梅毒患者血清和脑脊液实验室检查结果在不同病程分组之间是否具有差异性。方法以30名正常人为阴性对照,对28名HIV阴性神经梅毒患者的住院病案进行回顾性分析,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早期神经梅毒患者16例(57.1%),晚期神经梅毒患者12例(42.9%),没有无症状神经梅毒患者入院接受治疗。神经梅毒患者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葡萄糖含量以及蛋白含量比对照组明显升高,早期与晚期患者之间血清和脑脊液RPR滴度、TPAb检测、白细胞计数、葡萄糖含量及蛋白含量实验室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神经梅毒在入院病人中所占比重较大;神经梅毒患者血清和脑脊液RPR滴度与TPAb检测敏感性高,脑脊液细胞计数和生化检查结果可以为诊断提供参考;不能将神经梅毒患者血清和脑脊液实验室检查结果作为判定神经梅毒病程进展情况及分期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神经梅毒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神经梅毒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加深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与漏诊。方法:对32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从发病年龄、易感人群、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特点及治疗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神经梅毒发病隐袭,临床表现复杂,容易误诊、漏诊。青霉素为神经梅毒治疗的首选药物。结论:神经梅毒的诊断应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对疑似病例,应及时行血清及脑脊液梅毒抗体检查,争取获得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总结间质型(脑膜及血管型)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间质型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特点。结果:6例间质型神经梅毒主要以脑卒中起病,实验室检查脑脊液示3例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阳性,5例梅毒螺旋体抗原凝集试验阳性,6例脑脊液蛋白异常;头颅MRI表现脑动脉炎或脑梗塞等改变。结论:间质型神经梅毒临床表现多急性发病,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脑脊液梅毒螺旋体抗原凝集试验可能可以在神经梅毒中的应用,神经梅毒的诊断应结合临床表现及辅助实验检查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神经梅毒屡有报道,但临床表现复杂,极易误诊,我院于2002~2003年收治两例神经梅毒,入院时都曾误诊,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56岁,表现为一侧肢体乏力,诊为脑梗塞。例2女,39岁,因头痛入院,误诊为低颅压性头痛。后均经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分析HIV/AIDS合并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特征,为HIV/AIDS合并神经梅毒(NS)的诊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对2017年1月—2021年12月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收治的HIV/AIDS合并神经梅毒人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是否合并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进行分组,比较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的年龄、性别、感染途径、是否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HAART)、CD4、HIV RNA、血清梅毒RPR滴度、脑脊液检查及其临床转归等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86例HIV合并神经梅毒患者,有症状组70例,无症状组16例,平均年龄(37.63±1.36)岁,男84例(97.67%)。42例(48.84%)患者已接受HAART,54例(62.79%)CD4<200个/μL,60例(69.77%)HIV RNA>1 000 CPs/mL,感染途径以同性性行为感染为主(56.98%)。两组在年龄、同性性行为、异性性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脑脊液总蛋白、脑脊液HIV R...  相似文献   

9.
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二期神经梅毒误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患者男 ,49岁 ,因发作性意识不清、抽搐 3月于 2 0 0 0年 4月 15日入我院神经内科。 3月前无明显诱因突发 2次典型癫痫大发作 ,间隔约 7h ,急查头颅CT未见异常 ,予对症处理 ,未再发作。 1月后四肢、躯干出现多数红色斑丘疹 ,瘙痒明显。按“湿疹”治疗效果差 ,2周后头皮、鼻孔、外耳道出现类似皮疹 ,舌咽部溃疡。否认不洁性交史 ,6月前冠状沟起黄豆大硬结 ,自擦“皮炎平”等药膏 ,2周后消退。 1天前夜间又发作 2次癫痫 ,相隔约 1h ,当地医院查CT示“右额叶占位病变”。体检 :神志清楚 ,查体合作。头皮、躯干、四肢散在多数铜红色扁豆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神经梅毒患者临床特征,以期为临床神经梅毒早诊断、早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了81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梅毒血清学和脑脊液检测结果。结果:81例神经梅毒患者中,非三期梅毒38例,三期梅毒43例,男性患者居多;55例(67.9%)有神经梅毒临床症状和体征,26例(32.1%)无神经梅毒症状和体征。81例梅毒血液检查结果显示,TRUST阳性80例,TPPA阳性81例;74例脑脊液检查结果显示,16例(21.6%)VDRL阳性,31例(41.9%)白细胞计数>10×10~6/L,52例(70.3%)蛋白量>500 mg/L。结论:神经梅毒患者多发于男性,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复杂多样化。临床医生应全面认识该病的临床特点,给予患者规范治疗并进行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快速安全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多模式CT检查绿色通道,并验证其可行性。方法67例2011年1月~2012年12月临床确诊的前循环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时间〈9h)。将2011年1月~2011年12月的2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均行常规CT检查,2012年1月~2012年12月的38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均行多模式CT检查。分析所有患者的一般信息,发病到接受检查的时间,检查开始到接受rt—PA治疗的时间,出血转化以及发病后7d患者的临床转归(mRS评分)。分析两组间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中,患者的一般信息,发病到接受检查的时间,检查开始到接受rt—PA治疗的时间,出血转化以及发病后7d患者的临床转归(mR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其中接受rt—PA治疗的患者从CT检查开始到接受rt—PA治疗的时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模式CT检查并不会延误患者接受rt—PA治疗,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30例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30例神经梅毒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脑脊液改变和神经影像学检查等资料。结果 30例患者符合神经梅毒的诊断。最常见的临床类型为脑膜血管型梅毒占37%,其次为脊髓痨占20%、麻痹性痴呆占20%。平均发病年龄是50.8岁,除了1例为女性外,均为男性。常见的症状是脑卒中,占37%,常见的体征是腱反射减弱、痴呆和深感觉障碍,分别占30%。结论 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临床上应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以精神行为异常为首发症状的神经梅毒患者临床特征,为神经梅毒临床分型、病程判断和疗效监测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67例首发症状为精神行为异常的HIV阴性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 t检验进行统计学检验。 结果:67例患者中,男52例(77.6%),女15例(22.4...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绝经后女性性激素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的系统评价.方法 通过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等,搜索建库至2019年6月的绝经后女性性激素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的文献.对所搜索的文献进行Jadad质量评分以评估论文质量,并使用Stata软件对文献数据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广州市神经梅毒流行情况,比较未经治疗隐性梅毒患者和血清固定的隐性梅毒患者中神经梅毒的患病率.方法 以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对初次诊断为隐性梅毒患者(未治疗或经治疗后出现血清固定)抽取脑脊液,进行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筛查神经梅毒患者.结果 未经治疗隐性梅毒患者中有21.98%(60/273)为神经梅毒,其中10.99%(30/273)为无症状神经梅毒,10.99%(30/273)为有症状神经梅毒.经抗梅毒治疗血清固定隐性梅毒患者83例中1.20%(1/83)符合神经梅毒诊断,为无症状神经梅毒病例.在未经治疗隐性梅毒组中,无神经梅毒病例年龄与有神经梅毒病例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者年龄低于后者.结论 在抗梅毒治疗后产生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神经梅毒发生的可能性相对未经治疗的隐性梅毒小,神经梅毒仍主要发生于未经治疗的潜伏梅毒人群中,提示未经治疗的隐性梅毒是神经梅毒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误诊的二期梅毒的临床特点,探究误诊原因。方法对临床误诊的46例二期梅毒患者进行病史采集、体检、实验室检查,分析并总结误诊情况及原因。结果二期梅毒的皮疹具有多形性,容易误诊为玫瑰糠疹、银屑病、手足癣、湿疹等多种疾病。结论二期梅毒误诊的原因多方面,病史、临床表现结合梅毒血清试验可以明确诊断,减少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髓过氧化物酶(MPO)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缺血性胸痛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017年10月一2019年6月在苏州九龙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怀疑缺血性胸痛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胸痛中心急性胸痛诊治流程,所有怀疑缺血性胸痛患者入抢救室进行诊治,在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即刻,外周静脉采血获取血液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血浆MPO和OX-LDL水平,并记录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PCI)检查结果。根据检查结果分为缺血性胸痛组和非缺血性胸痛组,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对两组患者血浆MPO和OX-LDL水平进行比较,并分析所有入选患者两种血浆学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入选患者共计142例,缺血性胸痛组(99例),非缺血性胸痛组(43例),两组患者血浆MPO水平分别为94.54(77.65,108.85)ug/L和84.48(79.32,94.58)p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两组患者血浆OX-LDL水平分别为14.02(10.32,18.25)ug/L和10.87(8.52,12.87)u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同时发现所有入选患者血浆髓过氧化物酶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呈正相关(=0.845,P<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浆髓过氧化物酶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缺血性胸痛患者的临床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以视力损害为首发症状的二期梅毒的临床表现及其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1998年9月至2008年10月以眼部表现为首发症状的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患者均以急性视力下降为起病症状或主要症状,其中2例同时伴有皮疹,9例于眼部损害出现后发现皮疹。所有患者血清RPR及TPHA均阳性。眼部表现中,葡萄膜炎9例(虹膜睫状体炎、脉络膜炎和全葡萄膜炎),视神经炎2例。8例患者双眼受损,3例单眼受损。用青霉素或头孢曲松钠不同剂型或剂量治疗后,9例患者视力完全恢复,2例视力部分恢复。结论 眼梅毒在二期梅毒中少见但存在,且临床缺乏特征性。当常规眼科治疗无效时,应考虑梅毒性眼病的诊断并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