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阴道植入网片全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的疗效及对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妇科住院接受经阴道植入网片全盆底重建术治疗的36例POP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对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使用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评分系统评价盆底脱垂程度情况;同时应用盆底功能影响问卷-7(PFIQ-7)评价生活质量及问卷-20(PFDI-20)评价盆底功能障碍情况,应用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生活质量问卷-12(PISQ-12)评价患者的性生活质量。结果:本研究36例患者中治愈率为91.67%(33/36);术后随访1年时POP-Q各点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前,PFIQ-7评分及PFDI-20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时PISQ-12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植入网片的盆底重建术治疗POP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并且安全性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盆底重建术与阴道壁修补术治疗老年Ⅲ度~Ⅳ度子宫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7年3月滦平县妇幼保健院诊治的134例老年Ⅲ度~Ⅳ度子宫脱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n=67)给予改良盆底重建术治疗,对照组(n=67)给予阴道壁修补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治疗后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阴道总长度和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4.0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9.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7.46%)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9.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1年后,观察组患者阴道总长度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盆底重建术治疗老年Ⅲ度~Ⅳ度子宫脱垂疗效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经阴道网片行盆底重建术在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5月医院诊治的盆腔器官脱垂患者112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阴道网片行盆底重建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残余尿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1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9%(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手术治疗相比,盆腔器官脱垂患者采用经阴道网片行盆底重建术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盆腔重建手术治疗老年女性重度盆腔器官脱垂对盆底功能和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75例老年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术后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PFDI-20、PFIQ-7评分均明显比对照组低,PISQ-31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8/50)明显比对照组24%(6/25)低(P0.05)。结论:盆腔重建手术治疗老年女性重度盆腔器官脱垂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盆底功能和性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传统手术方式与全新的手术方式在术后的疗效以及对患者的生命质量的提高程度。方法:选取60例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盆腔器官脱垂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30例患者。试验组的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使用加用网片的前盆底重建和全盆底重建术方式进行诊治,对照组的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使用子宫切除和阴道前后壁修补方式进行治疗,将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盆腔器官脱垂患者治疗后的医学效果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术后的随访观察疗效标准,以盆底不适调查表来评价手术前以及术后的两组患者的生命质量具体情况,并且对两组患者的疗效使用POP-Q进行测量研究。结果:两组患者在分别使用传统手术方式和全新手术方式后,对照组盆腔器官脱垂患者在术后的6年内的生命质量和手术疗效监测分数都比手术之前有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盆腔器官脱垂患者术后的6年内的生命质量和手术疗效监测分数都比手术之前有着显著的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试验组中有26例患者对性生活满意,满意效率达到86.7%,对照组中有15例患者对性生活满意,满意效率达到50%,二者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总的来说,全新手术方式的Ba的变化效果要高于传统手术方式,但是全新手术方式的远期效果评价还需要进一步进行随访才能得出结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探讨经阴道网片植入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9月北京五洲妇儿医院诊治的80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开展前瞻性研究,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划分为2组(40例/组),观察组实施经阴道网片植入盆底重建术,对照组实施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盆腔器官脱垂评分、盆底肌力评分、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生活质量评分、性功能评分。结果①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观察组的盆腔器官脱垂评分较对照组更低,其盆底肌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其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减少,其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复发率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术后随访3个月、6个月,观察组性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网片植入盆底重建术用于盆腔器官脱垂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不仅可有效增强盆底肌力,改善生活质量和性功能,还可减轻手术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复发。  相似文献   

7.
《中国性科学》2019,(11):92-9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骶韧带高位悬吊联合圆韧带缩短术对于治疗子宫脱垂的有效性、PFDI-20评分和PISQ-31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诊治的60例子宫脱垂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式的基础上,术中同时行圆韧带缩短术;对照组患者常规行腹腔镜下骶韧带高位悬吊术;系统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PFDI-20评分和PISQ-31评分。结果①两组患者组内比较,术后各POP-Q指示点的数值均比术前显著下降,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组间比较,术后各POP-Q指示点的数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观察组患者治愈12例,好转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患者治愈10例,好转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χ~2=4.86,P0.05)。③治疗前,两组患者PFDI-20评分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9,P0.05)。治疗6个月后,组内比较,两组患者PFDI-20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所下降,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1.64、8.87,均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PFDI-20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25,P0.05)。④治疗前,两组患者PISQ-31评分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5,P0.05)。治疗6个月后,组内比较,两组患者PISQ-31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所提高,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0.07、7.56,均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PISQ-31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18,P0.05)。结论骶韧带高位悬吊术联合圆韧带缩短术能够有效提高子宫脱垂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提高性生活水平,有利于病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女性尿失禁与盆底疾病症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1月北京市通州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诊治的下尿路症状女性患者4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评价尿失禁严重程度,采用盆底器官脱垂/尿失禁对性功能影响调查问卷(PISQ-IR)评价患者性功能,采用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评价盆底器官脱垂,采用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POP-Q)对盆腔脏器脱垂情况进行分级。结果 345例患者诊断为尿失禁(UI),其中压力性尿失禁(SUI)72例,急迫性尿失禁(UUI)83例,混合型尿失禁(MUI)165例,其他类型UI 25例;非UI患者115例。UI患者性功能及盆腔器官脱垂症状评分低于非UI患者,且MUI患者性功能与盆腔器官脱垂症状评分低于SUI与UUI,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UI患者POP-Q分期较其他类型UI及非UI患者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UI分型与性功能、盆腔器官脱垂症状独立相关。结论混合型尿失禁的患者性功能较差,且盆腔脱垂症状也更为严重,临床在进行UI患者的诊治时,应同时关注患者性功能及盆腔脱垂症状,及时评估盆底功能,提前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联合盆底重建术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至2018年北京五洲妇儿医院诊治的100例女性PF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患者术后均进行盆底肌肉训练,观察组(n=50)患者采用盆底重建术治疗,对照组(n=50)行腹腔镜下高位骶靭带悬吊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POP-Q评分改善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FDI-20评分及盆腔低肌力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盆底肌力测定情况相比治疗前均取得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女性PFD患者,临床给予盆底重建术治疗,术后积极进行盆底肌肉康复训练,可恢复盆底功能,降低疾病发生率,改善临床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阴道前壁粘膜瓣悬吊术治疗前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应用阴道前壁粘膜瓣悬吊术治疗45例前盆腔器官脱垂患者(悬吊组)的临床资料,并选择同期行传统阴道前壁修补的45例患者(传统组)作为对照,所有脱垂患者均以前壁脱垂为主,POP-Q分度为III度-IV度。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病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的PFIQ-7,PFDI-20及PISQ量表评分。结果:(1)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悬吊组手术时间稍长于传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悬吊组术后6个月的客观治愈为100.00%,术后1年,2年的客观治愈率均为93.33%(42/45);传统组术后6个月的客观治愈率为88.89%(40/45),术后1年为77.78%(35/45),术后2年为75.56%(34/45);悬吊组术后不同时期的客观治愈率均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术后症状,性生活质量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之间术前PFIQ-7,PFDI-20和PISQ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悬吊组术后同时期的PFIQ-7,PFDI-20评分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同时期的PISQ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前壁粘膜瓣悬吊术治疗前盆腔器官脱垂主,客观治愈率比传统修补术高,复发率低,短期疗效确切,简单,经济,安全,对患者性生活质量的不良影响小,但需要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和掌握手术技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阴影子宫骶骨固定术的疗效及术后性功能的评价。方法: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对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经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POP-Q)分度证实为Ⅲ度及以上POP、且已完成生育的62例患者,28例行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HY+CSP子宫切除),34例行子宫骶骨固定术(HSP子宫保留),分别在术后1、6、12个月以及此后每年1次随诊,应用POP-Q评估、尿失禁影响P-I卷(IIQ-7)、泌尿生殖系影响量表(UDI-6)、视觉模拟满意度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术后疗效。采用女性性功能指标量表(FSFI)问卷调查,评估患者术前、术后1年性生活质量。结果:腹腔镜阴影子宫骶骨固定术后以POP-QII度为复发的客观标准,患者术前、术后进行POP-Q分度评估、UDI-6、IIQ-7问卷、VAS满意度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骶骨固定术及阴道骶骨固定术患者术前FSn中位数得分相似,而手术前后FSF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子宫骶骨固定组的性欲望、性兴奋和性高潮程度中位数得分明显高于阴道骶骨固定组。结论:阴妙子宫骶骨固定术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疗效良好的手术方式之一,子宫骶骨固定术的子宫保留与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阴道后壁桥式修补术结合盆底筋膜缝合治疗阴道后壁缺陷的效果,以及对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改进后壁缺陷(阴道后壁脱垂)修补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华北石油总医院诊治的70例阴道后壁缺陷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患者。观察组患者行阴道后壁桥式修补结合盆底筋膜缝合;对照组行传统阴道后壁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采用彭强器官脱垂尿失禁患者性生活调查表(PISQ-12)评估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性生活质量,记录改善程度;随访1年,记录两组患者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1年复发率。结果①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0)。②术前和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PISQ-1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ISQ-1评分差值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③两组患者均出现损伤,但随访期间愈合;两组术前便秘患者术后均有所改善且无严重便秘,对照组1例患者轻微尿失禁、阴道变短,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1年复发率(5.7%、0%)低于对照组患者(22.9%、11.4%),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阴道后壁桥式修补术结合盆底筋膜缝合能够有效治疗阴道后壁缺陷,改善便秘等症状;与传统术式相比,能够缩短手术用时,促进康复,减少并发症,降低1年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Y型网片联合悬吊术对中重度盆腔器官脱垂(POP)合并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邢台市第三医院的112例POP合并SU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聚丙烯网片进行全盆底悬吊术,观察组采用可吸收Y型网片进行全盆底悬吊术。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检测膀胱残余尿量?最大尿流速;采用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简版(P-ISQ12)?生活质量问卷(I-QOL)评价患者的盆底功能?性生活质量和生活质量;比较两组肛提肌裂孔的前后径?左右径和面积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膀胱残余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最大尿流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FDI-20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ISQ12?I-QO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肛提肌裂孔前后径?左右径?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Y型网片联合全盆底悬吊术能有效改善中重度POP合并SUI患者的盆底功能障碍和尿动力学指标,减少远期并发症,并有利于提高术后性生活质量和改善肛提肌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阴道阴道旁修补(VPVR)联合骶棘韧带固定术(SSLF)在阴道前壁脱垂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柳铁中心医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57例经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进行分期(POP-Q),确定为子宫及阴道前壁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2例行传统经阴道子宫切除术(TVH)及阴道前壁修补术,观察组25例在阴式子宫切除(TVH)基础上行阴道旁修补术(VPVR)及骶棘韧带固定术(SSLF)组合术式。术后定期随访,对手术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对照组优于观察组(P0.05);术后随防1年,观察组的临床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不适感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膀胱、尿道损伤及其他部位损伤。结论:阴道旁修补联合骶棘韧带固定术修复阴道顶端及中段旁缺陷,较好恢复原有解剖状态,在治疗阴道前壁脱垂中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联合双侧髂耻韧带悬吊术治疗老年子宫脱垂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76例老年子宫脱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分别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联合阴道前后壁修补术、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联合双侧髂耻韧带悬吊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疗效、手术前后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POP-Q)各指示点位置、性功能及阴道穹隆脱垂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均短于或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POP-Q各指示点位置及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内阴道穹隆脱垂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联合双侧髂耻韧带悬吊术治疗老年子宫脱垂疗效确切,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产后盆底功能障碍防治中肌电刺激加生物反馈盆底技术对性生活质量和盆底功能的影响及临床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10月于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收治的产后PFD患者19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89例)和研究组(n=10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盆底肌肉训练,研究组患者采用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盆底技术。对比两组患者性生活质量、生活质量评分、盆底肌力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性功能低水平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另高水平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患者一般水平比例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如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情感职能等方面均明显低于研究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Ⅰ、Ⅱ级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Ⅲ、Ⅳ、Ⅴ级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盆底肌电(23.17±3.17)uV明显低于研究组(28.83±6.47)uV,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阴道动态压力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个月时研究组阴道动态压力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POP-Q分度AP指示点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个月时研究组POP-Q分度AP指示点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Ⅰ类与Ⅱ类肌纤维疲劳度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个月时研究组Ⅰ类与Ⅱ类肌纤维疲劳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盆底超声检查UVJ-M、BDN、PUVA-S、PUVA-R、BSD-S和BSD-R等结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产后6个月BSD-S明显高于对照组,UVJ-M、PUVA-S、PUVA-R和BND等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性生活障碍、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等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盆底功能障碍防治中肌电刺激加生物反馈盆底技术可较好的训练盆底肌肉,是一种有效安全的干预方法,可提高患者的性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盆底肌力,有效缓解病情,减轻性生活障碍,促进改善盆腔器官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等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血清松弛素、弹性蛋白与行剖宫产术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的关系,及其对盆腔器官脱垂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收治的172例行规律产检并行剖宫产术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收治的172例盆底功能正常的妇女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松弛素、弹性蛋白、盆底肌功能指标,分析血清松弛素联合弹性蛋白对盆腔器官脱垂的预测效能。结果两组血清松弛素、弹性蛋白、盆底肌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行剖宫产术产妇产后阴道指诊盆底肌力、盆底Ⅰ类肌、Ⅱ类肌肌力和阴道动态压力均与血清松弛素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弹性蛋白水平呈正相关(P0.05);在172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中,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为33.72%;经ROC曲线分析,血清松弛素联合弹性蛋白预测盆腔器官脱垂的AUC为0.913。结论行剖宫产术产妇产后血清松弛素水平升高,弹性蛋白水平降低,两者均与盆底肌功能存在一定关联性,联合预测盆腔器官脱垂的效能较好,值得临床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8.
《中国性科学》2019,(11):96-100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对盆腔器官脱垂患者尿动力及SOD、MDA水平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双盲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黄冈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180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90例)和观察组(9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盆底肌肉训练,观察组患者实施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疗法,共治疗6周。对比两组患者疗效、6个月内复发率,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盆腔器官脱垂程度、尿动力及SOD、MDA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患者高(91.11%VS 78.89%),复发率比对照组患者低(2.22%VS 1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盆腔器官脱垂程度轻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平均尿流率、最大膀胱容量比对照组患者高,最大逼尿肌压、残余尿量比对照组患者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OD水平比对照组患者高,MDA水平比对照组患者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盆腔器官脱垂患者实施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可提升其疗效、降低复发,减轻盆腔器官脱垂程度,改善尿动力学,且可降低氧化应激反应,提高机体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减轻组织损伤程度,其机制可能与血清SOD、MDA水平有关,为盆腔器官脱垂的防治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阴道封闭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有效性及患者的满意度。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4年11月于我院行阴道全封闭术或阴道部分封闭术老年妇女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70.58!3.41岁,盆腔脏器脱垂量化评分系统(POP-Q)分期为Ⅲ~Ⅳ期。在行阴道封闭手术前和手术后,利用泌尿生殖系统症状总表(UDI-6)和尿失禁影响问卷(ⅡQ-7)评估患者的相关症状,并利用国际尿控协会标准对患者进行尿动力学评估。结果:30例患者中有22例行阴道部分封闭手术,8例行阴道全封闭术。其中,有7例患者行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65.7%、26.8%和7.5%患者对该手术分别表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手术后,所有患者的UDI-6和ⅡQ-7得分均发生显著性改善(P0.05)。未观察到术后尿潴留,仅1例患者发生脱垂复发。结论:阴道封闭术是治疗老年妇女患者盆腔脏器脱垂既安全又有效的一种手术方式,患者具有较高的主观满意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待产方式对初产妇分娩结局及产后阴道微环境、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于西安市第五医院进行阴道试产的152例健康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待产意愿分为水中组(水中待产,n=64)与药物组(硬膜外麻醉待产,n=88)。比较两组各产程持续时间及分娩结局;产后6~8周采用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测定两组的盆底肌力,并使用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POP-Q)评价两组盆腔器官脱垂程度,同时检测两组阴道酸碱度(pH值)与清洁度;统计两组产后阴道炎发生情况。结果水中组第一、二产程持续时间均显著短于药物组(P<0.05),但两组第三产程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中组会阴侧切率(4.69%)显著低于药物组(15.91%),两组剖宫产率、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体重、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中组产后盆底肌Ⅰ、Ⅱ类肌纤维中肌力>Ⅲ级者占比均显著高于药物组(P<0.05)。水中组产后盆腔器官脱垂率低于药物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阴道pH值和清洁度、细菌性及滴虫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中待产相对于硬膜外麻醉待产能有效加快初产妇产程进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减轻对初产妇盆底功能的损害,且两种待产方式对初产妇产后阴道微环境的影响程度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