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珑 《中国妇幼保健》2014,(31):5030-5032
目的:对2005~2013年兰州市安宁区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现状进行调查,掌握兰州市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现状,为中西部地区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依据。方法:将2005~2013年兰州市安宁区妇幼保健站人力资源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该机构人员编制缺乏,在职职工以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为主,无高级职称人员。医护构成比例不合理,学历以专科及以下为主。结论:兰州市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员编制不足,专业素质较低,医护比例不达标,严重影响了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的自身发展,制约了基本公共卫生职能作用的发挥,急需引进高学历、高素质的卫生技术人员来缓解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的紧张局面。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沈阳市妇幼机构运营状况,为机构自身建设和卫生行政部门决策提供信息。方法:依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妇幼保健机构监测信息网络直报系统和相关调查表,对沈阳市16个妇幼保健机构运营状况进行调查。结果:①沈阳市妇幼保健机构基本情况:市级和县级为独立机构,区级分别有9.10%机构隶属CDC,18.20%隶属医院;调查的56.25%的机构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25.00%为全额/差额拨款,18.72%为差额拨款;6.25%有住院服务,93.75%无住院服务。②人力资源情况:按照1986年卫生部颁布的《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编制标准》中规定的编制标准,市级编制平均缺乏65人,区县级平均缺少30.73人。基层妇幼保健人员学历和职称偏低;平均每个妇幼保健机构在职职工总数49.44人,市级127人,区县级44.27人;每个机构平均卫生技术人员39.75人,市级96人,区县级36人;按照1995年我国《妇幼保健机构评审标准》,沈阳市市级75.59%不达标,区县级81.32%达标;市级机构本科以上学历占卫生技术人员的57.29%,区县级占22.22%;副高以上职称市级机构占卫生技术人员的34.38%;区县级机构占5.92%;市级机构保健人员与群体保健人员占职工总数的51.97%和7.09%,区县级机构占职工总数的43.82%和18.07%;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的费用占机构业务年收入的6.92%,继续医学教育达标率99.19%。③资产情况:沈阳市级机构建房屋面积2 070 m2,区县级1199.18 m2。④运营情况:沈阳市妇幼保健机构平均总收入615.91万元,市级业务收入(含医疗和药品收入之和)2 100.45万元,区县级160.01万元。妇幼保健机构总收入构成显示,财政补助收入市级399.08万元,区县级316.64万元。沈阳市级每年门诊量60 490人次,区县级平均11 511.2人次。结论:①沈阳市妇幼保健机构以独立形式和全额拨款为主;②沈阳市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不足;③市区县及购建房屋面积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④财政投入经费总额市区县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门诊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太原市妇幼保健机构运营状况,为机构自身建设和卫生行政部门决策提供信息。方法依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机构监测网络直报系统,对太原市11个妇幼保健机构运营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1太原市妇幼保健机构基本情况:市级和县级均为独立机构,地市级妇幼机构为差额/全额拨款单位,区级和县级妇幼机构则以全额拨款的方式为主。开展住院服务的机构占27.27%,不开展住院服务的占72.73%;2人力资源情况:与卫生部颁布的《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编制标准(试行)》中规定的编制下限比较,市级妇幼保健机构缺编112人,区级缺编17人,县级缺编60.50人。卫生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为地市级76.74%、区级77.03%、县级78.35%;3资产情况:地市级的固定资产和专业设备固定资产都远远高于区级和县级,但如果按人均固定资产计算则是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最高,其次为市级妇幼保健机构,区级最低;4运营情况:市级妇幼保健机构的年门诊量253 261人次,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区县级的年门诊量5 520人次,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结论 1太原市妇幼保健机构以独立形式和全额拨款为主;2太原市各级妇幼保健机构都存在人力资源不足的现象;3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购建房屋面积严重不足,应该引起政府的重视;4市级妇幼保健机构业务开展有特色,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门诊服务则待提高,应积极探索妇幼保健服务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动态掌握福建省县(市、区)级妇幼保健机构的运行状况,为新医改进程中县(市、区)级妇幼保健机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及发展提供建议。方法收集2009-2014年全省县(市、区)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物力、财力及服务能力状况的调查数据,进行回顾性定量、定性比较。结果县(市、区)级妇幼保健机构仍然存在发展不平衡、人员配置不到位、设备匮乏及业务用房不足等问题。结论 2009-2014年福建省县(市、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发展较快但不平衡。新形势下,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坚持"软件硬件"建设两手抓不松懈,分类指导,对症下药。全面提升县(市、区)级妇幼保健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切实发挥县(市、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县域内三级网的"龙头作用",树立"妇幼保健"的品牌和形象。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我国不同经济水平、不同地形、不同地域分布的377个初级卫生保健试点县的卫生事业拨款与初级卫生保健成效之间关系及165个抽样试点县妇幼保健、卫生防疫卫生事业拨款与相应初保成效之间关系的趋势研究看出:试点县1989—1991年平均卫生事业拨款221.36万元/县.人均卫生事生拨款5.17元,卫生事业拨款占财政支出比例为5.55%。随着投入的增加,产出也增加,投入越多、初级卫生保健成效越好。经济水平宽裕、小康县、地型平原县、地域东部县投入高产出也高。但有些县虽然投入较抵,却取得了较好的初级卫生保健成效(高产出),其主要原因在于政府重视、部门协调好及社区的广泛参与。而另一些县虽然投入较多,但初保成效不高(低产出).说明初级卫生保健是一项涉及社会多部门的庞大系统工程,卫生投入只是初保投入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不是全部,其成效好坏受多种因素影响。从整体看卫生事业拨款总额、卫生事生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与初保工作指标、健康指标、总评分均相关,有显著性。与健康指标虽相关但相关程度很低(r=0.1611及0.1739)。人均卫生事业拨款只与初保总评分相关(r=0.2068)。按经济水平分小康县、温饱县卫生事业拨款总额与工作指标相关(r=0.3998及0.2335),卫生事业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与总评分相关(r=0.4158及0.3483)。人均卫生事业拨款与工作指标、健康指标、总评分均不相关。以低、中、高投入水平划分,达标县比例递增,未达标县比例递减.差异有显著性。不同类型地区人均卫生事业拨款与初级卫生保健成效关系研究,可见按不同经济水平分析人均卫生事业拨款与初保成效关系,差异均无显著性;按不同地形分,山区、平原县差异有显著性,丘陵县投入产出间差异无显著性;按不同地域分.东部县差异有显著性.中西部县差异无显著性。随着卫生事业拨款占财政支出比例增加.有初保评分增高趋势。拨款比例在5%以下时,随比例增加基本达标率增加明显,在拨款比例为5.0-5.5%时基本选标率选90%。拨款比例由5—9%时基表达标率增加缓慢,从卫生经济学角度看效益轻低,但要使全部县基本达标,则初保评价指标2中规定卫生事业拨款占财政支出比例应达到8%是适宜的。不同投入对工作指标与健康指标的影响分析中可见:卫生事业拨款总额高,工作指标也高,尤其儿童系境管理率、孕产妇系境管理率相差较太,高投入组比低投入组分别高出0.96倍和0.34倍.个别工作指标变化不太或趋替相反。人均卫生事业拨款与工作指标间无明显规律关系。比较卫生事业拨款总额、人均卫生事业拨款、卫生事业拨款占财政支出比例与健康指标的关系,可见婴儿死亡率随拨款总额增加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与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均呈现投入中等时孕产妇死亡率及传染病发病率最高,投入低时,其率也低,可能与这些县漏报率高有关,人均卫生事业拨款与健康指标间无明显相关。卫生事业拨款占财政支出比例与健康指标之间关系与拨款总额与健康指标关系类似。妇幼保健与卫生防疫卫生事业拨款投入增高相应指标值也增高,且差异有显著性。妇幼保健卫生事业拨款中高等投入的县有50%以上高产出,卫生防疫卫生事业拨款中高等投入的县有60%以上的高产出。可见增加妇幼保健和卫生防疫投入对妇幼和防疫工作有着直接促进作用。本课题由于资料局限性,仅采用宏观趋势描述性研究,以定性分析为主,尚存许多不足,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所改院前后的绩效变化以及经济发展对妇幼保健事业的促进作用。方法:按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随机抽取16个县(市、区)级妇幼保健院作为调查对象,对改制前后的绩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所改院后,卫技人员的数量、学历与职称构成、业务工作质量、资产构成和经费收支、职工收入均较改革前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济发达地区较欠发达地区提高更显著(P<0.05)。结论:将县级妇幼保健所改成保健院有利于妇幼保健事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对妇幼保健事业具有较强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查妇幼卫生监测数据网络直报系统的相关资金投入、设备建设和信息安全措施,探讨中国妇幼卫生监测数据网络直报系统的信息安全现状。 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参与全国妇幼卫生监测数据网络直报工作的546家各级妇幼保健监测机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参与直报工作的保健机构信息系统的资金投入、设备建设和采用的信息安全措施情况,分析不同行政级别(省、地市和区县)和地区(东部、中部、西部)间的差异。 结果本研究回收有效问卷为503份。2009-2011年间,监测机构信息化资金总额为1.97亿元,直接用于监测的经费仅占16.17%。机构平均投入和单位平均监测专用资金方面,东部地区均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省级机构高于地市级和区县级机构。资金来源为本单位自筹的机构分别占41.16%,来源为上级拨款的机构占7.83%,来源为监测项目的机构分别占29.29%。资金的主要用途为购买计算机硬件和网络设备。无监测专用计算机、服务器、硬件防火墙和不间断电源系统(UPS)设备的监测机构分别占14.51%,26.84%,77.14%和42.94%;无局域网、单机病毒防护措施的机构占9.85%和9.09%。 结论现有妇幼卫生监测机构信息安全发展不平衡,中部和西部地区滞后于东部地区,县级机构滞后于地市级和省级机构。妇幼卫生监测机构应增加计算机硬件投入和加强网络设备建设,以满足卫生行业信息化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罗荣  金曦  杨琦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5):4961-4963
目的:分析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资源分布的均衡性,为科学合理配置妇幼保健机构资源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卫生资源密度指数(HRDI)对妇幼保健机构资源分布的均衡性进行分析。结果:以全国县级妇幼保健机构HRDI为标准,中部地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所需要的资源最高,其次是西部地区。而目前中西部地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资源较为缺乏。不同地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资源分布不均衡。结论:在今后的妇幼保健机构资源配置标准的制定中要兼顾服务人口和服务面积,使二者分布达到均衡,同时也要考虑不同地区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和妇幼保健机构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调查卫生信息统计机构管理体制现状,了解分析我国卫生统计信息机构发展现状及主要存在问题。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全国448家卫生统计信息机构进行调查。结果我国东、中、西不同区域卫生统计与信息化机构设置情况有统计学差别(χ2=49.987,P<0.001),东部地区有23.5%的地区专设了卫生统计信息机构,而西部地区为14.5%;东、中、西不同区域卫生行政机构专职统计人数情况有统计学差别(χ2=11.879,P<0.05),东部和中部地区有专职统计人员的比例高于西部地区;东部和中部地区有专职信息化人员的比例高于西部地区(χ2=25.241,P<0.001)。结论卫生统计信息机构体制尚不完善,卫生统计信息标准不统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2014年全国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业务用房面积现况及分布情况,为妇幼保健机构规范化建设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全国妇幼保健机构监测直报系统,收集2014年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业务用房情况.结果 全国有购建业务用房的2 463所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中,平均人均业务用房面积为42.2 m2.按照《妇幼保健院、所建设标准(试行)》中的业务用房人均面积标准,未达到标准的共计1 163所(47.2%),开展住院服务的机构,平均人均面积及达标比例低于未开展住院服务的机构.独立机构平均人均面积低于非独立机构,中部地区平均人均面积及达标比例低于东部及西部地区,全国30个省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人均面积不达标情况.结论 根据目前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业务用房建设落后状况,国家和各级政府应增加投入,促进机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杭州地区妇幼保健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小华  沈珏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2):1611-1612
目的:了解杭州地区妇幼保健资源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方法:采用表格调查、报表统计及个案现场调查法,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对杭州地区所属市、县(市)区妇幼保健机构的固定资产,以及妇幼保健人员的状况进行调研。结果:杭州地区妇幼保健机构的固定资产增幅不大,基层妇幼保健人员的学历不高。结论:加大对妇幼保健事业的投入,提高妇幼保健人员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我国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儿童保健服务开展及门诊设置情况, 为规范化建设妇幼保健机构儿童保健门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对2012年我国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儿童保健门诊现状进行横断面调查, 以及差异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调查的232所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各儿童保健门诊设置率仅50%左右。县级和区级机构间门诊设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东、中、西部地区仅听力保健门诊设置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构业务用房面积、儿保门诊用房面积和儿保门诊人数与儿保门诊设置数量有关。结论 我国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儿童保健服务开展情况不容乐观, 门诊设置率低, 不同地区机构间门诊设置存在差异, 应加强业务用房面积和人员投入。  相似文献   

13.
2003年河北省妇幼卫生人力资源现状调查分析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陈会岩  马敏  左利红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0):2774-2776
目的:了解河北省妇幼卫生人力资源发展现状,进一步规范妇幼保健机构的建设和管理,制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河北省实际的妇幼卫生人才发展战略。方法:针对妇幼卫生机构卫生资源利用情况、卫生人力、经费投入等进行调查。结果:69.59%的妇幼保健机构卫生事业拨款低于工资总额,51.61%妇幼保健机构负债经营,因而他们大多着眼于经济效益,不同程度地消弱了社会保健工作。结论:妇幼保健机构已成为当地解决妇女、儿童健康问题的重要生力军。河北省妇幼保健机构保健人员队伍整体状况较为薄弱,妇幼保健机构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有待提高,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不尽合理。  相似文献   

14.
罗荣  杨琦  金曦  张华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7):2313-2315
目的:掌握省地县3级妇幼保健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数量、结构、人力素质现状及地区差异,为妇幼保健机构规范化建设人力配置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全国妇幼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网络报告系统》,实现妇幼保健机构资源与运营信息网络实时直报。结果: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卫技人员占在职职工总数的比例均在80%左右;省地县3级机构卫生技术员比例达标率分别为78.6%、42.7%、52.1%;卫生技术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比例分别为41.3%、29.9%、11.3%;副高以上职称比例分别为16.4%、12.2%、3.9%;人力素质评分分别为7.19、6.02、4.97。地区之间比较,在卫生技术人员数量、本科以上学历及高级职称卫生技术人员比例、人力素质评分方面省级机构地区之间无明显差异,地级与县级机构基本呈现东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的趋势。结论:基层妇幼保健机构卫生技术人员的数量及人力素质配置均较低,且存在地区差异,西部地区的地级与县级机构人力配置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15.
沈阳市妇幼保健机构群体保健工作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沈阳市妇幼保健机构群体保健工作现状,为机构自身建设和卫生行政部门决策提供信息。方法:依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妇幼保健机构监测信息网络直报系统和相关调查表,对沈阳市16个妇幼保健机构群体保健工作状况进行调查。结果:①沈阳市妇幼保健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55.3%,其中群体保健人员占职工总数的15.9%。②沈阳市妇女保健工作区级机构开展比例为90.9%,县级机构为87.8%;儿童保健工作区级机构开展比例为97.7%,县级机构为96.1%。③孕产妇评审不可避免死亡3例,占60.0%,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2例,占40.0%;5岁以下儿童死亡市级不可避免死亡5例,占100.0%,县(市、区)级84例,占70.6%;县(市、区)级可避免死亡35例,占29.4%。④沈阳市妇幼保健机构举办群众性健康教育活动280次,制作宣传品136种,发放宣传册204055册,夫妻学校进行宣教5666人次,孕妇学校进行宣教17596人次,儿童家长学校进行宣教6735人次,在公众媒体进行宣传396次。⑤沈阳市妇幼保健机构举办各类培训班140期,培训11849人次,470.38人次,接待基层进修人员12人,群体保健人员下基层业务指导739个机构,指导工作8814天。⑥沈阳市保健人员经费支出占人员经费支出的37.5%,群体保健人员经费支出占人员经费支出的20.8%;群体保健日常公用经费支出占总支出的8.0%;群体保健信息工作的经费占日常公用经费支出3.4%,行政部门拨款占群体信息工作经费的28.7%。结论:①沈阳市群体妇幼保健人力资源不足。②沈阳市开展的群体保健服务与《妇幼保健机构管理办法》要求的一致。③群体保健工作经费不足。加强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加强政府在妇幼卫生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制定一系列妇幼保健机构内部服务和管理相关标准和规范,制定"妇幼保健机构评审标准"和"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对妇幼保健机构资源与服务的监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孕产妇保健情况,为促进全国妇幼保健水平均衡提高提供建议。方法采用数据和文献分析的方法对东、中、西部《2015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有关数据进行核算与整理。结果与东、中部相比,2014年,西部地区孕产妇死亡率(21. 55/10万)最高,产科出血率(30. 36%)位居西部地区孕产妇死亡构成首位,西部地区妇幼保健机构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结论应针对不同类型地区特点和主要问题,在综合施策的基础上,采取精准化防治和控制策略。西部地区应重点加强妇幼保健专业队伍建设,努力降低因产后出血造成的孕产妇死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不同机构设置(有无住院服务)、不同地区(东、中、西部)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的现状及差异,从而为开展妇幼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加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全国妇幼保健机构监测数据,对全国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指标进行描述性和趋势分析。结果按卫生部《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编制标准(试行)》中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保健人员配备40人的标准,在无住院服务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中,保健人员配备不足的比例为97.6%~98.6%。在有住院服务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中,东、中、西部保健人员配备不足的比例分别为82.7%、89.4%和90.1%。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职工总数、卫生技术人员数、保健人员数,以及卫生技术人员学历构成,在东、中、西部地区的分布不均衡,西部地区明显低于中部和东部地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数在2004-2008年间无明显增加,仍处于较低水平。结论全国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员编制不足及人才分布不均衡现象依然存在,尤其西部地区妇幼保健人才队伍的数量和素质均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湖南省81家市、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更年期保健门诊情况,了解湖南省更年期保健工作开展情况。方法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调查机构一般情况及更年期综合服务能力,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调查的12家市级妇幼保健机构中有10家(83. 34%)正在开设更年期门诊,46家县级妇幼保健机构23家(33. 33%)正在开设更年期门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市、县两级妇幼保健机构大部分机构未进行规范更年期门诊登记、档案管理、服务流程、随访工作。结论市、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更年期综合服务有待进一步提高,建立以省妇幼保健院为中心,辐射至市、县两级的更年期服务网络建设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儿童家长儿童保健知识知晓情况,分析知识知晓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部分县/市妇幼保健机构儿童保健门诊接受健康体检的2975名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地区儿童家长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为25.9%.城市儿童家长知识知晓率(32.6%)高于农村儿童家长(...  相似文献   

20.
为了建立全国省、市、县三级妇幼保健机构资源动态数据库,及时掌握我国妇幼保健机构的发展现状、履行职能情况,对妇幼保健机构的发展进行监测和评估,为各级行政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持续的信息支持,国家妇幼保健中心,从2005年开始在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妇幼保健机构,全面开展了资源与运营情况调查工作,我市市级及6个县(市、区)的妇幼保健机构参加了调查工作,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