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省是以中华按蚊为传播媒介的疟疾流行区。曾在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和70年代初发生了三次大流行.1955年发病率高达159.04/10万。经过几十年大力防治,至1986年发病率降至1/万以下。截至1993年已有57个县(市)经省考核达到部颁基本消灭疟疾的标准.从1986年起,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每年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县(市)作为全省的疟疾监测点,以便及时了解疟疾的疫情动态、发病特点、媒介按蚊的密度及传播潜势等。现将1992~1995年的疟疾发病情况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内容和方法1.1病原学监测采取主动和被动侦察相结合的方法,对居民中初诊…  相似文献   

2.
双流县为间日疟高度流行区 ,5 0至 80年代曾发生过四次爆发。经 4 0余年综合防治后使疟疾发病人数由 196 2年的2 1331例至 2 0 0 0年的疟疾发病人数为 0 ;发病率由 5 96 .82 /万降至 0 .0 0 /万。 1992年全县疟疾发病率降至 1/万以下。1996年经省、市疟疾考核达到卫生部颁布的疟疾基本消灭标准。此后在全县范围实施监测管理 ,现将 1996~ 2 0 0 0年灭疟监测情况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监测对象 以主动监测为主 ,被动监测为辅 ,对临床诊断为疟疾 ,疑似疟疾 ,疑似感冒 ,原因不明的发热病人进行登记和血检 ,年血检率达到当地人口总数的 …  相似文献   

3.
吴镜楚 《职业与健康》2007,23(8):631-631
无锡锡山区是以中华按蚊为媒介的疟疾疫区,历史上不断有爆发流行。上世纪60和70年代发病人数达数10万,发病率最高为4124.13/万。经过多年采取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防止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发病人数逐年减少,截止1984年全区发病率已降至1/万以下,1986年达到部颁基本消灭疟疾标准。为巩固疟防成果,1987年起在全区开展监测工作,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郴州市地处湘南南岭山脉北,辖11个县(市)区,总人口430万。是一个疟疾流行区,发病率曾高达45%~70%,经过20多年的防治,1977年发病率被控制在1‰以下。1987年卫生厅组织专家考核,认定为基本消灭疟疾的地区。尔后我们进行了基本消灭疟疾后监测工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内容与方法1.1 发热病人血检和传染源的侦察:全市每个县(市)区均设立了5~8个发热病人血检站。血检对象以临床诊断为疟疾,疑似疟疾,发热原因不明,感冒病人四类发热病人。年血检率1988~1991年为5%以上,1992年起…  相似文献   

5.
大新县是广西历史上有名的高疟区,是以微小按蚊为主要媒介的疟疾流行区。1954年疟疾发病率为620.07/万,原虫率为41.2%。经过40余年的综合防治,发病率大幅度下降,1983年已控制在1/万以下[1],1985年经广西自治区卫生厅组织考核,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此后,连续13年进行监测和防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内容与方法1.1 传染源监测 各乡镇医院均设立疟疾镜检站,对初诊疟疾,疑似疟疾、发热原因不明的“三热”病人进行血检。年血检数占总人口6.5%以上,村屯覆盖面达90%。对镜检可疑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广东省微小按蚊分布区灭疟后期流行病学特点和简化疟疾监测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于1998-2000年选择微小按蚊分布区并已经省考核验收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每年疟疾年发病率相对稳定的开平,台山,高州和怀集4个县(市)为试验区,实行只是“三热”患血检,疫点不处理的简化监测措施,并对监测结果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结果 经过3年的简化监测措施,4个试点县(市)共血检“三热”患47347例次,检出疟原虫阳性174例,且疟疾年发病率继续下降,2000年均降至1/10万或以下,输入病例减少,没有暴发流行点出现,所有病例均呈散发性,病例之间不存在继发关系。99.43%疟疾患都是在临床初诊为疟疾和疑似疟疾中发现,其中初诊是疟疾可发现73.56%病例;初诊是疑似疟疾可发现25.86%病例;只有1例是在初诊为不明原因发热患中发现。成本效益分析显示,若实行“二热”患血检,则每发现1例疟疾患可节省血检费用1777.82元。结论 建议在微小按蚊分布区灭疟后期,疟疾监测可实行“三热”患血检,并把“二热”血检作为重点中的重点;只处理现症患,不处理疫点。  相似文献   

7.
60年代后期,在调查摸底基础上采取全民性休根和15岁以下疟史儿童复治.流行季节每半月1次的全民预防服药和当年疟史复治的“两全两复”措施,取得显效果.发病率大幅度下降。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流动人口增多,疟疾疫情有所反复。80年代后期积极采取检索传染源.现疟病人管理,病灶点处理和流动人口管理为主的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1988年疟疾发病率首次降至1/万以下。1998年已通过江苏省对如东县疟疾基本消灭的考核验收。现将1988~1998年疟疾流行态势及防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环江县疟疾防治工作体会广西环江县卫生局杨家明疟疾是我县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重点防治的疾病之一。近年来,通过开展发热病人血检和综合防治,疟疾发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年带虫发病率1982年为22.03/万,1990年已降至1.97/万。为进一步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鄂西北高山区5年疟疾病侦查结果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基本消灭疟疾地区,为及时发现全部疟疾病人,加强传染源管理,方法:以被动病例侦查为主,重点开展发热病人血检,结果:5年共血检本地居民6124人次,平均血检率为0.47%,临床初诊为疟疾、疑似疟疾检出阳性构成比为96.96%(本地居民)和77.77%(外来人员),疑似感冒和原因不同明发热本地居民检出阳性构成比为3.04%,外来人员为22.22%,发病高度分散,外出感染占97.56%,1997-1999年带虫发病率均为0。结论:年血检率以乡镇为单位不少于0.3%,可以检出全部疟疾病人,把好现症病人根治关即可防止继发病例。  相似文献   

10.
三明市辖12个县(市、区),人口252万,面积22644Km2.1970年间日疟发病率81.28‰,通过大力防治,1989年发病率降至0.1‰以下.1985~1993年先后经省卫生厅组织考核,均达到卫生部规定的基本消灭疟疾标准,从1986年起对基本消灭疟疾的地区进行病原和蚊煤监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已达到基本消灭疟疾的县(市、区)的当地人群、外来人群和从疟区回归人群中的临床诊断为疟疾、展似疟疾、感冒、不明原因发热(下称四热)病人采血镜检,并对疟原虫阳性者进行个案调查.1.2每年对原有喀人按蚊分布的地区,前一年或当年有…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了蒙城县非稳定性单纯间日疟流行区,从60年代初到70年代初曾发生过两次大面积暴发流行,70年代中和80年代初又发生三次较大流行。通过24年来的积极防治,在采取“两根治、一预防、消灭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防治和现症病人管理三个阶段不同对策后,使流行范围逐年缩小,疟疾发病大幅度下降,全县疟疾发病率从1970年的1683.88/万,降至1997年的0.009/万,并实现了连续12年在1/万以下,1998年全县无疟疾疫情,达到了部颁基本消灭疟疾标准。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近5年来宁波市疟疾发病情况,为进一步巩固疟防成果提供依据。方法对宁波市11个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0-2004年疟疾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年来共检出疟疾192例,其中输入病例185例(占96.35%),本地感染病例7例(3.64%)。当地人口共发生20例疟疾病人,年发病率稳定在0.019/10万~0.128/10万。当地居民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平均为0.05%(20/43775),来自疟区的外来人群为0.62%(172/27501)。7个当地感染病例分布于全市4个市(区)的6个自然村,以北仑区为多。经2002-2004年蚊媒监测中华按蚊密度高峰每年在6~7月。结论在以中华按蚊为媒介的间日疟流行区,基本实现消灭疟疾后,血检对象的重点应是流动人口,加强流动人口疟疾病人发现、治疗、管理,并针对性地采取控制措施对巩固疟防成果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常州市是以中华按蚊为传播媒介的间日疟非稳定流行区。辖金坛、溧阳2市和武进、新北、天宁、钟楼、戚墅堰5区,辖区人口335万。1961年和1973年曾有2次爆发流行。1961年疟疾发病率高达1268.72/万。此后经采取以消灭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疟疾的发病率逐年下降,在1987~1999年间,经考核各辖市区达到基本控制,至2000年疟疾的发病率已降至0.03/万。但我市疟疾传染源、传播媒介依然存在,人群抗体水平低下,在其他社会因素的作用下,曾于2001年出现过  相似文献   

14.
资源县车田乡1991年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1992~1996年又继续进行了5年疟疾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监测方法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基本消灭疟疾的标准》方案要求及资源县灭疟方案,对全乡12个行政村居民和流动人口进行监测。1.1传染源监测年发热病人血检率达人口总数的5%以上,血检对象为临床初诊为疟疾、疑似疟疾、疑似感冒和原因不明的发热病人(简称“四热”病人),对现症病人及带虫者进行全程治疗和低潮期根治,病灶点进行分类处理。1.2流动人口监测对来自疟疾流行区的外来人口和从疟疾流行区返回的本地…  相似文献   

15.
广西是历史上恶性疟疾与间日疟混合流行的高疟区,发现有微小按蚊,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和日用潭按蚊等31种,经过长期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全区发病率从1954年的296.70%万降至1995年0.23/万,下降99.92%,实现了有史民以来第一次未发现当地传播的恶性疟疾病例,有66个县,市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其中22个达到消灭疟疾标准),占全区总县,市数与人口数的75%及78%。  相似文献   

16.
惠阳县淡水镇“四热”病人血检症原虫结果分析林荣幸,叶来添,曾民英及早发现现症病人并进行根治.是控制传染源进一步扩散的重要环节。为了及早发现病人.卫生部提出了“四热”(诊断为疟疾、疑似疟疾.原因不明发热、感冒发热)病人血检。为了探讨其效果.我们选择了惠...  相似文献   

17.
屠平 《现代预防医学》2004,31(2):243-244
龙岗区位于深圳市的东部,是1993年建立的新区。建区初期人口74 .4 8万,有10个镇。龙岗区属于沿海、亚热带气候,历史上这一地区疟疾年发病人数曾达数千人。经大力防治,以及客观环境的不断改善,疟疾发病逐年下降,至2 0 0 1年,全区血检阳性数仅为35例,已达到控制水平。为了探索这一地区疟疾流行特点和监测工作的效果,现将9年来疟疾的流行特点和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病例确定 全区10个镇12个医疗卫生单位均设立有监测站,开展发热病人血检疟原虫,原虫阳性者确诊为疟疾5 136例。血检对象为临床初诊为疟疾、疑似疟疾、发热原因不…  相似文献   

18.
富阳市属山地丘陵区 ,总人口 6 1万多。解放后 ,曾出现 4次疟疾流行高峰 ,195 5年发病率高达 3989 41/10万。随着防治工作的开展 ,发病率逐渐下降 ,至 1989年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疟原虫的种类除了 196 3年曾发现 2例恶性疟原虫外 ,均为间日疟原虫。现将 1990年以来监测结果报告如下。方  法1 除了根据疫情报告进行监测外 ,在全市对临床诊断为疟疾、疑似疟疾及不明原因发热者 (“三热”病人 )进行采血检查疟原虫 ;其中 1990~ 1991年血检对象为临床诊断为疟疾及疑似疟疾者 (“二热”病人 )。血检疟原虫阳性的血片 ,送市防疫站复核鉴定…  相似文献   

19.
1994年广西疟疾形势分析王槐芳,石维志,李锦辉,杨韵希,冯通桂,覃业新,雷晟广西疟疾防治,从继续深入开展血检发热病人为主的“查源拔灶”措施以来,疟疾发病率1987年后一直控制在1/万以下。1994年带虫发病率为0.12/万,有10个县经考核,达到基...  相似文献   

20.
1991—1995年贵州省疟疾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八·五”期间,全省疟疾发病率降至1/万以下,基本消灭了恶性疟;当地居民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下降43.75%,当地流动人口血检阳性率上升94.56%;当地疟疾病例所占比例由66.1%下降为31.5%,而输入疟疾则由33.9%上升为68.5%。输入疟疾和疟疾高发县的防治工作是我省今后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