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探讨洲滩地区控制血吸虫病的防治对策,1992~1995年选择两个相似的外滩以不同防治对策进行了现场观察,结果在实施人畜扩大化疗+健康教育+滩地治理防治的洲滩,人、畜感染率,感染螺密度及钉螺感染率分别下降93.1%、72.6%、66.7%和77.3%,而实施人畜化疗+易感地带灭螺防治的洲滩人畜感染率分别下降25.0%、18.6%,感染螺密度及钉螺感染率上升12.5%和19.4%;人群感染率每下降1%所需的实际费用,前者高于后者,但相对效果前者为0.64元优于后者0元.  相似文献   

2.
鄱阳湖洲垸型疫区小学生血吸虫病健康教育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就鄱阳湖洲垸型疫区小学生血吸虫病健康教育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经过干预后的目标人群(1-5年级在校学生)血防知识及格率和血防态度正确率均显著提高,娱乐型疫水接触率均明显下降。血吸虫病新感染、再感染比率明显下降。目标人群不良卫生行为有了明显改变,接触疫水的年人均频次由4.77%次下降至0.78%次,接触疫水每次人均面积由10.5%下降至3.2%。在疫水现场观察中、个别学生因生活生产需要、仍有偶尔接触疫水现象,且没有任何个体防护措施。这些提示应加强对目标人群生活生产型接触疫水的危害性的教育和个体防护重要性的教育,并提供防护药品和用具,以减少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洞庭湖洲垸亚型血吸虫病疫情3年纵向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观察洲垸亚型血吸虫病疫情纵向变化规律,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居民病情和疫水接触史进行队列研究,家畜病情和螺情进行纵向调查。结果 五一村居民累计血吸虫病率72.2%,累计急血患病率8.3%,累计晚血患病率1.6%,疫水暴露率43%。2002-2004年居民粪检阳性率分别为13.7%、11.3%、11.7%。粪检阳性者化疗后一年内疫水暴露率93.4%,居民重复感染率35.1%。五一外洲感染螺分布广泛,钉螺感染率达0.90%,感染螺平均密度0.0263只/0.11m^2。结论 垸外草洲是主要疫源地。本地耕牛及副业渔民是主要传染源,也是重复感染的主要对象。这类地区需加强垸外草洲综合治理,压缩疫源地,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居民自我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未控制区晚期血吸虫病抽样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掌握全省未控制区晚期血吸虫病发病情况及各亚型流行区的晚血分布,1995年9~11月对未控制43个村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晚血患病率为0.27%,较1989年的0.48%有显著降低;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50~岁组病例占总病例的57.14%;巨脾和腹水两型病人占97.48%;湖汊、洲滩、洲垸、垸内四亚型之间的晚血患病率无差异(P均>0.05);除湖汉亚型外,其余三亚型晚血患病率均已明显下降;湖汊、洲垸亚型中,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洲滩、垸内亚型男女患病率无差别。推算全省未控制区尚有晚血病人9151人,95%的可信区间为0.246%~0.295%。  相似文献   

5.
快速控制血吸虫病新流行区疫情的试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快速控制湖南省新疫区血吸虫闰流行的防制对策.方法:通过对新流行区进行重点纵向观察,根据各流行区的流行因素特点,合理组合运用现有防治方法。结果:桃源试区居民血吸虫病感染率由1998年的12.16%下降到2000年0.14%,下降了98.8%,耕牛感染率由15.91%下降到1.35%,下降了91.5%,活螺密度由9.12只/0.11平方米下降到0.11只/0.11平方米,下降了98.8%,感染螺密度由0.0248只/0.11平方米下降到0.00只/0.11平方米,长沙市傅家洲和益阳市黑湖洲试区均在短期内取得了消灭钉螺阻断血吸虫病传播的效果。结论:合理组合运用现有的防制措施,在短期内可以达到快速控制血吸虫病新流行区疫情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结合生产措施改造洞庭湖血吸虫病易感地带的效果与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结合生产措施改造洞庭湖湖洲血吸虫病易感地带的效果与效益,根据不同地形特点采用矮埂高网蓄水养鱼、封洲造林、封洲育芦和不围垦种等生产措施进行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试点,收集各项过情指标的变化情况,计算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三年后各试区感染螺密度下降率为94.5%~100.0%,耕牛活动减少率为98.1%~100.0%,田性野粪密度和哨鼠感染率均为0,居民新感染率下降率除不围垦种区无变化外,余为84.4%~100.0%.试区居民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年人均分别为170.2元和269元.表明,该措施既有防治效果又有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虾稻连作结合人畜化疗控制血吸虫病流行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虾稻连作措施控制血吸虫病的效果。方法在湖区血吸虫病流行区各选择自然环境和流行程度相接近的3个行政村,2个村实施虾稻连作治理措施,另1个村实施一般综合治理措施,比较其控制血吸虫病的效果及经济效益。结果实施虾稻连作的2个村,3年后人群感染率下降51.11%,耕牛感染率下降60.74%;钉螺面积下降51.23%。活螺密度和钉螺感染率分别下降77.71%和52.94%;农业产值和人均收入分别增加14倍与3.5倍。对照区人和耕牛感染率下降幅度较小。结论虾稻连作措施在短期内能有效控制血吸虫病流行。  相似文献   

8.
洞庭湖区血吸虫病化疗效果观察点的纵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洞庭湖血吸虫病严重流行区,1987年以来采用大范围人畜化疗,到化疗第三年本地居民血吸虫病平均感染率从17.2%下降到6.5%,下降率为62.2%;到化疗第七年,在第三年的基础上继续下降32.3%,居民平均感染率为4.4%。其中以洪道区15个观察点疫情较轻,从化疗第三年起居民血吸虫病平均感染率即可稳定在5%以下。  相似文献   

9.
血吸虫病人畜同步扩大化疗结合易感地带灭螺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湖治渠网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对感染率较高的9个行政村进行了3年的人畜同步扩大化疗结合易感地带灭螺后,人群粪检阳性率下降76.63%,急性血吸虫病人数下降95%,耕牛粪检阳性率下降45.9%。易地带钉蚴面积和感染性钉螺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0.
2006年西洞庭湖血吸虫病流行区重点疫情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洞庭湖洲垸型血吸虫病流行动态特点,为评价和制定该类型地区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间接血凝法(IHA)筛查观察村人群,对其中阳性者再作kato-katz法-粪三片检查。耕牛查病采用顶管孵化法。统计分析人、畜血吸虫病感染率和急性与晚期血吸虫病的发病情况,并以机械抽样和环境抽样法查明钉螺分布、钉螺密度与感染等情况。结果观察村应检居民910人,IHA受检898人,阳性者90人,阳性率为10.02%;粪检88人,阳性42人,居民血吸虫病感染率为4.78%。男性居民感染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渔民感染率达32.15%,农民为8.2%,其它职业感染率较低。全村5头耕牛查出阳性牛2头。本年未发生急性感染病人,现有晚血病例3人。活螺密度0.53只/0.11m^2,感染螺平均密度为0.0058只/0.11m^2。结论采取以化疗为主消除传染源的防治对策,观察村居民血吸虫病感染率由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25.40%逐步降至本年度的4.78%,说明以化疗为主消除传染源的防治对策可使洞庭湖洲垸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的疫情控制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对血吸虫病传染源控制措施实施效果分析,为进一步完善传染源控制措施和巩固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07-2014年在湖北省选择8个行政村为研究点。每年开展钉螺调查,人群感染情况调查,耕牛感染情况调查。所有研究村均按照防治要求,实施以机械代替耕牛耕作措施。结果 2007-2014年,研究点的钉螺面积每年均维持在488 hm2左右。活螺平均密度呈波浪型变化,高点超过0.60只/0.1 m2;钉螺感染率和感染性钉螺平均密度均呈快速下降趋势,2007年与2014年相比,下降幅度为100%,2012-1014年连续3年未查获感染性钉螺。人群感染率从3.52%(2007年)下降至0.48%(2014年),下降幅度为86.40%。耕牛感染率自2007年5.59%下降至2012年1.02%,随后连续2年均为0,2013和2014年,研究点发现饲养耕牛900头次。结论 通过实施传染源控制措施,人群、耕牛和钉螺的血吸虫感染率均呈显著下降。但是,由于钉螺孳生环境依然存在,钉螺密度未明显下降,并存在耕牛,仍然存在血吸虫病高传播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寻找一种快速、简单、有效的筛检洪灾区血吸虫病高危人群的方法。方法:在洞庭湖血吸虫病流行区选择遭受溃垸的2个受灾村,用回顾性的方法收集居民暴露疫水等资料。资料经变量变换后,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对18个自变量通过逐步判别分析,筛选出5个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组建数学模型,用此模型对246个样本进行回代判别,其总的判别符合率为87.4%,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1%和89.0%。结论:询问快速判别法有望成为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快速、简易、经济和有效的筛检血吸虫病高危人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识别和监测洞庭湖地区血吸虫病潜在风险区。 方法 借助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RS)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利用光谱特征和环境因子特征,提取洞庭湖地区血吸虫病潜在风险区。基于流行病学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测算地区疫情指数和环境易感指数,与潜在疫情风险区在洞庭湖区格网系统中融合,形成2006-2016年洞庭湖区血吸虫病流行风险监测图。 结果 2006-2016年洞庭湖地区血吸虫疫情高风险区集中在常德市辖区中、北部临湖地区(年平均疫情指数R=0.330 5,区域平均易感指数Y=2.458 2),敏感地类为湖泊地区(敏感度系数β=1.236 6),南县及沅江市北部大通湖周边地区(R=0.426 0,Y=0.836 8),敏感地类为水田地区(β=0.202 1)和其他建设用地(β=0.308 0)。极高风险区集中在津市境内部分临湖地区(R=0.449 1,R=3.917 0),敏感地类为有林地(β=1.234 5)。流域风险从高到低依次为澧水、沅水、资水、湘江。 结论 洞庭湖地区要将高风险、极高风险地区作为未来疫情控制的重点,并做好疏林地、高覆盖度草地、水库坑塘等疫情敏感地类的查灭螺和环境整治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析监测数据,掌握2006-2008年湖北省潜江市血吸虫病疫情变化情况。方法在潜江市设立4个疫情监测点,每年对监测点疫情开展纵向观察与分析。结果2006-2008年监测点居民平均感染率逐年下降,分别为3.35%,2.97%,1.77%;3年内男性血吸虫感染率均比女性高,居民感染年龄高峰后移,2006年为40~50岁,2007,2008年为50~60岁;3年内,均未发生急性感染病例和新发晚期感染病例;耕牛感染率明显下降,分别为10.75%,6.83%,5.18%;3年内,钉螺感染率均维持在较低水平,但有螺面积缩减不明显。结论2006-2008年潜江市4个监测点血吸虫病人、畜感染率逐渐下降,但有螺面积仍较大,应继续加强疫情监测,探索更有效的防治对策,防止血吸虫病疫情出现反复。  相似文献   

15.
陈季然 《上海预防医学》2003,15(1):13-14,17
[目的 ] 探讨江滩型血吸虫病重流行区易感地带灭螺费用和效益的关系。  [方法 ] 试区 1996~ 2 0 0 0年每年实施易感地带灭螺、螺情调查和人畜同步查治。平均每年易感地带灭螺投入氯硝柳胺 0 .96t ,经费 4.32万元。  [结果 ] 试区人畜血吸虫感染率徘徊不降的局面并无改观 ,钉螺面积增大 ,活螺框出现率、活螺平均密度、感染螺平均密度反而上升。  [结论 ] 易感地带灭螺不宜每年进行 ,建议将灭螺经费投于健康教育、推广“以机代牛”、“以林代芦”和提高化疗覆盖率  相似文献   

16.
A knowledge attitudes and practices survey of sanitation, water supplies and schistosomiasis was carried out in a rural schistosomiasis endemic area of Zimbabwe. Questionnaires were administered to 349 households. No latrines were present in 61% of households and information on use, likes and dislikes was collected. Most drinking water was collected from sources presenting no risk of schistosomiasis whereas most washing activities were carried out at sites presenting such a risk. Schistosomiasis was thought to be a problem in the community by over 50% of households and 79% gave haematuria as a symptom of the disease. There was a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washing site and the reported presence of schistosomiasis in the family.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制定金口地区有针对性的防治对策,使该地区的血吸虫病疫情进一步得到控制。方法根据武汉市血吸虫病防治规范,采用机械抽样和环境抽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螺情调查,采用氯硝柳胺喷洒法进行易感地带灭螺,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有螺面积各年均为178.73 hm2,易感地带面积和处数分别下降了69.1%和71.4%。有螺框出现率逐年下降,2006年与2009年比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3.409,P=0)。结论江夏区金口地区外滩的防治对策是有效的,灭螺效果明显,易感地带面积和处数明显下降,阳性钉螺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期间汉口江滩公共卫生事件发生风险,为风险预警和风险应急准备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召开专家咨询会,确定评估指标与风险分值。基于Kaiser模型,建立适用于汉口江滩的公共卫生风险评估体系,借助风险值计算方法计算各风险事件的风险值。运用风险矩阵法,对汉口江滩不同区域不同风险事件的风险等级进行评估。结合Kaiser模型风险分值,运用Borda序值法计算出不同区域风险事件的Borda值及Borda序值,对江滩各区域不同风险进行排序。结果借助风险值的计算,血吸虫病在江滩一、二、三、四期的风险值分别为8.43%、14.68%、25.26%和27.56%;媒介生物传染病在江滩各期的风险值分别为13.42%、16.40%、18.67%和19.22%;意外伤害及其他事件在江滩各期的风险值分别为20.34%、22.94%、19.00%和16.53%。风险矩阵图显示,江滩一期、二期的血吸虫病和媒介生物性传染病以及江滩四期的意外伤害位于低度风险带,其他各风险事件均位于中度风险带。Borda序值排序结果显示,江滩一期、二期风险最高的公共卫生事件为意外伤害及其他,江滩三期为血吸虫病和意外伤害,江滩四期为血吸虫病。结论综合考虑各评估方法评估结果,江滩一期、二期风险最高的公共卫生事件为意外伤害,江滩三期四期风险最高的公共卫生事件为血吸虫病。建议各相关部门根据评估结果,对江滩各期分别制定策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保证军运会期间汉口江滩各期的公共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19.
The distribution of schistosomiasis is focal, so if the resources available for control are to be used most effectively, they need to be directed towards the individuals and/or communities at highest risk of morbidity from schistosomiasis. Rapid and inexpensive ways of doing this are needed, such as simple school questionnaires. The present study used such questionnaires in an area of western Côte d''Ivoire where Schistosoma mansoni is endemic; correctly completed questionnaires were returned from 121 out of 134 schools (90.3%), with 12,227 children interviewed individually. The presence of S. mansoni was verified by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in 60 randomly selected schools, where 5047 schoolchildren provided two consecutive stool samples for Kato-Katz thick smears. For all samples it was found that 54.4% of individuals were infected with S. mansoni. Moreover, individuals infected with S. mansoni reported "bloody diarrhoea", "blood in stools" and "schistosomiasis" significantly more often than uninfected children. At the school level, Spearman rank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prevalence of S. mansoni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prevalence of reported bloody diarrhoea (P = 0.002), reported blood in stools (P = 0.014) and reported schistosomiasis (P = 0.011). Reported bloody diarrhoea and reported blood in stools had the best diagnostic performance (sensitivity: 88.2%, specificity: 57.7%,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73.2%,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78.9%). The study, which is probably the largest of its kind ever undertaken in Africa, revealed a moderate 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 questionnaires for identifying individuals and/or communities at high risk from S. mansoni.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使滠口地区的血吸虫病疫情得到进一步的控制。方法根据武汉市血吸虫病防治规划,采用机械抽样和环境抽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螺情调查。采用氯硝柳胺常规药物喷洒进行易感地带灭螺,数据处理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结果滠口垸外有螺面积下降了41.79%,有螺框出现率、活螺平均密度、钉螺阳性率分别下降了73.82%、67.74%和51.85%;易感地面积上升了51.59%。药物灭螺后校正钉螺死亡率4年分别为97.29%、95.83%、93.22%和85.01%。结论滠口地区4年来坚持易感地带药物灭螺,螺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易感地带的控制有待耕牛的圈养和有螺洲滩禁牧措施的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