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金瑞  林伟捷 《中国校医》1995,9(4):272-273
预防农药性食物中毒是当前我市学校食品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现就我市1992年4月至1994年1月发生在学校中的农药性食物中毒情况调查分析如下。1一社情况我市城、涵两区共有大、中学校13所,在近两年时间内共发生8起食物中毒,中毒人数917人,其中因进食被农药污染的蔬菜而引起的食物中毒7起,中毒人数达771人。7起学生农药性食物中毒均发生在校内学生食堂,其中城区5起,涵江区2起,中毒者均为寄宿生,以轻度中毒为主,中度中毒16,人占中毒人数的3.47%。7起农药性食物中毒,均从现场采集标本中检出有机磷,而未检出砷、汞、锅、铝等重…  相似文献   

2.
绍兴市蔬菜基地农药使用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9月13日,绍兴市区发生1起食用含甲胺磷(Methamidophos)蔬菜引起的7人食物中毒,这是绍兴市区2000年3季度第2起甲胺磷蔬菜食物中毒,2起食物中毒共造成17人中毒。另据不完全统计,绍兴市区几家大医院2000年1~9月,接诊因食用含有机磷农药蔬菜引起的零星中毒病人尚有27人。为了解我市蔬菜基地农药使用现状,绍兴市卫生监督所于2000年9~10月组织开展了本次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龙岩市1986—1996年食物中毒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索食物中毒的发生规律和特点,减少发病率,降低死亡率,为有效地预防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将我市1986~1996年食物中毒动态资料分析如下。一、材料与方法资料来自1986~1996年全市食物中毒的统计资料。按食物中毒发生的不同时间、不同行业以及引起中毒的食品类别、病因、受害人数等进行归类统计。二、结果与分析1.各年度食物中毒发生概况:1986~1996年龙岩市共报告食物中毒60起,中毒人数1302人,死亡27人,病死率012%,年均发生5.5起,中毒人数118.4人,死亡2.5人。高峰为1991年,占总起数的22%,中毒人数占总中毒人数1986…  相似文献   

4.
张冠峰  麦莉  黄隽 《职业与健康》2006,22(20):1654-1656
目的分析中山市近年细菌性食物中毒流行特征,为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用回顾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中山市1998~2004年细菌性食物中毒流行情况。结果中山市1998~2004年共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69起,中毒人数3172人,平均每起中毒人数46人。中毒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以第3季度发生的起数最高,有41起,占中毒起数的59.4%;第2季度次之;中毒人数也以第3季度最多,中毒2037人,占中毒人数的64.2%,第2季度次之。中毒发生场所以集体食堂最多,共有56起,占中毒起数的81.2%;中毒人数2567人,占总中毒人数的80.9%。中毒的致病因素以变形杆菌和副溶血性弧菌引起为主,分别有28和25起,占中毒起数的40.6%和36.2%。中毒食物种类主要是肉及其制品,共有38起,占中毒起数的55.1%,其次是凉拌菜食品,共有13起,占中毒起数的18.8%。结论中山市近年来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集体食堂,且致病因素发生变化,以变形杆菌和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为主。加强卫生监督监测力度,把好发证关,提高从业人员卫生安全意识和建立危害分析与临界控制点(HACCP)体系是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发生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5.
深圳市1985—1992年农药性食物中毒的发生情况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污染蔬菜引起的食物中毒已成为食品卫生的严重问题。本文调查分析了深圳市1985~1992年农药性食物中毒的发生情况及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深圳市1987年发生农药性食物中毒58起,中毒人数1883人,发病率163.1/10万,成为广东省和全国农药性食物中毒的高发地区。1988年以来由于采取了有效的预防措施,中毒起数和中毒人数逐年下降,至1992年全市仅发生农药性食物中毒5起,中毒人数68人,发病率为2.9/10万。中毒起数、中毒人数和发病率分别比1987年下降了91.4%、96.4%和98.2%。1985~1992年全市共发生农药性食物中毒206起,中毒人数  相似文献   

6.
阳江市1995~2003年食物中毒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阳江市食物中毒的发生情况。方法 对阳江市1995~2003年食物中毒调查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阳江市1995~2003年共发生食物中毒65起,中毒人数1377人,死亡7人,病死率为0.51%。中毒起数最高为1998年13起,中毒人数最多为1997年415人。食物中毒的高发期为第二季度,占中毒总起数的40.00%(26/65),中毒人数以第三季度最多,占中毒总人数的36.02%(496/1377)。中毒场所以家庭发生的起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最多,分别占50.77%、52.36%和100.00%。中毒原因以化学性食物中毒起数最多,占中毒总起数的40.00%(26/65)。中毒食物以果蔬类食物中毒的起数最多,占中毒总起数的30.77%。结论 加强卫生监督和宣传教育是预防食物中毒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湖北省1997-2001年食物中毒发生情况。方法:按照中毒原因、食品种类、场所等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7-2001年全省共报告食物中毒135起,发病4486人,死亡20人,从中毒起数看,湖北省食物中毒多发生在家庭,公共饮食业和集体食堂次之,分别占33.3%、26.7%和25.2%,中毒人数最多的集体食堂占36.1%,其次为公共饮食业占35.9%,而引起食物中毒占首位的食品为肉及肉制品类占27.4%,其次是果蔬类占22.2%,亚硝酸盐和有机磷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分别占17.0%和14.8%,结论:加强食品卫生监督测力度,将湖北省食物中毒的发生控制在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8.
根据1996年全省各市食物中毒报表统计,现将1996年全省食物中毒情况分析如下:l基本情况1.l概况1996年全省共发生食物中毒136起,中毒人数4530人,中毒死亡8人,全省食物中毒发病率7.07/十万,病死率为0.18%,与1995年比较卜],中毒起数下降了4.9%,中毒人数上升29.7%。发病率上升了1.74/十万,中毒死亡人数下降了46.7%。病死率由0.43%下降至0.18%(表1)。表11996年全省食物中毒概况与1995年比较1.2季节分布1996年全省各季均有食物中毒发生,多发季节在二、三季度,中毒起数均占总数的32.4%,中毒人数分别占总中毒人…  相似文献   

9.
宁德市1986~2005年食物中毒致病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宁德市食物中毒的致病因素,为防控食物中毒提供科学决策。[方法]对宁德市1986-2005年食物中毒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86-2005年合计发生食物中毒309起,中毒3846人,死亡41人。其中,化学性食物中毒122起,中毒994人,死亡6人;细菌性食物中毒74起,中毒1983人,死亡1人;动物性食物中毒41起,中毒177人,死亡30人;植物性食物中毒43起,中毒336人,死亡4人;病因不明的29起,中毒356人。按食物中毒起数统计,细菌性中毒副溶血性弧菌占73.0%,化学性中毒有机磷农药占79.5%,动物性中毒河豚鱼占56.1%,植物性中毒毒蘑菇占58.1%。[结论]1986-2005年宁德市食物中毒的致病因素中,细菌性以副溶血性弧菌居首,化学性以农药最常见,动物性以河豚毒鱼居多,植物性以毒蘑菇为主。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1997年食物中毒发生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湖北省1997年食物中毒资料按照中毒原因、中毒食品种类、中毒场所等项目进行了统计分析。1997年全省共报告食物中毒25起,发病742人,死亡3人。从中毒起数看,我省食物中毒多发生在家庭,集体食堂和公共饮食业次之,分别占36%,24%和24%;中毒人数最多的是公共饮食业占35.4%,其次为集体食堂占31.4%。而引起食物中毒占首位的食品是果蔬类占36%,其次是肉与肉制品占28%。有机磷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占32%。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了解山区化学性食物中毒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本市预防化学性食物中毒提供依据。方法 对1996—2002年的食物中毒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报告化学性食物中毒18起,发病率为1.04/10万,病死率为2.42%,死亡率为0.025/10万;其中第3季度中毒数最多,占总起数的38.89%,;发生在农村16起,占总起数的88.89%-;发生在家庭9起,构成比为50.00%。发生化学性食物中毒食物均为植物性食品,其中果蔬引起9起,构成比为50.00%,其次为毒蘑菇中毒为22.22%;原料污染或变质引起的为61.11%;农药引起的10起,构成比为55.56%。7年间共发生死亡病例的食物中毒4起,死亡病例5例,均发生在农村,其中有机氯农药引起的中毒2起,病死率为33.33%;毒蘑菇引起的中毒1起,病死率为33.33%;有机磷农药引起的中毒l起,病死率为16.67%。结论 化学性食物中毒的发生率总体较平稳,但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化学性食物中毒的最常见食品为果蔬,致病因素主要为农药,其次为毒蘑菇;家庭和集体食堂是预防化学性食物中毒的重点;有机氯、有机磷农药和毒蘑菇是化学性食物中毒的主要死因;广大农村是预防化学性食物中毒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2.
广州市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毒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近几年广州市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毒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食物中毒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0~2007年广州市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毒监测资料按照中毒发生季节、发生场所、中毒食物种类、中毒原因等环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0—2007年共发生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毒80起,年均发生4~19起,中毒人数1727人,死亡23人,中毒死亡人数占同期食物中毒死亡人数的53.5%;中毒食物主要为毒蘑菇和菜豆,共发生63起,占78.8%;毒蘑菇中毒引起人员死亡比例最高,占69.6%,其次为河豚鱼,占13.0%;中毒发生场所主要为家庭和集体食堂,所有死亡事故均发生在家庭。结论根据广州市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毒以外来务工人员为高发人群和集体食堂为高发场所的特点,应有针对性地加强重点人群的预防和宣教,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的特点和变化趋势,以期对南宁市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相关的依据。方法对2004年~2008年南宁市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的时间、地域(场所)、致病菌的分布进行分析。结果2004年~2008年南宁市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35起,中毒人数753人,死亡0人。发生起数最多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15起,占中毒总起数的42.86%;中毒人数235人,占中毒人数的31.21%。其次为奇异变形杆菌,8起,占中毒总起数的22.86%;中毒人数149人,占中毒人数的19.79%。再次为沙门氏菌,6起,占中毒起数的17.14%;中毒人数75人,占中毒人数的9.96%。场所分布:商业饮食12起,占34.29%,学校10起,占28.57%;中毒人数:学校381人,占中毒人数50.60%;集体食堂226人,占30.01%;商业饮食119人,占15.80%:家庭27人,占3.59%。季节分布:对夏季为最多,其次为秋冬季。结论细菌性食物中毒有很强的规律性,应根据其内在特点.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1994-2003年我国766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探讨我国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规律和流行特点,为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将检索的1994—2003年766起细菌性食物中毒个案按照中毒种类、中毒人数、死亡人数、中毒时间、地域分布、中毒场所、中毒食物、中毒原因等方面从其中提取信息,然后将相关内容逐一归类详细分析。结果 766起细菌性食物中毒以副溶血性弧菌发生的起数最多,占20.2%;中毒人数以沙门菌所占比例最大,占20.4%;肉毒梭菌引起的死亡人数最多,占70.5%,引起的死亡率也最高,达16.5%;大多数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在5月至10月,但肉毒梭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1月和2月;766起细菌性食物中毒有31.2%发生在餐饮服务场所,但每种细菌的多发场所有着显著的不同;沿海省份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占24.4%,内陆省份以沙门菌最多,占22.4%。食物载体难以确定。结论 细菌性食物中毒有其规律性,根据其内在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将有助于预防其发生。  相似文献   

15.
邓青  徐勇 《现代预防医学》2003,30(6):844-845
目的:了解家庭食物中毒发生的特点及相关的影响因素,为其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宜昌市9个县(市)1980年~1999年发生在家庭的食物中毒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家庭食物中毒共发生108起,占总起数的51.29%;中毒人数1424人,占总中毒人数的30.20%;死亡14人,占总死亡人数的73.68%(14/19);家庭发生的食物中毒以夏季多见;基层农村的发生比例为市城区6倍;食物中毒的致病因素以植物毒素为最多见,占中毒起数的50%;食物中毒的食品以蔬菜为主;引起中毒的原因主要是误食或误用有毒有害物质。结论:家庭食物中毒发生有一定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可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农药食物中毒发生规律,我们对山东省1984~1997年发生的农药食物中毒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来源 所用资料来自山东省各市地食物中毒报表及调查报告。 2 结果 2.1 中毒情况 1984~1997年,全省共发生农药食物中毒71起,中毒1030人,死亡64人,分别占同期化学性食物中毒总起数的29.8%(71/240)和中毒人数的18.4%(1030/5602)、死亡人数的40.8%(64/157),病死率为6.2%。除1996年无农药中毒病例报告外,其余各年均有农药中毒发生,见表1。  相似文献   

17.
农村食物中毒预防对策的实践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农村食物中毒的预防对策,减少和控制食物中毒的发生,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对我市20年(1975~1994年)食物中毒的调查资料和预防对策的实践效果进行分析。一、食物中毒的发病概况我市1975~1994年共发生食物中毒208起,中毒人数10975人,因食物中毒病死12人。食物中毒有明显的季节性,以每年6~10月的夏秋季节发生较多,中毒起数占全年的78.9%,中毒人数占83.3%;其中出现7月和10月两个高峰。食物中毒的地区性规律,农村比集镇多,农村发生食物中毒148起,占总数的71.2%.集镇发生食物中毒60起,占总起数的28.8%。农村食物中…  相似文献   

18.
对深圳市宝安区1985~1995年间食物中毒情况进行了分析。95起食物中毒81.05%发生于集体食堂;中毒原因以化学性为主,占了80.00%;死亡8例,全为化学性中毒致死,均发生于家中。中毒食品以有机磷农药污染的蔬菜最多见,共发生66起;季节高发月份是10月。该区自1989年以来采取的加强集体食堂卫生管理及预防措施是行之有效的。本文就如何进一步控制食物中毒的发生,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1990~1995年南宁地区发生了6起中学生生集体食物中毒事故,中毒人数共1318入,无死亡病例。经卫生学、流行病学调查及化验室检验结果证实为食用被有机磷农药甲胺磷污染的青菜引起中毒3起678人;细菌性蜡样芽胞杆菌、变形杆菌食物中毒2起450人;食用来煮熟四季豆中毒1起190人。1中毒原因分析1.1普遍存在着食堂设备简陋、陈旧,厨房窄小,煮饭灶和洗切莱及分饭菜地区挤在一间房,无明显功能分区,生熟菜板末分开,无“三防”设备,用具容器不消毒,亦无专人负责,食堂堂内外环境卫生差;无卫生管理制度,从业人员未进行卫生知识培训。1.2卫…  相似文献   

20.
某区11年间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龙岗区建区 11年来食物中毒发生的特点及规律 ,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方法 :收集全区 1993~ 2 0 0 3年上报食物中毒统计报表及个案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年间共上报食物中毒 4 5起 ,中毒人数 194 9例 ,死亡 0例 ;年平均 4起 ,中毒人数 177例 ,死亡 0例 ;11年间全区上报重大食物中毒 13起 ,占 2 9% ,中毒人数 114 2人 ,平均每起中毒人数 88人 ,主要发生在 1993~ 1997年。食物中毒发生的起数和中毒人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中毒食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 ,农药及微生物是导致中毒的主要致病因素 ,中毒发生场所仍然以集体食堂为主 ,占 93%。结论 :该区仍应加强卫生监督和宣传教育以预防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