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十堰地区原发性肝癌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的关系. 方法 80例原发性肝癌组织标本和10例正常肝组织标本,分别采用螺杆菌培养、PCR扩增细菌16SrDNA通用序列以及幽门螺杆菌特异基因(26 kD基因)和相关功能基因(cagA、vacA、rps4、glmM)、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织标本中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 结果 ①未能从组织标本中培养出螺杆菌.②80例癌组织标本中有50例检出16SrDNA基因,阳性率为62.5%;正常肝组织未检出;50例16SrDNA基因阳性标本中有8例cagA基因阳性(16%),37例26 kD基因阳性(74%),9例glmM基因阳性(18%),未能扩增出vacA基因以及rps4基因.③80例肝癌组织标本中26例检出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为32.5%,正常肝组织中未检出. 结论十堰地区原发性肝癌组织内存在幽门螺杆菌基因物质,且感染率较高,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在伴放线放线杆菌刺激的巨噬细胞中的表达情况。 方法将伴放线放线杆菌和巨噬细胞共同培养,利用β-actin作为内参照,半定量逆转录PCR(RT—PCR)法,测定在不同时间点巨噬细胞表达趋化因子(IL-8、MIP-1α、RANTES、MGSA、MIG)mRNA的相对量。 结果共同培养6h后,巨噬细胞中IL-8和MIP-1α mRNA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P<0.01),并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表达量也增加。趋化因子RANTESmRNA的表达量无明显变化。 结论趋化因子IL-8和MIP-1α mRNA表达量明显增加,提示其可能参与了以伴放线放线杆菌为优势致病菌的青少年牙周炎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在伴放线放线杆菌刺激的巨噬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将伴放线放线杆菌和巨噬细胞共同培养,利用β-actin作为内参照,半定量逆转录PCR(RT-PCR)法,测定在不同时间点巨噬细胞表达趋化因子(IL-8、MIP-1α、RANTES、MGSA、MIG)mRNA的相对量.结果共同培养6h后,巨噬细胞中IL-8和MIP-1α mRNA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P<0.01),并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表达量也增加.趋化因子RANTES mRNA的表达量无明显变化.结论趋化因子IL-8和MIP-1α mRNA表达量明显增加,提示其可能参与了以伴放线放线杆菌为优势致病菌的青少年牙周炎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技术(High Resolution Melting,HRM)在昆虫种属鉴定中的有效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提取绿蝇头部、胸部、腿部组织基因组DNA,设计特异性引物对其线粒体COI和16SrDNA区进行扩增检测,结果分别用HRM和DNA测序两种方法进行检测,对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HRM方法对COI和16SrDNA基因检测均获得了检测峰,DNA测序COI基因区测序成功,16SrDNA基因区因扩增量少未能成功测序;两种方法对实验样本的胸部、腿部和头部组织的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HRM和测序两种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用于法医昆虫的种属鉴定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伴放线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A.a)与人口腔颊黏膜上皮细胞之间的关系,加深对A.a侵入颊黏膜上皮细胞能力的了解.[方法]运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对12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AgP)、3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CP)和12例牙周健康者频黏膜上皮细胞中的细菌进行定位及半定量.[结果]受检者口腔颊黏膜细胞内均检测出细菌.分别有11名AgP患者、27名CP患者和1名牙周健康者上皮细胞内检测出A.a;颊黏膜上皮细胞内A.a占全细菌相对比例为60%~100%处比较时,AgP组与CP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A.a能够黏附和侵袭口腔颊黏膜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细菌16SrDNA基因半巢式PCR检测方法,并与血培养方法比较,评估其在临床败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针对16SrDNA高度保守区设计半巢式PCR引物,并对92例临床疑为败血症的患者血标本同时进行血培养和16SrDNA基因检测。结果 92例疑为败血症患者16SrDNA基因检测阳性45例,阳性率为48.9%;血培养检测阳性标本24例,阳性率为26.1%。经χ2检验,PCR检测的灵敏性明显高于血培养(P〈0.05)。结论半巢式PCR方法检测细菌16SrDNA基因具有高敏感、高特异及快速的优点,是一种易于推广的早期败血病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限制性内切酶分析(REA)作伴放线放线杆菌(Aa)的鉴定和分型研究,提取Aa染色体DNA,井分别用BamHI、HindⅢ,Sal Ⅰ和Xho Ⅰ消化,作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Aa和嗜沫嗜血杆菌的DNA片段图谱明显不同;分属于两种不同血清型的两株Aa菌株,其DNA片段图谱也明显不同。这表明,REA可用于Aa菌的鉴定和分型,在所用的4种酶中,以Sal Ⅰ和Xho Ⅰ消化的DNA片段图谱差异最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用伴放线放线杆菌诱导母鸡产生特异性IgY抗体,以及抑制其生长。方法应用免疫接种法,水稀释法及盐析法提取和纯化IgY抗体,液体培养抑菌法测定抗伴放线放线杆菌IgY抗体对伴放线放线杆菌的抑制作用,以及ELISA法测定IgY抗体效价。结果(1)85.63%~90.35%纯度的IgY结合抗原的效价达1∶32 000;(2)细菌浓度为5×105CFU/mL,IgY抗体浓度为5.0 mg/mL,1.0 mg/mL时,培养24 h抑菌率分别为31.60%、10.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00%(P<0.01,P<0.05);培养72 h抑菌率分别为64.20%、53.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00%(P<0.01);(3)细菌浓度为1×105CFU/mL,IgY抗体浓度为5.0 mg/mL,1.0 mg/mL时,培养24 h抑菌率分别为35.71%、30.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00%(P<0.01,P<0.05);培养72 h抑菌率分别为65.11%、54.0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00%(P<0.01)。结论伴放线放线杆菌能够诱导母鸡产生高效价的特异性IgY;特异性抗伴放线放线杆菌IgY抗体在一定的浓度内有抑制伴放线放线杆菌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原核生物16SrRNA基因(16SrDNA)为靶基因,自行设计细菌和支原体通用引物,并建立PCR扩增体系。其对细菌、支原体诊断特异性强,灵敏度达一个菌体,扩增产物经DNA测序证实正确性佳。目的在于探讨细菌和支原体通用的快速基因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 CP)患者血清抗伴放线放线杆菌(Aggregatibacter actinomycetemcomitans, Aa)血清c型的抗体反应并探讨其与牙周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 采集30例CP患者和45例牙周健康者的空腹静脉血, 同时收集CP患者的龈下菌斑和非刺激性全唾液用于Aa的检测(PCR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测定血清中抗Aa血清c型IgG抗体滴度。结果: CP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抗Aa血清c型抗体检出率均为100%。CP组IgG抗体滴度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9 ± 1.9) vs (9.1 ± 1.8), P=0.000]; 同时CP组抗体滴度升高率也高于健康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3% vs 0%, P=0.003)。龈下菌斑或唾液Aa检出阳性的7例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IgG抗体滴度(12.6 ± 1.6)高于Aa阴性患者(10.4 ± 1.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 CP患者血清抗Aa IgG抗体滴度与全口平均探诊深度呈正相关(r=0.344, P=0.068)。结论: 血清c型为CP患者定植的Aa的重要血清型;CP患者血清抗Aa抗体并非简单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放线共生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 itans,A.a)培养上清对成骨细胞分化以及细胞间隙连接通讯的影响。方法在A.a培养上清中体外培养成骨细胞,中性红检测成骨细胞活性,RT-PCR检测成骨细胞分化标记,免疫组化观察Ⅰ型胶原蛋白表达,利用划痕标记荧光染料示踪(SLDT)法与Westernblot检测Connexin43的表达,研究成骨细胞间隙连接通讯的变化。结果20%以下浓度的A.a培养上清对成骨细胞无明显致死性。RT-PCR结果显示A.a培养上清中成骨细胞分化标记的表达降低。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a培养上清中成骨细胞Ⅰ型胶原蛋白表达降低。SLDT法结果显示A.a培养上清中成骨细胞荧光染料扩散低于对照组。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A.a培养上清中成骨细胞Connexin43表达降低。结论A.a培养上清对成骨细胞分化及细胞间隙连接通讯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解毒止痛汤联合经络段放线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0例,中医辨证符合湿热蕴结证,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解毒止痛汤联合经络段放线治疗组和解毒止痛汤联合扶他林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评分、尿酸值、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经过解毒止痛汤联合经络段放线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以及血尿酸值、红细胞沉降量、C反应蛋白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01),分别下降至(2.20±2.09)、(291.75±119.22)μmol·L~(-1)、(11.70±11.06)mm·h~(-1)、(7.08±6.17)mg·L~(-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解毒止痛汤联合经络段放线疗法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大肠杆菌表达的放线共生放线杆菌菌毛重组蛋白LTB-FAP进行提取和纯化,为其用于牙周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重组质粒pET28a/LTB和pET28a/LTB-FAP分别转化到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通过超声裂解法获得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的重组外源蛋白LTB-FAP;用2,4,6和8 mol·L-1尿素缓冲液对重...  相似文献   

14.
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临床株I型菌毛FimH基因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 (uropathogenicEscherichiacoli,UPEC)临床株I型菌毛的携带频率 ,并对其粘附素基因FimH作序列分析。方法用血凝方法检测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的I型菌毛 ;根据GENEBANK的大肠杆菌I型菌毛粘附素FimH基因序列设计引物 ,用聚合酶链反应 (polymerasechainreaction ,PCR)检测临床分离的 15 5株UPEC的目的基因 ,选取典型阳性株的扩增产物测序。结果 15 5株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 ,用血凝方法仅检测到 5 5株携有I型菌毛 ,阳性率 3 5 .5 % ;而用基因扩增方法检测 14 0株 (90 .5 % )含有FimH基因。扩增产物序列与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标准株J96的序列基本一致。结论FimH基因存在于大多数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临床株中 ,是其重要毒力因子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原核生物16SrRNA基因(16SrDNA)为靶基因,自行调计细胞支原体通用引物,并建立PCR扩增体系。其对细菌、支原体诊断特异性强,灵敏度达一个菌体,扩增产物经DNA测定证实正确性佳。目的在于探讨细菌和支原体通用的快速基因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伤寒杆菌菌株ⅣB型菌毛的致病特性。方法 :本研究将表达ⅣB型菌毛的的伤寒杆菌J341及另一插有强启动子Tac并表达ⅣB型菌毛的重组伤寒杆菌菌株TyphiA2 1 6和不表达ⅣB型菌毛的伤寒杆菌菌株TyphipilS∶∶kmr 分别攻击人的THP 1细胞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MΦ) ,利用细胞毒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受到伤寒杆菌攻击后 ,伤寒杆菌对细胞的毒性作用 ;同时进一步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伤寒杆菌毒力岛上的ⅣB菌毛对人单核细胞的侵袭作用 ,分析表达ⅣB菌毛的伤寒杆菌菌株J341及TyphiA2 1 6和不表达ⅣB型菌毛的伤寒杆菌菌株TyphipilS∶∶kmr 分别对THP 1细胞的侵袭作用 ,通过对细胞内侵入的伤寒杆菌的ⅣB菌毛基因 (pilS)和伤寒杆菌O抗原的聚合酶基因 (rfc)DNA的含量的检测 ,来比较进入胞内细菌含量的差别。结果 :比较发现J341及TyphiA2 1 6比TyphipilS∶∶kmr 对人的细胞有更强的毒性以及侵袭性 ,而对鼠的细胞毒性和侵袭性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说明伤寒杆菌ⅣB型菌毛与细菌侵入人体细胞的毒性和侵袭性密切相关 ;并且伤寒杆菌ⅣB型菌毛的侵袭性和细胞毒性具有种属特异性 ,即对人的单核细胞等细胞有致病性 ,而对鼠的巨噬细胞无致病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用分子技术对江苏省 1990至 1995年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分离菌进行检测。方法 随机取 5株 (每年 1株 )分离菌进行 16S核糖体RNA基因 ( 16SrRNA基因或 16SrDNA)测序 ,与基因库中菌种比较同源性 ,从基因水平上确定细菌种类。分别将 5株分离菌的基因组经 2 0USamⅠ酶切消化后经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 ,确定其相关性。结果  16SrRNA基因测序分析证明分离菌均为缓症链球菌 ,5株细菌基因组经 2 0USamⅠ酶切消化后PFGE谱完全一致。结论 江苏省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流行疫情是由缓症链球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UPEC)1型菌毛黏附特性、耐药表型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收集2020年1-11月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临床分离的80株UPEC,利用VitekⅡ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鉴定细菌并进行药敏实验。利用PCR方法检测UPEC的1型菌毛fimH基因的携带情况,酵母细胞黏附实验检测UPEC的黏附特性,比较黏附阳性UPEC和黏附阴性UPEC菌株间的抗生素耐药差异。通过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法分析黏附阳性UPEC间的亲缘关系。结果 80株UPEC中1型菌毛fimH基因阳性菌株为74株,占94.5%,其中黏附阳性菌株为37株,占50.0%。黏附阳性UPEC头孢呋辛耐药率(45.9%)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阳性率(45.9%)均高于黏附阴性UPEC(21.6%、2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7株黏附阳性UPEC可基因聚类,分为18个基因型,其中以R010基因型为主,包含11株UPEC,占29.7%;另外R006基因型包含4株UPEC,占10.8%;其余基因型均包含1~2株菌。结论 临床分离的UPEC...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提取内氏放线菌菌毛,并检测内氏放线菌菌毛是否能引起成纤维细胞表达释放IL-1β,IL-6,TNF-α.方法 用搅拌法提取内氏放线菌19246菌毛,电镜鉴定菌毛的纯度,用提取的菌毛诱导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48 h 后收集细胞培养上清,Western-blotting分别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IL-1β,IL-6,TNF-α.结果 电镜负染观察显示内氏放线菌菌毛与菌体充分分离,得到菌毛粗提物.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菌毛处理过的细胞培养基中可检测到IL-1β、TNF-α、IL-6,而未经菌毛处理过的细胞培养基中未见IL-1β、TNF-α、IL-6.结论 内氏放线菌19246菌毛初提物可以诱导L929细胞产生IL-1β、TNF-α、IL-6.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取内氏放线菌菌毛,并检测内氏放线菌菌毛是否能引起成纤维细胞表达释放IL-1β,IL-6,TNF-α。方法用搅拌法提取内氏放线菌19246菌毛,电镜鉴定菌毛的纯度。用提取的菌毛诱导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48h后收集细胞培养上清,Western-blotting分别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IL-1β,IL-6,TNF-α。结果电镜负染观察显示内氏放线菌菌毛与菌体充分分离,得到菌毛粗提物。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菌毛处理过的细胞培养基中可检测到IL-1β、TNF-α、IL-6,而未经菌毛处理过的细胞培养基中未见IL-1β、TNF-α、IL-6。结论内氏放线菌19246菌毛初提物可以诱导L929细胞产生IL-1β、TNF-α、IL-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