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缺铁性贫血(简称IDA)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营养性贫血。铁和锌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微量元素,其缺乏不仅引起不同程度的贫血,而且会严重影响小儿生长发育。我们参照国内外有关资料,配制了含铁和锌的康血灵,经临床试用有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康血灵的主要成分:硫酸亚铁、硫酸锌、维生素和矫味剂等配制而成。复方硫酸亚铁合剂为康血灵中去除硫酸锌。两药均由本院制剂室专人配 相似文献
3.
新疆石河子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儿缺铁性营养性贫血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广泛的防治,对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等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对石河子市区及郊区7岁以下1800余名小儿进行调查研究,现报告如下。对象及方法一、对象1.整群随机抽样选择石河子市具有代表性厂矿、事业单位托儿所及散居儿童1471名。2.郊区农场7岁以下小儿350名。3.所有受试小儿作身高、 相似文献
4.
5.
6.
对正常儿童和IDA儿童2:1配对研究,体重、身高及两者比值三项指标IDA组均 比正常组低(P均<0.02)。随机抽样测定IgG、IgA、IgM、C_3、C_4和PA、TRF营养指标,两组间免疫指标和TRF差异不显著(P均>0.05),PA差异显著(P<0.005)。补铁后免疫指标改变不明显,PA显著升高。结果表明,IDA儿童体液免疫无明显变化,而营养和体格发育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7.
8.
本文研究缺铁性贫血(IDA)幼儿尿中去甲肾上腺素(NA)和肾上腺素(A)的排泄量,常温下血清T_3、T_4水平,并观察了铁剂治疗对其影响。结果表明IDA幼儿尿中NA排泄量较对照组高,治疗后下降,尿中A排泄量,血清T_3、T_4水平两组无统计学差异,且不受铁剂治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10.
11.
本文观察缺铁性贫血45例,其听觉诱发电位检查结果示Ⅲ、Ⅴ波潜伏期及Ⅰ-Ⅲ,Ⅰ-Ⅴ峰间期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智能检查发育商均值比正常对照组落后10.52分,P〈0.01。说明铁性贫轿对小儿智能发育及脑干发育有影响,经抗贫血治疗3个月未恢复。 相似文献
12.
1999年2月~2001年4月,我们在烟台市区及郊区、各县的儿科门诊及儿童保健单位,对临床确诊的374例缺铁性贫血的患儿中的265例以葡萄糖酸亚铁(商品名称:天一旭泰)治疗,另109例以硫酸亚铁冲剂治疗,并进行疗效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14.
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与缺铁性贫血(IDA)的关系。方法将43例H.pylori阳性伴IDA患儿分为3组,A组15例采用奥美拉唑 克拉霉素 阿莫西林抗H.pylori治疗2周,同时服用铁剂治疗;B组14例单纯抗H.pylori治疗2周;C组14例单纯口服铁剂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2个月分别查血红蛋白、血清铁及血清铁蛋白。结果A组贫血治愈14例,治愈率93.33%(14/15例);B组治愈8例,治愈率57.14%(8/14例);C组治愈4例,治愈率28.51%(4/14例),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2.04,P<0.01)。反映铁储备贮存形式的指标血清铁蛋白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q=5.53~24.36,P均<0.01)。结论H.pylori感染与IDA之间存在相关性,单纯抗H.pylori治疗及单纯口服铁剂治疗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只有在补铁同时抗H.pylori治疗才是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5.
在云南大理地区采用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FEP)指标进行0 ̄14岁儿童铁缺乏症普查,同时测量身高、体重。在缺铁性贫血(IDA)组和正常组选择家庭经济状况相似的儿童按各年龄组及性别2:1配对。IDA组1566例,男786例、女780例;正常组783名,男393名、女390名。并且在IDA组和正常组分别抽样40例、33名儿童测定转铁蛋白(TRF)和前白蛋白(PA)。结果IDA患儿PA和 相似文献
16.
17.
铁剂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疗效确切,但临床上关于应用多少剂量仍有不同观点,为此本文应用速 力菲二种剂量治疗缺铁性贫血,结果如下。 临床资料 一、对象 1995年10月至1996年12月我科门诊缺铁性贫血病儿29例,均符合我国制定的小儿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血红蛋白(Hb)81~100g/ 相似文献
18.
赵惠君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3):163-165
缺铁和缺铁性贫血(IDA)是目前全球四大营养缺乏性疾病之一,我国儿童缺铁和IDA总体发病率接近50%,严重危害儿童的生长发育与健康水平。现结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于2008年修订的《儿童缺铁和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和防治建议》,总结以往经验体会,对防治儿童缺铁和IDA目前可能存在的问题、诊断要点和防治经验,密切结合临床实际,提出防治方法方面的具体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9.
20.
不同临界点血清转铁蛋白受体对小儿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fR)在儿童缺铁性贫血(ID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6个月~12岁缺铁性贫血儿童50例及正常儿童20例均进行血红蛋白(Hb)、sTfR、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测定,并将受测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轻度IDA组(IDA1组)、中~重度IDA组(IDA2组),以不同浓度sTfR为临界点计算其诊断IDA的敏感度及特异度以确定最佳的诊断临界点。结果以sTfR浓度40nmol/L为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时,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和85%,为敏感度和特异度之和最大的临界点。结论当sTfR为40nmol/L时诊断IDA准确度最高,即为IDA的最佳临界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