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面神经麻痹或称BeLL麻痹(BeLL palsy)是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由面神经本身病变所引起,多由病毒、细菌感染引起,也可由外伤、肿瘤导致,其中以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性反应导致的面神经水肿、变性、麻痹最多见,又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相似文献   

2.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常由炎症、病毒感染、外伤、颅内外肿瘤等引起,亦可因脑桥或延髓的病变引起。临床上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又以面神经管内非化脓性炎症引起的面神经及神经髓鞘水肿引起的面神经麻痹,占周围性面神经麻痹60%左右。  相似文献   

3.
子午流注纳甲纳子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属于中医的"面瘫"、"口眼歪斜"、"口僻"等范畴。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又称贝耳麻痹(Bell’spalsy),即西医学"面神经麻痹"或"面神经炎",由急性非化脓性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炎或面部受风着凉所引起[1],多由感冒、外伤或五官科疾患所诱发。近  相似文献   

4.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指原因不明,由于茎乳孔内面神经非化脓性炎症所导致的急性发病的面神经麻痹,临床上又称面神经炎或Bell麻痹[1] .主要表现为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病侧额纹减少或消失、眼裂变大、闭眼不全或不能,试闭眼时病侧表现为Bell现象,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示齿时口角歪向健侧,鼓腮漏气、吹口哨不能以及面神经不同损害部位的相应表现等,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我院2008年1月-2009年9月共收治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71例,经过综合治疗和精心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面神经炎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常称贝尔面瘫或麻痹,是由面神经管段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比较公认的看法是病毒或非特异性感染所引起的免疫反应,导致茎乳孔内的面神经局部缺血、水肿、受压,最终神经髓鞘或轴索变性[1].近年来,笔者以针灸为主综合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满意,并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瞬目反射、面神经运动传导变化的观察来评价其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面神经麻痹多因面部感受风寒、局部病毒感染、面神经缺血或附近组织炎症等引起。1997~2007年,笔者用电针治疗面神经麻痹221例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神经炎或贝耳麻痹,系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导致的周围性面瘫.是针灸临床常见疾病,每年冬春或秋冬之季气温突变时发病增多,如不能得到及时正确治疗,可遗留面瘫、面神经痉挛及面部肌肉联带运动等诸多后遗症,给患者生活及心理上带来极大痛苦,笔者自2011年9月以来采用针灸、药物及面部功能性电刺激治疗面神经麻痹40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姚黄 《河北中医》2005,27(6):446-447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茎乳孔内组织急性水肿,面神经受压,或面神经的炎症所致的一种多发病、常见病。属中医学口眼喎斜、喎僻范畴。2002-11~2004-11,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6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面神经麻痹,俗称吊线风,以颜面表情肌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又称为面瘫.以其损害的部位不同,分为中枢性面神经麻痹和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本文只讨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指面神经运动纤维发生病变所造成的面瘫(俗称"歪嘴").病变位于面神经核以下的部位,例如脑桥下部、中耳或腮腺等.  相似文献   

10.
周围性面瘫又称Bell麻痹,或特发性面神经炎,发病原因不明,一般认为多为面神经受凉或病毒感染,导致面神经的营养微血管痉挛,局部组织缺血、缺氧、水肿,面神经受压,髓鞘及轴突不同程度变性所致。此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季节,以冬春发病较多。单一治疗方法治疗此病疗程长、疗效差。笔者用五联疗法治疗此病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周围性面瘫治疗时机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姜健 《辽宁中医杂志》1999,26(6):269-270
周围性面瘫被中国针灸学会列为我国针灸临床十大疑难顽症之一。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原因不明,其所以发病率高,这与面神经特点有密切关系。面神经自桥脑部出髓后到出茎乳孔为止,是一条弯曲较长的管腔,一旦面神经受凉风袭击或感染,导致面神经缺血、水肿,髓鞘或轴突有不同...  相似文献   

12.
1一般资料29例均为门诊病人,对可疑病例经本院或外院CT或MRI排除其它脑部疾患而确诊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其中男15例、女14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82岁,平均年龄为46.6岁;病程最短发病半天、最长3个月。面神经的损伤部位:面神经茎乳孔外损伤:20例(面肌麻痹)、面神经鼓柬支损伤5例(面肌麻痹伴味觉缺失)、面神经镫骨肌支损伤3例(面肌麻痹伴味觉缺失和听觉过敏)、面神经膝状神经节及岩浅大神经损伤1例(面肌麻痹伴味觉缺失、眼干、听力下降,外耳道疱诊)。左面瘫14  相似文献   

13.
李建英 《河北中医》2009,31(4):554-554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指茎乳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又称为Bell麻痹或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本病发病急,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20-50岁最多,男性多于女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属中医学口僻、口眼歪斜范畴。笔者将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时机与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指原因不明、急性发病的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神经炎,或Bell麻痹。1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43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与非中药治疗的41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周围性面神经病变主要包括周围性面神经炎、面神经痉挛及感染、肿瘤等因素引起的面神经病变,其中以周围性面神经炎为临床所多见,其发病原因多是由于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因受风寒而发生痉挛,导致该神经组织缺血、水肿、受压或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致。周围性面神经炎,亦称面神经麻痹、周围性面瘫,属于祖国医学的“口僻”、“面瘫”、“口眼喁斜”等范畴,  相似文献   

16.
面神经麻痹系急性茎乳孔内的面神经炎。主要病变是面神经炎或茎乳孔内的骨膜炎产生面神经肿胀受压及血液循环障碍而导致麻痹。采用针刺配合牛蒡子加味汤治疗该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面瘫,即面部肌肉瘫痪,它是由于支配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的面神经受到损伤而引起面部肌肉运动障碍,其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面神经水肿,髓鞘或轴突有不同程度的变性,以在茎乳突孔和面神经管内的部分为著。而面瘫分为中枢性(核上性)和周围性(核性、髓内纤维病变及脑桥外的面神经病变)。中医称之为"口僻"或"口眼歪斜"。本文只介绍脑桥外的面神经病变,其中多以贝尔(Bell)氏麻痹最为多见,约占所有面瘫的85%。  相似文献   

18.
张大尉 《河北中医》2011,33(10):1531-1532
面神经炎又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或Bell麻痹,年发病率在23/10万,是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1]。目前面神经炎确切病因未明,多于受凉或上呼吸道感染后发病,  相似文献   

19.
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39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围性面瘫,中医名为“口喁”、“口僻”,现代医学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指茎乳孔内组织急性水肿致面神经受压,或面神经本身的炎症所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损害,又称面神经炎。笔者以针灸配合中药内服,辅以患侧局部按摩等手段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1一般资料 29例均为门诊病人,对可疑病例经本院或外院CT或MRI排除其它脑部疾患而确诊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其中男15例、女14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82岁,平均年龄为46.6岁;病程最短发病半天、最长3个月。面神经的损伤部位:面神经茎乳孔外损伤:20例(面肌麻痹)、面神经鼓束支损伤5例(面肌麻痹伴味觉缺失)、面神经镫骨肌支损伤3例(面肌麻痹伴味觉缺失和听觉过敏)、面神经膝状神经节及岩浅大神经损伤1例(面肌麻痹伴味觉缺失、眼干、听力下降、外耳道疱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