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中应用的优越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穿孔修补术治疗2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对其治疗方法 、治疗效果及随访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26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5.8±23.7)min,拔管时间(5.7±0.9)d,肛门排气、排便时间(2.4±0.5)d,住院时间(7.9±0.8)d,无切口感染、腹腔脓肿、肠粘连等并发症发生,治愈率100%.结论 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具有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安全性更高的优势,可作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修补术联合奥美拉唑三联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效果。方法 8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腹腔镜下修补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腹腔镜下修补术联合奥美拉唑三联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术后并发症及穿孔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术后3个月内的穿孔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修补术联合奥美拉唑三联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效果确切,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3.
蓝林 《医疗保健器具》2011,18(6):898-899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传统开腹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接受腹腔镜修补术(腹腔镜组)与39例接受传统开腹修补术(开腹组)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开腹组,但住院费用高于开腹组(P均〈0.01)。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绝大多数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行单纯穿孔修补术联合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 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68例,按手术方式分为三组:单纯穿孔修补术联合药物治疗组(48例);胃大部切除术组(15例);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加修补术组(5例).结果 三组手术的溃疡治愈率分别为95.8%、93.3%、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纯穿孔修补术联合药物治疗组的平均住院时间[(9.2±1.7)d]、手术时间[(51.2±5.3)min]、远期并发症(6.2%)明显减少,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单纯穿孔修补术联合药物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疗效确切,是一种值得在临床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分析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5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观察组26例,行胃大部切除术,对照组26例,行单纯修补术。对两组患者的近、远期疗效及并发症率进行观察评价。结果观察组近期治疗优良率(92.4%)高于对照组(88.5%),术后并发症率(11.5%)低于对照组(19.2%),统计学无差异(P〉0.05);远期治疗优良率(80.8%)高于对照组(65.4%),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和单纯修补术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治疗近期疗效相似,但胃大部切除术远期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腹腔镜穿孔修补术治疗,对照组传统开腹穿孔修补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种手术治疗方式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12.3±1.4)mL少于对照组,且下床活动时间(14.2±1.1)d、术后排气(21.3±3.2)h和肠鸣音恢复时间(12.4±3.3)h均少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6.7%)低于对照组(22.2%),术后2个月观察组的痊愈率(64.4%)高于对照组(24.4%)。结论外科手术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主要手段,尤其是采取腹腔镜穿孔修补术治疗,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痊愈率高等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辅助缝合钩针经脐单孔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临床价值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11月间我院外科收治的4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3孔法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辅助缝合钩针经脐单孔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切口感染率及镇痛剂使用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腹腔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缝合钩针经脐单孔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较传统腹腔镜穿孔修补术,具有手术切口美观、手术时间更短、创伤更小、术后疼痛更轻、操作简便易学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腹腔镜下修补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安全性、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科2006年1月-2014年1月收治腹腔镜下修补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6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64例患者腹腔镜下修补成功,另有1例因十二指肠球后穿孔操作困难即中转开腹完成手术,腹腔镜下修补手术时间为(65±25)min,手术后住院时间(7±2)d。全部患者无术后修补失败而再漏、出血、腹腔及穿刺孔的感染,以及肠粘连梗阻或胃十二指肠梗阻等并发症,穿刺孔一期愈合,患者均痊愈出院,出院后继续经消化内科规范治疗。结论:经腹腔镜修补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痛疼轻、出血少、美容、腹腔干扰轻、冲洗彻底、肠道排气早、恢复快及感染并发症少,并兼顾明确诊断与治疗等优点,并且安全可靠,操作简单,便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腹腔镜无缝合粘补与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78例我院于2010年4月-2013年5月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无缝合粘补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腹手术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实施后,术后并发症情况两组对比差异不明显,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O.05),手术时间对比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O.05),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胃肠恢复时间治疗组显著少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采用腹腔镜无缝合粘补术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实施修补治疗,操作简便,微创,有利于患者快速恢复,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8年10月医院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治疗,试验组实施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的效果优于开腹手术,且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消化科手术的87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按随机数字分为两组,A组43例实施胃大部切除术治疗,B组44例实施单纯穿孔修补术治疗,随访1年-2年观察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 B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P<0.05);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P<0.05);两组1年内溃疡及穿孔复发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实施单纯穿孔修补术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少,患者预后良好,临床应推广适用.  相似文献   

12.
黎晓 《时尚育儿》2018,(8):264-265
目的:对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与传统开腹修补术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讨论.方法:由2014年8月-2017年8月间于我院住院治疗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中选取88例进行本次研究,采用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4例,观察组接受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对照组患者则接受传统开腹修补术,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但对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发现观察组存在显著优势,且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更少,组间差异经统计学检验证实其有效性(P<0.05).结论: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具有显著疗效,且患者恢复更快,并发症更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刘勇 《中国校医》2020,34(5):354
目的 分析可吸收线对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患者术后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2月在本院行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患者86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43例。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对照组缝合以2-0普通丝线完成,观察组通过2-0聚乙醇酸手术缝合线完成缝合。比较两组术后愈合与术后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引流管拔除时间(3.31±0.51)d、肠功能恢复时间(2.39±0.46)d、下床活动时间(2.37±0.46)d、住院时间(7.09±0.52)d,均比对照组短[(4.30±0.57)d、(3.61±0.52)d、(3.41±0.48)d、(9.51±1.3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88、11.523、10.258、11.334,P均=0.000);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79,P=0.017)。结论 可吸收线的使用可促进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患者术后愈合,缓解术后疼痛症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临床疗效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月-2012年3月行腹腔镜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患者均于术中证实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55min,术后4~5d进流质饮食,5~6d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具有安全、创伤小、痛苦轻、腹腔脏器干扰轻、恢复快、腹腔冲洗彻底、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美容等优点,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理想术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王海东 《中国卫生产业》2013,(21):162-162,164
目的观察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2012年收治的30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其应用手术方式的不同将他们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15例患者进行单纯修复术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15例患者进行胃大部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对比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结果 30例患者均成功进行了手术,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6min和7d,并发症发生率为1.7%,随访中无复发情况发生;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80min和12d,并发症发生率为9%,随访1年,有复发患者2例。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穿孔修复术联合药物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情况良好,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对5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手术治疗的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随访时间半年~5年。随访结果采用国际通用的Visick分类法,A组Ⅰ、Ⅱ级8例占45%,B组Ⅰ、Ⅱ级12例占75%,C组Ⅰ、Ⅱ级21例占83.3%。确定性手术对比穿孔单纯修补术差异性显著。结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确定性手术比穿孔单纯修补术疗效较确切。穿孔修补加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对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由于不受溃疡穿孔局部情况的限制,近期、远期并发症远远低于胃大部切除术,可以成为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7.
秦小昌 《药物与人》2014,(6):281-282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效果。方法将我院8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胃大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胃功能恢复时间为(20.65±3.28)h、并发症发生率为10%、住院时间为(7.20±2.53)d,显著少于对照组的(34.27±3.96)h、37.5%和(12.56±2.9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痊愈17例,有效2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痊愈11例,有效1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疗效确切,恢复快,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短,可以有效挽救患者生命,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4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胃大部切除术患者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为53.14±7.96min,平均出血量为143.22±10.86ml,胃肠功能在手术后15-45h内恢复正常,平均时间为23.78±2.46h。平均住院时间为8.26±1.24d。结论:采用胃大部切除术的方式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患者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患者也有着较高的痊愈率,手术过程也十分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开腹手术与腹腔镜下修补术在妇女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中的疗效。方法选70例妇女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两组各为35例,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变化及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略高于开腹组但统计学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出血情况(P〈0.05),体温及肠功能恢复情况(P〈0.001)。结论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中腹腔镜下修补术较开腹手术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和开腹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临床效果。方法针对某院2007年3月~2010年6月腹腔镜下和开腹修补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各48例进行回顾性研究,以开腹手术治疗患者为对照组,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镇痛药使用等围手术期情况及术后溃疡愈合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镇痛药使用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下修补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手术具有快速,微创,恢复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