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正峰 《智慧健康》2022,(24):106-109
目的 对胃肠肿瘤患者在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20年8月费县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70例胃肠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辅助化疗,观察组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胃肠镜外科手术治疗的显效人员18例,对照组经保守治疗的显效人员仅8例,结果对比,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1.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外科手术治疗后其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由此表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肠肿瘤通过实施外科手术治疗后其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且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实践价值较高,在治疗胃肠肿瘤时可作为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胃肠肿瘤外科手术切口感染调查和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胃肠肿瘤外科手术切口感染进行调查,为制定科学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年1月-2009年12月行胃肠肿瘤外科手术1290例患者的切口感染进行回顾性调查和统计分析,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为诊断依据。结果发现手术切口感染83例次,感染率6.4%;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监测发现革兰阴性杆菌62株,占74.7%,革兰阳性球菌12株,占14.5%,真菌9株,占10.8%;细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性达100.0%,真菌对酮康唑、氟康唑、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敏感率均为1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腹部手术史、合并糖尿病、肿瘤类型、术后白蛋白水平、手术类型、切口类型、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为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切口感染是胃肠肿瘤外科手术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应采取措施控制危险因素,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静疗小组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成立静疗小组,注重培训,提高静疗小组成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技术操作水平,采取必要的措施对输液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安全事件加以有效的预防,以使护理风险得以降低.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在本院住院的2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无静疗小组参与;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患者200例作为试验组,由静疗小组进行输液管理.对两组各项情况加以对比分析.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输液途径更优,静脉炎、药物外渗的发生率更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更低,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立静疗小组有助于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输液管理效果,对促使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日间手术模式探讨计划性手术理念在胃肠肿瘤手术中的实施效果,旨在为其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3月1日—2022年2月28日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日间手术中心按计划性手术理念实施胃肠肿瘤四级手术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106例患者,均按计划性手术模式收治,与既往数据相比具有非劣性。结论 计划性手术理念下实施胃肠肿瘤等四级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11例巨大纵隔肿瘤手术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巨大纵隔肿瘤较为少见 ,顾泗荣等[1 ] 提出当肿瘤占据一侧胸腔 ,纵隔向健侧移位 ,肺被压缩无功能 ,或肿瘤占据 1/ 2胸腔 ,导致心功能不全 ,为巨大纵隔肿瘤。从麻醉、手术过程及术后处理上都有其特殊要求 ,手术风险较大 ,与处理一般纵隔肿瘤有较大的差别。我院自 1997~ 2 0 0 1年成功进行了 11例纵隔巨大肿瘤的切除 ,现就其手术策略作以下探讨。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11例患者中男性 5例 ,女性 6例 ,年龄 2 0~73岁 ,平均 5 2岁 ;病程 1~ 10年 ,平均 5 5年。患者均有严重胸闷、气促 ,其中 1例已不能平卧 ,呈端坐呼吸。体检有气管健侧移位…  相似文献   

6.
胃肠蝇蛆病6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蝇蛆为幼蝇虫的俗称.胃肠蝇蛆病是由蝇类引起的一种消化道寄生虫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此种寄生虫病已很少见,即使发病,症状亦不典型,易误诊为其他消化系统疾病.笔者自1995年~2004年共收治胃肠蝇蛆病6例.现就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益生菌在小儿胃肠疾病治疗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102例胃肠疾病患儿使用益生菌的治疗效果,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将受试患儿分成对照组51名和观察组51名。对照组51例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51例患儿采取常规治疗联合益生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平均住院天数显著缩短,且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益生菌对小儿胃肠疾病的治疗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对于某些肿瘤的手术治疗,完全彻底地切除瘤体是减少局部复发的首要因素,也是医患双方共同的愿望。但是手术切缘的安全性是否属于病人的知情权范围和医生的告知义务范围,目前在观念上和操作上是模糊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针对肿瘤外科的专科特点,研究如何快速提高肿瘤外科护士护理技术的方法。方法:对提高胃肠肿瘤患者术前护理准备、对于胃肠肿瘤患者术后护理管理、术后恢复期的护理、肿瘤患者的化疗期间的护理、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等5个方面进行系统的护理培训。结果:通过不断的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快速提高胃肠外科护士专业护理能力的方法,通过系统的培训,使护士的专科护理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结论:随着医院临床科室的专业细化,迫切需要护理学专业技术专业化,通过对与专业护理能力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关于培养护士专业护理技术能力的方法并付诸于实践。通过培训,将肿瘤外科护士的护理专业水平提高到较高的层次,其培训理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手术完全彻底切除肿瘤,是减少局部复发的首要因素,也是医患双方共同的愿望。手术切缘是否安全,是否是病人的知情权和医生的告知义务,目前在观念上和操作上是模糊的。临床实践中较为常见的情况是,肿瘤外科手术的安全切缘不是靠病理确诊,而是靠经验判断。诚然,绝大多数情况下,经验是可信和可行的。但是,肿瘤学的金标准是病理,手术切缘是否安全,只有病理学家才能明断。然而,教科书、手术学对手术切缘一般是这样表述的:根据肿瘤部位及范围,直视下于距肿瘤缘适当距离的正常黏膜处切除肿瘤(或于距肿瘤缘×~×cm处切除肿瘤) ,必要时做冰冻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宫腔镜下困难取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入选此研究中的82例研究对象均为我站2014年3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困难取环患者,所有患者均宫腔镜进行取环,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检查后可知,16例患者位置正常,35例患者为嵌顿,20例患者为断裂,10例患者为粘连,1例患者为异位,取环成功率经计算为97.56%(80/82).结论:宫腔镜下对困难取环患者进行取环具有较高的成功率,此方法微创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联合运动锻炼在胃肠肿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2020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收治的80例胃肠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观察组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联合运动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满意度,以及干预前后焦虑和抑郁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排气、肠鸣音恢复、排便、进食恢复、住院、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尿路感染、切口感染、下肢静脉血栓、腹腔感染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抑郁和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肠肿瘤手术患者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联合运动锻炼具有较好的效果,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改善负性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李桂龙 《现代保健》2011,(22):147-148
目的 探讨外科治疗脊柱原发性肿瘤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32例经手术治疗的脊柱原发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并对其进行整理和总结.结果 32例术后疼痛感觉明显降低,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得到很好改善,SF-36评分末次随访测量平均值为61.3(38~85),较术前(38.5)增加22.8.所有患者在术后均得到很好的随访,资料完成可靠.患者术后4例复发,总复发率为12.5%.结论 外科手术治疗脊柱原发性肿瘤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患者术后症状能得到很好的改善,术后复发率低,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持续热灌注腹腔化疗(HIPC)方式在胃肠肿瘤治疗中临床效果进行分析评价,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了我院收治的胃肠肿瘤进展期的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腹腔化疗+静脉化疗(IPC+IVC),观察组予以持续热灌注腹腔化疗+静脉化疗(HIPC+IVC),对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肺HIPC+IVC组的治疗有效率(71.4%)高于IPC+IVC组(39.3%),差异具有统计下意义(P<0.05);两组不良发应发生上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IPC相较于IPC方式对胃肠肿瘤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正> 本院于2000年10月~2004年2月在腹腔镜监视下经宫颈输卵管导管治疗输卵管近端阻塞患者108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一、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伊马替尼治疗晚期胃肠间质瘤在临床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2011年1月--2013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晚期肠胃间质瘤的患者,记录其治疗情况.结果 患者在使用伊马替尼后的12个月,颇有疗效,有效率RR为91%,疾病控制率为96%.患者在肿瘤原发部位、危险度等方面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转移灶部位方面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皮疹、水肿、白细胞减少、肝肾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等毒副反应,经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结论 伊马替尼在治疗晚期GIST上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小,但仍有一些不足,应加强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fast track surgery,FTS)在胃肠手术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对90例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其中45例患者术后住院期间采用FTS理念(观察组),45例患者住院期间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对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以及白介素6(IL-6)进行检测,可以发现,两组指标在术后均出现显著上升。第1、4、7天结果显示,观察组CRP与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首次下床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肠手术患者接受住院期间的FTS理念护理,可以明显降低患者围手术期间的创伤与应激,加快恢复。  相似文献   

18.
李炜  刘宁 《中国校医》2007,21(6):694-695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点以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22例胃肠间质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肿瘤均完整切除,21例CD117阳性,17例CD34阳性。结论CD117和CD34阳性标记是确诊GIST有价值的免疫标记物;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临床少见的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过量分泌肿瘤相关物质所引起的症状,如皮肤潮红、轻度或者中度腹泻、右心瓣膜病变、哮喘、呼吸困难等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患者,且女性多于男性,呈现散发特点.多数患者无特异性临床症状,难以早期发现,降低了患者生存质量.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瘤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肿瘤,可起源于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早期胃肠内营养在肝胆外科手术患者肠道功能恢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128例行肝胆外科手术的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早期胃肠内营养,对照组采用常规胃肠内营养。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胃肠内营养后的预后营养指数、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的腹泻、腹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早期胃肠内营养治疗在促进肝胆外科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突出,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