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制备法莫替丁生物黏附型中空微球,并对其进行初步评价。方法采用溶剂-扩散挥发法制备法莫替丁生物黏附型中空微球,以微球包封率、收率及漂浮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处方工艺,以优化处方制备的微球进行离体黏附性试验、体外溶出实验,并进行释药机理的探讨。结果法莫替丁生物黏附型中空微球的最优处方及工艺为:乙基纤维素质量浓度为27.0 g·L-1,法莫替丁质量浓度为4.8 g·L-1,无水乙醇与无水乙醚体积比为17∶3。最优处方下制得微球外观圆整,粒径分布较均匀,在扫描电镜下横切面可见明显中空结构,平均包封率和离体黏附率分别为82.0%和98.0%,在人工胃液中12 h漂浮率可达87.0%。12 h体外释放90%以上。结论该法所制中空微球在人工胃液中具有良好的漂浮、黏附及缓释特性,体外释药符合Higuchi模型。  相似文献   

2.
盐酸雷尼替丁中空缓释微球的制备及其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以盐酸雷尼替丁(RH)为模型药物,研究中空微球的制备,并对制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方法:以乙基纤维素(EC)为载体材料,乙醇/乙醚为混合溶剂,采用溶剂扩散-挥发法制备盐酸雷尼替丁中空微球。以产率、平均粒径、载药量和微球形态为指标,考察了处方工艺对微球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EC粘度,RH/EC比例以及粒径对微球释药速率的影响。结果:中空微球产率为84.51%,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632μm,载药量13.71%,包封率55.86%。电镜扫描显示:微球外观圆整光滑,内部为中空结构。体外释药研究表明随着EC粘度的增加释药速率降低;随着RH/EC比例和搅拌速度的增加释药速率增加。最终所得到的中空微球缓释可达24h,体外漂浮实验表明在人工胃液中可持续漂浮48h以上。结论:该处方工艺简便可行,制得的盐酸雷尼替丁中空微球在人工胃液中缓释性和漂浮性良好。中空微球有望成为吸收窗药物的又一新型给药系统。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化西咪替丁中空微球的制备条件并对其释药模式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溶剂扩散-挥发法制备西咪替丁中空微球。以微球包封率、收率及漂浮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处方工艺,最终得到分散性良好的微球。以优化处方制备的中空微球进行体外溶出实验,进行释放机理的探讨。结果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了西咪替丁中空微球的处方工艺,在最优处方下制得的微球外观圆整,微球的粒径较均匀,载药量与包封率分别为19.48%与65.37%,在人工胃液中12 h漂浮率可达99%。结论该方法制备工艺简单、重现性好,制得的中空微球在人工胃液中具有良好的漂浮及缓释特性,体外释药符合Higuchi模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扑尔敏为模型药物,开发一种PLGA缓释微球给药系统。方法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扑尔敏PLGA缓释微球,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载药量、药物释放。结果制得的扑尔敏PLGA缓释微球平均粒径为(112±57)μm,含药量为(798.33±145.00)μg,载药量为(0.32±0.12)%;药物9 d累积药物释放量可达87%。结论本研究扑尔敏PLGA缓释微球制备方法简单,药物能达到长期缓慢释放。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RGD肽聚乳酸(RGD-PLA)微球,并初步研究其性质。方法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RGD-PLA微球,以包封率为考察目标,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制备工艺,并初步考察了其性质。结果优化工艺后制备的RGD-PLA微球,形态均匀,粒径范围在10~32μm,包封率在74%以上。结论所得RGD-PLA微球,包封率高,稳定性良好,有一定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6.
两种方法制备肺靶向地塞米松磷酸钠微球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两种制备方法所制备的肺靶向地塞米松磷酸钠微球的特性,确定两种方法是否适合用于制备该微球。方法:对油/水型乳化-溶剂挥发法的工艺进行优化,以优化后的油/水型乳化-溶剂挥发法和水/油/水型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微球,考察微球的大小、载药量、体外释药等性质。结果:两法所制的微球的平均粒径相近,载药量和体外释药特性各不相同。结论:两种方法都适合用于制备肺靶向的地塞米松微球。从载药量方面分析,优化后的油/水型乳化-溶剂挥发法较好。  相似文献   

7.
玻璃体内注射用地塞米松微球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治疗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制备玻璃体内注射用地塞米松微球。方法以生物可降解乙交酯和丙交酯的无规共聚物(PLGA)为载体材料,采用W/O型乳化-溶剂挥发方法制备地塞米松微微球。研究影响微球制备的工艺条件,考察了微球的粒径大小与分布、载药量和包封率,评价载药微球的体外释放行为。结果微球形态完整,表面光滑,微球的粒径范围为4.70±1.6μm,载药量为(15.5±0.32)%,包封率为(78.8±1.3)%。体外释药13d约90%,属扩散-溶蚀机制。结论制备方法可行,地塞米松PLGA微球具有药物缓释作用。可以作为玻璃体内注射用地塞米松的给药载体。  相似文献   

8.
替莫唑胺聚乳酸-羟基醋酸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替莫唑胺聚乳酸-羟基醋酸微球的制备工艺、含量测定及体外释药特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以人工合成可生物降解聚合物聚乳酸-羟基醋酸为载体,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替莫唑胺聚乳酸-羟基醋酸微球,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药物含量和体外释药量。结果:所制备的替莫唑胺聚乳酸-羟基醋酸微球外形圆整,算术平均球径为62.2μm,载药量为7.47%,包封率为83.53%,体外释放可达1个月。结论:替莫唑胺聚乳酸-羟基醋酸微球具有很好的控释能力,使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
阿霉素聚乳酸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特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目的:对阿霉素聚乳酸微球的制备工艺、含量测定及体外释药特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以人工合成可生物降解聚合物聚乳酸为载体,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阿霉素聚乳酸微球,用UV-260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药物含量和体外释药量.结果:所制备的阿霉素聚乳酸微球外形圆整,算术平均球径为55.2 μm,载药量为30.21 μg*mg-1,12 h体外累积释药量36%.结论:聚乳酸微球具有很好的控释能力,使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
白藜芦醇PLGA长效注射微球的制备及工艺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白藜芦醇聚乳酸羟基乙酸[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长效微球,评价各因素对微球性质的影响。方法以微球的包封率、载药量、突释和粒径作为微球的质量评价指标,研究分散相与连续相的体积比、PLGA浓度、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浓度、搅拌速度对微球性质的影响,并优化白藜芦醇PLGA微球的制备工艺。结果分散相与连续相的体积比为1∶50时,包封率高,但4 h突释量达到76%,当分散相与连续相体积比由1∶50提升到1∶150时,突释降低了22%;随着聚合物浓度的增加粒径明显增大,突释显著降低;理论载药量对粒径影响不大,在高载药量时突释显著减少;搅拌速度的增加使粒径减小,突释增加;PVA浓度的增加对粒径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当PVA的质量浓度从1 g.L-1增加到5 g.L-1时,包封率从93.57%降低到80.31%。结论分散相与连续相的体积比、PLGA浓度、PVA浓度、搅拌速度对微球性质有很大的影响。优化条件下制备的微球形态完整,载药量为(27.86±1.00)%,包封率为(93.57±2.87)%,平均粒径约为21.12μm。白藜芦醇PLGA微球体外释放25 d的累积释药率达(94.04±4.94)%,有望研制成1个月给药1次的给药系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HPLC中不同进样溶剂对醋酸奥曲肽色谱行为的影响,并分析其产生原因。方法采用HPLC法及紫外分光光度法。色谱条件: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体积分数0.1%三氟乙酸-乙腈(体积比7:3),检测波长为215 nm,柱温为30℃,流速为1.0 mL.min-1,进样量为20μL。结果同一质量浓度醋酸奥曲肽溶于不同的进样溶剂中进行HPLC分析发现,进样溶剂不同导致醋酸奥曲肽色谱峰面积不同。当进样溶剂为乙醇-水体系时,同一质量浓度醋酸奥曲肽色谱峰面积随乙醇体积分数的增大而减小,且当乙醇体积分数小于40%时峰面积变化不明显,大于40%时变化显著。此外,低(20 mg.L-1)、中(40 mg.L-1)、高(60 mg.L-1)3种质量浓度的醋酸奥曲肽其色谱峰面积随进样溶剂中乙醇体积分数变化而变化的趋势相一致。当进样溶剂分别为体积分数0%、40%、80%及100%的乙醇时,醋酸奥曲肽在质量浓度为10~60 mg.L-1内与峰面积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 9、0.999 9、0.999 3、0.999 2。紫外检测结果显示,在2种检测波长(215、280 nm)下,随着溶剂中乙醇体积分数的升高,醋酸奥曲肽紫外吸光度值增大。结论相同色谱条件下,醋酸奥曲肽色谱峰面积随进样溶剂的极性降低而减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当进样溶剂强度大于流动相时,部分药物随着溶剂流出色谱柱而未被保留,从而导致药物主峰面积减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综述高渗透长滞留效应(enhanced permeability and retention effect,简称EPR效应)的发现历史、影响因素及其在大分子药物肿瘤传递中的广泛应用。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50篇,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结果大分子理化性质、肿瘤血管结构及血管调节因子对EPR效应有重要影响,临床上使用硝酸甘油、血管紧张肽转化酶抑制剂等外源性物质来提升EPR效应,以加强微粒给药系统的肿瘤靶向效果。结论 EPR效应作为大分子抗癌药物设计的"金标准",为肿瘤靶向药物传递系统设计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Nigrospora sp.Z18-17号菌株代谢产物,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Nigrospora sp.Z18-17菌株发酵液和菌丝体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羟基-3-(4-羟基苯基)丙酸甲酯[2-hydroxy-3-(4-hydroxyphenyl)propionic acid methyl ester,1]、对羟基苯乙醇α-羟基丙酸酯(4-hydroxyphenethyl 2-hydroxypropanoate,2)、环(脯-缬)[cyclo(Pro-Val),3]、环(脯-脯)[cyclo(Pro-Pro),4]、环(苯丙-脯)[cyclo(Phe-Pro),5]、环(酪-羟脯)[cyclo(Tyr-Hyp),6]、尿嘧啶核苷(uridine,7)。结论化合物1~7均为首次从Nigrospora sp.Z18-17号菌株的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荨麻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阐述,为该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奠定基础。方法结合近年来的30余篇相关文献,对近5年来从荨麻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近5年从荨麻属植物中新发现多种化合物,如黄酮、木脂素、萜、有机酸等,对该属植物的降糖、抗前列腺增生、镇痛抗风湿作用也有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辽宁紫草(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 Sieb.et Zucc.)中紫草素对映体纯度。方法在辽宁紫草素侧链上引入S(-)-α-甲氧基-α-(三氟甲基)-苯乙酸形成Mosher酯,并运用1H-NMR测定后者H-1'化学位移的非等价性所产生的峰值相对强度,从而确定辽宁紫草中紫草素对映体纯度。结果辽宁紫草中紫草素对映体过量为72.5%。结论利用天然紫草制备的紫草素可能是紫草素与其对映体阿卡宁不同程度的光学混合物。  相似文献   

16.
羟基喜树碱纳米混悬剂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吸收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羟基喜树碱纳米混悬剂在小肠内潜在的吸收特性。方法采用Caco-2细胞模型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羟基喜树碱纳米混悬剂的细胞摄取与跨膜转运。结果羟基喜树碱纳米混悬剂在Caco-2细胞模型上显示出很好的吸收特性,且细胞摄取量随着制剂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如:50、100和200 mg.L-13个试验质量浓度制剂的细胞蛋白摄取量分别为11.684 6、26.452 4和30.903 9 mg.g-1,试验质量浓度为100 mg.L-1制剂的细胞转运渗透系数Papp,AP→BL为(27.8±1.37×10-7)cm.s-1。结论试验结果证明,纳米混悬剂能有效地增加羟基喜树碱的细胞摄取量和跨膜转运速率。因此,纳米混悬剂可能有助于提高羟基喜树碱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替莫唑胺酯中的有机溶剂残留量。方法采用INNOWax毛细管气相色谱柱、FID检测器,以乙腈为内标进行测定。结果正己醇、丙酮、乙酸乙酯、异丙醇、正己烷、吡啶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5~400μg.L-1(r=0.999 6)、25~400μg.L-1(r=0.999 9)、25~400μg.L-1(r=0.999 9)、25~400μg.L-1(r=0.999 7)、1.45~23.2μg.L-1(r=0.999 8)和1~16μg.L-1(r=0.999 3);正己醇、丙酮、乙酸乙酯、异丙醇、正己烷、吡啶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7%、100.3%、100.2%、100.4%、99.9%和100.3%;RSD分别为1.11%、1.43%、1.47%、1.37%、1.59%和1.47%(n=9)。结论该方法简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替莫唑胺酯中的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设计合成20个2,5(6)-双取代环戊(己)酮类化合物,进行抗肿瘤活性研究。方法以WB852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了20个2-取代胺甲基-5(6)-(E)-取代亚甲基环戊(己)酮盐酸盐类化合物。利用MTT法对其中17个化合物进行了体外细胞毒活性筛选,所用肿瘤细胞株为人乳腺癌细胞T47D、MCF-7、MCF-7/Adr;通过Habig的酶动力学方法,测试了部分目标化合物细胞外对GSTπ活性的影响。结果与结论合成了20个2-取代胺甲基-5(6)-(E)-取代亚甲基环戊(己)酮盐酸盐类化合物,其中16个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其结构均经1H-NMR、MS和IR确证。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17个化合物对3种肿瘤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生长抑制活性,A-16、A-17、A-18、A-19等4个化合物活性显著,值得进行深入研究。9个化合物均有不同程度地抑制GSTπ的活性,其中A-4、8、9、11和15等5个化合物对GSTπ的抑制作用强于WB852。取代胺甲基部分、取代亚甲基侧链的改变以及环的大小对抗肿瘤活性和选择性影响不大,但显著影响对GSTπ的抑制作用。A-16、A-17、A-18、A-19对MCF-7/Adr的生长抑制作用与WB852相当,但均低于对MCF-7细胞的活性,对耐药细胞的活性与GSTπ抑制无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双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天舒胶囊中天麻素、阿魏酸和6,7-二羟基藁本内酯的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体积分数0.1%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70 nm(天麻素)、320 nm(阿魏酸和6,7-二羟基藁本内酯),柱温35℃。结果在15 min内天舒胶囊中天麻素、阿魏酸和6,7-二羟基藁本内酯质量浓度分别在30.50~305.0 mg.L-1(r=0.999 2)、34.96~349.6 mg.L-1(r=0.999 7)和46.54~465.4 mg.L-1(r=0.999 4)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8%、98.7%和98.2%,RSD分别为1.9%、1.2%和2.1%。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述方法相比,增加了含量测定指标,提高了全面控制天舒胶囊质量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寻找抗老年性痴呆症的天然产物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银杏科、豆科、念珠藻科、百合科、唇形科、龙胆科抗老年痴呆新化合物及结构新颖的天然产物进行综述。结果现已研究的来源于天然产物的抗老年痴呆药物分布于多种植物中,具有不同的化学类别与结构特征,常见的有黄酮类、萜类、生物碱。结论中药具有有效性和低毒性的特点,在老年性痴呆症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具有更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