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6 毫秒
1.
目的 设计合成3-苯甲酰基-2H-1-苯并吡喃-2-酮衍生物,并评价其抗肿瘤活性。方法 以取代苯乙酮为原料,首先与碳酸二乙酯经Claisen缩合得到相应的取代β-酮酸酯,再与取代水杨醛经Knoevenagel缩合,同时环合得到目标化合物。采用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及人乳腺癌细胞T47D对部分目标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进行初步评价。结果 合成了18个目标化合物,其中13个未见文献报道,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和红外光谱确证。化合物III15对人乳腺癌细胞T47D的抑制活性较强,IC50值为38 μmol.L-1;化合物III1、III2、III15对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的抑制活性较好,IC50值分别为37、36、16 μmol.L-1。结论 3-苯甲酰基-2H-1-苯并吡喃-2-酮衍生物作为新型肿瘤抑制剂,其构效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合成头孢唑兰中间体(Z)-2-(5-氨基-1,2,4-噻二唑-3-基)-2-甲氧亚氨基乙酸。方法 以氰乙酰胺为起始原料,依次经甲氧亚氨化、加成、酯化、与硫氰化钾反应、构型转换和水解共6步反应制得目标化合物。结果和结论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和MS谱确证。该工艺路线原料易得,操作简便,总收率为29.8%,具有一定的工业化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合成帕尼培南关键中间体(3R,5R,6S)-6-[(1R)-羟乙基]碳青霉烷-2酮-3-羧酸对硝基苄酯。方法 以对硝基苯甲醛为起始原料,经还原、酯化、重氮化、烯醇化、与单环β-内酰胺结合、水解及环合等7步反应制得目标化合物。结果与结论 合成的目标化合物经IR、1H-NMR、MS确证结构,总收率达60.7 %。该合成工艺省去文献中两步需要分离纯化的步骤,使合成路线大为简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 设计、合成一系列 8-氟-2,3-二氢喹啉-4(1H)-酮缩氨基脲类化合物,测定其体外抗真菌活性。方法 以邻氟苯胺为起始原料,经与丙烯酸加成、在多聚磷酸(PPA)中环合制得中间体8-氟-2,3-二氢喹啉-4(1H)-酮;该中间体与各种 N4-取代的氨基脲缩合得到目标化合物。采用二倍浓度稀释法测试各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真菌活性,实验选用 8 种临床上常用的致病真菌为测试菌株,以氟康唑、伊曲康唑为阳性对照药。结果与结论 16 个 8-氟-2,3-二氢喹啉-4(1H)-酮缩氨基脲类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其结构经1H-NMR、MS 谱确证;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合成的多个目标化合物对测试真菌表现出较好的体外抑菌活性,尤其是对红色毛藓菌的活性均好于阳性对照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 合成3个重要的药物中间体。方法 以乳酸乙酯、卤代烷为起始原料,通过烷基化、格氏化、还原、胺解、成盐5步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结果与结论 合成目标化合物2-甲氧基-3-戊胺盐酸盐(1)、2-乙氧基-3-戊胺盐酸盐(2)和2-乙氧基-N-甲基-3-戊胺盐酸盐(3),收率分别为18.1%、18.8%、14.3%。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MS和1H-NMR谱确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 优化L-2-氨基-4-叠氮基丁酸的合成工艺。方法L-蛋氨酸为起始原料经硫甲基化、水解一锅法合成L-2-氨基-4-羟基丁酸(2),2在浓盐酸中环合得到重要中间体α-氨基-γ-丁内酯盐酸盐(3),3 经溴代开环、成酯、叠氮化、水解4步反应制得目标产物。结果与结论L-蛋氨酸为起始原料,经 6 步反应合成目标产物,其结构经1H-NMR 和 IR 谱确证。该合成方法原料易得、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易于中试放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寻找具有较高 APN 酶抑制活性的新型化合物。方法 以光学纯的 L-谷氨酰胺为原料,经 Boc 保护、环合、取代、脱 Boc 保护、缩合、催化氢化、缩合、脱 Boc 保护成盐等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并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初步的体外抑酶活性试验。结果 合成了 1 个未见文献报道的 N-取代-2, 6-哌啶二酮类氨肽酶 N(APN/CD13)抑制剂:(R)-2-氨基-N-((S)-1-(2-(2-(二甲胺基)乙氨基)-2-氧乙基)-2,6-二氧哌啶-3-基)-3-苯丙酰胺,其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和电喷雾质谱确证。结论 目标化合物对 APN 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活性,其 IC50 值为56.4 μmol•L-1,但低于阳性对照药 Bestatin (IC50 值为 3.6 μmol•L-1)。通过进一步的结构修饰,有望找到活性更好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 设计合成2-苯基-5-吡啶基-1,3,4-噁二唑类化合物,并对其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以对羟基苯甲酸甲酯为原料,经烃化、肼解、环合等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以非布司他为阳性对照药,采用牛源的黄嘌呤氧化酶对目标化合物的抑制活性进行评价。结 共合成了15 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目标化合物,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飞行时间质谱和红外光谱确证。目标化合物均表现出一定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 4m(IC50=1.04 µmol·L-1)活性最好,但低于阳性对照药非布司他(IC50=0.024 µmol·L-1)。结论 2-苯基-5-吡啶基-1,3,4-噁二唑类化合物作为新型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其构效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为观察α-甲基-4-(3-氧-2H-1,2-苯并异硒唑-2-基)苯乙酸(MBBA) 对Cu2+及Fe2+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LDL)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理,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LDL中丙二醛(MDA)和共轭双烯(CD)的产生量. MBBA(0.2-2 μmol·L-1)能以剂量依赖性抑制Cu2+及Fe2+诱导的MDA和CD生 成. 2 μmol·L-1的MBBA对Cu2+诱导LDL产生MDA和CD的抑制率分别为89.7%和60.3%. 0.5 mmol·L-1 GSH对LDL产生MDA无影响,但能显著增强MBBA对MDA 生成的抑制作用. 上述结果表明MBBA 对LDL氧化修饰的抑制作用可能依赖于其GSH-Px样活性的作用和(或)直接还原脂质氢过氧化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李薇  俞翰 《中国现代医药》2010,27(13):1212-1214
目的 建立鸟氨酸-α-酮戊二酸合剂中α-酮戊二酸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HPLC对鸟氨酸-α-酮戊二酸合剂中α-酮戊二酸进行定量测定,采用Hypersil BDS 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0.1 mol·L-1(NH4)H2PO4,pH为2.65,检测波长为215 nm,流速为1.0 mL·min-1。结果 α-酮戊二酸在0.28~280 µg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7%,RSD为1.5%(n=9)。结论 本法可准确、快速地定量检测鸟氨酸-α-酮戊二酸,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平喘药甲磺司特的合成工艺。方法 以丙烯酸甲酯为原料,经加成、水解和氯代反应得到3-甲硫基丙酰氯;以对硝基苯酚为原料,经成醚、开环及还原反应制得4-(3-乙氧基-2-羟基丙氧基)苯胺,中间体3-甲硫基丙酰氯与4-(3-乙氧基-2-羟基丙氧基)苯胺的酰化产物经对甲苯磺酸甲酯甲基化,制得目标产物甲磺司特。结果与结论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等确证。简化后的合成工艺,总收率由文献报道的4.5%提高到9.97%(以对硝基苯酚计),该合成路线操作简单,更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制备用于新型多肽类药物全合成研究的非必需氨基酸N-叔丁氧羰基-DL-(±)-高酪氨酸(1).方法 以L-天冬氨酸(2)为原料,经N-甲氧羰基保护、分子内脱水酸酐化、与邻氯苯甲醚的Friedel-Crafts反应、10%钯碳催化氢化、48%氢溴酸脱N-甲氧羰基和酚甲醚保护、N-叔丁氧羰基保护6步反应合成了目标化合物.结果 以总收率49.7%成功地合成了目标化合物1,其结构经电喷雾质谱(ESI-MS)、氢谱(1H NMR)和碳谱(13C NMR)确认.结论 该合成路线具有原料价廉易得、操作简便、总收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盐酸阿呋唑嗪合成工艺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合成盐酸阿呋唑嗪并优化其工艺。方法 以藜芦酸为原料,其甲酯经混酸硝化后,在Lewis酸氯化铵溶液存在下经Fe粉还原,再依次经尿素环合、三氯氧磷氯代和氨水氨解,得到关键中间体2-氯-4-氨基-6,7-二甲氧基喹唑啉(6)。化合物6与3-甲氨基丙腈缩合,经Raney Ni-H2催化还原得到化合物N-甲基-N-(4-氨基-6,7-二甲氧基-2-喹唑啉基)-1,3-丙二胺(8),8与2-四氢呋喃甲酸缩合后再与盐酸成盐,制得目标物盐酸阿呋唑嗪。结果与结论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MS、1H-NMR谱确证。该工艺路线操作简化,总收率由文献的7.8%提高到25.9%。  相似文献   

14.
目的合成阿立哌唑并考察优化中间体合成工艺。方法采用7-羟基-3,4-二氢-2(1H)-喹诺酮为起始原料,在碳酸钾存在下,与1,4-二溴丁烷发生醚化生成中间体7-(4-溴丁氧基)-3,4-二氢-2(1H)-喹诺酮(2),在KI和TBAB催化下,继续与N-(2,3-二氯苯基)哌嗪盐酸盐反应,制得目标产物阿立哌唑(1)。在此基础上,对中间体2的合成工艺进行考察,确立了最佳反应条件。结果中间体2和目标产物的结构均已由1H-NMR和MS确证,总收率为67.6%,熔点:139~140℃,与文献报道(139.0~140.0℃)相符。结论和文献报道方法相比,本工艺采用丙酮作为溶剂,代替了文献中采用的DMF溶剂,使合成成本大为降低;采用重结晶的方法进行中间体和目标化合物的纯化,取代了文献中采用的柱层析方法,使操作大为简化,合成工艺更适合于放大合成及工业化。此外,中间体2的合成工艺得到优化后,收率比文献提高了近10%;总收率比文献提高5%。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拟黑多刺蚁乙醇提取物(EEPR)中降低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血清尿酸水平的活性部位及其主要化学成分。方法昆明小鼠分别ig给予别嘌醇0.04 g.kg-1(阳性对照),EEPR 0.128,0.256和0.512 g.kg-1,EEPR的石油醚部位0.079和0.158 g.kg-1,乙酸乙酯部位0.051和0.102 g.kg-1,正丁醇部位0.052和0.104 g.kg-1和水部位0.042和0.084 g.kg-1,每天1次,连续12 d。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ig给予等体积含0.3%吐温-80的水溶液。末次给药1 h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ip给予次黄嘌呤0.6 g.kg-1。1 h后眼眶静脉丛取血,用磷钨酸比色法测定血清尿酸水平,酶比色法测定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对降低血清尿酸水平的活性部位进行GC-MS分析,鉴定其主要化学成分。结果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血清尿酸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别嘌醇0.04 g.kg-1,EEPR 0.256和0.512 g.kg-1可明显降低该模型小鼠血清尿酸水平(P<0.05),分别由模型组的(464±143)μmol.L-1下降到273±80,346±85和(302±72)μmo.l L-1(P<0.05)。EEPR中石油醚部位0.079和0.158 g.kg-1可显著降低该模型小鼠血清尿酸水平,分别由模型组的(446±139)μmo.lL-1下降到328±100和(314±112)μmol.L-1(P<0.05),其他部位各剂量组对血清尿酸水平均无明显影响。石油醚部位0.158 g.kg-1可明显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由模型对照组的(18±8)U.L-1下降到(11±5)U.L-1(P<0.05)。GC-MS分析结果表明,石油醚部位的脂肪酸中,反式十八碳烯酸甲酯占60.77%,十六烷酸甲酯占18.99%,十六碳烯酸甲酯占9.31%。结论 EEPR中石油醚部位可降低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血清尿酸水平,不饱和脂肪酸为石油醚部位脂肪酸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RNR2调控的酵母增强绿色荧光蛋白(yEGFP)发光酵母细胞,高通量筛选化学诱变原。方法用PCR方法从酵母(W303-1A)基因组扩增RNR2启动子,经酶切后,用T4连接酶与线性化的含酵母嗜好遗传密码子的yEGFP报告载体相连,连接产物转化子质粒经酶切和测序鉴定,构建RNR2调控的yEGFP酵母报告载体。用醋酸锂方法将其转化于W303-1A酵母细胞,从而构建成RNR2调控的yEGFP发光酵母细胞(W303-1A/RNR2-yEGFP)。用甲磺酸甲酯0~400mg·L-1分别作用于该发光酵母细胞0,4,8,12,16和20h后,于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用多功能酶标仪检测其荧光发光强度,选择最佳诱导时间;用不同浓度的DNA烷化剂、DNA断裂剂和DNA合成酶抑制剂作用于该重组细胞16h,检测其荧光发光强度,考察W303-1A/RNR2-yEGFP细胞对各种化学诱变原的敏感性。结果经测序确定W303-1A/RNR2-yEGFP构建成功。选择16h为最佳诱导时间;各种化学诱变原与W303-1A/RNR2-yEGFP细胞作用16h后,与DNA发生结合的化合物中放线菌素D和溴乙锭诱导的发光度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发光倍数<1.5;与DNA发生烷基化的化合物中,甲磺酸甲脂200mg·L-1诱导的细胞发光度最强,发光倍数为5.21,瘤可宁200μg·L-1诱导的发光倍数为1.9,而丝裂霉素C的发光度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在使DNA发生断裂的诱变原中,顺铂250mg·L-1诱导的细胞最高发光倍数为3.7,其次4-硝基-N-氧化喹啉3.1mg·L-1、博来霉素12.5mg·L-1和福来霉素200mg·L-1,最高诱导倍数分别为2.35,2.26和2.53;在抑制DNA合成酶或拓扑异构酶的诱变原中,5-氟尿嘧啶500μg·L-1、羟基脲570.45mg·L-1和喜树碱30mg·L-1所诱导的细胞最大发光倍数分别为2.36,2.65和2.53;而非基因毒性化合物秋水仙碱、刀豆氨酸和四环素诱导的发光度与对照无明显差别。结论该重组发光酵母细胞可用于对多数造成DNA断裂或合成阻断的化学诱变原筛选,具有快速、方便和高通量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泰比培南酯的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新型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泰比培南酯的合成工艺。方法 以 (4R,5S,6S)-3-二苯基磷酰氧基-6-[(1R)-1-羟乙基]-4-甲基-7-氧代-1-氮杂双环[3.2.0]庚-2-烯-2-羧酸对硝基苄酯和3-巯基-1-(1,3-噻唑啉-2-基)氮杂环丁烷盐酸盐为起始原料,经过缩合、氢化、亲核取代3步反应,得到目标产物。结果与结论 目标化合物及中间体的结构经熔点、IR、MS、1H-NMR和13C-NMR 谱确证。该合成工艺反应步骤少、操作简便、收率高、产品纯度高,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4-甲磺酰基苯乙酸的合成工艺进行改进,使其更利于工业化生产。方法以4-甲磺酰基苯乙酮为起始原料,在硅胶固载氟硼酸(HBF4·Si O2)的催化下,合成2-(4-(甲磺酰基)苯基)-1-吗啉代乙硫醇,再经水解得到4-甲磺酰基苯乙酸。结果制得的4-甲磺酰基苯乙酸质量分数为99.8%,总收率约75%。结论改进后的工艺原料便宜易得,反应温度低,时间短,操作简单,更适用于4-甲磺酰基苯乙酸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