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是绝经后妇女的常见疾病。因此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是妇产科学乃至全社会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治疗新进展以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辨证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辨证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齐振熙福建中医学院骨伤系(350003福州)关键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医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单位体积骨量减少,易骨折的一种代谢性骨病,[1]亦称为Ⅰ型骨质疏松症。尤其多发于绝经二年以上,年龄70岁以下的妇女,...  相似文献   

3.
王停  胡军  韩玲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9):1655-1656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全身性的骨量减少及骨组织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并引起骨的脆性增加,骨的强度降低,在无创伤、轻度和中度创伤情况下骨折危险度增加的疾病。临床上骨质疏松症主要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特发性三大类。根据发病机制不同,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可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疗(Ⅱ型)。本病临床发病率较高,申报治疗骨质疏松的中药较多,主要应用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的治疗。但从目前申报治疗或用于骨质疏松的中药新药临床前药效学研究资料分析,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生物力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全身性骨量减少及骨组织显微结构改变为特征,并引起骨的脆性增加和骨的强度降低的疾病。它是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妇女最常见而又最容易被忽视的代谢性骨病。已有研究证明,骨质疏松症在白人及亚洲人群中发病率高。据保守估计,该人群中骨质疏松患病总风险性为39.3%。比乳腺癌和心血管病的危险性还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该症的患病人群正日益庞大。我国北京、天津、上海和湖南的调查表明,50岁以上人群中20%的有骨质疏松,其中以绝经后妇女尤为严重。因而从生物力学角度探讨其发病特点对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1 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症及其骨折后果[1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由于低骨量、骨结构退变以及骨脆性增加导致的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升高骨骼系统疾病 (WHO定义 )。骨质疏松症包括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与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区分成为与绝经相关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与增龄相关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其中 ,对于绝经后妇女而言 ,早期既要受到绝经的影响 ,晚期又要同时受到绝经与增龄的双重影响。因此 ,绝经后的妇女是骨质疏松症防治中需要特别关注的人群。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终点 ;显然 ,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是骨…  相似文献   

6.
妇骨宁颗粒剂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妇骨宁颗粒剂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刘宇新辽宁省中医研究院(沈阳110034关键词妇骨宁颗粒剂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发病率高,危险性大,难治性中老年疾病[1]。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15~20年,早期无特殊表现,常常是在发生骨折后...  相似文献   

7.
葛根素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IL-6和雌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质疏松是一种进行性、全身性骨骼疾病,其特点是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退变、骨脆性增加和骨强度下降。当女性进入绝经期后,由于卵巢功能下降,骨吸收的速度明显超过骨形成,骨量迅速减少,最终导致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postmenapausal osteoporosis POP)。雌激素替代疗法是目前预防和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首选方法,但由于雌激素在诱发生殖系统肿瘤,引起深静脉血栓等方面的副作用,使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具有争议。葛根素是中药葛根的主要有效成分,属于植物雌激素,具有雌激素样活性,且副作用少。为了探讨静脉使用葛根素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IL-6和雌激素的影响,自2003年4月-2004年7月,作者对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患者40例进行了葛根素针剂静脉点滴治疗。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骨质疏松症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骨量减少、骨做结构破坏,致使骨的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疾病。绝经后骨质疏松(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是骨质疏松的一种类型,又称为I型骨质疏松,与绝经后雌激素下降有密切关系。多种资料表明骨质疏松骨折的患者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雌激素低下除了引起的骨丢失外,还引起绝经后的多种症候,  相似文献   

9.
中医治疗妇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汝专 《广西中医药》2001,24(3):185-186
骨质疏松症是以单位体积骨质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异常,易发生骨折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多发生在绝经后妇女。1941年Forbes等[1]首次提出了绝经后卵巢功能衰竭导致骨质疏松。妇女绝经后造成单位体积骨量降低,骨质有机成分生成不足,继发钙盐沉着减少,骨丢失明显增加,使绝经后妇女易发生骨折。  相似文献   

10.
正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降低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骨病~([1])。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是发生于绝经后女性的一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无绝经后骨质疏松病名,根据其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归为骨痿、骨痹范畴。2016年由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与美国内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