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远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坐骨神经的保护作用.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DPN模型组、远志治疗组和远志预防组,每组12只.DPN模型组、远志治疗组和远志预防组大鼠均建立链脲佐菌素致糖尿病(DM)大鼠模型.待DM模型建立后,远志预防组大鼠给予远志(生药2.7 g·kg-1·d-1)灌胃6周:DPN模型组和远志治疗组大鼠以尾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 <30 m/s为标准建立DPN大鼠模型后,DPN组大鼠不再做任何处理,远志治疗组大鼠给予同等剂量远志灌胃6周.测定各组大鼠尾部SNCV,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坐骨神经醛糖还原酶(AR)活性,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坐骨神经神经丝蛋白(NFP)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PN模型组大鼠尾部SNCV明显降低(P<0.01),坐骨神经AR活性明显增强(P<0.01)、NFP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DPN模型组比较,远志治疗组与远志预防组大鼠尾部SNCV明显提高(P<0.01),坐骨神经AR活性明显减弱(P<0.01)、NFP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 远志可通过提高大鼠尾部SNCV、降低坐骨神经AR活性、上调坐骨神经NFP的表达,发挥对DPN大鼠坐骨神经的保护作用;且远志预处理对DM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具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DPN)大鼠坐骨神经NGF的动态表达以及胰岛素和人神经生长因子(hNGF)的干预作用。方法以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通过RT-PCR和免疫组化技术,观察造模后4和8周大鼠坐骨神经N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观察DPN4周时用胰岛素或hNGF干预4周后坐骨神经N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NGF mRNA表达在DPN4周无明显改变,8周时明显减少;NGF蛋白表达在DPN4周和8周均减少。hNGF干预能增加DPN大鼠坐骨神经NGF mRNA和蛋白表达,胰岛素则无明显调节作用。结论DPN大鼠坐骨神经NGF表达减少,外源性NGF可弥补这种缺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远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坐骨神经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DPN模型组和远志治疗组.DPN模型组和远志治疗组大鼠均建立DPN大鼠模型.DPN成模后,远志治疗组大鼠给予远志灌胃6周.采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坐骨神经形态结构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坐骨神经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DPN模型组大鼠坐骨神经的形态结构发生明显病理变化;并且,Bcl-2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Bax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DPN模型组比较,远志治疗组大鼠坐骨神经的形态结构明显改善;并且,Bcl-2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Bax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远志可通过升高Bcl-2表达、降低Bax表达,抑制神经纤维变性,对DPN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蛋白激酶C(PKC)与糖尿病(DM)及其并发症的关系已成为研究的焦点,本实验检测了DM大鼠坐骨神经及腓肠肌PKC -beta表达及活性变化,探讨PKC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发病中的作用,并观察中药对其影响。方法 利用(γ -32P)ATP底物磷酸化方法检测实验对照组、中药组DM大鼠及正常组大鼠坐骨神经及腓肠肌的胞浆、胞膜PKC-beta活性,并行免疫印迹分析PKC- beta在神经肌肉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实验 2个月,两组DM大鼠坐骨神经及腓肠肌的胞浆、胞膜PKC beta活性与正常组大鼠比较均增高,实验对照组增高明显,中药组稍高于正常组。PKC- beta表达与活性测定结果相一致。结果提示实验对照组坐骨神经及腓肠肌部位PKC- beta表达明显增加,活性明显增高,而中药组接近正常组。结论 实验性 2个月DM大鼠周围神经病变中的PKC- beta表达及活性明显增加,本中药复方对其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清脂联素的改变,探讨别嘌醇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清脂联素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使用高酵母膏饲料联合氧嗪酸钾混悬液腹腔注射6周诱导大鼠高尿酸血症模型.别嘌醇治疗组除给予造模剂外同时给予别嘌醇灌胃.6周后处死大鼠,检测血清尿酸、脂联素、一氧化氮,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主动脉内膜层eNOS的表达量.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尿酸显著升高[ (216.0±6.2) vs (45.1±5.6),P<0.05],血清脂联素、一氧化氮及主动内膜层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量显著降低[(52.6±7.9) vs (63.6±9.2),(17.2±3.3) vs (24.1±2.0),(38.3±4.5) vs (48.3±4.2),P<0.05].别嘌醇治疗组血尿酸降低[(44.8±4.3) vs(216.0±6.2),P<0.05],血清脂联素和一氧化氮水平升高[(159.6±9.2)vs(52.6±7.9),(22.1±2.2)vs(17.2±3.3),P<0.05],主动脉内膜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蛋白表达增加[(46.1±4.2) vs(38.3±4.5),P<0.05].脂联素与一氧化氮呈正相关(r=0.057),与血尿酸呈负相关(r=-0.48).结论 别嘌醇处理可一定程度逆转高尿酸血症可诱导的大鼠血清脂联素的降低,别嘌醇可能是上调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激动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糖尿病早期大鼠坐骨神经组织中氧化应激损伤和凋亡相关因子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性,进一步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STZ)一次性腹腔注射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选取成模大鼠17只作为模型组(M组),另设正常对照组(N组)大鼠15只.8周后,取大鼠左侧坐骨神经,采用HE染色观察形态学改变,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和Caspase-3表达,Western blot分析检测发动相关蛋白-1(Drp-1)和Bax的表达.结果 与N组相比,M组大鼠坐骨神经形态学改变明显,体重增加不明显,血糖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rp-1、Bax、8-OHdG及Caspase-3表达均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组8-OHdG与Caspase-3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798,P<0.05).结论 早期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组织中氧化应激损伤促进凋亡相关因子表达增多,最终促发细胞凋亡可能是DPN发病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西洛他唑对糖尿病大鼠黏附分子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Wang Z  Zhao J  Gao L  Zhang Q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1):729-731
目的 探讨西洛他唑对糖尿病 (DM)大鼠黏附分子CD54、CD10 6、CD62p的表达和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及对肾脏以及主动脉病变的影响。方法 实验设正常组 8只大鼠 ,糖尿病组 8只大鼠 ,胰岛素组 7只大鼠和西洛他唑组 7只大鼠。测定各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 ,单个核细胞表面CD54、血小板表面CD62p以及肾脏、主动脉CD54或CD10 6的表达水平。结果 西洛他唑明显加快坐骨神经传导速度 (DM组 2 0 3m·s-1± 2 2m·s-1,西洛他唑组 2 8 9m·s-1± 7 9m·s-1,P <0 0 5 )。降低单个核细胞表面CD54的表达 (DM =6 5 1%± 14 9% ,西洛他唑组 2 5 4 %± 8 6 % ,P <0 0 5 ) ,减少肾脏和主动脉CD54和CD10 6表达 ,改善肾脏和主动脉病理变化。而降低血小板表面CD62p的作用不明显 (DM组 4 0 4 %±8 7% ,西洛他唑组 2 8 5 %± 3 7% ,P >0 0 5 )。结论 西洛他唑能降低CD54、CD10 6的表达 ,同时减缓糖尿病大鼠肾和主动脉及坐骨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染料木素对尿毒症大鼠细胞外基质(ECM)沉积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5/6肾切除术建立尿毒症模型鼠,将模型鼠分为染料木素组(G组)和对照组(C组),假手术组(S组)作为正常对照.检测各组术前及术后第4、8周尿蛋白和生化等指标,第8周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情况,半定量法评估肾小球硬化指数(GSI).免疫组化法检测Ⅳ型胶原(ColⅣ)、纤维连接蛋白(FN)的沉积情况.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转录、蛋白质表达情况.结果 术后第4周与C组比较,G组尿蛋白排泄量减少[(11.63±2.07) vs.(19.93±3.19)mg/d,P<0.01],血清尿素氮、肌酐水平降低[(9.39±0.59) vs.(12.09±0.78)mmol/L,(65.11±3.79) vs.(77.63±3.20)μmol/L,P<0.01].至术后第8周,尿蛋白排泄量减少,血清尿素氮、肌酐水平降低更为显著.肾小球内ColⅣ和FN沉积减少[(17.30±1.96)% vs.(24.68±3.97)%,(18.26±2.31)%vs.(29.35±4.15)%,P<0.01],肾小球硬化明显减轻.TGF-β1mRNA、蛋白质表达减弱(P<0.05).结论 染料木素可以减少尿毒症大鼠细胞ECM的蓄积,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患者血内皮素和一氧化氮的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DM)患者血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改变.方法选择确诊的2型DM患者46例,正常健康自愿者22例,测定血ET和NO,并比较2组间水平的差异.结果DM组血ET[(122.34±36.75)ng/L]较正常对照组[(39.37±8.39)ng/L]明显升高(P<0.01),而NO水平[(7.28±4.12)μmol/L]较正常对照组[(15.68±2.58)μmol/L)]显著下降(P<0.01).结论DM患者血NO和ET平衡失调可能同DM广泛血管损伤有关,临床使用ET拮抗剂和NO生成剂有可能对血管病变有益.  相似文献   

10.
白岚  黄聪武  高蕾  姜泊  南清振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2,22(12):1099-1100,1103
目的进一步了解肝癌患者的异常免疫状态,揭示免疫生物治疗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和S-P一步法检测了30例健康成人和31例肝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Ⅰ、Ⅱ的表达率以及生物治疗、化疗对表达率的影响.结果健康成人PBMC的TNFRⅠ、TNFRⅡ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8.54±8.51)%、(44.89±9.08)%;而肝癌患者分别为(28.35±9.09)%、(37.45±9.05)%,均显著低于健康成人(P<0.001).12例肝癌患者用LAK细胞1×109加IL-220万U/d治疗,连续用6 d,其PBMC的TNFRⅠ阳性率明显升高[(42.86±9.02)%,P<0.001];TNFRⅡ表达略有升高,但尚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癌患者存在明显的免疫异常,生物治疗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糖尿病大鼠大脑中动脉病变特点及氯沙坦对其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 Wistar大鼠 2 3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组 ,经链脲佐菌素诱发糖尿病大鼠模型。再将糖尿病组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 (DM1组 ) ,糖尿病氯沙坦治疗组(DM2组 )。DM2组接受氯沙坦 1 0 m g/ (kg· d)灌胃给药 ,1 4周后处死。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内皮素、血管紧张素 含量 ,观察大鼠大脑中动脉病理学变化以及超微结构。结果 :DM1组血浆内皮素 [(4 88.4± 90 .4 ) ng/ L]高于正常对照组 [(2 6 0 .9±2 7.7) ng/ L]及 DM2组 [(36 6 .0± 4 8.7) ng/ L],DM1组血管紧张素 [(1 1 0 8.6± 6 3.1 ) ng/ L]高于正常对照组 [(395 .6±4 5 .4 ) ng/ L],但低于 DM2组 [(1 36 6 .4± 5 7.7) ng/ L](均 P <0 .0 5 )。DM1组大脑中动脉呈动脉硬化性改变 :平滑肌增殖明显 ,动脉壁厚度、动脉管壁面积均明显高于 NC及 DM2组 (P <0 .0 5 )。电镜观察该组大脑中动脉病变明显重于正常对照组、DM2组 :内皮细胞变性肿胀 ,部分坏死脱落 ;平滑肌肥大排列紊乱 ,溶解坏死 ,间隙增宽 ,电子致密物增加。DM2组内皮细胞变性较轻 ,无坏死脱落 ,平滑肌增殖被抑制 ,管壁增厚及管腔狭窄均较轻。结论 :糖尿病大鼠大脑中动脉内皮细胞损伤 ,功能障碍 ,平滑肌增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T细胞受体(TCR)和IL-2受体α链(CD25)在大鼠心脏移植排斥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外周血淋巴细胞TCRαβ、TCRγδ和CD25的表达变化,结果心脏移植术后淋巴细胞TCRαβ和CD25的表达[(52.0±10.7)%、(2.1±1.9)%]显著高于术前[(41.7±9.2)%、(1.3±0.8)%](均P<0.05);TCRαβ和CD25的表达变化与排斥反应的进程有关,术后第5天[(51.8±11.5)%、(2.0±1.5)%]显著高于术前(均P<0.05),至第14天[(60.5±6.3)%、(3.1±1.6)%]仍维持在高峰平台,高于术前(均P<0.05),此时移植物排斥反应多表现为2~3级.TCRδγ在外周血中的表达量较低,在术前和术后无显著变化.结论淋巴细胞TCR αβ和CD25在移植排斥反应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动态监测外周血淋巴细胞TCR αβ和CD25的表达有助于临床移植排斥反应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控制血糖前后糖尿病(DM)大鼠肾组织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表达变化,探讨PTEN与肾小管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的转化(EMT)的关系及控制血糖对PTEN表达及肾纤维化病变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糖尿病组(DM)、胰岛素治疗组(DMA),尾静脉注射STZ复制DM模型,于成模13周起,DMA组大鼠采用胰岛素个体化治疗,以血糖控制在4~7mmol/L,尿糖阴性为准,分别于16周和24周时处死各组大鼠.生化方法测血糖、血肌酐和24h尿蛋白;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PTEN、CollagenⅣ、FN、E-cadherin和α-SMA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PTENmRNA的表达.结果:与N组相比,不同时间点DM组大鼠血糖、血肌酐、24h尿蛋白明显增多(P<0.05),并出现肾组织纤维化改变;而DMA组大鼠血糖、血肌酐、24h尿蛋白均显著低于DM组(P<0.05),肾纤维化病变明显改善;不同时间点的DM组大鼠肾组织PTEN蛋白和mRNA的表达均较N组明显减少(P<0.05),并伴有E-cadherin的表达减少(P<0.05),α-SMA表达增加(P<0.05),CollagenⅣ和FN蛋白的沉积增多(P<0.05);而与DM组相比,DMA组大鼠肾组织PTEN蛋白和mRNA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且E-cadherin的表达增加(P<0.05),α-SMA表达减少(P<0.05),CollagenⅣ和FN在间质的沉积减少(P<0.05).结论:控制血糖能上调肾小管上皮细胞PTEN的表达,同时能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EMT及肾间质ECM沉积,改善肾纤维化病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大鼠颅脑损伤(TBI)后星形胶质细胞(AST)瞬时受体电位通道(TRPC)6在TBI中扮演的角色.方法 将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9只分为假手术组、致伤组和去铁胺(DFX)组,每组13只.参照Feeney法建立大鼠大脑冲击伤模型,完成Morris水迷宫实验、大脑缺损体积,免疫荧光检测TRPC6与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质(GFAP)共表达,以及Western blot定量检测TRPC6水平.结果 DFX组比致伤组大鼠大脑缺损体积明显减小[(115.35±13.70)mm3 vs.(209.99±16.70)mm3,P<0.05],Morris水迷宫实验发现DFX组平台搜索策略[(3.13±0.35)分]和搜索时间[(36.15±26.63)s]均较致伤组[(2.13±0.64)分和(110±47.34)s]明显改善(P<0.05).免疫荧光双标发现DFX组GFAP高表达,且与TRPC6共表达增多.Western blot定量检测发现DFX组TRPC6明显下调(P<0.01).结论 大鼠TBI早期DFX治疗后AST活化,TRPC6高表达,进而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杨柳 《西部医学》2016,28(12):1770-1772+1776
目的 评价吞咽障碍评估表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72例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通过吞咽障碍程度分级评估表指导患者的康复训练及饮食护理。比较两组的疗效、并发症和吞咽障碍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4、8周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Х~2=6.385,P=0.041<0.05)和(Х~2=6.910,P=0.032<0.05); 观察组的误吸(6.6%vs 20.6%,Х~2=11.291,P<0.001)、吸入性肺炎(3.7%vs 16.9%,Х~2=12.899,P<0.001)和营养不良(0.7%vs 8.8%,Х~2=9.602,P=0.002<0.001)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4、8周后的SWAL-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179.4±16.2)分vs(166.0±18.3)分,t=6.394,P<0.001]、[(201.7±14.3)分vs(188.6±17.6)分,t=6.737,P<0.001]。结论 吞咽障碍评估表指导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和饮食护理疗效显著,明显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蛋白饮食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肥大的影响及其与肾小球周期素激酶抑制剂P27的关系.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DM)模型,分别予正常蛋白(NPD组,n=6)、低蛋白(LPD组,n=6)饮食8周,同时对正常大鼠(正常对照组,n=6)予正常蛋白饮食8周.蛋白印迹方法测定肾小球裂解液P27蛋白水平,ELISA方法测定肾小球裂解液细胞外基质(ECM)蛋白(Ⅳ型胶原及纤维连接蛋白)和尿白蛋白,氧化酶法测定血糖,溴甲酚绿法测定血白蛋白,采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肾小球面积.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PD组和LPD组大鼠肾小球P27水平及ECM蛋白水平均增高,尿白蛋白排泄增多,肾质量/体质量比例增高,肾小球面积增大.同NPD组相比,LPD组大鼠肾小球P27水平降低[(11.1±3.6) vs (19.6±5.1),P<0.01],纤维连接蛋白水平[(9.8±2.9) vs (17.1±3.9)pg/mg, P<0.01]及Ⅳ型胶原水平[(99.6±23.5) vs (150.6±47.1)pg/mg, P<0.01]下降,尿白蛋白排泄减少[(18.13±3.23) vs (40.18±3.79) μg/24 h,P<0.01],大鼠肾质量/体质量比例下降[(12.03±1.85) vs (15.62±2.13),P<0.01],肾小球面积减少[(721±75) vs (815±97)μm2,P<0.01].DM大鼠肾小球P27水平与肾质量/体质量比例呈直线相关.正常对照组、LPD组和NPD组间大鼠血糖水平及血白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别.结论:LPD可能通过降低肾小球P27水平抑制DM肾脏肥大,从而改善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效率更高的成熟心肌细胞分离方法.方法 采用Ⅱ型胶原酶升主动脉逆行灌流法分离成年大鼠心肌细胞.对照组采用Langendorff装置灌流;实验组在Langendorff装置基础上加压匀速灌流.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并计算杆状细胞比率及产量;通过台盼蓝染色和局部场刺激评价心肌细胞活性.结果 分离即刻,实验组杆状细胞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0.3±4.4)%vs.(53.4±5.2)%,P<0.01];实验组活细胞产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组[(3.6±0.7)x 10<''7>vs.(1.9±0.6)×10<''7>,P<0.01].复钙过程中,实验组发生自发性收缩的细胞比率及变圆细胞比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0.4±2.1)%vs(18.9±4.5)%,P<0.01;(5.3±1.3)%vs.(8.6±1.7)%,P<0.05].实验组台盼蓝染色阴性的杆状细胞比率和局部场刺激条件下收缩细胞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3±8.2)%vs.(90.6±9.8)%,P<0.05;(92.2±7.6)%vs.(85±6.4)%,P<0.01].结论 Ⅱ型胶原酶加压灌流可获得高产量、高活性的心肌细胞,提高了成熟心肌细胞的分离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神经调节素1β( neuregulin 1β,NRG1β)对β-淀粉样蛋白1-40(beta-amyloid protein,Aβ1-40)所致的模拟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神经元凋亡、核转录因子κB( 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NRG改善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机制.方法 成年健康雄性Wistar 大鼠3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经侧脑室微量注射Aβ1-40建立实验性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经侧脑室注射NRG1β(0.3μg·kg-1)干预治疗.各组大鼠实验前及造模7d后、治疗14d后均用Y型迷宫检测大鼠学习和记忆功能,利用HE染色观察海马神经细胞的结构变化,原位TUNEL法检测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神经细胞NFκB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学习能力[ (57.50±1.58)次]和记忆能力[(7.20±1.03)次]较对照组学习[(59.50±2.79)次]和记忆能力[(7.50±1.08)次]明显下降(=20.36,5.28,P<0.05),海马区神经细胞排列稀疏、紊乱,有明显神经元脱失,TUNEL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NFκB表达增加(P<0.05).NRG1β治疗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67.70±4.90)次,(5.80±0.63)次]及细胞结构较模型组[(79.10±4.12)次,(4.40±0.69)次]显著改善( t=5.63,4.69,P<0.05).相对于模型组[(41.10±7.95)次,(29.30±7.24)个],NRG1β治疗组NFκB表达(25.90±6.67)明显减弱、细胞凋亡数量[(23.50±3.89)个]明显减少(t=4.63,2.23,P<0.05).结论 NRG1β能抑制海马神经细胞NFκB表达,减少细胞凋亡,从而改善阿尔茨海默病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糖尿病肾病的影响及该影响与肾小球周期素激酶抑制剂P27的关系。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DM)模型,分别以生理盐水或槲皮素(100 mg·kg1·d-1)灌胃8周。蛋白印迹(Western杂交)法测定肾小球裂解液P27蛋白水平,ELISA法测定肾小球裂解液细胞外基质(ECM)蛋白(Ⅳ型胶原及纤维连接蛋白)和尿白蛋白。结果:DM 8周大鼠肾小球P27水平增高,ECM蛋白水平增加,尿白蛋白排泄增多,肾质量/体质量比值增高。槲皮素灌胃8周显著降低DM大鼠。肾小球P27水平(10.6±3.1 vs 18.5±4.3,P<0.01)和ECM蛋白水平,减少尿白蛋白排泄[(17.62±3.02)vs(39.62±3.68)μg/24 h,P<0.01],降低DM大鼠肾质量/体质量比值(11.35±1.76 vs 14.87±2.02,P<0.01)。槲皮素不改变DM大鼠血糖水平。结论:槲皮素可能通过降低肾小球P27水平改善糖尿病肾病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对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动脉血压和股动脉血管反应性的影响.方法:监测大鼠尾动脉血压,测定股动脉环对10-8~10-4mol/L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累计舒张反应,检测血液CO含量.结果:大鼠复制DM模型4周后体重降低[(249.38±7.58)g],血糖和血压升高分别为[(20.28±0.35)mmol/L,(118.75±8.33)mm Hg,l mm Hg=0.133 kPa],较对照组饲养4周后[(345.83±12.14)g,(5.56±0.19)mmol/L和(108.43±4.18)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M 8周和12周体重进一步降低,血糖无明显改变,动脉血压进一步上升分别为[(132.43±10.98)mm Hg和(139.0±10.41)mm Hg],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M大鼠4周血液中COHb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1.50%±0.21%)vs(2.50%±0.61%),P<0.05],8~12周时恢复至对照组水平;DM大鼠4~12周股动脉对ACh的累积舒张反应均明显降低,分别为(63.46%±2.48%,37.7%±5.65%,52.41%±2.31%),较对照组(96.81%±3.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应用正铁血红素后大鼠体重,血糖和血压无明显改善,可显著提高DM大鼠血液COHb水平(3.20%±0.73%,P<0.01),并可明显改善血管舒张反应障碍(69.76%±7.60%,P<0.01);而给予锌原卟啉后检测到体重降低[(218.33±9.28)g],血糖和血压升高[(24.2±2.28)mmol/L,(130.84±8.56)mm Hg,P<0.05],血液COHb含量进一步降低(0.93%±0.35%,P>0.05),并有加重动脉舒张反应障碍的趋势(27.73%±4.74%,P<0.01).结论:DM大鼠早期内源性CO合成减少与股动脉舒张反应障碍密切相关,是引起DM高血压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