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PCR直接检测皮肤分枝杆菌感染作为诊断的可能性.方法 PCR检测方法及培养方法(Löwenstein-Jensen培养基)比较分枝杆菌纯菌悬液、模拟皮肤分枝杆菌感染标本前处理前后、疑似皮肤分枝杆菌感染的临床标本前处理前后的检测结果.结果 分枝杆菌纯菌悬液的PCR法和培养法敏感性皆为1×102个菌细胞/mL.模拟临床标本在经过前处理后在浓度为1×102个菌细胞/mL的数量级上PCR检测阳性率为60%,而未经过前处理的模拟临床标本在此数量级上PCR检测阳性率为0,培养方法的阳性率为100%,但在浓度为1×103个菌细胞/mL数量级上PCR检测阳性率为100%.37例临床疑似皮肤分枝杆菌感染标本经前处理后,PCR检测7例阳性,而未经前处理的标本同法检测2例阳性,但培养方法可检出9例阳性.结论 临床皮肤标本经前处理后,PCR检测的敏感性已接近80%,但能明显缩短检测时间.  相似文献   

2.
四种分枝杆菌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 建立敏感、特异的快速检测4种分枝杆菌的方法。方法 用特异性引物对结核分枝杆菌、鸟分枝杆菌、胞内分枝杆菌和堪萨斯分枝杆菌菌悬液DNA进行PCR扩增,验证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将上述4种分枝杆菌的特异性引物同时放入PCR扩增反应体系中,以此反应体系分别对该4种分枝杆菌菌悬液DNA、及其两两组合或特定的三重组合进行扩增,同时验证其敏感性。结果 4种分枝杆菌的特异性引物分别放入各自的PCR扩增反应体系中,可分别特异性地扩增出该4种分枝杆菌对应的DNA片段,敏感性达1×101~1×102个菌细胞/mL。4种分枝杆菌的特异性引物同时放入同一PCR扩增反应体系中可分别特异性地扩增出对应的4种分枝杆菌单菌及其两两组合或三种分枝杆菌组合的DNA片段,敏感性达1×102~1×103个菌细胞/mL;4种分枝杆菌的特异性引物对其他分枝杆菌进行扩增,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多重PCR方法能敏感、特异地快速检测4种分枝杆菌。  相似文献   

3.
鸟分支杆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建立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快速检测鸟分支杆菌的方法.方法 用特异性引物对连续稀释的鸟分支杆菌菌悬液DNA进行PCR扩增,验证其敏感性;并用该引物对除鸟分支杆菌外的其他17株分支杆菌DNA进行扩增,验证其特异性;将正常皮肤组织与鸟分支杆菌的菌悬液混合以模拟临床皮肤感染标本,初步探讨适宜的临床标本前处理的方法,以提高PCR方法在检测临床皮肤组织感染中的敏感性.结果 PCR方法可扩增427bp的鸟分支杆菌DNA片段,敏感性达1×102个菌细胞/mL,对其他分支杆菌进行扩增,结果均为阴性.对模拟临床皮肤感染标本进行PCR检测,敏感性降低为1×104个菌细胞/mL;将组织匀浆连续倍比稀释后,再加入细菌悬液,结果当组织匀浆稀释度≥1:4时,PCR的敏感性提高到1×102个菌细胞/mL.结论 PCR方法能敏感、特异地快速检测鸟分支杆菌.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T淋巴细胞穿孔素基因启动子区域DNA甲基化状态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分离9例活动期SLE患者和7例正常人对照外周血CD4+与CD8+T细胞,并分别提取DNA.采用亚硫酸氢钠-测序法对CD4+与CD8+T细胞穿孔素基因启动子区域DNA甲基化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在穿孔素基因启动子区域,正常对照组CD4+T细胞平均甲基化水平显著高于CD8+T细胞(P<0.05).活动期SLE患者CD4+T细胞平均甲基化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CD8+T细胞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动期SLE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的穿孔素基因启动子区域处于低甲基化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高砷煤引起的砷中毒患者外周血红细胞血型糖蛋白A(GPA)的突变频率.方法 分离、固定40例高砷煤引起的砷中毒患者外周血红细胞,与荧光素标记的单抗结合后,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GPA突变频率分析.结果 40例高砷煤引起的砷中毒患者外周血红细胞GPA突变频率:NN突变频率为(21.23±13.97)×10-6,NO突变频率为(33.13±25.72)×10-6,MM突变频率为(110.90±63.58)×10-6,MO突变频率为(20.35±21.26)×10-6,GPA的突变频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P<0.01).肿瘤组:NN突变频率为(31.50±16.13)×10-6,NO突变频率为(54.50±38.13)×10-6,MM突变频率为(159.33±66.22)×10-6,MO突变频率为(45.16±12.69)×10-6,GPA的突变频率明显高于非肿瘤组(P<0.01).结论 砷中毒可导致人类外周血红细胞GPA的突变.提示GPA的突变频率值可作为一项检测有否砷中毒及病变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小檗碱衍生物HB-13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小檗碱衍生物HB-13及其前体小檗碱体外抗HSV-1和HSV-2的活性.方法 利用Vero细胞体外培养模型,以阿昔洛韦(ACV)为对照药,通过观察细胞病变效应,检测HB-13和小檗碱的细胞毒性、HSV-1和HSV-2液的病毒滴度及药物抑制病毒致细胞病变效应.结果 HB-13、小檗碱和阿昔洛韦的半数中毒质量浓度(TC50)分别为31.99,380和>800 μg/mL;对HSV-1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分别为1.328,>100和0.443 μg/mL,治疗指数分别为24.09,<3.80和>1805.87;对HSV-2的IC50分别为1.344,>100和0.679μg/mL;治疗指数分别为23.80,<3.80和>1178.20.结论 HB-13具有明显的抗HSV作用,而小檗碱无实用抗HSV活性.  相似文献   

7.
HIV/AIDS患者口咽部念珠菌病与CD4+、CD8+T淋巴细胞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HIV/AIDS患者的口咽部念珠菌病的发病特点,CD4+计数、CD8+计数、CD4+/CD8+比值的分布特点,以及抗真菌治疗的特点。方法 观察20例合并口咽部念珠菌病的HIV/AIDS患者和对照组口腔病损情况,病损部行真菌镜检和真菌培养,外周血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计数。研究组和对照组伊曲康唑治疗第1周、第2周、疗程结束时、停药后两周真菌学疗效比较。结果 19例为白念珠菌感染,1例为近平滑念珠菌感染。20例艾滋病患者可见舌部感染6例,口腔侧壁感染14例。CD4+、CD8+计数和CD4+/CD8+比值分别在119.40±127.43、652.50±338.57和0.163±0.130范围。伊曲康唑治疗HIV/AIDS组第1周、第2周、疗程结束时、停药后两周真菌清除率分别为16.67%、50.00%、61.11%、66.67%。结论 HIV/AIDS患者口咽部念珠菌感染的最常见致病菌是白念珠菌,最常见靶部位是舌和口腔侧壁。HIV/AIDS患者的口咽部念珠菌病抗真菌疗效与免疫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8.
寻常型银屑病与单纯疱疹病毒1型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寻常型银屑病与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的可能相关性。方法 应用PCR法检测患者皮损、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s)和咽拭子中HSV-1DNA,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抗HSV-1的IgM、IgG抗体,并与正常人对照做比较。结果 患者皮损、PBMCs和咽拭子中HSV-1DNA检出率分别为37.5%、18.6%和18.8%,血清中抗HSV-1的IgM、IgG抗体检出率分别为37.2%和53.5%.经χ2检验,患者皮损、PBMCs中HSV-1DNA和血清中IgM抗体检出率显着高于正常人对照,点滴状患者的皮损、PBMCs和咽拭子中HSV-1DNA以及血清中抗HSV-1IgM抗体检出率显着高于斑块状患者。结论 寻常型银屑病尤其是皮损呈点滴状者与HSV-1显着相关,患者可能存在HSV-1的近期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微孔板反向分子杂交技术与PCR-ELISA相结合的“拟芯片”法检测和鉴定几种常见的皮肤分枝杆菌感染的方法。方法 首先对5种分枝杆菌标准菌株(结核分枝杆菌、鸟分枝杆菌、胞内分枝杆菌、堪萨斯分枝杆菌和偶遇分枝杆菌)16s rRNA DNA进行PCR扩增获得其PCR产物:其次对"拟芯片"法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敏感性、特异性进行检测;再用建立的方法对9例临床分离株进行检测和鉴定。结果 "拟芯片"法反应条件优化结果为:探针包被浓度为100 nmol/mL,探针包被时间为15 min,杂交的温度为55℃,杂交时间为45 min,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亲和素的稀释度为1:800;"拟芯片"法敏感性为1×101~1×102个菌细胞/mL;特异性较好,各菌探针与其他分枝杆菌间无交叉。结论 "拟芯片"法是快速、敏感及特异的皮肤分枝杆菌感染诊断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自体外周血纯化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自体外周血纯化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9例SLE患者进行自体外周血纯化造血干细胞移植。采集的干细胞的计数为(2.37~9.9)×108/kg。预处理方案是环磷酰胺50 mg·kg-1·d-1静脉滴注,连用4 d(造血干细胞回输前2~5d)。抗胸腺球蛋白抗体2.5 mg·kg-1·d-1静脉滴注,连用4d。同时碱化和水化尿液,保护心、肝和肾功能。从移植后临床表现、SLE相关的免疫学指标的变化,移植后造血重建情况,移植的并发症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9例患者均获得成功植入,外周血白细胞总数>1.0×10>/L的时间为移植后7~15 d,血小板>20×109/L时间为移植后0~21d。所有患者均于移植后面部红斑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大部分患者自身抗体转阴。9例患者均出现轻重不一的血清病样反应,1例出现严重的肾衰和心衰,3例有出血性膀胱炎,1例出现心因性精神障碍,1例发生会阴部念珠菌感染。结论 随访1年结果表明,自体外周血纯化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SLE的近期疗效显著,且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测定南京地区收集的15株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对阿昔洛韦和伐昔洛韦的敏感性,初步建立空斑法提取阿昔洛韦耐药株.方法 Vero细胞培养法分离扩增出临床毒株,直接免疫荧光法分型,并用MTT法测定15株2型毒株对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的敏感性.体外阿昔洛韦诱导,空斑纯化HSV耐药株.结果 15株临床株对阿昔洛韦和伐昔洛韦的半数病毒抑制质量浓度(IC50)分别为0.0215~0.2799μg/mL(平均0.0766μg/mL),0.0549~0.4575μg/mL(平均0.1605μg/mL).生殖器疱疹初发组与复发组、用药组与未用药组对2种药物的敏感性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15株HSV-2临床株中未提取到耐药空斑;从HSV-1 Sam实验室标准株提取到一个耐药空斑,MTT法测定阿昔洛韦IC50为13.36μg/mL;从HSV-2 333标准株中提取到9个耐药空斑,扩增后MTT法测定其对阿昔洛韦的IC50为1.04~5.08 μg/mL.结论 目前在南京地区收集的HSV-2型毒株对阿昔洛韦和伐昔洛韦敏感性较高,尚未发现耐药株.体外药物诱导、空斑纯化能较快提取到HSV耐药株.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中药单体盐酸小檗碱、黄芩苷和苦参碱对永生化人皮脂腺细胞(SZ95)增殖及脂质合成的影响.方法 倒置显微镜观察药物作用24h后细胞形态变化.确定药物的毒性浓度;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药物在作用24、48及72h对SZ95细胞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作用48h后尼罗红染色的SZ95细胞内脂质含量的变化.结果 毒性浓度黄芩苷为1×10-3mol/L,盐酸小檗碱为1×10-4mol/L,苦参碱在1×10-3mol/L以下细胞未见形态变化.MTT法显示,盐酸小檗碱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抑制SZ95细胞的增殖,IC50值48h为2.9×10-5mol/L,72h为1.4×10-5mol/L;黄芩苷在5×10-4mol/L以下、苦参碱在1×10-3mol/L以下对SZ95细胞增殖无影响.1×10-4mol/L儿黄芩苷作用48h使细胞平均荧光强度下降30.1%(P<0.05);1×10-6mol/L盐酸小檗碱下降7.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0-3mol/L苦参碱则促进脂质合成(26.9%).结论 盐酸小檗碱、黄芩苷等中药单体可能具有抑制皮脂腺细胞增殖或脂质合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