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显微椎间盘镜系统行腰椎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所有病例均采用第二代MED技术行髓核摘除术。选择21例术前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结合X光照片CT或MRI检查证实为腰椎间突出症的病例,平均年龄31岁,平均病史256天,进行了25个核间隙的髓核摘除。结果:所有病例每间隙手术时间60-180分钟,术中平均出血50ml摘除髓核重量为2.0-5.0g,平均3.5g。术后第二天可带腰围下地行走,3周恢复正常生活与工作,术后随访2-6个月,疗效按Macnnab标准,优20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92%,无神经根损伤,硬脊膜破裂及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结论:MED是将传统的髓核摘除术内窥镜化和微创化,该方法创伤小,恢复快,在可视下手术准确性高,不易损伤脊髓或神经,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为理想的一种方法,但对伴有严重的骨质增生及椎管狭窄者应慎重选择。  相似文献   

2.
METRX显微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总结采用METRX椎间盘镜手术系统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METRX显微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6 3例、74个椎间隙。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 8~ 4 8个月 ,平均 2 6 5个月。疗效 :优 4 1例 ,良 17例 ,可 3例 ,差 2例 ,优良率 92 1%。术后同间隙椎间盘突出复发 1例 ,神经根损伤 1例 ,无椎间盘炎、硬膜囊撕裂病例。结论 显微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神经根减压彻底、术后恢复快的特点 ,适用于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选择正确的手术入路和术中熟练的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翠莲 《广西医学》2003,25(2):305-306
腰椎间盘突出伴坐骨神经痛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常见于 L4~L5和 L5~S1椎间盘。由于突出物压迫神经根 ,从而引起腰痛 ,下肢牵拉痛 ,甚至出现腰椎侧弯 ,下肢肌肉萎缩 ,间歇性跛行等症状。我院骨科 1 998~ 2 0 0 0年 3年行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 47例 ,疗效满意 ,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47例均为本院的住院病人 ,男性 31例 ,女性 1 6例 ,年龄 2 2~ 65岁 ,2 0~ 40岁 35例 ,40~ 60岁 1 1例 ,60岁以上 1例。L4~L535例 ,L5~S11 2例。半椎板切除 2 0例 ,全椎板切除 1 1例 ,椎间盘前路减压 1 6例 ,术后均压迫症…  相似文献   

4.
5.
目的通过微创开放式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观察其疗效,以评估此术式并积累经验。方法回顾分析5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微创开放式髓核摘除术病例。结果对522例病例随访6个月~5年,疗效评定优417例,良82例,可23例,优良率95.6%。结论微创开放式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是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7.
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因腰椎间盘变性、破裂和髓核突向后方或突出至椎管 ,致相邻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的多发病、常见病 ,病理状态为神经根受压导致的腰痛和腿痛 ,病情严重者可导致丧失劳动能力、生活困难[1 ] 。1 临床资料本组 8例 ,男 7例 ,女 1例 ,年龄 2 8~ 4 5岁 ,平均 36岁。均有腰痛伴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痛、麻木等症 ,下腰部棘突间及棘突旁均有压痛和 或放射痛 ,一侧或双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小腿部和足踝部皮肤感觉障碍。CT检查示L4~ 5间盘突出 5例 ,L5~S1 间盘突出 2例 ,L4~ 5、L5~S1双间盘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和研究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2009年间,行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出院后定期随访,比较术前术后和随访期间的椎间高度、椎间孔面积、腰椎曲度、视觉疼痛评分(VAS)、Oswestry评分,分析手术治疗效果.结果:3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4.7年(3~9年).术后椎间高度、椎间孔面积未有明显改变.腰椎生理曲度获得明显改善,而平均VAS腰痛评分从5.3分下降至2.2分,平均VAS腿痛评分从6.1分下降至2.4分,平均Oswestry评分从26.3分下降至9.3分.结论: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医疗费用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对于单纯单节段初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我院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为提高手术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8例,用三种不同术式行髓核摘除术。结果:经手术治疗,优15例,良2例,差1例。随访3个月,发生腰椎节段性不稳、神经根粘连、遗留突出椎间盘1例,总体发生率为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可取得很好的疗效,但要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局麻小切口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及优点.方法:选择2001年2月~2003年12月在我科就诊的腰间盘突出症病人62例,皮肤浸润麻醉,行髓核摘除术.结果:病人术后3天可直腿抬高练习、起床活动,无神经损伤、脑脊液漏或血肿等并发症发生;术后57例治愈,时间为6个月~3.5年.参照Nakai评定标准优良率为96%.结论:局麻小切口髓核摘除术具有创伤小、手术优良率高、不损害脊柱稳定性、价格经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1 临床资料本组共 15例 ,其中男 13例 ,女 2例 ,年龄 3 0~ 5 0岁 ,均为L4 ,5椎间盘病变 ,病情反复发作 ,多表现为腰背痛、坐骨神经痛、间歇性跛行、小腿水肿等。2 治疗方法均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髓核摘除术。患者侧卧位 ,症状明显侧肢体在上 ,切口长约 6~ 12cm ,骨刀完整截下L4 椎板 ,棘突的下半部 ,L5椎板和棘突的上半部 ,确定突出后摘除髓核 ,将所取椎板棘突原位回植 ,冲洗切口 ,放置引流管 ,缝合包扎。3 护理术前做好心理护理 ,消除患者思想顾虑 ,使其以良好的心…  相似文献   

13.
覃宝全 《华夏医学》2001,14(6):871-872
我院于 1997年 3月至 2 0 0 0年 3月 ,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为 2 0 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后路髓核摘除术 ,取得满意效果 ,现将麻醉处理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本组男 98例 ,女 10 2例 ,年龄 19~ 6 5岁 ,体重 43~ 92 kg,ASA ~ 级 ,术前肝肾功能正常。心电图示 ST- T改变 8例 ,窦性心动过缓和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各 3例。本组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俯卧位行手术治疗 ,手术时间为 2 .5~ 4h。麻醉前 30 min肌注苯巴比妥钠 0 .1g。进手术室后在左侧卧位下行硬膜外腔穿刺 ,穿刺点高于病变 2或 3个椎间隙 ,均向头侧置管 3.0 cm。于仰卧位下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后路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侧方突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对于侧方突出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经后路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并随访1年以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7例进行手术后近期及中期的JOA评分,观察其改善率.结果 术后近期优良率为87.50%,中期优良率为89.58%.结论 对于侧方突出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医学创新》2020,(4):132-135
目的:探讨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手术治疗的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研究组采用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术手术。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效果、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OA)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研究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效果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JOA评分高于对照组、而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术创伤小,既能解决椎间盘突出问题,又能减少对脊椎后方组织的破坏,维持脊柱的动力性稳定,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极其可行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徐文博  黄建  徐健  陈骏  张天  潘惠  周永荣  汪洪 《微创医学》2021,(2):196-199,203
目的 比较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ELD)和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F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PELD组(n=52)和FD组(n=36).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Oswestry残疾指数(ODI)评分、VAS评分,患者...  相似文献   

17.
覃智斌  廖德发  张明 《微创医学》2006,1(5):420-421
2003年10月至2005年10月我院采用METRX显微椎间盘镜行髓核摘除术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58例、65个椎间隙,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髓核摘除术作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传统术式获得了较高的短、长期优良率,但临床仍可见部分患者因疗效不佳需再次手术治疗。术前未仔细查体、合理影像学检查及对特殊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变异认识不足导致腰腿痛定性、"责任区"定位错误,术中椎间盘切除不彻底致术后再突出,减压不当致术后腰椎不稳及继发性腰椎管狭窄,侧隐窝减压不彻底,术中神经根及脊髓损伤,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等因素与术后疗效不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开窗髓核摘除术临床路径实施情况的分析,评价临床路径应用于临床的实际效果。方法2005年10月~2006年6月,将需行腰椎间盘突出症开窗髓核摘除术的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应用了临床路径,对照组应用传统诊疗方法,将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及术后功能恢复等作为评价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了临床路径的患者与未实行这一方法的患者之间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方面有显著差异,在功能恢复上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临床路径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开窗髓核摘除术,可以明显缩短平均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而不会影响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腰椎后路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以往应用该方法治疗的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术中咬除椎间盘髓核突出部位相应的上椎板部分下缘及下椎板上缘,呈开窗状,切除增厚的黄韧带、增生的椎体后缘和关节突内侧皮质骨、钙化的后纵韧带及突出的纤维环和髓核,术后观察其疗效。结果术后全部随访6个月~36个月,优良率达92%。结论腰椎后路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对腰椎功能影响小、疗效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