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脊柱侧凸是儿童及青少年的常见病 ,如不及时发现和治疗 ,可导致严重畸形和压迫相应周围脏器 ,并影响心肺功能和人体正常发育 ,出现一系列相应症状 ,增加病人的心理创伤 ,并对其工作、学习和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 ,增加了社会和家庭的负担。我科自 1997年至今 ,共开展了 6例脊柱侧凸的矫形手术 ,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术后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共 6例 ,其中男性 2例 ,女性 4例 ,年龄 12~ 2 4岁。术后脊柱侧凸明显改善 ,身高平均增长 4~ 5 cm。出院后石膏背心外固定。随访半年至一年 ,疗效满意。二、手术方…  相似文献   

2.
退行性脊柱侧凸三维矫形术并发症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使用椎弓根螺钉系统矫治退行性脊柱侧凸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对82例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采用4种不同的手术方式:17例先行一期前路松解、支撑性融合,二期后路多节段椎弓根螺钉矫形,后外侧植骨融合;41例行后路椎管减压、椎体间支撑融合(PLIF)、椎弓根螺钉矫形内固定 后外侧植骨融合术;14例行后路短缩、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矫形内固定 后外侧植骨融合术;10例行椎管减压、椎弓根矫形内固定 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对75例获得6个月至4年(平均2年3个月)随访患者的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重症监护时间平均22h,切口感染1例,切口延迟愈合4例;7例术后出现肺部感染,经处理后好转;6例手术后出现心脏病复发,经内科联合处理后好转;9例术后出现双下肢疼痛,经保守治疗3个月症状缓解;4例腰背部疼痛缓解不明显。无断钉、断棒现象。88.6%的患者对手术治疗的结果满意。结论:三维矫形手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的并发症较多且严重,手术治疗需慎重考虑患者的全身情况及术前症状,以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后路全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脊柱侧凸术后并发症的情况,旨在减少和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分析106例行后路全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的脊柱侧凸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对先天性和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以及不同性别患者的并发症进行比较,并提出预防和补救措施。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 5~6. 5年。13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11例(15. 9%)为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2例(5. 4%)为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差异无统计意义(P 0. 05)。69例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切口渗液5例,切口感染2例,脑脊液漏1例,脊髓神经损伤2例,断棒1例; 37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渗液2例。不同性别脊柱侧凸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 0. 05)。结论脊柱侧凸矫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但积极的预防与处理会获得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附加现象(adding-on phenomenon)是脊柱侧凸矫形术后未融合节段冠状面失代偿。近年来,随着附加现象越来越受到重视,脊柱外科医生一直致力于分析附加现象的预测因素,以指导手术方案的制定。本文主要是就附加现象的危险因素、诊断标准和防治作一综述,以便更多的脊柱外科医生对其有充分的认识了解,并指导在以后的手术时避免附加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脊柱侧凸矫形术后的曲轴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轴现象是指骨骼未发育成熟的病人仅作脊柱后路矫形融合后 ,畸形再加重的一种现象。其表现为矫正度丢失、椎体旋转加重、肋骨隆起增加[1,2 ] 。 195 0年Ponseti首先报道了脊柱后路融合后畸形加剧的现象。 1973年Dubousset等认为脊柱前方的椎体环绕着后方融合的拴系发生扭曲 ,类似于曲轴的变化 ,故称之为曲轴现象。曲轴现象是脊柱侧凸术后严重影响手术效果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畸形严重者导致矫形失败 ,甚至需要再手术。本文就曲轴现象的危险因素、诊断标准和防治作一综述。1 发病机制脊柱生长来自三个区域 :关节突、椎体上…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胸段脊柱侧凸的前路矫形方式及临床效果. 方法 2002年6月-2007年4月,采用前路矫形技术治疗胸段脊柱侧凸23例.男7例,女16例;年龄11~17岁,平均13岁.特发性脊柱侧凸17例,Chiari畸形I型或脊髓空洞伴胸段脊柱左侧凸6例.病程3~10个月.站立正位X线片示Cobb角为40~78°,平均59°.Bending相自然矫正率为50.O%~67.5%,平均53.5%. 结果 患者术后均无胸腔感染,其中1例于术后3周发现乳糜胸、T6 螺钉松动拔出和椎体破裂,经对症处理后治愈.术后2周站立位X线片示Cobb角为3~20°,平均13.7°,矫正率为76.8%.21例获随访,随访时间10~60个月,矫正丢失2~8°,平均4.6°.患者固定融合区植骨均愈合良好,均无内固定断裂、明显后凸加重及曲轴现象发生. 结论 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重视并及时处理并发症,前路矫形是治疗胸段脊柱侧凸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重度脊柱侧凸前后路联合矫形术护理60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总结重度脊柱侧凸前后路联合矫形术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 60例重度脊柱侧凸前后路联合矫形术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肺功能锻炼、脊柱弹性被动及主动锻炼、术前饮食指导 ,术后病情观察、防止并发症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本组均顺利完成手术 ,手术疗效显著 ,未出现严重护理并发症。结论 :抓住重度脊柱侧凸前后路联合矫形术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综合护理 ,是安全手术、术后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正>在治疗严重的脊柱畸形如特发性脊柱侧凸的过程中,术前策略的制定以及复杂的脊柱三维手术矫正主要取决于术者所选择的外科技术,对每种技术术中作用的正确把握有利于获得最佳的矫正效果,同时有助于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然而在手术过程中,侧凸矫正的生物力学变化难以观察,影像学依据仅  相似文献   

9.
胸腔镜下脊柱侧凸矫形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回顾分析胸腔镜下脊柱侧凸矫形术麻醉管理应注意的问题。方法11例脊柱侧凸患者,ASAⅠ~Ⅱ级,静吸复合麻醉下行胸腔镜脊柱侧凸矫形术。所有患者均选择双腔管插管(Robertshaw)单肺通气。术中监测NIBP、HR、ECG、SpO2、PETCO2、吸入和呼出麻醉气体浓度(O2、N2O、异氟醚)、气道压(Paw)和脊髓功能。结果11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363(240~510)min,单肺通气时间平均310(180~420)min。术中BP、HR平稳。所有患者在改变体位及较长时间单肺通气后均有不同程度的SpO2降低以及Paw和PETCO2的升高,需重新调整双腔管的位置或短暂双肺通气才能缓解,其中4例患者术中需停吸N2O方能维持SpO2。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双腔导管的准确定位、单肺通气技术、加强术中监测、麻醉医师和手术医师团结协作是确保胸腔镜下脊柱侧凸矫形手术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单一后路矫形手术对严重脊柱侧凸患者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2007~2009年间有完整肺功能资料的胸弯Cobb角〉70°伴有肺功能障碍的严重脊柱侧凸患者30例纳入本次研究。患者年龄为10~36岁,平均17.0岁;其中男11例,女19例。使用肺功能检查评估患者术前和术后3个月、2年时的肺功能状况。结果患者术前平均Cobb角为109.1°,脊柱侧凸矫形术后Cobb角平均下降至65.6°,侧凸矫正率平均为43.0%。术后3个月患者肺功能有轻微的改善,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患者的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升高了23.8%、VC与预计值的比升高了17.6%、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升高了23.6%、FVC与预计值的比升高了17.1%、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FEV1)升高了25.6%,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V1与预计值的比升高了21.9%,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前肺功能参数与术前Cobb角成负相关,术后肺功能参数的改善率均与术前Cobb角成正相关。结论单一后路矫形手术可以有效的改善脊柱侧凸患者的肺功能,并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肺功能的改善越发显著,术前脊柱侧凸越严重术后肺功能的恢复效果也越明显。  相似文献   

11.
脊柱侧凸三维矫形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脊柱侧凸矫形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的相关因素及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脊柱侧凸矫形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1例行脊柱前路松解加颅骨一骨盆牵引术,1例行脊柱前路矫形融合术。结果:2例患者经去除应激因素、全身支持治疗、胃肠减压、管内投放硫糖铝混悬液、同时静脉滴注制酸剂或H2受体拮抗剂后均痊愈。结论:脊柱侧凸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是一种严重并发症,应积极进行全身及局部治疗。对脊柱侧凸矫形,术后出现频繁严重呕吐或精神紧张的患者,应早期预防。  相似文献   

12.
脊柱侧凸后路矫形术中的错误及翻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半个世纪前,对于脊柱侧凸范国声先生在《临床骨科学》一书中界定的定义是“脊柱中某部分永久性的离开身体中线”,并且进一步指出,“不论由于什么原因所引起,结构性脊柱侧凸的治疗一向是骨科难题之一”.50年来,骨科学者对脊柱侧凸的发病机理、病理生理的研究不遗余力努力,发展了像Harrington、C-D等具有脊柱侧凸矫形技术里程碑标志的手术方式,脊柱侧凸的治疗理念及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但迄今为止脊柱侧凸的治疗仍然是骨科的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肋骨畸形(RD)对先天性脊柱侧凸(CS)矫形术后脊柱整体平衡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01—2017-1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CS矫形术治疗的8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是否存在肋骨畸形分为RD组(52例)和NRD组(34例).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资料、术前和术后2周、术后2a时依据全脊椎正侧位X线检查结...  相似文献   

14.
脊柱侧凸矫形术中脊髓监护基准的选择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 对脊柱侧凸矫形手术中体感诱发电位( SEP)的监护基准进行选择,以降低监护过程中脊髓损伤预报之假阳性率,从而提高脊柱外科手术中对脊髓监护的可靠性。方法 回顾分析 160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在不同手术阶段中的 SEP潜伏期和波幅值及其百分比变化率,比较脊柱暴露前后 SEP波变化对术中脊髓损伤预报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由此而选择脊髓监护基准。结果 各监护阶段 SEP潜伏期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05);第二阶段的 SEP波幅值与第一阶段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观察结果显示,在术中,当以脊柱暴露前 (第一阶段 )的 SEP值作为监护基准时, 160例中有 5例假阳性 (3.2% )预报,而改以脊柱暴露后 (第二阶段 )的 SEP值作为监护基准时则无一例假阳性结果。结论 SEP波幅值在不同手术阶段具有正常变异性,以脊柱暴露后的 SEP值作为监护基准稳定性较好,可以提高对脊髓监护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16.
脊柱侧凸后路器械矫形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中日友好医院1985年5月~1991年4月间施行的脊柱侧凸后路器械矫形固定手术(Harrington,Luque或Harri-Luque)经16个月~68个月(平均39.4个月)随诊的136例发生的早期及晚期并发症作了分析。对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其防治作了探讨,特别对防治脊柱器械矫形手术后感染、神经损伤及假关节形成等作了重点讨论。  相似文献   

17.
脊柱侧凸三维矫形术的早期并发症及其预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脊柱侧凸三维矫形手术的早期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1995年6月至2003年4月,应用中华长城椎弓根三维矫形系统治疗各型脊柱侧凸487例,男性96例,女性391例;年龄8~33岁,平均14.3岁。术前侧凸Cobb角35°~135°,平均86.6°;后凸5°~68°,平均28.4°。结果:全组病例均安全完成矫形手术,侧凸矫正率45%~98%,平均82.3%,后凸矫正率23%~56%,平均35.8%。术中、术后无脊髓损伤,其它并发症共发生139例次。结论:三维矫正脊柱侧凸仍存在不少并发症,但如术前准备充分、术中术后处理得当,脊髓、神经损伤可获得有效预防。  相似文献   

18.
脊柱侧凸矫形术后并发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在脊柱侧凸矫形术后并发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分析总结该并发症在脊柱侧凸矫形术中的易发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1997年7月~2001年1月,采用三维去旋转矫形技术矫治各种脊柱侧凸430例,共发生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5例,3例发生在脊柱侧凸前路松解术后颅骨-骨盆牵引过程中,2例发生在后路矫形术后。结果5例患者经禁食、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左侧卧位、暂停或减轻颅骨-骨盆牵引重量后症状逐渐缓解,5~7d后均痊愈。结论严重的脊柱侧凸,特别是后突型,术前躯干塌陷明显,估计术中脊柱伸展多、纠正百分比高或前路术后需快速大重量牵引的患者易并发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对此症只要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分析先天性脊柱侧凸(congenital scoliosis,CS)和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ce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脊柱后路矫形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intraoperative neurophysiological monitoring,IONM)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预存自体输血在脊柱侧凸矫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预存自体输血在脊柱侧凸矫形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96例行后路器械矫形融合术的脊柱侧凸患者,50例患者接受了预存自体输血。作为研究员,另46例患者除术前未行预存自体输血外,其它条件如年龄、手术方式、手术时间等与研究组相似,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术中均常规使用自体血回输。结果:预存自体输血组平均预存血量为650ml,围手术期异体血输入量平均为350ml。对照组围手术期异体血平均输入量为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