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掌握全国大骨节病病情变化,为制订大骨节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资料回顾方法,收集2000-2007年全国大骨节病病情监测数据,分析2000-2007年我国大骨节病X线检出率变化,比较东、两部大骨节病病情.结果 2000-2007年全国14个省(区、市)共上报了189个监测点的监测数据,拍摄儿童右手X线片21 287张;2000-2007年全国大骨节病X线检出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西部病情重于东部,西部平均X线检出率水平由2000年的21.75%下降到了2007年的7.30%;除青海、西藏和内蒙古等个别省(区)外,其他省(区)病情已经基本得到控制,其他各省X线检出率均已在5%以下.结论 按X线诊断,已有90%的病区达到控制水平;按病区类型划分,以轻病区为主,中等病区为10%左右,重病区不到1%.  相似文献   

2.
2000-2007年全国大骨节病病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 掌握全国大骨节病病情变化,为制订大骨节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资料回顾方法,收集2000-2007年全国大骨节病病情监测数据,分析2000-2007年我国大骨节病X线检出率变化,比较东、两部大骨节病病情.结果 2000-2007年全国14个省(区、市)共上报了189个监测点的监测数据,拍摄儿童右手X线片21 287张;2000-2007年全国大骨节病X线检出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西部病情重于东部,西部平均X线检出率水平由2000年的21.75%下降到了2007年的7.30%;除青海、西藏和内蒙古等个别省(区)外,其他省(区)病情已经基本得到控制,其他各省X线检出率均已在5%以下.结论 按X线诊断,已有90%的病区达到控制水平;按病区类型划分,以轻病区为主,中等病区为10%左右,重病区不到1%.  相似文献   

3.
呼伦贝尔盟(以下简称呼盟)大骨节病病情虽然比较严重,但就其自身前后对比,同全国病情一样表现逐年下降趋势。根据1997年4个旗市,20个村的调查结果,对呼盟大骨节病病情现状与动态分析,为病因研究,防治决策提供客观信息。1 材料与方法1.1 调查范围与调查点选择 呼盟大骨节病区分布在大兴安岭东西两侧的7个旗市。岭西3个旗市,分别于1994年和1966年达到国家基本控制标准。本次调查只在岭东4个旗市(扎兰屯市、阿荣旗、莫力达瓦旗及鄂伦春旗)选择了20个病情较重的村,以期了解呼盟大骨节病病情现状并与调查点既往资料对比分析20年来及近5年来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吉林省大骨节病病情和防治措施效果,为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提供数据和资料。方法对吉林省40个病区县(市、区)5年内开展2次病情调查,按照随机抽样方法每个县抽取5个病区乡(不足5个则全部调查),在每个病区乡抽取3个病区村(不足3个则全部调查),对调查村7-12岁儿童全部进行临床检查和拍摄右手正位X线片,开展大骨节病控制和消除评价县级自查。结果 40个大骨节病病区县病区村已全部达到控制标准,有14个病区县和26个病区村未达到消除标准。结论吉林省大骨节病病情实现了完全控制和"十二五"基本消除大骨节病的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汇总分析全国大骨节病重点监测结果,为国家和政府制定防治大骨节病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1990~2007年全国大骨节病病情监测结果,将相应的数据合计,计算算术均数,然后进行省区之间的横向比较,说明全国最重病区的分布和严重程度,绘制流行严重程度和活跃程度曲线,进行长期趋势的判定和描述,分析全国宏观病情,预测未来流行趋势。结果中国大骨节病病情监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定点监测,监测结果可概括为4种情况:(1)开始时检出率在10%以下,观测期间基本未见波动,稳定在2%~3%;(2)开始时检出率在10%~30%的病区,在稍有波动中一路下降,到1996年即稳定在10%以下,达到基本控制的水平;(3)开始时检出率〉30%的病区监测之初相当严重;这一类的病情在监测中陡然下降,直到1997年达到20%以下或更低;(4)青海省病区是中国大骨节病病区中的一个特例,X线检出率与干骺端检出率都在一个水平上,没有明显变化。第二阶段为动点监测,监测结果仍可概括为4种情况:(1)监测开始时检出率在10%以下的病区没有变化,仍然保持在控制水平。(2)监测开始时的中、重病区,如甘肃、陕西、内蒙、黑龙江在一路下迭中达到了控制水平。(3)90年代末的中国重病区青海和2000年新增加的西藏病区,也在2005年由重病区变为中等病区。(4)全国大骨节病X线检出率区间分布,控制病区由31.25%增加到82.61%、轻病区由18.75%下降到8.70%、中等病区由6.25%下降到4.35%、重病区由43.75%下降到4.35%,这说明中国的大骨节病的流行状况已经被遏制。结论中国的大骨节病在一段时间内应是以散发为主,2020年以后中国应该能够全面控制乃至消除大骨节病。  相似文献   

6.
全国大骨节病病情监测第四次打汇总会于1993年6月11~14日在山西省忻州市召开。中国地方病防治研究中心大骨节病研究所及卫生部地方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大骨节病专题组共同主持了会议。出席会议的有黑、吉、内蒙古、京、甘、川、晋、冀、豫、陕、青等11个省市自治区专业人员共39人。会议交流了1993年病情监测结果,对16个国家和7个非国家重点监测点共2318人份的X线片进行了会读。结果表明:多数病区病情持续下降,达到了控制水平,有些检出率稳定在很低水平,但也有部分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大骨节病防治状况,总结历史,展望未来,为下一步全面消除自治区大骨节病奠定基础。方法内蒙古自治区大骨节病病情资料来源于内蒙古自治区大骨节病病情监测结果。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并总结全区大骨节病病情。结果全区全部大骨节病病区旗县(市、区)都达到了国家《大骨节病病区控制标准》,三分之二病区旗县(市、区)达到了国家《大骨节病病区消除标准》。结论内蒙古自治区大骨节病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就。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甘肃省大骨节病病情现状和消长趋势,科学评估防控效果。方法选择甘肃省7个市(州)37个大骨节病病区县,每个县抽取5个重病区乡(镇),每个病区乡(镇)抽取3个重病区村作为调查点开展7~12岁儿童临床及右手X线拍片检查,同期开展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调查。结果共调查7个市(州)、37个病区县、171个病区乡、571个病区行政村、7~12岁儿童27 966人,临床检出患者14人,检出率0.05%,均为I度大骨节病患者;X线检出阳性病例353人,检出率1.26%,其中干骺端检出率1.25%,骨端检出率0.01%,三联征检出率为零。4.90%(28/571)的病区村未达到大骨节病控制标准。病区居民以自产小麦面粉为主(78.18%);病区综合防治措施以退耕还林为主,占原有耕地的15.06%。结论甘肃省大骨节病病情处于稳中有降的趋势,应继续加强重点病区病情监测和综合防控措施的落实。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大骨节病克山病流行病学考察报告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与中国地方病防治研究中心一行4人,于2001年7月对与俄罗斯乌洛夫河流域大骨节病病区接壤的呼盟大骨节病和克山病病区进行了实地考察,通过重温历史资料和最新调查数据及临床检诊,了解到大骨节病和克山病的病情演变历史,大骨节病和急型,亚急型克山病病情基本达到了控制水平,其降低原因主要是“自然换粮”和人群营养状况的改善,今后,成人大骨节病和克山病现患“二级预防”将会成为呼盟地方病防治的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大骨节病病区已于1991年在全国率先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控制标准。并经卫生部专家组深入病区、现场考核、验收得到认证。控制达标后10年,即2002年3月,又对全省16个重点病区进行一次大骨节病病情监测。并对换粮等综合防治措施及大骨节病病情趋势进行了评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全国大骨节病病情监测点黑龙江富裕14年监测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全国大骨节病病情监测自1990年至今已14年。通过总结了解黑龙江省14年来(1990-2003年)大骨节病病情及其动态变化情况,以便为全省大骨节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信息,并指导防病工作。方法根据1990年3月卫生部地病司承德会议关于开展全国大骨节病病情监测工作制订监测方案要求,选黑龙江省历史重病区富裕县为监测点,每年3—4月对100名7-12岁儿童拍右手X线片,按照GB16003—1995大骨节病诊断标准(1995年前诊断标准与该标准相同),对确诊病例统计干骺端、骨端和X线检出率。1990—1999年为定点监测,2000年后改为动点监测。结果富裕点区X线检出率至1997年已降到10%以下,至2000年下降到5%以下。干骺端检出率至1993年已降到5%以下。骨端检出率1996年已降到10%以下。其干骺端和骨端改变均很轻微。结论大骨节病病情已经得到基本控制。建议各地专业防治人员经常深入病区,特别是偏僻死角病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病情监测,发现病情,因地制宜采取防治措施,及时防止病情复燃,巩固大骨节病基本控制成果。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大骨节病仅限青州一个县级市。病区分布在5个乡镇22个村庄。据考证,青州大骨节病的发生已有70余年历史,最高发病率是1960年,重病村达34.24%。经过30余年的防治,1995年经卫生部大骨节病专家组考核,达到国家控制标准。为做好大骨节病控制达标后的防治工作,防止病情反弹,甚至暴发流行。根据全国大骨节病病情监测方案,我们继续对青州大骨节病病情监测。按照2000年全国大骨节病病情监测要求,3月初,我们对青州大骨节病区,田庄、莲花盆、河庄、西毛峪4村进行病情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  相似文献   

13.
2002年全国大骨节病病情监测总结报告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1  
目的 监测2002年全国大骨节病病情。方法 在9个病区省、自治区各选2个最重病区点,每个点拍照100名7-12岁儿童右手X光片,上报,集体读片确认患病水平。结果 东部7省X线检出率,黑龙江3.7%与1.0%、吉林3.8%与1.1%,河北0.8%,北京2.5%以及河南、山西、辽宁X线检出率均为0,依然在控制水平以下。西部6省(区)中,西藏、青海、甘肃、陕西X线检出率仍然很高,10个监测点中X线检出率超过20%的有6个,最高的达到51.5%(西藏),表明病情仍然活跃而严重。四川和内蒙古的病情有很大下降,已经达到了控制水平。结论 今后防治重点应放在西部,结合西部大开发计划中的“种树种草、以粮代赈”政策的落实,争取在不太久的时间内控制大骨节病。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了内蒙古自治区1991年大骨节病病情监测结果。结果表明:伊盟乌审旗纳林河乡堵嘎湾村监测点大骨节病情较1990年有所加重,7—12岁儿童 X 线检出率由1990年的30%上升为44%;呼盟鄂伦春旗诺敏镇7—12岁儿童 X 线检出率虽然较1990年有所下降,但与全国其它监测点比较病情仍然很严重,属活跃重病区;赤峰喀喇沁旗旺业甸镇大骨节病区与去年比较变化不明显,病情趋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掌握2004年全国大骨节病病情及时间与空间分布。方法在全国大骨节病病区省、自治区各选1~2个当前大骨节病最重病区作为本次监测点,每个点拍摄100名左右7 ̄12岁儿童右手X线片,按国家级诊断标准(GB),集体读片,确诊病例,确认患病水平。结果东部7省、市共11个监测点的儿童X线检出率均在6%以下。其中黑龙江2个点分别是4.55%和5.83%、吉林2个点分别是1.72%和0.85%、山西2个点分别是2.46%和2.5%、北京1个点是1.67%、山东是1.53%以及河南、河北均为0;西部6省、区(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西藏、四川)14个监测点中8个检出率超过10%,其中有半数检出率超过20%,最高的达到27.78%(青海)。结论全国大骨节病病情(检出率)高点继续下移,平均检出率变化不大,西部病区病情严重而突出。西部病区要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强化大骨节病防治措施的落实。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大骨节病病情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吉林省大骨节病病区于1992年通过了国家基本控制病区考核验收,迄今已5年多,为掌握全省大骨节病病情现状,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1997年对全省7个市(州),279个大骨节病病区自然屯的7~12岁儿童进行了部分X线检查工作,共拍片10485人,检出率为1.69%。表明吉林省大骨节病病情持续稳定,患病率低 几年来虽有新发患者,但患病程度轻,没有造成流行和小区域暴发,全省大骨节病病情仍符合国家基本控制病区标准  相似文献   

17.
2000年全国大骨节病病情监测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监测 2 0 0 0年全国大骨节病病情。方法 在病区省、自治区各选 1~ 2个最重病区点 ,每个点拍照 10 0名 7~ 12岁儿童右手 X光片 ,上报 ,集体读片确认患病水平。结果 东部 6省 :黑龙江、吉林、河北、河南、山西、山东 X线检出率低于 3% ,达到了控制水平。西部 6省、区 (西藏、青海、甘肃、陕西、四川、内蒙古 ) ,检出率仍然很高 ,14点中 8个超过 2 0 % ,最高的达到 46 .5 % (青海 ) ,表明病情仍然活跃而严重。结论 今后防治重点应放在西部 ,结合西部大开发计划中的“种树种草、以粮代赈”政策的落实 ,争取在不太久的时间内控制大骨节病  相似文献   

18.
2005年全国大骨节病病情监测总结报告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掌握2005年全国大骨节病病情,为大骨节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各病区省、自治区,各选1~2个当前大骨节病重病村作为监测点,每个点拍摄100名左右7~13岁儿童右手X线片,按大骨节病诊断标准,集体渎片,确诊病例,统计检出率。结果东部7省、市共11个监测点,大骨节病X线阳性检出率均低于3.00%;西部5省、区10个监测点中有5个超过10.00%,最高达25.00%(青海省上、下鹿圈村)。其中四川为0.96%和5.04%,陕西为5.56%和6.02%,内蒙古为10.53%和0,甘肃为14.71%和16.98%,,青海为12.10%和25.00%。东、西部各监测点大骨节病平均X线检出率为5.21%。结论与以往病情相比,全国大骨节病病情(检出率)高点继续下移,平均检出率呈下降趋势,但西部一些病区病情仍然较重,如青海省和甘肃省等,要继续强化大骨节病防治措施的落实,争取早日实现控制和消除大骨节病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大骨节病是一种地方性、多发性、变形性骨关节病,突泉县和扎赉特旗是大骨节病的历史病区。为了解我盟大骨节病历史病区的现状,掌握兴安盟大骨节病的病情变化趋势,按照《全国大骨节病监测方案》和《2012年医改地方病防治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2012年对突泉县、扎赉特旗两个大骨节病的历史病区旗(县)进行了大骨节病的病情监测,现将监测情况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根据《全国大骨节病监测方案》的方法和步骤 ,结合平凉地区大骨节病病情资料对张老寺农场病区进行监测 ,真实地反映本地区病情现状 ,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大骨节病病情动态提供可靠监测数据。现将 1995~2 0 0 1年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根据历史病情 (1988年儿童X线检出率 2 5 .77% )选张老寺农场一、二、三分场为监测点 ,按户逐一登记调查。对重点人群 7~ 12岁儿童每年进行临床检查和拍摄右手正位X线片。诊断标准执行GB16 0 0 3- 1995《大骨节病诊断标准》[1] 。  该农场为克山病、大骨节病、碘缺乏病共存病区 ,自 1984年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