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在多发伤患者发病过程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铜蓝蛋白(CER)的变化意义及其与创伤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100例多发伤患者,根据创伤严重度评分(ISS),将其分为轻伤(ISS<16分)、重伤(ISS≥16分)、严重伤(ISS≥25分).在入院后1、2、3、4、5、6、7、8天测定其血清TNF-α、IL-8、CRP、CER水平,比较各组的差别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血清中TNF-α、IL-8、CRP、CER在伤后早期即升高,4~7天后达高峰后开始下降.各组促炎介质水平若下降后再升高,则预示创伤感染或其他并发症将发生.结论 ISS评分的增高与致炎因子血清水平增高呈明显的正相关,通过测定TNF-α、IL-8、CRP、CER血清水平有助于对创伤并发症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2.
伊拉木  齐艳东  外力  高宏  余理  朱良 《武警医学》2017,28(12):1246-1248
 目的 探讨创伤炎性因子对多发伤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 对我院2009-02至2014-03收治的114例多发伤患者,伤后1、2、4、6和12 d血清降钙素(PCT)、血清IL-6 与TNF-α含量水平的变化进行检测,纳入患者根据国际AIS-ISS评分标准[3]进行创伤评分。依据ISS评分,ISS<16分者列入轻伤组(n=49);ISS≥16分者列入严重伤组(n=65)。比较两组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血清PCT、IL-6与TNF-α值分别于受伤当日、2 d及4 d 达到高峰,之后随着病情缓解逐渐下降。轻伤组各时间段的血清中PCT、IL-6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同时间段重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发伤患者体内PCT、IL-6 与TNF-α等炎性因子含量的变化,能较好地反映病情的发展。对相关炎性因子进行检测可有效评估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多发创伤患者早期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变化与创伤严重度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2003年3月~2004年2月急诊就诊的多发创伤患者93例,就诊时间均在伤后24h内,即时采集血样,采用放射免疫双抗体沉淀法测定血清FSH、LH水平,并另选2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93例患者按照ISS评分予以分组(ISS<16分47例,25≥ISS≥16分24例,ISS>25分22例),其中合并颅脑损伤者按GCS评分分组ISS<16分14例,25≥ISS≥16分14例,ISS>25分12例,并比较各分组间FSH、LH水平.结果 严重创伤组(ISS>25分)与合并颅脑损伤组患者早期FSH、LH明显升高(P<0.01).ISS>25分组、25≥ISS≥16分组、ISS<16分组血清FSH、LH水平依次降低(P<0.05或0.01),且前2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合并颅脑损伤者中,GCS>8分组、8≥GCS>5分组、5≥GCS≥3分组血清FSH、LH水平依次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血清垂体前叶激素FSH、LH水平的改变与严重创伤、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相关,可作为判断伤情、观察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创伤早期促血管生成素-2(Ang-2)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遴选20~60岁、伤后1 h内就诊入院的多发伤患者45例,按损伤严重度评分(ISS)分为3组,入院后立即采血,对比分析各组血浆Ang-2、TNF-α、IL-6含量变化.同时,观察临床指标,对比分析不同氧合指数、休克指数和碱缺失状况下的血浆Ang-2含量变化. 结果 血浆Ang-2与ISS评分呈正相关(r=0.878,P<0.01),与炎症因子TNF-α、IL-6变化具有高度的一致性(r=0.720,r=0.758,P<0.01);休克指数增加或氧合指数下降时,血浆Ang-2值显著升高(P<0.01);碱缺失升高,血浆Ang-2值也随之显著升高(P<0.01). 结论 Ang-2是创伤后早期出现内皮激活和机能失调的重要标志,与炎症介质释放和组织氧合灌注密切相关,可能与创伤后病情进展和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血胰岛素和C肽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 检测3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伤后第1,3,7天的血胰岛素、C肽、TNF-α、IL-10、C反应蛋白(CRP),分析伤后血胰岛素和C肽的动态变化情况及其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Ⅲ(APACHE Ⅲ)、炎症因子和CRP的相关性,并与炎症因子和CRP的变化进行比较.同时检测35例健康体检者的血胰岛素和C肽作为对照. 结果 患者伤后各时相点血胰岛素和C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APACHE Ⅲ均呈显著正相关.无论是否控制血糖和年龄因素,血胰岛素和C肽与IL-10在各时相点均呈显著正相关,与TNF-α和CRP在伤后第3,7天呈显著正相关.在不同预后两组中血胰岛素、C肽、IL-10水平随时间变化均下降;TNF-α和CRP水平在生存组中均呈下降趋势,但死亡组随时间变化均升高;以上指标在相同时相点死亡组均显著高于生存组. 结论 严重多发伤后血胰岛素和C肽水平的升高与炎症反应有关,其变化不仅可以反映损伤严重程度,而且可以作为动态监测机体抗炎程度的有效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创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与创伤性ARDS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52例严重创伤患者(ISS评分≥16分)分为创伤后并发ARDS组13例(ARDS组)与创伤后未并发ARDS组39例(非ARDS组),另1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半随机对照实验。分别于伤后第1、2、3、7天收集外周血。运用ELISA方法测定外周血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结果正常对照组CRP水平在各时相点变化不明显,而非ARDS组CRP水平先升高后降低,ARDS组CRP水平持续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非ARDS组血清CRP水平升高了10倍多,而ARDS组的CRP水平升高了30多倍;与非ARDS组相比,ARDS组的CRP水平升高了2倍多。结论创伤后急性期CRP水平的升高程度不仅与创伤严重程度有关,而且与创伤性ARDS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测定严重多发伤急性期外周血血清CRP浓度对预测创伤性ARDS的发生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严重创伤患者早期凝血功能变化及与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1in,TM)、蛋白C水平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早期多发伤患者64例,按严重创伤程度评分( ISS)分为重伤组(ISS≥16分)和轻伤组(ISS< 16分),比较分析各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变化,同时检测血浆TM和蛋白C水平,分析与凝血功能变化的相关性.另选择3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死亡和生存患者血浆TM和蛋白C水平的变化. 结果 重伤组PT和APTT较轻伤组及正常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与血浆TM和蛋白C的水平变化均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死亡患者血浆TM水平明显高于生存患者,蛋白C明显低于生存患者. 结论 严重创伤患者早期出现凝血功能异常,与血浆TM和蛋白C的活化相关,血浆TM和蛋白C水平对预后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严重多发伤后的血清酶变化,探讨其与ISS评分的关系.方法:对92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碱性磷酸酶(ALP),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磷酸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分别在伤后第1、7、14d作动态观察,同步进行ISS动态评分.结果:严重多发伤患者伤后第1、7、14dISS评分与ALP(r=0.73、0.75、0.80),AST(r=0.15、0.59、0.63),ALT(r=0.49、0.59、0.68),CK(r=0.22、0.33、0.69),LDH(r=0.06、0.14、0.15)呈正相关.血清酶持续升高者,预后差.结论:严重多发伤血清酶有明显增高,其增高水平与伤情严重程度和ISS评分相关.测定血清酶有助于判断创伤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9.
雌激素对肝脏撞击伤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雌激素对肝脏撞击伤后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18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A组:伤前不应用雌激素;B组:伤前应用常规剂量雌二醇(1mg/kg);C组:伤前应用大剂量雌二醇(5mg/kg).BIM-Ⅳ型生物撞击机撞击动物剑突致伤.测定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同时检测肝脏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及肝脏组织雌激素受体表达.结果 实验动物肝损伤发生率100%.B组、C组与A组比较,血清TNF-α、IL-6、IL-8、肝脏组织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显著低于A组(P<0.01),且B组与C组比较,C组明显低于B组(P<0.05);B组及C组血清雌二醇(E2)、肝脏组织ER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A组(P<0.01),且B组与C组比较,C组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雌激素剂量依赖上调靶器官雌激素受体水平,从而减少促炎细胞因子生成及降低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雌激素可能成为一种新的用于雄性动物创伤后免疫功能紊乱的调节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心脏骤停(CA)复苏后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67例无糖尿病史的C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B组,n=34)和强化胰岛素治疗组(A组,n=33),同期健康体检人群为正常组(C组,n=34).B组复苏后给予常规药物治疗;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胰岛素,将血糖维持在4.3~6.1 mmol/L.分别于复苏即刻和治疗24 h后时测定两组患者的血糖、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与C组进行比较.结果 A、B组治疗前后TNF-α、IL-6、CRP均较C组升高(P<0.05);A组治疗24 h后,血糖、TNF-α、IL-6、CRP减低,与B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心肺复苏再灌注早期,TNF-α、IL-6、CRP均不同程度增高,说明炎症反应明显;早期强化胰岛素治疗可抑制TNF-α、IL-6、CRP水平的升高,减轻复苏后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