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通过简析现行“十二五”规划教材《内经选读》、《内经讲义》有关诊法部分的内容,阐述了《内经》课程当中诊法内容的重要意义,同时从总结诊法的原理,总领《中医诊断学》之纲要;梳理脉法的源流,联系《中医诊断学》之发展;强调医德的重要,弥补《中医诊断学》之不足三个方面举例说明了如何在《内经》诊法教学当中衔接《中医诊断学》课程的相关内容,为《内经》诊法内容的教学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诊法的定义、《内经》诊法的基本内容、《内经》诊法的主要特点、《内经》有关诊断的内容、《内经》诊法的要点五个方面,重温了《内经》诊察疾病方法,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再谈脉诊为何独取寸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切脉诊病早在《周礼》上便有“以五气、五声、五色、视其死生,而之以九窍之变,参之以九藏之动”的记载。切脉法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内经》。《内经》中所记载的脉诊部位有遍诊法、人迎寸口对比诊法、尺肤诊法等。同时,《素问·五脏别论》[1]中说:“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五脏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这也就是说,《内经》为脉诊“独取寸口”理论的提出做了铺垫。其后的《难经》继承并发展了《黄帝内经》中的脉学理论,如《难经》第一难中指出:“…  相似文献   

4.
《内经》尺肤诊法浅探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361005)黄建军福建省厦门市第一医院(361003)赵银龙关键词内经,尺肤诊法,理论研究尺肤诊法是《内经》中一种重要的诊断方法。据《灵枢·论疾诊尺》记载:“黄帝问于岐伯曰:余欲无视色持脉,独调其尺,以言其...  相似文献   

5.
遍诊法探析     
遍诊法是指切按全身动脉、以诊察分析疾病的方法,为《黄帝内经》时期盛行的诊法之一。《灵枢·经别》云:“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因此,经脉的变化可反映疾病的发生发展,从而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内经》在当时天、地、人三才思想的影响下,将人体动脉分为上、中、下三部,每部又分天、地、人三候,合为九候。如此三部九候之脉几乎遍于全身,故以“遍诊”为名,又称三部九候诊脉法。遍诊法主要载于《内经》,由于受封建道德观念的影响,以及该诊法应用颇为麻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内经》中关于妇科的论述进行了较系统的归纳,认为《内经》对妇科学的发展贡献很大。文中提出,在生理上,《内经》重视胞宫、肾、奇经作用;病理方面,强调奇经损伤。并阐述其对妇科疾病的认识和诊法、治则之特点。  相似文献   

7.
下肢诊法散见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多个篇章,属《内经》身形诊法范畴。下肢包含“皮、脉、肉、筋、骨”五体结构,与脏腑气血内外相应,又与生命大数息息相关。诊察下肢是望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辨识患者体质,辨明外邪入侵的部位及浅深,也可作为判断局部或全身疾病的线索和依据。《内经》诊察下肢侧重于望、问、切诊,包括望动静、形态,问疼痛,切动脉,切问寒热等。通过梳理总结《内经》下肢诊法相关内容,以期为现代中医临床诊断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从理论依据、诊法要点及临床意义的角度探讨《内经》“明堂诊法”。诊察明堂,以“以表知里”、“众脉联属”、“亦属太阴”为其理论依据。诊察明堂,应当望色泽、知部分、视形态、察呼吸动作、辨鼻涕、别鼻衄、问嗅觉,从而帮助诊断疾病、推断病势。认为明堂诊法确有临床价值,应肯定并发扬这一古诊法。  相似文献   

9.
在《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诊法理论中,尺肤诊法独具特色却至今仍阐释不明。故将综合历代医家的注释,详细解读《内经》尺肤诊理论的内涵。首先,阐明尺肤切诊的部位范围有广狭之分,广者从掌横纹至肘横纹之间,狭者从寸口三部脉之关脉开始到尺泽穴之间。其次,尺肤诊的诊察内容包括尺部皮肤(尺肤)的(缓急、小大、滑涩)寒热、燥湿,尺部肌肉(尺肉)之坚脆以及尺肤下脉象(尺脉)的缓急、小大(盛衰)、滑涩等。最后,《内经》尺肤诊法常与寸口脉法、人迎脉法、色诊法合参,用于诊断疾病、判断预后并指导相应治疗措施的选择。由此可深入揭示尺肤诊法的具体内涵和诊疗意义,为《内经》尺肤诊法的现代临床运用提供参考,也为《内经》诊法理论的研究及现代教材中相关内容的编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人是一个被节律所贯穿的系统──试论《内经》“诊法常以平旦”安徽中医学院中医系(230038)沈津湛关键词:诊法,平旦《素问·脉要精微论》曰:“诊法何如?岐伯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  相似文献   

11.
中医切脉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内经》里就有详细的记述。《素问·三部九候论》中记载了一种遍诊法。《灵枢·禁服》和《素问·六节脏象论》还提到一种寸口、人迎切脉法。但是,《内经》是以遍诊法为主的。《难经》首创独取寸口  相似文献   

12.
读您刊1981年第1期“读者园地”栏《中医院校应重新开设中医诊断课》的建议后,颇有同感,也谈些看法。“诊断”课是现代名词,中医古代称诊法。从历史上看,完整的中医基础理论体系是应该包括诊断内容的,这一点在《内经》中是很明确的,也是自古以来的传统。但在中医学术发展过程中,诊法确有分支成独立学科的趋势。如晋代王叔和著《脉经》专论切脉;元  相似文献   

13.
胸腹按诊法属于中医诊断中“切诊”的一种,首创于《内经》,继见于《伤寒论》,其后历代医籍中记载亦较多,可自宋金元以后,由于封建习俗的影响,其被忽视而少用,以至于明清以来几乎湮没。但是明清时期胸腹按诊法在小儿推拿中被广泛使用,如张振蓥的《厘正按摩要术》一书所介绍的“胸腹按诊法”为其他医书所少见。但遗憾的是,有学者考证表明,《厘正按摩要术》中的胸腹按诊法学术源流来自日本腹诊术。为此,笔者查阅大量古籍,发现情况并非完全如此,明清时期的部分医书对胸腹按诊法仍有大量记载,其内容丰富,涉及临床多个方面。故笔者认为胸腹按诊法在明清时期虽远远不如宋元之前昌盛,但也非毫无建树。  相似文献   

14.
"相脉之道"是张家山《脉书》中论述脉诊法的重要内容。对相脉之道的文字考证,以及其中弹脉法的具体操作,研究较充分。但目前对于《脉书》相脉之道的诊断价值研究仍较欠缺。通过对相脉之道中弹脉法、比较脉法、固动脉法3种脉诊法内容的考察,参照《内经》脉诊法内容,认为弹脉法的价值主要在于决预后死生,定有无疾病;比较脉法和固动脉法的价值,则是通过不同的方式,判断病位所在。  相似文献   

15.
肉是《内经》(下文简称《内经》)所论“五体”之一,也是《内经》对于形体的重要诊察内容。《内经》阐述肉的状态常论及“肉之坚脆”。肉坚指肌肉坚实强劲的状态,肉脆即肉不坚,指肌肉柔弱松软的状态,与肉软、弱、缓、淖意义相近。把握肉之坚脆,可通过望诊与切诊等对人体较肥厚和块状突起的肌肉及其肌肉纹理等进行诊察,从肌肉的形态和功能来判断。本文还探究了诊肉之坚脆的原理及其临床应用。肉坚是人体卫外功能强的体现,也是脾健、气血旺盛的体现。诊肉之坚脆有察脏腑、明痛感、辨易感、别体质、断寿夭等作用。本文示《内经》诊法之一隅,以期为现代临床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寸口诊法"是中医脉诊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记录于《内经》,确立于《难经》,《三指禅》对其进一步发展,使其与临床紧密结合,更加适用于临床。比较了《内经》、《难经》、《三指禅》对"寸口诊法"的研究与应用,以期对临床脉诊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难经》的功绩之一,是发展了中医脉学理论,创立了完整的寸口脉诊系统。其中某些问题,历代争论很大,迄无定论。近读《难经》,颇有心得,今就这些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就正于同道。一、独取寸口一般认为,“独取寸口”为《难经》所首创。但《内经》也曾提出“气口独为五脏主”、“气口成寸,以决死生”,是否也可理解为“独取寸口”?若是,则“独取寸口”非《难经》之首创。考《内经》脉法,除三部九候遍诊法、人迎寸口对比法外,还有寸口、人迎、手少阴以及太溪、神门、趺阳等单一脉位法。而后者可能是某些医家对遍诊法中某一脉位单独运用,并加以发挥的结果。如偏用寸口者,根据“中部天,手太阴也”以  相似文献   

18.
中医腹诊理论源于《内经》《难经》,发展于仲景《伤寒杂病论》。日本汉方医以《伤寒杂病论》为基础形成了“伤寒派”腹诊。“伤寒派”腹诊法相对客观,尤其对于诊查气、血、水异常及兼夹时更有优势,且可一定程度上提示处方用药。而男科疾病恰有多郁、多瘀、多痰及相兼同病等特点,“伤寒派”腹诊法用于常见男科疾病诸如不射精、阳痿、早泄等的辨治取得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厥”,《说文解字》作“厥”,云:“屰气也”或作“欮”,而“屰”云:“不顺也”。因此厥,意思是指气不顺而言。《内经》中厥的记载颇多,其含义是什么?后世对厥的概念,多半是根据《伤寒论》中的定义,所谓“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也。”因此《内经》中厥的含义,除有手足逆冷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含义,以及《内经》中厥证对后世的影响,便是本文探讨的目的。一、《内经》中厥的含义《素问·方盛衰论》中提到:“是以气多少,逆者皆为厥。”所谓气是指阳气与阴气,阳气与阴气不相协调而有偏胜,  相似文献   

20.
人迎诊法是古代切脉方法之一,常与气口相提并论曰人迎气口诊法,究其源流,出自《内经》,主要散见于《素问》、《灵枢》、《太素》等相关篇章(本篇以人迎诊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