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术前超选择性栓塞高血运脑膜瘤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术前超选择性血管内栓塞对高血运脑膜瘤的疗效和临床意义。方法 在术前3~ 9d ,对 98例高血运脑膜瘤行DSA检查和微导管超选择栓塞肿瘤供血动脉 ,栓塞材料包括PVA颗粒、明胶海绵和真丝线段等。栓塞后行手术切除肿瘤。结果 高血运脑膜瘤主要由脑膜中动脉、咽升动脉、枕动脉、颌内动脉及副脑膜动脉供血。栓塞后 ,4 2例肿瘤染色在影像学上完全消失 ,5 6例肿瘤染色大部分或部分消失。绝大部分患者均在栓塞后的 3~ 9d进行了开颅手术切除肿瘤。全切除肿瘤 6 4例 ,术中平均出血 95 0ml;次全切除 34例 ,术中平均出血 15 0 0ml。结论 最佳手术时机是栓塞后 7~ 9d。高血运脑膜瘤的术前栓塞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 ,提高手术安全性及全切率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2.
双侧髂内动脉栓塞在骨盆肿瘤化疗栓塞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双侧髂内动脉栓塞在骨盆肿瘤化疗栓塞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2 3例骨盆肿瘤患者采用Co bra或Yashiro导管进行超选择插管 ,找出肿瘤的所有供血动脉 ,然后根据血供进行超选择性灌注化疗 ,并用明胶海绵随机对其中 11例患者进行所有肿瘤供血动脉的选择性栓塞 (单纯栓塞组 ) ;对其中 12例患者除进行所有肿瘤供血动脉的选择性栓塞外 ,还对双侧髂内动脉主干进行栓塞 (双侧髂内动脉栓塞组 ) ,栓塞后 2 4~ 4 8h由同一组医生进行手术 ,计算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结果 :双侧髂内动脉栓塞组手术中暴露肿瘤的出血量为 80± 2 6 6 3ml,术中总出血量为 775± 2 35 97ml,手术时间为 16 4 17± 2 6 4 4min ;单纯栓塞组上述指标分别为 2 0 0± 4 8 5 8ml、176 3 6 4± 390 5 7ml、2 2 8 18± 37 37min。双侧髂内动脉栓塞组明显少于单纯栓塞组 (P <0 0 0 1)。手术中术野更清楚 ,易剥离 ,出血少 ,缩短手术时间。术后随访 6~ 18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 :双侧髂内动脉栓塞法能有效减少骨盆肿瘤的术中出血 ,利于肿瘤彻底切除 ,结合化疗能减少肿瘤复发或转移 ,是一种有价值的术前辅助性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生性肝癌血供特点及经肿瘤供血动脉化疗栓塞术的疗效。方法5例外生性肝癌经股动脉插管,肿瘤供血动脉造影、化疗栓塞治疗,用榄香烯350 mg肿瘤血管内热灌注化疗和顺铂60~80 mg加碘油8~15 ml乳剂及明胶海绵化疗栓塞。结果5例患者共行10次经血管途径的化疗栓塞术。造影显示肿瘤供血动脉以肝外血管为主,肝动脉部分参与供血。5例患者术后瘤体缩小30%~50%,4例AFP下降。结论外生性肝癌有不同于肝内肝癌的血供特点,经肿瘤供血动脉化疗栓塞术对外生性肝癌同样有效,是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口腔深部肿瘤术前介入治疗方法及并发症。方法 采用Seldinger’s法 ,以明胶海绵为栓塞材料 ,对 18例口腔深部肿瘤患者进行手术前肿瘤供血动脉选择性栓塞术。结果  18例患者在栓塞术后手术切除过程中出血明显减少 ,肿瘤切除率提高 ,并发症率降低。结论 选择性颈外动脉分支术前栓塞术操作简便 ,效果可靠 ,使口腔深部肿瘤手术切除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5.
骨盆肿瘤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 探讨骨盆肿瘤术前化疗栓塞以及不宜手术者作为姑息治疗的安全性、疗效评定标准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自 2所医院 1997-0 3~ 2 0 0 2 -0 3采用Seldinger技术 ,进行介入治疗的所有骨盆肿瘤资料中 ,2 9例经临床、影像及病理证实且经过随访、资料完整的病例进行综合临床分析。结果 化疗栓塞后肿瘤供血动脉大部分阻断 ,肿瘤染色较栓塞前减少 75%以上 ,术中失血量在 82 0~ 153 0ml之间 ,平均为 12 2 0ml,手术切除顺利 ;术后标本病检肿瘤细胞坏死范围为 91%~ 98%。疼痛症状缓解率为 10 0 %。本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骨盆肿瘤的介入治疗操作简便 ,安全可靠 ,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 ,提高手术治疗成功率 ,是外科手术切除前行之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亦是不宜外科手术者姑息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总结动脉灌注化疗合并栓塞术治疗各种中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材料与方法:采用回顾性临床总结过去6年中935例各种中晚期肿瘤.共进行动脉插管化疔药物灌注2715例次,肿瘤供血动脉栓塞675例次,所用化疗药物一般2~3联.所用栓塞剂为40%碘化油5~20ml 以及明胶海绵碎屑。结果:935例病人CR113例,PR201例,MR288例,SD241例,PD92例,总有效率(CR+PR+MR)为63.2%。栓塞后综合征发生率为6.6%。结论:经皮穿刺肿瘤供血动脉插管化疗药物灌注及栓塞术对中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7.
Yashiro导管在骨盆肿瘤化疗栓塞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Yash iro导管在骨盆肿瘤化疗栓塞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骨盆肿瘤患者中11例Cobra导管不能完成同侧髂内动脉和骶正中动脉插管的患者采用Yash iro导管进行超选择插管,找出肿瘤的所有供血动脉,然后根据血供进行超选择性灌注化疗,并用明胶海绵随机对其中11例患者进行所有肿瘤供血动脉的选择性栓塞;对其中12例患者除进行肿瘤供血动脉的选择性栓塞外,还对双侧髂内动脉主干进行栓塞,栓塞后24~48 h由同一组医生切除肿瘤。结果Yash iro导管能明显缩短同侧髂内动脉和骶正中动脉的插管时间,所有病例均成功地完成靶血管的超选择插管;手术中易剥离,出血少,术野清楚,缩短了手术时间;术后随访6~18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Yash iro导管能提高骨盆肿瘤介入治疗的效率,利于肿瘤彻底切除,减少肿瘤复发或转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前辅助性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和评估选择性靶动脉栓塞骶骨肿瘤后对外科切除肿瘤的价值和方法。方法 运用Seldinger技术,对9例骶骨肿瘤患者进行肿瘤供血动脉及肿瘤内血管全部彻底栓塞,栓塞材料应用明胶海绵,栓塞后1周内行手术切除术。结果 彻底的术前栓塞手术中失血量明显减少,9例骶骨肿瘤均得到彻底切除,平均失血量为1090ml。术后平均随访15个月,未见肿瘤局部复发。结论 骶骨肿瘤切除术前选择性靶动脉栓塞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有利于肿瘤的彻底切除,为顺利切除骶骨肿瘤提供了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选择性动脉栓塞术在骨与软组织肿瘤术前应用的价值。方法:对11例骨与软组织肿瘤(5例恶性,6例良性)先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再用明胶海绵和/或钢丝圈栓塞全部供血动脉,栓塞术后24h内手术切除肿瘤。结果:11例患者均成功手术,术中平均失血量为900ml(500-1800ml)。结论:选择性动脉栓塞在骨与软组织肿瘤术前应用具有显著止血效果。  相似文献   

10.
辅助性介入栓塞术在青少年鼻咽纤维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辅助性供血动脉栓塞术在鼻咽纤维血管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2月至2005年6月以来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鼻咽纤维血管瘤患者17例,其中13例于外科手术前1~4 d行DSA检查及选择性颈外动脉供血支栓塞,4例因鼻腔大出血常规止血无效行急症栓塞治疗后根据病情择期手术,观察造影表现、止血效果及外科手术情况.结果 血管造影可清晰显示肿瘤病变范围及供血情况,16例表现为颈外动脉分支颌内动脉为主供血,1例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双重供血,供血动脉多少与肿瘤分期有关.鼻腔大出血者表现为末梢血管增多紊乱及点片状对比剂外溢,栓塞治疗后出血停止.栓塞术无明显并发症,外科手术中出血量280~1 600 ml,平均(460±255.5)ml,肿瘤完整切除.结论 鼻咽纤维血管瘤行DSA检查及选择性供血动脉栓塞能进一步明确肿瘤特征,有效治疗急性鼻腔大出血,减少外科术中出血并提高肿瘤切除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消化道肿瘤术后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行介入化疗加立体定向放疗的价值。方法 自1997年8月至2001年2月,在我院采用立体定向加介入治疗腹腔转移瘤46例,采用先腹脸动脉化疗(ATAI),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插入1.22-1.83m长的导管,行腹腔动脉肿瘤供血支插管药物灌注化疗,鳞癌给予顺铂60-80mg,丝裂霉素10-20mg,阿霉素60-80mg,腺癌给予甲酰四氢叶酸钙300mg,氟尿嘧啶1000-1500mg,顺铂60-80mg,阿霉素60-80mg(或丝裂霉素10-20mg)。TAI后或2次TAI间歇期给予立体定向放疗,根据病变大小和部位选用不同大小的准直器,80%以上的等剂量线包绕靶区,边缘剂量2-6Gy/次不等,隔日1次,常规外照射后补量4-6次;未行外照射者行8-15次。疗效评价采用国际抗癌联盟制定的标准;(1)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所见肿瘤病变完全消失并至少维持4周以上;(2)部分缓解(partial resonse,PR),肿瘤病灶的最大径及其最大垂直径的乘积减少50%以上,并维持4周以上,无新的病变出现;(3)无变化(no change,NC),肿瘤病灶的两径乘积缩小50%以下或增大25%以上,无新的病变出现;(4)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肿瘤病灶的两径乘积增大25%以上或出现新病灶。结果 46例中CR达20例,PR20例,总有效率(CR+PR)为87%,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4%(25/46),44%(17/39),24%(5/21)。结论 采用介入化疗结合立体定向放疗治疗腹膜后转移瘤,疗效高,缓解期长,副作用小,不失为腹膜后转移瘤首选的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2.
少血供型肝癌的介入治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少血供型肝癌用不同方法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通过3期CT增强扫描确诊的95例少血供型肝癌,进行不同的介入治疗,包括: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25例,经皮穿刺注射无水乙醇+超液化碘油+化疗药物(PEII)35例,以上两种方法的交叉综合运用(35例)。结果:三种介入方法的肿瘤缩小率依次是:40%(10/25)、85.7%(30/35)、94.3%(33/35),AFP下降率依次是:36%(9/25)、71.4%(25/35)、82.9%(29/35),6个月、1年、2年、3年、5年生存率依次是:72%(18/25)、85.7%(30/35)、94.3%(33/35);48%(12/25)、77.1%(27/35)、85.7%(30/35);4%(1/25)、34.3%(12/35)、40%(14/35);0%(0/25)、11.4%(4/35)、17.1%(6/35);0%(0/25)、5.7%(2/35)、5.7%(2/35)。前两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性P<0.005,后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经皮穿刺多点注入药物是提高少血供型肝癌患者治疗有效率和生存率的有效方法,与TACE交叉综合运用,效果更好,单纯TACE治疗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恶性骨肿瘤行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肿瘤供血动脉内灌注化疗和全身化疗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材料与方法 43例恶性骨肿瘤患者接受HIFU、介入和全身化疗的联合治疗,观察临床及影像学变化,重点是肿瘤血管造遥好转、变化情况。结果 联合治疗后绝大部分患者临床指标明显改善,保肢率为95%(41/43)。X线、CT检查显示78.9%(30/38)的患者肿块变小,5例瘤区钙化增加;ECT示79%(  相似文献   

14.
RATIONALE AND OBJECTIVES: To assess the vascularization of neuroendocrine tumors by stimulated acoustic emission (SAE) of SH U 508A during the blood pool phase in comparison with contrast-enhanced Doppler sonography. METHODS: Thirty-six patients with neuroendocrine tumors received contrast-enhanced Doppler sonography and 21, an additional SAE. To classify tumor perfusion on Doppler sonography, a 4-step rating score was introduced: (1) no vessels (hypoperfusion); (2) one feeding or central vessel (hypoperfusion); (3) some vessels (hyperperfusion); and (4) disseminated vessels (hyperperfusion). In 36 patients, 1 pancreatic primary tumor, 33 liver metastases, 1 splenic metastasis, and 1 lymph node metastasis were examined. Results were correlated with biphasic spiral CT (n = 35) and angiography (n = 2). RESULTS: Arterial-phase CT and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revealed 18 hyper- and 18 hypoperfused lesions. Contrast-enhanced Doppler correctly classified 15 of 18 patients (83%) with hyperperfused lesions as well as 16 of 18 (89%) hypoperfused tumors by applying the rating score. SAE correctly identified 4 of 9 hyperperfused lesions (44%), 2 were isoperfused compared with normal liver tissue (22%), and 3 were hypoperfused (33%). Of 12 hypoperfused lesions, 11 were classified correctly (92%), and 1 showed isoperfusion. Hence,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s for SAE were 80% and 69%, respectively. For contrast-enhanced Doppler sonography, positive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s were 88% and 84%,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Blood pool SAE failed to determine subtle tumor perfusion correctly. The rating score for contrast-enhanced Doppler sonography characterized tumor perfusion with high accuracy. The use of a contrast agent significantly improved perfusion characterization.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采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评价局部进展期乳腺癌(LABC)新辅助化疗(NCT)的早期疗效.资料与方法 32例LABC患者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75mg/m2静脉推注,第1天给药,3周方案)进行NCT治疗.每21d为1个周期,至肿瘤缩小到可手术或保乳手术可行时停止化疗.于化疗前、化疗1个周期后和手术前行DWI扫描,分析肿瘤体积、ADC值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 20例(62.5%,95% CI 45.7%~79.3%)患者行2个周期化疗后出现整体有效(OR),临床完全缓解(cCR)率及病理完全缓解(pCR)率分别为156% (5/32)和9.4% (3/32):疾病稳定(cSD)率为34.4% (11/32),疾病进展(cPD)率为3.1% (1/32);第1个NCT后,cCR+部分缓解(cPR)组AD)C值显著增加[化疗前ADC值为(0.98±0.16)×103mm2/s,化疗后为( 1.22±026)×103mm2/s] (P< 0.001).化疗前cCR+cPR组初始ADC值显著低于cSD+cPD组[(1.13±0.06)×10-3mm2/s](P<0.001).初始ADC值与化疗后肿瘤体积变化呈负相关(r=-0.58,P=0.02);化疗后肿瘤ADC值与肿瘤体积变化呈正相关(r=096,P<0.001).结论 乳腺癌病灶初始ADC值及NCT后早期ADC值变化可以作为预测乳腺癌对NCT敏感性和化疗早期评价乳腺癌敏感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评价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8例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股动脉插管,将导管超选择至肿瘤供血动脉,缓慢注入利多卡因5-10 m1及平阳霉素碘油乳剂5-20 ml。栓塞前常规肌内注射杜冷丁50-100 mg;病变巨大、多支血供、病人年龄>60岁者,分次介入治疗。术后3-48个月CT、B超随访观察栓塞前后肿瘤直径大小变化、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18例肝海绵状血管瘤均见平阳霉素碘油完全充填。病灶完全消失9例,缩小50%以上7例,病灶缩小25%-50%2例。其中6例血管造影复查见病灶血管完全消失,载瘤动脉闭塞。临床症状好转率89%,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动脉栓塞肝海绵状血管瘤疗效良好,微创、安全、副作用少,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在骨组织肿瘤临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31例骨组织肿瘤患者均接受动脉化疗和/或栓塞术,部分患者于栓塞后2~15d行外科手术;未行手术患者继续采用动脉化疗和栓塞治疗,同时加放疗、静脉化疗等综合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21例进行了肿瘤完全切除或扩大根治术,其中6例股骨肉瘤患者局部刮除并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10例未进行手术治疗,加行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术病例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平均术中失血为1170ml,显示肿瘤缩小、软化、组织坏死。其中统计的20例原发恶性肿瘤患者1年生存率为90%,2年生存率为75%,9例患者5年生存率44.4%。结论:介入治疗是骨组织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术前栓塞治疗可大大减少术中出血,动脉化疗栓塞作为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和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A和MRI在颈髓血管网织细胞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的颈髓单发血管网织细胞瘤的术前CTA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图像,观察病变引起的继发性脊髓变化、血管流空现象及肿瘤血管显示情况,并与术中所见相比较。结果 6例病变在CTA图像上均表现为明显强化的实性瘤体与供血动脉相连,MRI检查可显示肿瘤造成的颈髓中央管扩张、脊髓实质的水肿和血管流空影,术中可见瘤体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结论颈髓血管网织细胞瘤的CTA和MRI检查能分别显示不同的影像学征象,两者的综合运用能更好地显示该病的影像学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选择性动脉栓塞术(SAE) 在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93 - 97 年对45 例骨肿瘤行SAE 治疗,所用血管栓塞剂主要为明胶海绵,栓塞后根据具体情况予手术及非手术治疗,定期随访。结果:33 例行手术治疗者32 例肿瘤被顺利切除,术中出血量大大减少;12 例未行手术治疗者10 例临床症状得到缓解( 生存3 —18月) ,2 例得到治愈。无一例产生严重并发症。结论:SAE 因安全、有效,能作为某些骨肿瘤重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脊柱、骨盆肿瘤的术前栓塞为外科手术解决术中失血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新方法。本组9例共接受术前栓塞10次。病种有:软骨肉瘤、骨肉瘤、转移瘤、骨巨细胞瘤等。栓塞物质为明胶海绵和钢丝圈。以术中失血量作为疗效评价指标。栓塞后造影显示肿瘤染色均较栓塞前减少75%以上。9例术中失血量在800~2800ml之间,平均术中失血1800ml;未经栓塞治疗的病例术中失血多在3500ml,多者可达15000ml,且手术成功率不高。本研究表明,脊柱、骨盆肿瘤术前栓塞能够有效地减少术中失血,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