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2.
3.
头孢菌素C生产工艺改进的研究Ⅰ.头孢菌素C新菌种C82—123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Cephalosporium acremonium C82-123发酵过程中的温度,通气,pH调节,碳、氮源等组份的用量,氨水等的补料以及蛋氨酸的诱导作用进行了研究。采用改进后的发酵工艺,使该菌种在7 L 玻璃发酵罐中的发酵效价提高三倍以上。 相似文献
4.
头孢菌素C酰化酶的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志华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8,19(2):95-95,104
头孢菌素C酸化酶(CCA)可催化头孢菌素C侧链酰胺键的水解,生成β-内酰胺母核7-氨基头孢烷酸(7-ACA)和侧链α-氨基己二酸.利用CCA生产7-ACA只需一步反应过程.这种酶的工业应用将能取代目前使用的多步化学或酶促水解方法. 相似文献
5.
头孢菌素类产品的市场情况及头孢菌素C发酵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的分析了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目前的市场发展状况,结果表明头抱菌素的研究开发速度减缓,开发广谱、高效、长效的新头孢菌素已成为当务之急。分别从发酵培养基的组成、发酵操作条件以及发酵过程控制三个层面分析了发酵工艺对头孢菌素C产量的影响,为发酵生产头孢菌素C提供了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头孢菌素 C(简称头 C)是获得许多半合成药物制剂的重要物质,这就决定了研究强化其生物合成过程条件的迫切性。目前,关于头 C 生物合成的工艺资料报 相似文献
7.
目的:新型有机氮源-生物氮,在头孢菌素C的发酵生产过程中,通过基础料配方调整,替代部分玉米浆。方法:通过实验找到可替代氮源的生物氮素,在发酵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关系,利用实验寻找其合理的配比或找到最佳的替代比例。结果:生物氮部分替代玉米浆能有效的提高CPC-H产量。结论:用生物氮素替代部分玉米浆,在生产实践中是可行的,这不仅能部分消灭玉米浆质量波动时发酵水平的影响,还可以改变发酵液理化性质以促进菌体生长,从而提高发酵水平,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8.
9.
杨天任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5,16(3):165-168
顶头孢霉的头孢霉素C(CPC)生物合成受到葡萄糖之类碳源的阻遏。受阻遏的关键靶位是催化青霉素N(PenN)扩环转化为脱乙酰氧头孢菌素C(DAOC)的酶——扩环酶。因此,在以葡萄糖作碳源的CPC发酵中,PenN积累增多,CPC产量减少。为了迥避葡萄糖的负调节,在工业生产上往往使用油酸甲酯,豆油或米糠油代替葡萄糖作为生物合成CPC的碳源,以提高CPC产量。 相似文献
10.
11.
以假单胞菌的头孢菌素C(CPC)酰基转移酶为基础,根据顶头孢霉密码子偏爱性及RNA二级结构预测分析,设计并合成了全长2349 bp的CPC酰基转移酶基因ecs,并将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结果证明,表达蛋白能将CPC转化为7-ACA.将ecs表达质粒转化CPC产生菌顶头他霉,通过PCR、Southern blotting以及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验证,表明ecs基因已成功整合到顶头孢霉染色体上并得到表达,重组菌的发酵也显示部分CPC直接转化成了7-ACA.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制备头孢菌素 C 钠盐的最佳工艺,采用溶媒结晶法和喷雾干燥法分别制备头孢菌素 C 钠盐。结果是,溶媒结晶法制备的头孢菌素 C 钠盐含量和透光率均值分别为84.03%和95.90%,分别与喷雾干燥法比较,P<0.05。溶媒结晶法合格率为100%,而喷雾干燥法合格率仅为20%。结论溶媒结晶法制备头孢菌素 C 钠盐的方法优于喷雾干燥法。 相似文献
13.
应用新型双水相体系萃取头孢菌素C。考察了不同亲水有机溶剂/无机盐双水相体系对头孢菌素C的萃取效果,确定使用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随后,考察了影响该体系萃取效果的主要因素,并将结果应用于发酵滤液的萃取。结果显示,固定乙醇浓度20.0%、硫酸铵浓度27.0%,该体系对头孢菌素C的萃取效果较好,萃取3次的总收率大于94%。 相似文献
14.
如在头孢菌素C(简称CPC)的发酵培养基中,添加硫脲、头孢孟多侧链,1-甲基-5-巯基四唑等含硫化合物,发酵过程中在CPC累积的同时,可生成CPC 3位取代衍生物,其效价约占头孢菌素总效价的20~26%,且不影响CPC的产量和提取收率。这些副产物综合利用,有一定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由发酵液提取泰乐菌素C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从发酵液中提取泰乐菌素C的工艺条件,确定了甲苯为萃取溶剂,在pH9.25~10.02萃取3次,继而用乙酸乙酯在pH9.44条件下进一步萃取,30%酒石酸溶液反萃取至水相(pH3.88),得到纯度84%的酒石酸泰乐菌素C溶液。 相似文献
17.
Meir Bialer Vijay K. Batra John A. Morrison B. Michael Silber Zee M. Look Avraham Yacobi 《Pharmaceutical research》1987,4(1):33-37
Cefixime (CL 284,635; FK 027) is a new third-generation oral cephalosporin. To study dose-dependent pharmacokinetics of cefixime in dogs, two balanced four-way crossover studies were conducted. In the first study, oral doses of 50, 100, and 200 mg/kg and an intravenous dose of 50 mg/kg cefixime were administered. In the second study, oral doses of 6.25, 12.5, and 25 mg/kg and an intravenous dose of 12.5 mg/kg cefixime were administered to the same dogs. A period of 1 month separated the two studies. When the two intravenous doses were compared (i.e., 12.5 and 50 mg/kg), a twofold increase in clearance and volume of distribution was observed after the higher dose. The oral systemic bioavailability in the dose range 6.25–50 mg/kg was 55%. It decreased to 44% at 100 mg/kg and 27% at 200 mg/kg. The average peak serum concentrations ranged from 15.8 µg/ml at 6.25 mg/kg to 119 µg/ml at 200 mg/kg. Within this concentration range, the fraction of free drug in serum (unbound to proteins) increased from 7 to 25%. This concentration-dependent protein binding was primarily responsible for changes in total clearance, volume of distribution, and bioavailability of the drug in dog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