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医患关系是社会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医患之间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关系。患者是医生的“衣食父母”,医生是维护患者健康的卫士。医患关系应该成为社会中最合谐的人际关系。当前医患关系中出现一些问题,是在特定环境下产生的不正常现象,医患关系紧张将直接影响医疗服务质量、患者的健康和安全以及医生技术和才能的发挥,直接损害医患双方利益。正因为如此,医患关系才为大家所关注,才需要我们着力去解决。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综合医院医生群体抑郁、焦虑现状及其对医患关系的影响,从医方层面为医患纠纷的防范与处理提供实证和决策依据。方法以本院内、外、妇、儿和综合五大学部22个科室的260名医生为医方调查对象,采用抑郁自评量表(PHQ-9)和焦虑自评量表(GAD-7)分析其心理健康状况。以纳入调查的医生为基点,随机选取其管床患者3人为患方调查对象,采用医患关系量表对各科室医患关系紧张度进行评价,并同其抑郁、焦虑发生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60名医生中抑郁发生率为46.9%、焦虑发生率为46.5%,显著高于中国普通人群的抑郁、焦虑发生率。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紧张度的评价不一致,患方评价良好,而医方评价明显差于患方评价。各科室医生对医患关系紧张度的评价与其抑郁发生率呈明显正相关。患者对医患关系的评分较低,整体呈稳定良好趋势,未受医生群体及主管医生抑郁、焦虑状态的影响。结论医生群体抑郁、焦虑发生率均较高,各科医生对医患关系紧张度的评价与其抑郁发生率呈明显正相关。患者对医患关系看法和医生群体焦虑抑郁并不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国实  徐德军 《重庆医学》2013,42(6):708-709,720
医患沟通(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是在医疗卫生和保健工作中,医患双方围绕伤病、诊疗、健康及相关因素等主题,以医方为主导,与患者及家属全方位信息的多途径交流,双方达成共识并建立信任合作关系[1-3]。现将本院在网络环境下医患沟通的策略研究报道如下。1网络环境下医患沟通的主要形式1.1网络在线咨询在线咨询平台是远程医疗大众化的一次尝试。医生和患者应用网络终端传输文字、图片、视频信息,在线权威专家及时解答,免费提供健康咨询,使患者足不出户就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广西乡镇患者的调查,以了解广西乡镇医患关系的现状及影响医患关系的原因。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广西各乡镇的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被调查的503名患者当中有54.47%的人与医生的关系一般,关系比较好的只占40.36%。医生的服务态度、技术水平、道德素养、医疗环境和医疗费用等是影响医患关系和谐发展的因素。结论目前广西乡镇医患关系处于紧张的局面,医疗费用和医生的服务态度是影响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因素,患者和医生的相互信任、尊重、沟通和理解是改善乡镇医患关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重视医疗活动中医患间的沟通与交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姜同学  常秀海 《重庆医学》2006,35(18):1722-1723
医患关系是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医患关系是患者、家属与医生、护士及医院各级各类人员之间的关系。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上升,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医疗活动中如何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社会学定性研究方法描述中医医患交流的过程,明确中医诊疗过程中不可量化的相关因素对患者的影响。方法使用半结构式访谈提纲对25位寻求中医治疗的患者进行个体深入访谈;采用主题分析的方法进行定性资料分析。结果分析浮现出的主题有就医选择、医患关系、依从性。就医初衷、就医途径、渴求理想的中医生、渴求接受理想的中医治疗影响患者选择就医;患者受益于良好的医患关系和由此所建立的医患信任是医患关系形成的重要因素;医生建议、疗效、家庭支持和各种困难是影响患者依从性的主要因素。结论患者注重中医药的疗效,疗效决定了医患关系和依从性。患者希望接受医德医术双馨的中医生的诊治,重视医生的态度和医疗服务质量,希望建立医患良好、有效和充分的沟通。患者就医过程中很多环节可能影响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医院文化对于医患关系和谐与否具有重要意义。按照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某市5所三甲医院的医方(医生、护士和管理者)和患方(患者或其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以了解医疗服务中影响医患关系的方式文化现状。通过调查,发现口语交流是影响医患关系的重要方式文化;其中医务人员对口语交流原则的认知度较高;语言不当问题是影响医患关系的医方因素的第一位。  相似文献   

8.
阳雨君 《华夏医学》2013,26(1):165-167
近年来,由于医生和患者交流不当产生的误解时常发生,这不但使得医患关系较为紧张,矛盾较为突出,同时也成为困扰医生、阻碍医学发展的社会问题。医患沟通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且还是一门艺术手  相似文献   

9.
梁雪清 《华夏医学》2011,24(6):723-725
近年来,医患关系较为紧张,矛盾也较为突出,这不仅使患者(家属)不满,也成为困扰医生、阻碍医学发展的社会问题,而其中有些问题就是由于医患交流不当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医生防御性医疗行为倾向现状,探索医生的医患环境感知与防御性医疗行为倾向之间的关系。方法:对黑龙江省27家公立医院的医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医生的防御性医疗行为倾向类型,运用Amos26.0构建医生医患环境感知与防御性医疗行为倾向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医生积极防御性医疗行为倾向平均得分为14.98±5.24,消极防御性医疗行为倾向得分为16.37±7.62。医生积极防御性医疗行为倾向与医患互动(β=0.435,P<0.001)、制度环境(β=0.146,P<0.001)和文化环境(β=0.132,P=0.012)存在正相关关系,与对患者行为态度评价无关(P>0.1)。消极防御性医疗行为倾向与医患互动(β=-0.279,P<0.001)、对患者行为态度评价(β=-0.210,P=0.012)和文化环境(β=-0.042,P<0.001)存在负相关关系,与制度环境(β=0.078,P=0.007)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提升医生对患者行为及态度的评价,加强医患互动以及改善外部的制度和文化环境将有利于医生正确认识防御性医疗行为,减少消极防御...  相似文献   

11.
目的:系统评价近十年国内医方视角下医患信任关系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NKI、WanFang Data、VIP和CBM,纳入有关国内医方视角下医患信任关系现状的横断面研究,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质量评价,在提取资料后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样本量为195~452例。医方视角下医患信任关系水平较低,影响因素包括医方因素(人口学资料、工作环境、医患纠纷、医患沟通、社会地位)、患方因素(患者对诊疗结果的期望、患者无理取闹程度、患者对医生的尊重、患者对医生的态度、患者对医生信任程度)和社会因素(媒体舆论、法律法规)。结论:医方视角下医患信任关系水平较低,影响信任程度的因素较多,但纳入文献整体研究样本量不大,研究质量参差不齐,建议开展高质量大样本研究,进一步探索医方视角下医患信任关系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医患信任提升策略、改善医患关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英国全科医疗中的医患关系问题。20世纪60年代,这种关系从以“医生为中心”转向以“患者为中心”,这与当时社会发展变化情况、以迈克尔·巴林特和西塞莉·桑德斯夫人为代表的革新者所倡导的医患关系理念以及现代临终关怀运动是一致的。这种关系考虑了诸如医生对患者的态度即现在所称的职业精神和患者对待医生的态度。本文还探讨了其他影响医患关系融洽的因素,如候诊区、诊室、医生着装、赋予患者的权力,以及对患者想法、担忧和期望的了解关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医护人员情绪劳动和职业倦怠程度进行分析,探讨其情绪劳动和职业倦怠对医患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医护人员的情绪劳动直接影响医患关系,其中表面表现对医患关系及医生主观经验、患者行为的客观问题、患者行为和医生主观经验相结合有直接影响;医护人员的职业怠倦直接影响医患关系,其中个人成就感更多地是通过情绪劳动的深层表现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医患关系;情绪衰竭对患者客观行为和医生主观经验相结合影响很大。根据结果,提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建议和对策,为医院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们所说的医患关系是指:以医生为中心的群体与以患者为中心的群体在医学活动中建立起来的协调匀称的相互关系,通俗地说即是指在医疗活动中医生与患者之间形成的和睦融洽、相互理解信任的一种人际关系。现如今医患关系的现状不容乐观:医方和患方之间缺乏真正的沟通和理解,患方认为医患之间基本无沟通或者不沟通,医方认为也是如此。足以说明医患之间缺乏最基本的信任度,主要的原因为医护人员未能履行好告知患者的义务,从而促使双方之间信任度降低。因此,不论患方和医方均不同程度地认定医患关系并不和谐,这便是我国新形势下的医患关系的现状。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医疗条件在不断的改善,人们的医疗卫生知识也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有了更多的关注,但是由于正处于改革中的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在某些方面的不平衡性,医方与患方出现了新的矛盾,而且这种矛盾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医方屡屡成为被告,患方对医方的恶性人身伤害也屡见不鲜。这样紧张的医患关系严重影响医疗事业的发展和人们健康。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改善医患关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伦理学方面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以求促进医疗卫生事业,保障人们健康。本文就临床病理诊断过程中存在的医患矛盾进行伦理学分析。1医患关系的含义1.1医患关系的一般含义:医患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最核心、最本质、最关键的部分,是在医疗实践活动中形成与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是指以医生为主的群体与以患者为主的群体在诊疗或缓解患者疾病中所建立的关系。这里的“医”不仅是指医生,还包括护士、医技人员,管理人员和后勤人员等医疗群体;“患”也不仅是指“患者”,还包括与患者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亲属、监护人[1]。1.2医学伦理学意义上的医患关系含义:在医学伦理学的角度上,医患关系是在医疗卫生服务实践中,由经济关系决定,依靠自觉力量(基于已有的...  相似文献   

16.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大众自我意识的日渐觉醒导致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特别是在医疗体制改革时期,医患纠纷已经成为最主要的社会矛盾之一,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而医患交流对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产生着一定的积极影响,因此加强医患交流成为解决当前医患矛盾的重要措施。本文从医患交流对医患关系的实际影响入手进行分析,对加强医患交流、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措施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传统上,医生是通过临床实践逐步学习和掌握医患交流的技能。现代的医学教育已经认识到学习医患交流的重要性,在各国的住院医生培养中,个人交流和沟通能力的培养已经被提到和临床技术训练同等重要的程度。1989年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在其福冈宣言中指出“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缺少共鸣(同情)应该看作技术不够一样,是无能力的表现。”但实际工作中,不少医务人员对这个问题并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只看到“病”,或只看到“CT”、“M R I片”,而没看到或忽略“人”的现象。由于课程设计、时间安排和主观认识等方面的原因,对医学生医患交流方面的教育也很容易被疏忽或片面理解。本文就近年来在神经外科临床带教和医疗实践的经历,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粗浅的认识和体会。1尊重患者,善对病人家属是医患交流的基础当今医患关系已呈由以医生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的趋向,医患关系中患者的地位不断提高,患者权利不断地增强。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公民权利意识的增强,患者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医患关系中患者的地位和主动性将更加提高,传统的家长式医患关系正朝着以患者为中心的医患模式转变,患者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利,医生也必须把尊重患者的自主权看...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丁解医患关系现状,分析影响医患关系的不和谐因素,并提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对策。方法:2011年1月~3月期间在北京两所三级医院及一所二级医院发放问卷1200份,其中患者问卷700份,医生问卷500份。利用SPSS16.0x。检验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进而找出医患双方的异同意见及影响医患和谐的因素。结果:患者和医务人员对医患关系的总体评价及各方影响因素的认识不同。大多数医患认为医患关系比较和谐或关系一般,医务人员对于医患关系的现状更加不乐观;患者认为医务人员的沟通欠佳、患者的医学知识缺乏及缺乏理性思考、政府的缺乏监管是影响医患关系和谐的最主要凶素;医务人员认为医务人员的沟通欠佳、患者对医生的不信任及有偏见、政府对医务人员待遇低及对卫生投入少是影响医患关系和谐的最主要因素。结论:医患之间存在着一些不和谐因素,但医患双方对各方影响因素的认识是不同的。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的努力,作为服务提供者的医方更应从自身出发采取措施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医患关系的不和谐因素中往往强调的是临床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不和谐因素,而影像医生(包括超声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不和谐因素往往被忽视。影响超声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不和谐因素包括社会因素、患者因素及医生因素,对其正确理解有助于处理超声影像工作中的医患关系,提高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医患关系较为紧张。医患矛盾频发,不仅使患者不满,也对医院正常秩序和医生执业环境形成了不良影响,更阻碍着医学发展和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医患关系已成为制约当下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瓶颈,由此引起了社会、政府的高度关注。本课题组主要从当前的医患关系现状入手,通过匿名问卷调查方式,多角度分析医患矛盾中的影响因素,并针对这一系列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希望能够在推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过程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