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胎肝发育期的造血骨髓移植当缺乏 HLA 配型相同供者的来源时,已推荐用胎肝作为造血细胞的另一来源。虽然正在研究把胎肝细胞移植作为骨髓再生障碍治疗的又一方法,但这种细胞用作移植常常失败。这是因为对免疫学的反应难以测定抑或由于输入造血干细胞数量太少。由于人类造血干细胞难以作定量分析,所以作者将不同胎龄的胎肝对其所含的定向祖细胞作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2.
同种骨髓移植近年来在治疗再障和白血病方面已获得很大进展,对采用细胞遗传学检查,尤其是染色体检查在骨髓移植中的重要意义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胎肝移植近年来国内还刚刚开展,对胎肝移植后的基因标志检查,如何确定胎肝供者造血干细胞已在受者体内植活并发挥作用,至今报道  相似文献   

3.
在血液恶性肿瘤取得缓解后,骨髓移植可作为可能长期存活的一种治疗措施。然而,由于供体来源受限,而胎肝移植可作为一个新的造血干细胞来源替代骨髓移植。尽管胎肝细胞移植不能持久植活,但能使移植患者过渡大剂量放疗和化疗后的“无骨髓期”,达到进一步清除肿瘤细胞的治疗目的。病例报告  相似文献   

4.
再障的发病机理目前尚未完全阐明,用同种骨髓移植能重建患者的造血功能提示了造血干细胞的受损可能是本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但骨髓移植由于受多种条件的限制,目前在国内尚难广泛开展。近年来国内外相继用胎肝细胞输注(FLT)治疗再障,并取得一定疗效。我们在1982年曾用胎肝细胞悬液短期内多次输注治愈1例重症再障,从中得到启发,自1981年3月至1983年7月,我们连续治疗再障15例共63次,取得较好  相似文献   

5.
造血干细胞是造血重建的主要来源,而移植低温保存的骨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治疗辐射损伤、再生障碍性贫血、综合免疫缺陷病、淋巴瘤等患者均有较好疗效。但同种异体移植易引起严重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人们对胎肝细胞和自体骨髓移植寄予很大希望,它不仅可获得满意的造血重建,而且避免了GVHD的发生。目前冷冻保存技术已成为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 HPSCT)是指患者在造血或免疫功能极度低下的情况下,对其移植自体的或同种异体的造血干细胞(HSC),从而达到重建造血与免疫功能的一种新的治疗技术,其本质是造血干细胞的植入,包括骨髓移植、外周血造血细胞移植、脐血移植、胎肝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骨髓移植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存在着供者来源及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等问题。因此,我们开展了人胎肝造血细胞性能,保存及临床应用的研究,并进行了急性白血病胎肝移植研究。虽然人胎肝较骨髓来源丰富,但在临床移植时,也很被动,常因选不到合适胎儿而耽误移植时机,因而也有一个保存问题。由于一般医院  相似文献   

8.
世界上只有30%需要骨髓移植的病人有可配伍的家庭供者。骨髓移植是白血病、某些癌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某些遗传病如地中海贫血可选择的一种治疗处理。其余的只有25%寻找世界登记处3 000 000非亲属的骨髓供者,如可配伍接受移植,剩下的超过50%病人不能进行骨髓移植。而脐带血是具有吸引力的一种选择,是可供移植的造血干细胞的丰富来源。  相似文献   

9.
胚胎肝内含丰富多向造血干细胞(CFUS),给予足够数量的胎肝细胞。对致死量照射损伤动物,可以重建造血,增加活存。国内用胎肝细胞悬液治疗重度放射损伤不多。我们在1980年便进行该项实验。本文仅就胎肝的胎龄,输注胎肝细胞数与活存关系,作一比较,以冀作为今后临床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0.
五十年代后期有人对人胎肝细胞(FLC)进行了研究,并已有用于人体的报告。由于FLC存在着丰富的造血干细胞,比骨髓细胞有更强的增殖能力,免疫活性细胞数量较少,以及抗原性较低的特性,因此当无合适  相似文献   

11.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已成为治疗多种血液病、某些恶性实体肿瘤、部分遗传性疾病、重症免疫缺陷等疾病的最有效措施之一。骨髓、外周血和脐血是造血干细胞的三大来源。但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或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受HLA匹配供者来源的限制,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又受到干细胞体外净化等问题的困扰,而脐血造血干细胞因其广泛的来源、较强的增殖分化能力及较弱的免疫原性而日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2.
近十多年来,国外同种骨髓移植已有不少报告,国内近三年来也已有了成功报道。在人胎肝造血细胞性能、含量、保存及临床应用方面,近年来国内也已作了研究。同时,胎肝移植(FLT)治疗急性白血病最近又获得了成功。本文介绍了人胎肝细胞的来  相似文献   

13.
造血干细胞损伤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的主要发病机理之一。普遍认为胎肝细胞输注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它不仅可以补充正常造血干细胞,达到恢复造血功能的目的,而且输注的胎肝细胞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的造血重建效果。方法选择36例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取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方案进行治疗,对造血重建指标进行观察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在接受骨髓移植后的3~7 d 内白细胞下降至0,中性粒细胞〉0.5×109/ L 和血小板〉20.0×109/ L 的时间分别为(17.5±0.9) d 和(21.5±0.7)d。所有患者3系造血均得到重建。结论骨髓供者通过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预处理后进行骨髓采集,联合多种免疫制剂,能够有效抑制 HLA 多样性屏障,提高白血病患者的造血重建效果,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5.
一个出生46个月患幼年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男孩,先以羟基脲、二甲基马利兰、环磷酰胺以及全身照射进行积极治疗,然后以组织配型(HL—A)相同兄弟的骨髓对患孩进行移植。骨髓移植32个月之后,其血象正常,没有用维持疗法而保持无病状态。这个病例的治疗成功说明:进行骨髓移植,只要有组织配型合适的供者,都可考虑用于治疗本病。  相似文献   

16.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是发生在老年人的一种常见恶性造血系统疾病,以一种或多种血细胞减少、骨髓病态造血、依赖输血和进展为急性白血病为特征,除异基因骨髓移植外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但异基因骨髓移植受供者来源限制,并且移植相关并发症和死亡率很高,限制了其在老年MDS患者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造血干细胞移植:告别供者来源困难的时代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血液恶性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但其前提是找到合适的供者。几十年来,供者来源困难一直是限制本项技术广泛应用的技术瓶颈。为此,全世界造血干细胞移植工作者致力于从多方面、多层次解决此问题。  相似文献   

18.
1959年国外已有将胎肝细胞用于临床的报道.我国学者的研究表明,妊娠4~5月的人胎肝中存在着丰富的造血干细胞。胎肝造血干细胞的增殖能力,较之成年骨髓造血干细胞更强。并指出,胎肝是除骨髓之外的又一个造血干细胞来源.国内潘瑞彭等1963年首报用于治疗急性白血病和晚期癌症病人。此后,特别近几年,其临床应用的报道日增,治疗病种范围亦在扩大,而在治疗某些疾病方面,我国已走在世界之前列。本文主要就国内有关医学文献报告对胎肝细胞悬液的临床应用,特别是在治疗再生  相似文献   

19.
异基因骨髓移植后白血病复发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其发生率达10%~36%.在疾病晚期和采用去T细胞移植的患者中复发率可高达70%以上[1],对于此类患者联合化疗效果差,而二次移植则只在晚期复发的患者中效果较好[2,3].一些研究者曾采用供者免疫活性细胞输注或使用人重组白细胞介素2来刺激供者造血或增强移植物抗白血病作用(graft-versus-leukemia,GVL)[4-6].我们报告了20例异基因骨髓移植后复发的白血病患者,对他们分别进行了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的供者淋巴细胞(donor-derived lymphocyte,DDL)输注或G-CSF刺激后采集的供者干细胞(peripheral blood progenitor cell,PBPC)输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内外同种骨髓移植、胎肝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已有不少成功的报道,但由于需特殊设备、价格昂贵及移植免疫学问题至今尚未妥善解决而不能广泛应用。相比之下,造血细胞输注简单方便,适应证范围也广,且有一定疗效。尤其是人胎肝造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