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35岁,因双眼外伤性角膜白斑于1988年在我院行双眼晶体摘除联合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术后右眼最佳矫正视力0.3,左眼术后眼球萎缩。lop3年11月19日被意外飞来的石块去中右眼眼镜,玻璃碎片刺破右眼角膜呈弧形裂日,长smrn,服内容脱出,当即来我院急诊行右眼角膜穿通份清创缝合术,伤后在眼视力光感,原角膜植片水肿,前房积血3mm。眼压0.65KPa。7.smlnH),CF、B超排除眼内异物,ERG波峰过低,行药物治疗。伤后1个月,局麻下行右眼穿透性角膜移植术,角膜植片直径7.75mm,略大于原植片,术中清除前段积血及玻璃体,未发现虹…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大鼠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角膜上皮表面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 成年Wistar大鼠 18只 ,右眼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 ,左眼为正常对照。术后 1、3、7d及 2、4及 6周分别摘除眼球行角膜上皮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查 ,观察植片、植床及植片 植床交界处上皮形态及上皮细胞表面微绒毛结构的变化。结果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角膜上皮表层细胞出现形态异常 ,植片上皮表面粗糙 ,表层细胞失去平整性 ,卷边、脱落明显增多 ,细胞间出现裂隙 ,术后 4周恢复正常 ;植床上皮出现相似改变 ,术后 1周基本恢复正常 ;植片 植床交界处术后 1周完成上皮覆盖 ,术后 4周表面形态接近正常。术后角膜上皮细胞表面微绒毛密度明显减少 ,术后 4周恢复正常。结论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角膜上皮表面形态出现异常 ,术后 4周基本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3.
异种角膜移植术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采用宁夏黄河淡水养殖的鱼角膜行人眼和角膜移植术进行临床治疗。方法 在无菌操作下,摘除鲜活鱼的眼球,常规钻切所需植片,按常规角膜移植手术步骤进行穿透性和板层移植。结果 随访6~84mo,穿透性移植2眼,其中1眼为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所致特大瘘,植片愈合良好,完全混浊,色灰白,视力无光感,但免除了眼球摘除。另一角膜穿通伤致角膜部分缺损经移植后,植片成活,视力无光感,但免除了眼球摘除。另一角膜穿通伤致  相似文献   

4.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创口裂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创口裂开的特点、治疗方法及对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997年7月至2003年6月于中山眼科中心就诊的32例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创口裂开的患者,根据眼球裂伤程度采用创口缝合或联合虹膜切除、晶状体切除、人工晶状体摘出、前段玻璃体切除、同期或Ⅱ期玻璃体切除或联合眼内气体和硅油填充视网膜脱离复位术等处理创口裂开及其并发症,随访观察术后视力、植片透明度、眼压及眼球后段结构的变化.结果术后24例患者保留了眼球,8例患者眼球萎缩.8例缝线断裂或松脱患者,术后6例视力提高,角膜植片均透明,眼压正常,未出现玻璃体出血及脉络膜、视网膜脱离.14例创口裂伤范围1/4~1/2周的患者,术后8例视力下降,11例角膜植片混浊,5例眼压异常(降低或升高).8例创口裂伤范围1/2~3/4周患者,术后7例视力下降,5例角膜植片混浊,7例眼压异常(降低或升高),4例玻璃体出血,4例脉络膜、视网膜脱离.2例创口裂伤范围≥3/4周的患者,术后均无光感,角膜植片混浊,眼压降低(眼球萎缩),出现玻璃体出血及脉络膜、视网膜脱离.结论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创口稳定性和抗张能力差,较小的外力打击可引起破裂.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外伤性创口裂开常合并更严重的眼内容物脱出、玻璃体出血或脉络膜视网膜脱离,比普通眼外伤程度更严重、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5.
有1位于1996年实施右眼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失败的双眼严重眼表化学伤的患者, 62岁,右眼视力手动,左眼视力光感。于2006-09-16/2007-02-07分别对右眼实施了异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经过术后5m的药物治疗观察,最终获得了右眼最佳矫正视力为6/30,角膜移植片透明,眼表得以重建,并未发现明显排斥迹象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内眼术后大泡性角膜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内眼术后大泡性角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们对因内眼术后发生大泡性角膜病变的11例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9例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1例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联合白内障囊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1例行带环形板层巩膜瓣的全角膜移植术。观察术后视力及植片情况。结果:随访4~36个月,平均16.6个月,眼部刺激症状均缓解,术后视力提高10眼,视力无改变1眼;术后9例角膜植片透明,2例再次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联合小梁切除术。结论: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有效方法,不但缓解症状且能不同程度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7.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7例17眼大泡性角膜病变施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或穿透性角膜移植联合手术。随访观察2~43个月并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角膜植片透明12例,半透明3例,植片混浊2例。其中4例在术后2周~21个月发生角膜免疫排斥反应,经保守治疗后控制。全部患者术后眼部刺激症状消失。除1例术前视力无光感,术后视力无变化外,其余病例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或穿透性角膜移植联合手术,是解除眼部疼痛刺激症状、提高视力的首选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板层和穿透性联合角膜移植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性研究板层和穿透性联合角膜移植术治疗角膜病的效果。方法:对12例全角膜病变实施板层和部分穿透性联合角膜移植。手术将板层角膜巩膜病变切除,作中央部分穿透的植床,取新鲜尸体眼球,制作相应的角膜植片,植片与植床对应间断缝合。术后跟踪随访。结果:12例角膜植片术后均保持或恢复透明,裸眼视力0.1~0.2者4例,0.2以上者8例。术后免疫排斥反应被控制,没有虹膜前粘连和继发性青光眼并发症出现。结论:板层和部分穿透性联合角膜移植术,对大范围严重的角膜病变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治愈常规方法难以治愈的患者。  相似文献   

9.
张樱楠  闫超  王立  刘静  潘志强 《眼科》2013,22(2):98-100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种族间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的效果,总结不同种族之间穿透性角膜移植的可行性。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2002年10月至2003年3月因角膜白斑、角膜内皮失代偿、角膜移植术后植片失败等接受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患者10例(10眼)。方法 采用国际组织库提供的中期保存角膜植片进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其中高加索人种角膜8片,西班牙人种1片,非洲人种1片。术前收集患者资料,术后进行随访和临床观察,评价角膜植片的存活情况以及疗效。主要指标 视力,角膜植片透明度,角膜新生血管分级。结果 10例患者平均随访(12.6±3.86)个月,4例患者角膜植片基本保持透明,视力平均提高1~2行。6例(60%)患者出现植片混浊、植片水肿、新生血管长入等排斥反应,视力不提高。结论 本文小样本观察显示不同种族角膜供体可以用于穿透性角膜移植治疗。(眼科, 2013, 22:98-100)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73岁住院号67778右眼视物不清半年,近1个月加重,于1995年2月17日入院。两年前,右眼因“角膜白斑”在外地行部分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植片7.0mm。术后发生内皮型免疫排斥反应6次,经药物治疗好转。右眼视力0.04,角膜植片透明,上方及鼻...  相似文献   

11.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角膜裂伤报道罕见。现将我科治疗2例报告如下:例1,男,46岁。因左眼粘连性角膜白斑。白内障于1994年7月在外院行穿透性角膜移植,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1次性联合手术。出院时视力指数/30cm,人工晶体位正。38天后不慎木棍击中左眼,感热泪溢出,视物不见。急来我科。查视力光感,角膜植片透明,未见新生血管生长,8.00~11.00角膜植床切口破裂,葡萄膜、玻璃体嵌顿,人工晶体移位,余窥不清。初步诊断:左眼外伤性角膜移植术后角膜裂伤,人工晶体移位。急诊行清创缝合术,人工晶体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对 5 2例 (5 3只眼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进行随访性总结。结果 术后视力≥ 0 .5者 15只眼 ,占 2 8.8% ;0 .2 5~ 0 .4者 18只眼 ,占 34.6 % ;0 .0 5~ 0 .2者 11只眼 ,占2 1.1% ;眼前指数~ 0 .0 5者 6只眼 ,占 11.5 % ;光感消失者 3只眼 ,占 5 .7%。角膜植片透明者 4 6只眼 ,占 86 .7% ,角膜植片混浊者 7只眼 ,占 13.2 %。结论 穿透性角膜移植是角膜盲的最佳复明方法 ,可以在基层二级医院推广 ,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防止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前排斥反应仍是角膜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穿透性角膜移植免疫反应的机制现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主要是细胞介导的超敏反应,而非体液免疫。但有人发现了角膜移植片被排斥的病例存在抗供体抗原的淋巴细胞毒性抗体。作者报告1例体液性角膜移植免疫反应。患者男、49岁、双角膜遗传性格子样变性。右眼做7mm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角膜移植片厚度正常,视力1.0。3年半后,左眼也做了7 mm穿透性角膜移植,经过良好,双角膜移植片厚度正常。出院后2天突然右眼红、视力下降、角膜水  相似文献   

14.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穿孔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Xie LX  Zhai HL 《中华眼科杂志》2005,41(11):1009-1013
目的 探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994年至2003年在青岛眼科医院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的40例(40只眼)真菌性角膜溃疡穿孔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6~24个月,观察术后视力变化和真菌复发、植片排斥、继发性青光眼、并发性白内障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40例患者中,39例(97.5%)成功地保存了眼球,38例(95.0%)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视力。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4例(10.0%)患者真菌复发,其中3例用药物治愈,1例因合并真菌性眼内炎用药物不能控制而摘除眼球;15例(37.5%)患者植片发生排斥,其中12例经抗排斥治疗植片转为透明,3例因药物治疗无效而行二次穿透性角膜移植术;3例(7.5%)患者植片发生溃疡,其中2例治愈,1例因合并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而行二次穿透性角膜移植术;5例(12.5%)患者继发青光眼,眼压均得到成功控制;5例(12.5%)患者发生并发性白内障,其中3例行白内障摘除术。其余患者术后随访期间眼部情况稳定,植片保持透明。最终随访时,36例(90.0%)患者角膜植片透明。结论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穿孔的有效手术方式,是挽救眼球和视力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外伤性角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7例外伤性角膜病变施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2例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角膜植片及视力变化。结果:随访6~18(平均11.2)mo,术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植片透明率为84%。视力较术前提高,其中矫正视力0.05以上16例;术后继发性青光眼5例,内皮型排斥反应4例。结论: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是治疗外伤性角膜病变的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其主要并发症为继发性青光眼和角膜移植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16.
报告3例RK术后严重眼球破裂伤的手术效果。方法部分穿透性角膜移植及联合瞳孔孔成形,前段玻璃体切除,角膜裂伤修补及后段玻璃体切除视网膜复位术。结果3例均保存了眼球。结论RK术后眼球破裂伤虽然严重而复杂,但通过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及联合手术治疗,仍有可能保存眼球和恢复部分视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对复杂性眼球穿通伤的治疗价值。 方法;对18例复杂性眼球穿通伤致角膜瘢痕性混浊同时伴有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的18只眼,应用临时人工角膜I期完成经睫状体平坦部的闭合式玻璃体切除、视网膜复位、穿透性角膜移植等联合手术。 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一2年,14例角膜植片透明,16例视网膜复位。15例患者矫正视力为指数/1m以上,10只眼脱盲,6只眼脱残。 结论:应用现代显微手术设备和技巧,对严重眼前后节复杂性眼外伤患者,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可以使多数伤眼眼球保存和复明。 (中华眼底病杂志,1997,13:102-103)  相似文献   

18.
干细胞理论的建立和临床运用,使得重建角膜缘干细胞被认为是维持稳定眼表面的关键昕在。现对1例角膜缘干细胞联合穿透角膜移植的治疗情况报告如下。患者,男,34岁,于2000年9月12日因右眼碱烧伤后6年舨层角膜移植后4年穿透角膜移植术后3年并视力下降2年余入院。患者在4年前因右眼碱烧伤角膜新生血管及混浊.视力严重受损而在外院先行右眼板层角膜移植,1年后再行右眼植片直径为8mm的穿透角膜移植,视力一度恢复到0.3。但术  相似文献   

19.
改良甘油冷冻保存角膜用于桥式穿透性角膜移植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在没有新鲜供体角膜供穿透性角膜移植的情况下,观察以改良甘油长期冷冻保存的角膜行桥式穿透性角膜移植的效果.方法 角膜大面积溃疡并穿孔病例共10例10只眼,溃疡直径5~8 mm,穿孔直径2~4 mm.以改良甘油冷冻保存法保存2个月至2年的角膜进行桥式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观察植片透明情况、角膜上皮愈合时间、眼压及并发症等.结果 术后随访12~24个月,10例患者溃疡均治愈无复发,植片呈半透明状,角膜植片上皮完全修复时间(10.2±3.6)d,植片水肿完全消退时间(30.7±6.8)d,眼压均正常.术后视力指数/眼前~0.25.结论 在没有新鲜供体角膜的情况下,以改良甘油冷冻保存法长期保存的角膜进行桥式穿透性角膜移植治疗重症角膜溃疡穿孔,能保住眼球和部分视力,成功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9岁,住院号:942823.左眼被其弟(7岁)拳击伤后视力减退3小时入院.6年前右眼曾外伤术后视力丧失.体检正常.眼部检查:左眼视力眼前指数,球结膜混合性充血,角膜距下方角膜缘约为4~5mm处有一水平破裂伤口,伤口两端达角膜缘.裂隙灯下见其角膜菲薄,仅一般人角膜厚度的1/4.伤口处虹膜嵌顿,前房浅,瞳孔变形.晶体无混浊.眼压T-2.眼底未查.右视力无光感,角膜白斑不规则形成,葡萄膜与角膜广泛前粘连,前房消失,眼压T_n.入院诊断:左眼角膜破裂伤,先天性薄角膜;右眼角膜白斑,破裂伤术后.经必要准备后,在全麻、显微镜下行左眼角膜破裂伤口缝合,脱出虹膜整复术.术中发现角膜组织较脆,予以全层缝合,余按一般角膜穿孔伤处理,次日视力0.1.2天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