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药藤黄抗肿瘤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藤黄系藤黄科植物藤黄树所分泌的干燥树脂,呈圆柱状或不规则块状物,色棕黄,质脆.祖国医学认为,藤黄味酸涩、有毒,具有攻毒蚀疮、破血散结等功效,主治痈疽、肿毒、顽癣、恶疮、跌打损伤等.国外有用作利尿剂的报道,可用于治疗水肿和脑出血等.近年来发现藤黄酸(GA)抗肿瘤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活性成分性质稳定,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现对其有效成分、抗肿瘤作用机制、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藤黄科植物藤黄(Garciniahanburyi Hook.f.)原产于印度、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等地区,目前在我国广东、广西、云南和海南等地被广泛引种栽培。该植物分泌的干燥树脂被称为藤黄(Gamboge),作为传统的民间用药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外用对于痈疽、肿毒、溃疡、湿疮、烫伤和跌打肿痛等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近年来,藤黄及其活性成分藤黄酸等化合物被发现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成为抗肿瘤药物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对藤黄的传统药用历史及其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和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藤黄酸是一种从藤黄科植物藤黄的胶质树脂中提炼出的天然产物。藤黄作为祖国医学中药的一种,被认为具有消肿、化毒、止血、杀虫的功效。自1973年藤黄的主要活性成分藤黄酸被提取出,并证实具有抗肿瘤活性后,这种古老的中药被开发出新的作用。国内外研究发现藤黄酸还有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作用。逆转机制可能与下调ATP结合膜糖蛋白的表达、抑制拓扑异构酶活性、抑制抗凋亡蛋白的表达等机制有关。文章就藤黄酸的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实验研究进行讨论,对现存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现已研究的、来源于天然植物的抗肿瘤剂分布于60科150余种植物中,具有不同的化学类别与结构特征,常见的有生物碱、黄酮、萜类等,为研发抗肿瘤新药提供大量先导化合物.对菊科、柏科、葫芦科、毒鼠子科、薯蓣科、川续断科、柿科、杜英科、大戟科、藤黄科的抗肿瘤植物研究进行概迷.  相似文献   

5.
藤黄酸及其衍生物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藤黄酸及其衍生物是存在于中药藤黄中的一类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近年来,该类化合物药理学功效被国内外学者广泛研究,尤其抗肿瘤作用及相关机制已成为新近研究的热点。传统认为细胞毒是该类化合物抗肿瘤主要作用途径,但是目前的研究显示细胞凋亡、结合肿瘤细胞膜转铁蛋白调控细胞死亡、调节细胞周期、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诱导细胞发生自噬在藤黄酸及其衍生物抗肿瘤中亦发挥着重要作用。就国内外相关文献及本实验室关于新藤黄酸的研究,对藤黄酸及其衍生物抗肿瘤的特性及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为藤黄酸及其衍生物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恶性肿瘤是全球面临的共同难题,同时也给世界各国带来了超负荷的经济负担。藤黄酸是藤黄Garcinia hanburyi中一种笼状呫吨酮类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改善视网膜病变、脏器保护等多种药理活性。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藤黄酸可作为一种潜力巨大的抗肿瘤化合物用于肝癌、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多种癌症的治疗,其机制涉及抑制细胞增殖、阻碍迁移和侵袭、诱导凋亡和自噬、抑制血管生成、诱导铁死亡和焦亡、靶向肿瘤炎症微环境和免疫调控等。此外,大量研究发现藤黄酸可与多种化疗药物或天然产物联合用于癌症的协同治疗。因此,重点总结了藤黄酸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及其协同其他药物抗肿瘤的研究进展,为藤黄酸抗肿瘤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天然的二苯甲酮衍生物主要来源于藤黄属植物,是藤黄属药用植物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抗肿瘤、抗炎、抗病毒和抗氧化等生物活性.归纳总结了藤黄属植物中二苯甲酮衍生物的结构分类、生物合成途经、波谱特征及其提取分离方法,为藤黄属植物中二苯甲酮衍生物的深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高慧敏  彭代银  王雷  贾步云  彭雷  陈卫东 《中草药》2023,54(8):2668-2685
藤黄是藤黄科植物藤黄Garcinia hanburyi所分泌的干燥树脂,其化学成分多样,主要包括笼状呫吨酮、五环三萜和植物甾醇,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菌等药理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藤黄在抗癌方面有着十分显著的疗效。基于藤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并根据中药质量标志物理论,从植物亲缘学、化学成分可测性、化学成分有效性、制剂因素的角度进行质量标志物初步预测分析,表明藤黄酸和新藤黄酸可作为藤黄的主要质量标志物,为藤黄质量控制和研究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藤黄酸的构效关系。方法:通过对天然产物藤黄酸的结构剖析,在去除复杂桥环结构的基础上.合成了色酮和讪酮2个系列的化合物。并通过MTT法对其进行了初步的药理实验活性筛选。结果:这些具有平面环结构的小分子化合物的活性虽然比藤黄酸的活性要低,但是引入异戊烯基能显著提高其抗肿瘤活性。结论:藤黄酸结构中的异戊烯基和桥环结构对其抗肿瘤活性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藤黄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侯文洁  萧伟 《中草药》2011,42(3):617-620
藤黄为藤黄科植物藤黄树分泌的干燥树脂,具破血散结、解毒、止血、杀虫之功效,用于癌症、脑水肿等多种病症的治疗,其中藤黄酸是其主要有效成分。从藤黄酸的抗肿瘤作用、药动学和新剂型等方面阐述藤黄酸的研究进展,讨论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藤黄酸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雷公藤具有广泛的抗炎、镇痛、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等作用,而且近年不断发现雷公藤的活性成分具有新的药理作用,但由于其存在着较大的毒性反应,因此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为指导临床应用,对雷公藤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特别是不良反应以及解决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抗肿瘤中药的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肿瘤中药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对中药莪术及其有效成分紫杉醇、藤黄、大黄素、β-榄香烯、土贝母苷甲以及川芎嗪、玉竹提取物、人参皂苷、丹参酮等中药的实验观察及分析,并查阅大量资料。结果发现许多抗肿瘤中药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逆转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作用,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成分复杂,药理作用广泛,用于治疗肿瘤可弥补西医治疗上的不足,值得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3.
癌毒是具有致癌特异性的一种毒邪,贯穿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的始终,是导致肿瘤发生发展的核心因素,与肿瘤侵袭转移密切相关。攻毒治法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法则之一,从致病因素、古今文献、现代研究、临床攻毒方药抗肿瘤及肿瘤转移的有效性等多方面证实攻毒治法抗肿瘤转移具有可行性。临床可根据肿瘤患者具体情况辨证应用攻毒治法抗肿瘤转移,同时灵活合用扶正之品、注重扶正与祛邪力度的平衡。  相似文献   

14.
新藤黄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查阅近年来有关文献资料,从新藤黄酸的提取分离、抗肿瘤作用及其作用机理、开发现状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认为在以上几个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新藤黄酸抗肿瘤作用机制方面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15.
<正>藤黄是祖国中药中的一种,目前对于藤黄的药理作用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在抗炎作用及抗肿瘤作用上,并且了解到藤黄的抗炎作用已运用于临床实验中,在抗肿瘤的试验中发现对于肿瘤细胞的抑制、凋亡作用十分明显。现将其药  相似文献   

16.
藤黄化学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该综述通过对藤黄抗肿瘤药用历史的回顾、研究现状的总结,以及笔者课题组近年来的若干发现,探讨了藤黄化学生物学研究中3个关键科学问题,包括藤黄中有哪些化学成分,藤黄中的化学成分通过什么方式作用于肿瘤细胞,生物机体通过什么途径处置藤黄中的化学成分.此外,笔者还将在该综述中对以藤黄中主要化学成分为先导化合物的抗肿瘤新药开发前景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藤黄及其炮制品中藤黄酸的含量比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藤黄及其炮制品中藤黄酸的含量比较叶定江,吴皓,胡永,沈中琴(南京中医药大学210029)藤黄为剧毒药,须经炮制后方能内服。传统的炮制方法有豆腐制、荷叶制、山羊血制、清水煮等。本实验还增加了高压蒸法。藤黄酸为藤黄中的主要成分,具有抗肿瘤活性 ̄[1]。本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了各炮制品的含量。1实验方法与结果1.1仪器与药品日本岛津CS-930双波长薄层扫描仪。硅胶G预制板。藤黄酸对照品按文献 ̄[1]再经薄层制备,mp80~83℃,经IR,....  相似文献   

18.
眼镜蛇神经毒素药理作用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眼镜蛇毒的干物质中90%以上是蛋白质,是其毒性和生物学活性的主要成分。其中蛇神经毒素可影响疼痛、学习记忆、药物奖赏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其镇痛作用具有高效、量小、无成瘾性、不良反应少等特点,是一种新型的镇痛药物。此外,眼镜蛇毒在抗类风湿、抗药物依赖以及抗肿瘤等方面也显示了较好的药理作用。通过多种方法降低蛇神经毒素的毒性,可进一步提高其药理活性,并有可能扩大应用范围,是一种非常有临床应用价值的物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开展马钱子、雄黄和半夏的化学成分、抗肿瘤机制及不良反应的进展研究,为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减毒增效、提高安全性和疗效提供参考。方法:综述近年来对马钱子、雄黄及半夏的化学成分、抗肿瘤作用及不良反应的最新研究进展。结果:研究表明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既有确切的疗效,又具有较大的不良反应。结论:对马钱子、雄黄及半夏的不良反应,进行"量-效"和"量-毒"关系研究,观察其在人体内的代谢情况,提高其临床安全性和疗效仍将是今后重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蜂毒及其主要成分蜂毒素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蜂毒是工蜂毒腺和附腺分泌出的具有芳香气味的一种透明毒液,贮存在毒囊中,蛰刺时由蛰针排出,其化学成分比较复杂,包括多肽类、酶类和非肽类物质。主要有效成分是蜂毒素、蜂毒神经肽、磷脂酶A2、透明质酸酶、多巴胺和组织胺等。其中,蜂毒素足蜜蜂毒的主要成分,约占蜂毒千重的50%。蜂毒素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它具有抗炎、镇痛、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艾滋病及抗肿瘤等多种作用。近年来,有关蜂毒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