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北五味子藤茎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北五味子藤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结合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与波谱数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去氢二异丁香酚(dehydrodiisoeugenol)(Ⅰ);Eriobofu-ran(Ⅱ);4,5-Dihydroxy-3-methoxybiphenyl(Ⅲ),Gomisin N(Ⅳ);(+)deoxyschizandrin(Ⅴ);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Ⅵ)。结论化合物Ⅰ~Ⅲ为首次从五味子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人工栽培北五味子与野生北五味子的质量对比实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工栽培北五味子与野生北五味子的质量对比实验马艳(营口市药品检验所营口115000)北五味子系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chinensis(Turcz.)Bail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为满足野生资源不足的问题,我地区盖县药材试验场、盖县张大寨人工栽培了北五味子,已获成功。本文对人工栽培北五味子和野生北五味子做了质量对比实验,为人工栽培北五味子的药用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1实验材料与方法11仪器、样品及试.... 相似文献
6.
7.
8.
9.
南、北五味子的RAPD鉴别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 为准确区分南五味子和北五味子寻找一种新的鉴别手段。方法 采用随机扩增引物DNA(RAPD)法,筛选适于鉴别南,北五味子的随机引物,结果 总共筛选了80条随机引物,只得到一条引物S429能准确区分南、北五味子,并且其重复性非常高。结论 可利用随机引物S429通过RAPD准确区分南、北五味子。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目的:探讨北五味子与南五味子的差别。方法:利用药材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TLC)及高效液相色谱(HPLC)定性等手段,对两药进行鉴别。结果:从性状看,北五味子果大肉厚质柔润,种子发亮有光泽;而南五味子粒小肉薄显干瘪,种子粗糙无光泽。就显微特征来讲,北五味子果皮表皮细胞壁增厚;南五味子果皮表皮细胞壁不增厚。又经TLC及HPLC色谱分析表明,北五味子含有五味子乙素,南五味子则不合这种物质。结论:南五味子所含成分及药性,与北五味子存在显著差异,认为不可替代北五味子药用。两种药材应分开入药。 相似文献
14.
15.
16.
南,北五味子的红外光谱鉴别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对南五味子和北五味子药材的石油醚、乙醚和水的提取物进行红外光谱测定,结果南五味子和北五味子分别具有和很好的光谱特征,根据其红外光谱可以准确地鉴别南、北五味子。 相似文献
17.
北五味子种子快速催芽育苗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五味子种子为深度休眠型,进行低温层积催芽,长达120天以上。若采用250ppm GA或1%CuSO_4水溶液处理进行低温沙藏层积,可将层积时间缩短3个月左右。场圃出苗率达52%以上。 相似文献
18.
19.
北五味子冬季修剪试验结果表明,光照条件是提高雌花比例的重要因素,从早春至萌芽期均可修剪,加大修剪强度,可促进基部芽眼的萌发。 相似文献
20.
北五味子药市现状及后市浅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五味子的药理及临床作用已逐步显现出来,引起国内外医药专家的普遍重视,广泛应用于临床;此外,它还多用于食品、饮料、保健、纺织染料等诸多领域,受到国内外各界的普遍关注.近几年来,由于产量下降、市场需求旺、价格攀升、供需矛盾尖锐,颇受国内外药商的重视,是药材市场重点关注的品种之一.笔者近年调查了北五味子的市场情况,收集和整理了相关资料,现就北五味子的现状及后市走势浅析如下,供药界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