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一氧化二氮(笑气)吸入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60岁以上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无痛胃镜检查组和普通胃镜检查组,每组各60例,无痛胃镜检查组在胃镜检查前口服利多卡因胶浆并持续吸入笑气后行胃镜检查,普通胃镜检查组口服利多卡因胶浆后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检查中的不适反应情况,以及检查前、中、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无痛胃镜检查组不适反应明显减轻,与普通胃镜检查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普通胃镜以及无痛胃镜组中患者血压、心率在检查中均增加,但与检查前相比普通胃镜组有明显差异(P0.05),而无痛胃镜组与检查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氧饱和度在检查前、中、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笑气吸入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是一种舒适、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丙泊酚和芬太尼联合应用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81例行胃镜检查的老年高血压患者,40例静脉注射芬太尼和丙泊酚的患者设为观察组,41例行普通胃镜检查的患者设为对照组。记录两组的检查时间、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观察时间点:检查前(T0)、准备进镜前(T1)、胃镜经食道入口平面(T2)、胃镜取活检(T3)、检查后(T4)。结果两组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及检查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查过程中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较检查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明显均低于对照组检查过程中对应的时间点;但脉搏氧饱和度变化幅度不大,与检查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和芬太尼联合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胃镜检查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患者常规胃镜与无痛胃镜检查的应用效果与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1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检查的高血压病患者12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进行常规胃镜检查和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进行无痛胃镜检查和综合护理干预。将两组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焦虑评分、检查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对。结果两组检查前、检查中、检查时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焦虑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检查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病患者实施无痛胃镜检查以及综合护理干预更有助于稳定生命体征和心理状态,可缩短检查时间,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比较评价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检查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120例胃镜检查的患者,根据患者的意愿分为无痛胃镜检查组(观察组)60例,普通胃镜检查组(对照组)60例,对两组患者检查中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不良反应、检查时间、检查成功率以及患者对检查的满意度进行观察分析和比较。结果 观察组在胃镜检查过程中血压、心率波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检查中发生呛咳、恶心呕吐、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操作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在检查中咽部反射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痛胃镜检查安全、有效、无痛苦,患者乐于接受,值得在基层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研究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检查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胃镜检查的患者总共480例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胃镜检查,观察组患者采用无痛胃镜检查。观察并且记录患者在检查前期、中期、后期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记录患者在检查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调查患者对于治疗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检查后的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等各项指标与检查前相比变化不大,没有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检查后的心率、血压等各项指标与检查前相比变化较大,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痛胃镜能够减少患者受到的痛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198例老年患者无痛胃镜和无痛肠镜检查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老年人无痛胃镜及无痛肠镜检查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对96例老年无痛胃镜组及102例老年无痛肠镜组,同期和同年龄段普通胃镜组90例及普通肠镜组98例,同期90例青中年无痛胃镜及94例青中年无痛肠镜组,在检查过程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患者感受及不良反应. 结果 普通胃镜和普通肠镜组患者血压升高和心率增快的例数明显高于相应的无痛胃镜组及无痛肠镜组,尤其原有高血压及冠心病的患者增高更明显,普通内镜组原有高血压患者检查过程中血压升高者占86.7%~91.3%,而无痛内镜组无1例血压升高;普通内镜组原有冠心病患者检查过程中,心率增快者占90.0%以上,无痛内镜组原有冠心病患者心率增快仅占10%左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痛内镜老年组与无痛内镜青中年组的各项指标改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呼吸加快和血氧饱和度下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无痛胃镜组恶心、呕吐、贲门撕裂等不良反应明显低于普通胃镜组(P<0.05),呃逆、呛咳等稍高于普通胃镜组(P>0.05),无痛肠镜组的腹痛、腹胀等不良反应明显低于普通肠镜组(P<0.05),而老年组与青中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痛胃镜及无痛肠镜患者感受明显好于普通组(P<0.05),检查成功率达100%.结论 老年患者在严密监测下行无痛胃镜及无痛肠镜检查安全、舒适、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复合丙泊酚行无痛支气管镜检查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2例拟行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单用利多卡因局部表面麻醉,观察组为利多卡因局部表面麻醉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过程中患者的反应性症状,并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评价该方法的安全性。结果两组麻醉前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呼吸等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观察组镜入声门时、操作中及苏醒后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和呼吸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咽部不适、胸痛、不良记忆及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多卡因复合丙泊酚行无痛支气管镜检查镇静效果良好,安全无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无痛胃镜检查对老年患者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无痛胃镜检查对老年患者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影响,了解老年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的安全性.方法:无痛胃镜检查是在胃镜检查前先予以芬太尼及丙泊酚静脉麻醉.以多功能监护仪监测并记录无痛胃镜检查前、检查中、苏醒时和休息10min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并记录不良反应(呛咳、呃逆、呼吸抑制等).结果:与...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老年患者应用无痛肠镜和普通肠镜检查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该院门诊和住院接受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100例,按照检查方法分为无痛肠镜组54例和普通肠镜组46例,分别进行无痛肠镜和普通肠镜检查,比较两组检查前和检查过程中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及操作时间、成功率和不良反应。结果无痛肠镜组患者检查中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与检查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显著低于普通肠镜组(P0.05),普通肠镜组患者检查中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较检查前显著升高(P0.05),血氧饱和度与检查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操作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无痛肠镜组成功率、恶心呕吐、头疼、心动过缓发生率高于普通肠镜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胀、腹痛发生率显著低于普通肠镜组义(P0.05)。结论无痛肠镜检查对于老年患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患者在接受检查时不良反应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气郁质型患者行经鼻胃镜和经口胃镜检查时的不同反应,为其提供选择最佳的胃镜检查。[方法]将416例气郁质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经鼻胃镜)211例,对照组(经口胃镜)205例。观察检查前、检查中收缩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检查中患者的反应及检查后患者的感受。[结果]2组在检查前收缩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中观察组收缩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检查时不适反应(恶心、呕吐、呛咳、流泪、流涕)较对照组少(P0.01),术后自觉痛苦较对照组轻(P0.01)。[结论]2组对比观察,气郁质型患者更适合经鼻胃镜检查。  相似文献   

11.
陶利平  朱敏 《临床肺科杂志》2014,19(2):310-311,314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复合丙泊酚行无痛支气管镜检查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2例拟行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单用利多卡因局部表面麻醉,观察组为利多卡因局部表面麻醉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过程中患者的反应性症状,并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评价该方法的安全性.结果 两组麻醉前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呼吸等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观察组镜入声门时、操作中及苏醒后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和呼吸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咽部不适、胸痛、不良记忆及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多卡因复合丙泊酚行无痛支气管镜检查镇静效果良好,安全无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高龄老人无痛胃镜检查中应用丙泊酚的安全性.方法 210例行无痛胃镜检查老年患者(≥60岁),根据年龄分为高龄组(≥80岁,共50例)和低龄组(≥60岁且<80岁,160例),比较两组丙泊酚用量、无痛胃镜检查前后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比率,分析其在高龄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结果 高龄组丙泊酚用量(3.9±1.2)mg/(kg·h)较低龄老人(5.7±0.8)mg/(kg·h)少(P<0.05);两组患者在检查前即刻的心率、血压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高于检查后(P<0.05);高龄组检查后SaO2与低龄组检查后比较,P<0.05;两组与麻醉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无痛胃镜检查时丙泊酚在高龄老人中的应用是相对安全的,但需依据个体化原则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行胃镜检查的综合护理体会。方法本次研究纳入在我院行无痛胃镜检查的68例高血压病患者,病例资料研究时间为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按照抽签的方式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4例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而在此基础上研究组34例则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比检查前、检查中以及检查后患者的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体征变化情况,评估患者对检查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在胃镜检查前、检查中以及检查后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和血氧饱和度等体征指标变化不大(P>0.05),虽然检查中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略低于检查前,但是在检查后患者的血压即恢复至正常水平。对照组患者在检查前、检查中以及检查后的以上体征指标相比较变化幅度较大(P<0.05),并且与研究组患者在检查中、检查后的以上体征指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在检查后对检查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病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中对其实施综合护理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检查的安全性,提升患者对检查工作的满意度,在临床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鼻胃镜与普通胃镜应用于老年患者上消化道疾病诊疗的耐受性、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对有上消化道疾病的116例老年患者(≥60岁)分别予以鼻胃镜、普通胃镜检查(每组各58例),对患者胃镜检查前、中、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及检查过程中的不适反应进行观察.结果 普通胃镜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较检查前有显著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氧饱和度和呼吸频率无明显变化(P>0.05);鼻胃镜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与检查前比较升高,血氧饱和度及呼吸频率略低于检查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胃镜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痛苦评分低于普通胃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鼻胃镜的安全性及耐受性均优于普通胃镜,对于不能耐受普通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鼻胃镜不失为一种安全、可行的内镜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异丙酚和咪唑安定在胃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分为无痛胃镜组(134例次)和普通胃镜组(166例次)。无痛胃镜组咽部喷雾2%的利多卡因后,静脉注射咪唑安定和异丙酚,意识消失后,立即进行胃镜检查。普通胃镜组只给予咽部喷雾2%的利多卡因后进行检查。两组患者在胃镜检查中均监测血压、心率、呼吸及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术中患者的反应、并发症及医生对胃镜视野清晰、食管蠕动的满意度。结果无痛胃镜组患者无明显不适,未出现难以耐受的不适,咳嗽、恶心、呕吐均较普通胃镜组明显减少(P〈0.05);无痛胃镜组术中血压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均为一过性。两组患者氧饱和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进镜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变化(P〉0.05)。无痛胃镜组患者的心率明显的减慢,与普通胃镜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性胃镜术是一种安全、舒适、有效、简便易行的好技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利多卡因联合丙泊酚行无痛支气管镜检查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联合丙泊酚行无痛支气管镜检查对患者呼吸与循环的影响。方法60例支气管镜检查患者分两组:常规支气管镜组(Ⅰ组30例)和无痛支气管镜组(Ⅱ组30例),Ⅰ组为单用利多卡因局部表面麻醉组,Ⅱ组为用利多卡因局部表面麻醉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组,采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测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的变化。用SPSS13.0进行t检验。结果Ⅱ组麻醉后患者能在无知觉和无痛苦中接受检查,两组在术中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心率、呼吸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利多卡因联合丙泊酚麻醉下行支气管镜检查,麻醉效果好,是一种相对安全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小剂量瑞马唑仑复合丙泊酚对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老年肥胖患者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无痛胃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80例,年龄≥65岁,体质量指数(BMI)28~40 kg/m2,分为舒芬太尼+丙泊酚组(P组)与舒芬太尼+丙泊酚+瑞马唑仑组(R组)每组40例。分别记录麻醉诱导时舒芬太尼、丙泊酚、瑞马唑仑的用药量,丙泊酚追加次数及总用药量;记录麻醉诱导到置入胃镜的时间,胃肠镜检查总时间、肠镜撤出到患者苏醒时间、患者入麻醉恢复室到离院时间;记录给药前,胃镜检查后1、3 min,检查结束时和清醒后5 min平均动脉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记录鼻咽通气道、帕洛诺司琼、麻黄碱和阿托品的使用情况。结果 与P组比较,胃镜检查后1、3 min, R组平均动脉压和血氧饱和度升高,镇静时间、恢复时间缩短,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小剂量瑞马唑仑复合丙泊酚用于老年肥胖患者行无痛胃肠镜检查能减少丙泊酚用量,缩短离院时间,血流动力学更稳定,不良反应更少,促进老年患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笑气清醒镇静镇痛技术和丙泊酚静脉麻醉技术在胃镜检查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对比两者在胃镜检查中的镇静镇痛效果以及诊疗后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研究在胃镜检查中,笑气清醒镇静镇痛技术和丙泊酚静脉麻醉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09/2016-05我院接收的400例要求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的患者符合ASA分级标准中第一级和第二级,患者接受麻醉以及接受手术的耐受能力较好.随机将400例患者分为丙泊酚组200例和笑气组200例,丙泊酚组接受胃镜检查时给予丙泊酚静脉麻醉,笑气组采取笑气清醒镇静镇痛技术.观察和记录患者的心率、血压和脉搏血氧饱和度,研究分析笑气和丙泊酚的镇静镇痛麻醉效果.结果丙泊酚组患者在胃镜检查前和检查后的心率、血压和脉搏血氧饱和度均比胃镜检查中的含量偏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笑气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和脉搏血氧饱和度在检查中比检查前稍有增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结果显示,丙泊酚静脉麻醉在胃镜检查过程中对于患者的心肺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笑气对于患者的心肺功能没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笑气组的不良反应以是恶心干呕为主占13%,而心率过缓、低血压、低氧血症等症状所占的比率明显低于丙泊酚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笑气组患者的操作时间明显比丙泊酚组患者较长,且药物的起效时间笑气组明显比丙泊酚组较长,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丙泊酚组的恢复时间以及患者的留院时间明显比笑气组的留院时间和恢复时间显著较多,经统计结果分析丙泊酚静脉麻醉的镇静起效时间要比笑气清醒镇静镇痛技术的起效时间更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笑气清醒镇静镇痛技术能够快速有效的发挥镇静镇痛的效果,但是不会引起患者的深度和长时间的麻醉,能够有效地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笑气清醒镇静镇痛技术和丙泊酚静脉用于胃镜无痛检查是安全有效的,相比于丙泊酚静脉注射镇静作用,笑气清醒镇静镇痛技术的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利多卡因胶浆减轻无痛胃镜检查患者心血管反应的量效进行讨论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实施无痛胃镜检查的9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I组(咪达唑仑+芬太尼+利多卡因胶浆)、II组(芬太尼+异丙酚+利多卡因胶浆)及III组(芬太尼+异丙酚)对其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I组及II组患者与III组患者在胃镜过咽喉部时收缩压具有差异(P0.05);I组和II组患者与检查前比较,胃镜过咽喉部时收缩压、心率有明显的下降,但是均在正常的范围内;III组患者与之前比较,胃镜过咽喉部时收缩压显著升高、心率加快,具有差异(P0.05);三组患者血氧饱和度与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比较没有差异(P0.05)。(2)I组及II组患者术后咽喉不适、恶心及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III组患者(P0.05);(3)III组患者没有不适感发生率明显高于I组及II组患者(P0.05);I组与II组患者没有不适感发生率没有差异(P0.05)。结论咪达唑仑、芬太尼、小剂量异丙酚联合利多卡因胶浆,在无痛胃镜检查患者中有着较高的安全性,血流动力学较为稳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枸橼酸西地那非对妊娠期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荆州市公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妊娠期肺动脉高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枸橼酸西地那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动脉收缩压、左心室射血分数、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动脉收缩压、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动脉收缩压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顺产、足月分娩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枸橼酸西地那非有助于降低妊娠期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动脉收缩压,提高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和血氧饱和度,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